玄阴宗的血腥阴霾被远远抛在身后,如同褪色的噩梦。三道流光划破灰暗的天幕,速度并不迅疾,反而带着一种洗涤尘埃、抚平戾气的从容。脚下是连绵起伏、如同巨龙脊背般的苍翠山脉,洁白的云雾缭绕其间,蒸腾流淌,恍若仙境。
“此地甚妙!” 戒色和尚小眼睛骤然一亮,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兴奋光芒,指着前方一处拔地而起的孤峰。那山峰陡峭如刀削斧劈,孤悬于云海之上,峰顶却异常平整开阔,仿佛被远古巨神一剑削平。此刻,稀薄的云雾在此处恰好散开一道缝隙,金色的阳光如同聚光灯,温暖而神圣地洒落峰顶,将山石染上一层融融暖意,与下方深谷幽暗的阴影形成了明暗对比。
三道遁光缓缓落下,踏足峰顶。凛冽清爽的山风扑面而来,带着草木的清冽芬芳,瞬间涤荡了肺腑中残留的最后一丝血腥与阴煞浊气。极目远眺,层峦叠嶂如碧浪翻涌,云海浩瀚似雪原无垠,天地之辽阔壮美,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玄阴宗之战的惨烈搏杀、阴家父子的悲情终局、焚毁邪物时的决绝意志…种种沉重压抑的画面,仿佛被这壮阔山河与纯净阳光悄然冲淡,只余下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与澄澈。
“嘿!这地方,灵气充沛得能掐出水来,视野开阔得能望见天边,人迹罕至得鸟都不拉屎…简直是闭关打坐、参禅悟道、顺便打打牙祭的绝佳宝地!” 戒色和尚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天地灵气都吸进肚里,伸了个极其夸张的懒腰,油腻的僧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惬意与满足。
皇甫诗瑜静静站在上官玉身侧,素白的长裙被山风吹拂,勾勒出纤秾合度的窈窕身姿。她清丽绝伦的脸上带着一丝迷醉与新奇,望着眼前从未领略过的壮丽画卷,轻声道:“原来小灵界还有这般雄奇灵秀之地…以往困守家中,终日只知修炼,竟不知错过了多少天地造化。若是…若是能早些遇见夫君,随你走遍这山河万里,看尽这世间奇景,该有多好。” 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遗憾和对过往单调岁月的感慨。
“弟妹此言,差矣!” 戒色和尚闻言,却突然转过身来,脸上那副惯常的嬉皮笑脸瞬间收敛,如同川剧变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宝相庄严的肃穆。他双手合十于胸前,那颗油光锃亮的光头在金色阳光下熠熠生辉,小眼睛中闪烁着洞悉世俗,勘破虚妄的睿智光芒,竟有几分得道高僧的气象。
“缘分一事,玄奥莫测,岂是早晚二字可以妄加揣度,心生憾意?” 他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梵音禅意的韵律,在空旷的山巅回荡,“正如《大智度论》所言: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万般聚散离合,皆有定数,非人力可强求,亦非时机可规避。强求则缘浅,避之则缘散。”
他的目光在皇甫诗瑜和上官玉之间流转,深邃而温和:
“昔日善慧仙人,行至一地,见一女子名瞿夷,手持七茎青莲,亭亭玉立。善慧心有所感,倾尽所有,散尽千金,购得其中五茎莲花,虔诚供奉于燃灯古佛座前。古佛欣然受花,前行时路有泥泞,善慧当即解下长发,铺于泥泞之上,请佛踏发而过。古佛遂为其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而彼时持莲之瞿夷,正是释迦牟尼成道前最后一世之王妃,耶输陀罗。”
戒色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
“你看,善慧与瞿夷,彼时街头相遇,看似萍水相逢,擦肩而过。善慧供花铺发,亦是随缘而动,一念之善。然此一念一行,便已牵动无量因果,种下累世因缘。时机未至,纵使对面相逢千百回,亦如陌路不识;时机若至,纵隔万水千山、百世轮回阻隔,亦能破开重重迷雾,聚首同行,共证菩提。”
他目光温和地落在皇甫诗瑜身上,带着开解与祝福:“弟妹与兄弟相遇相知,恰如那五茎青莲,看似偶然邂逅于红尘,实是累世福德因缘,于此最恰当之时机,最契合之境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若早遇,心性未定,如幼苗难承风雨,缘浅易折;若晚遇,世事磋磨,红尘染心,恐失其本真纯粹。如今这般,不早不晚,恰逢其时,便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安排。珍惜当下同行之缘,便是对这份正当时的因果,最好的供养与回应。” 他最后一句,禅意盎然,发人深省。
这番引经据典、庄重肃穆的言论,配合着戒色那难得一见的宝相庄严,听得皇甫诗瑜心神微震。她美眸中异彩连涟,仿佛第一次真正窥见这位看似疯癫不羁的胖和尚内心深处的佛性光辉。那点因“错过风景”而生的小小遗憾,被这“正当时”的禅理悄然抚平、化解,心中只余下对当下缘分的珍惜与感恩。她下意识地点点头,轻声道:“戒色大哥所言…发人深省,诗瑜受教了。”
上官玉嘴角噙着一丝了然的笑意,轻轻握了握皇甫诗瑜的手。他深知戒色佛魔双修,根底深厚,这番禅理正是其佛性真知的自然流露,只是平日被那跳脱魔性掩盖罢了。
然而,这份难得的庄严与禅意,如同精美的琉璃器皿,终究没能持久。
“咕噜噜——咕噜噜噜——!”
一阵极其响亮、如同闷雷滚过山谷、又似战鼓擂动的腹鸣声,突兀而蛮横地从戒色那圆滚滚的肚皮深处爆发出来!瞬间打破了峰顶肃穆宁静的氛围!
戒色脸上那副宝相庄严如同被重锤击碎的琉璃面具,哗啦一下垮塌殆尽,瞬间换上了一副抓耳挠腮、火烧眉毛般的急不可耐表情。他尴尬地用力揉了揉那如同擂鼓般震天响的肚皮,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涎着脸嘿嘿一笑,那点高僧风范荡然无存:“那个…佛心禅意虽好,可这五脏庙揭竿而起,佛祖他老人家也得体谅不是?兄弟,弟妹,你们先欣赏这不要钱的风景,佛爷我去去就回!保证带回人间至味!” 话音未落,他那肥胖的身躯竟爆发出与体型绝不相称的恐怖速度,化作一道肉眼难辨的肉色流光,“嗖”地一声射入下方莽莽的山林深处,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只被惊得扑棱棱飞起的山鸟和回荡在风中的回音。
皇甫诗瑜被这突如其来的佛魔切换,巨大的反差弄得目瞪口呆,望着戒色消失的方向,美眸圆睁,樱唇微张:“戒色大哥他…这…方才还引经据典,宝相庄严,如同得道高僧…怎么转眼就…” 她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转变。
上官玉哑然失笑,自然地揽住她纤细而柔韧的腰肢,温声道:“习惯便好。佛魔一念,嬉笑怒骂皆由本心,于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直指本真的大自在。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却又不碍其佛性真如,这便是他的道。” 语气中充满了对挚友独特修行方式的包容与理解。
果然,不过盏茶功夫,浓烈的血腥气便随着山风飘了上来。只见戒色和尚如同得胜归来的山大王,肩膀上扛着两头体型健硕、皮毛油光水滑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碧眼金睛犼,一种以速度见长、肉质鲜嫩弹牙的稀有灵兽,腰间用藤蔓串着几只羽毛绚丽如彩霞的流云彩雉,踏着沉重得意的步伐,喜气洋洋地回到了峰顶。
他动作麻利得令人咋舌。剥皮、生火、串肉,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仿佛这套流程已演练了千百遍。很快,一堆篝火熊熊燃起,金黄色的油脂滴落在通红的火炭上,发出“滋滋”的悦耳声响,浓郁诱人的肉香混合着果木燃烧的独特焦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峰顶,勾得人馋虫大动。
戒色得意地举着一根烤得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汁水丰盈、香气几乎凝成实质的巨大兽腿,冲着上官玉炫耀般地用力晃了晃,油星四溅:“嘿嘿嘿,兄弟,闻闻!给佛爷我使劲闻闻!这才叫踏遍山河都不换的人间至味!你那清汤寡水、淡出鸟来的辟谷丹,给佛爷我塞牙缝,佛爷都嫌它磕碜!”
上官玉慢条斯理地瞥了一眼那油光诱人的兽腿,不紧不慢地从混沌鼎中取出一坛泥封的千年灵酒,屈指一弹拍开封泥。霎时间,一股醇厚绵长、蕴藏着百果精华与天地灵韵的浓郁酒香冲天而起,瞬间压过了霸道的肉香,弥漫在空气之中,令人闻之欲醉。他动作自然地扯过戒色手中另一只同样烤得完美的兽腿,毫不客气地张嘴就是一大口,嚼得满嘴流油,含糊道:“积点口德吧秃驴。身为佛门弟子,杀生、饮酒、贪嘴,五戒你犯了个遍,就不怕佛祖他老人家实在看不过眼,提前召你去西天极乐世界,专门负责给罗汉们端茶倒水、打扫禅房?”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刮去!” 戒色一边心疼地看着自己精心烤制的兽腿落入上官玉魔爪,一边忙不迭地对着空气啐了几口,为自己辩解,同时赶紧撕下另一条后腿紧紧护在怀里,“佛祖他老人家大慈大悲,胸怀宽广似海,包容万物,岂会在意这点微不足道的口腹之欲?这叫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爷我这是以红尘俗欲为筏,渡己渡人,是大智慧!大修行!懂不懂?” 他义正言辞,灌了一大口辛辣呛喉的烈酒,龇牙咧嘴,“总比你小子,表面上一本正经、道貌岸然,背地里灵酒喝得比谁都欢,还恬不知耻地抢佛爷辛辛苦苦烤的肉!虚伪!忒虚伪!”
两人围绕着酒肉和尚是否亵渎佛祖、上官玉是否道貌岸然展开了激烈而充满烟火气的“嘴炮大战”。一个引经据典,歪理邪说层出不穷,诡辩技能拉满;一个言辞犀利,逻辑精准,直击要害。听得一旁的皇甫诗瑜掩唇轻笑,花枝乱颤,银铃般清脆悦耳的笑声在山巅清冽的空气中回荡,为这大战前夕难得的闲暇时光,增添了几分温暖的亮色与人间烟火气。
“此地甚妙!” 戒色和尚小眼睛骤然一亮,闪烁着发现宝藏般的兴奋光芒,指着前方一处拔地而起的孤峰。那山峰陡峭如刀削斧劈,孤悬于云海之上,峰顶却异常平整开阔,仿佛被远古巨神一剑削平。此刻,稀薄的云雾在此处恰好散开一道缝隙,金色的阳光如同聚光灯,温暖而神圣地洒落峰顶,将山石染上一层融融暖意,与下方深谷幽暗的阴影形成了明暗对比。
三道遁光缓缓落下,踏足峰顶。凛冽清爽的山风扑面而来,带着草木的清冽芬芳,瞬间涤荡了肺腑中残留的最后一丝血腥与阴煞浊气。极目远眺,层峦叠嶂如碧浪翻涌,云海浩瀚似雪原无垠,天地之辽阔壮美,令人心胸豁然开朗。玄阴宗之战的惨烈搏杀、阴家父子的悲情终局、焚毁邪物时的决绝意志…种种沉重压抑的画面,仿佛被这壮阔山河与纯净阳光悄然冲淡,只余下一种劫后余生的宁静与澄澈。
“嘿!这地方,灵气充沛得能掐出水来,视野开阔得能望见天边,人迹罕至得鸟都不拉屎…简直是闭关打坐、参禅悟道、顺便打打牙祭的绝佳宝地!” 戒色和尚深吸一口气,仿佛要将这天地灵气都吸进肚里,伸了个极其夸张的懒腰,油腻的僧袍在山风中猎猎作响,脸上露出难得一见的惬意与满足。
皇甫诗瑜静静站在上官玉身侧,素白的长裙被山风吹拂,勾勒出纤秾合度的窈窕身姿。她清丽绝伦的脸上带着一丝迷醉与新奇,望着眼前从未领略过的壮丽画卷,轻声道:“原来小灵界还有这般雄奇灵秀之地…以往困守家中,终日只知修炼,竟不知错过了多少天地造化。若是…若是能早些遇见夫君,随你走遍这山河万里,看尽这世间奇景,该有多好。” 语气中带着一丝淡淡的遗憾和对过往单调岁月的感慨。
“弟妹此言,差矣!” 戒色和尚闻言,却突然转过身来,脸上那副惯常的嬉皮笑脸瞬间收敛,如同川剧变脸,取而代之的是一种近乎宝相庄严的肃穆。他双手合十于胸前,那颗油光锃亮的光头在金色阳光下熠熠生辉,小眼睛中闪烁着洞悉世俗,勘破虚妄的睿智光芒,竟有几分得道高僧的气象。
“缘分一事,玄奥莫测,岂是早晚二字可以妄加揣度,心生憾意?” 他的声音也变得低沉而富有磁性,仿佛带着梵音禅意的韵律,在空旷的山巅回荡,“正如《大智度论》所言: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世间万般聚散离合,皆有定数,非人力可强求,亦非时机可规避。强求则缘浅,避之则缘散。”
他的目光在皇甫诗瑜和上官玉之间流转,深邃而温和:
“昔日善慧仙人,行至一地,见一女子名瞿夷,手持七茎青莲,亭亭玉立。善慧心有所感,倾尽所有,散尽千金,购得其中五茎莲花,虔诚供奉于燃灯古佛座前。古佛欣然受花,前行时路有泥泞,善慧当即解下长发,铺于泥泞之上,请佛踏发而过。古佛遂为其授记:汝于来世,当得作佛,号释迦牟尼。而彼时持莲之瞿夷,正是释迦牟尼成道前最后一世之王妃,耶输陀罗。”
戒色顿了顿,声音带着一种穿透时空的力量:
“你看,善慧与瞿夷,彼时街头相遇,看似萍水相逢,擦肩而过。善慧供花铺发,亦是随缘而动,一念之善。然此一念一行,便已牵动无量因果,种下累世因缘。时机未至,纵使对面相逢千百回,亦如陌路不识;时机若至,纵隔万水千山、百世轮回阻隔,亦能破开重重迷雾,聚首同行,共证菩提。”
他目光温和地落在皇甫诗瑜身上,带着开解与祝福:“弟妹与兄弟相遇相知,恰如那五茎青莲,看似偶然邂逅于红尘,实是累世福德因缘,于此最恰当之时机,最契合之境地,瓜熟蒂落,水到渠成。若早遇,心性未定,如幼苗难承风雨,缘浅易折;若晚遇,世事磋磨,红尘染心,恐失其本真纯粹。如今这般,不早不晚,恰逢其时,便是上天赐予的最好安排。珍惜当下同行之缘,便是对这份正当时的因果,最好的供养与回应。” 他最后一句,禅意盎然,发人深省。
这番引经据典、庄重肃穆的言论,配合着戒色那难得一见的宝相庄严,听得皇甫诗瑜心神微震。她美眸中异彩连涟,仿佛第一次真正窥见这位看似疯癫不羁的胖和尚内心深处的佛性光辉。那点因“错过风景”而生的小小遗憾,被这“正当时”的禅理悄然抚平、化解,心中只余下对当下缘分的珍惜与感恩。她下意识地点点头,轻声道:“戒色大哥所言…发人深省,诗瑜受教了。”
上官玉嘴角噙着一丝了然的笑意,轻轻握了握皇甫诗瑜的手。他深知戒色佛魔双修,根底深厚,这番禅理正是其佛性真知的自然流露,只是平日被那跳脱魔性掩盖罢了。
然而,这份难得的庄严与禅意,如同精美的琉璃器皿,终究没能持久。
“咕噜噜——咕噜噜噜——!”
一阵极其响亮、如同闷雷滚过山谷、又似战鼓擂动的腹鸣声,突兀而蛮横地从戒色那圆滚滚的肚皮深处爆发出来!瞬间打破了峰顶肃穆宁静的氛围!
戒色脸上那副宝相庄严如同被重锤击碎的琉璃面具,哗啦一下垮塌殆尽,瞬间换上了一副抓耳挠腮、火烧眉毛般的急不可耐表情。他尴尬地用力揉了揉那如同擂鼓般震天响的肚皮,小眼睛滴溜溜乱转,涎着脸嘿嘿一笑,那点高僧风范荡然无存:“那个…佛心禅意虽好,可这五脏庙揭竿而起,佛祖他老人家也得体谅不是?兄弟,弟妹,你们先欣赏这不要钱的风景,佛爷我去去就回!保证带回人间至味!” 话音未落,他那肥胖的身躯竟爆发出与体型绝不相称的恐怖速度,化作一道肉眼难辨的肉色流光,“嗖”地一声射入下方莽莽的山林深处,眨眼间消失得无影无踪,只留下几只被惊得扑棱棱飞起的山鸟和回荡在风中的回音。
皇甫诗瑜被这突如其来的佛魔切换,巨大的反差弄得目瞪口呆,望着戒色消失的方向,美眸圆睁,樱唇微张:“戒色大哥他…这…方才还引经据典,宝相庄严,如同得道高僧…怎么转眼就…” 她实在找不出合适的词来形容这种令人啼笑皆非的转变。
上官玉哑然失笑,自然地揽住她纤细而柔韧的腰肢,温声道:“习惯便好。佛魔一念,嬉笑怒骂皆由本心,于他而言,未尝不是一种直指本真的大自在。贪嗔痴慢疑,五毒俱全,却又不碍其佛性真如,这便是他的道。” 语气中充满了对挚友独特修行方式的包容与理解。
果然,不过盏茶功夫,浓烈的血腥气便随着山风飘了上来。只见戒色和尚如同得胜归来的山大王,肩膀上扛着两头体型健硕、皮毛油光水滑闪烁着金属光泽的碧眼金睛犼,一种以速度见长、肉质鲜嫩弹牙的稀有灵兽,腰间用藤蔓串着几只羽毛绚丽如彩霞的流云彩雉,踏着沉重得意的步伐,喜气洋洋地回到了峰顶。
他动作麻利得令人咋舌。剥皮、生火、串肉,一气呵成,行云流水,仿佛这套流程已演练了千百遍。很快,一堆篝火熊熊燃起,金黄色的油脂滴落在通红的火炭上,发出“滋滋”的悦耳声响,浓郁诱人的肉香混合着果木燃烧的独特焦香,瞬间弥漫了整个峰顶,勾得人馋虫大动。
戒色得意地举着一根烤得外皮金黄酥脆、内里汁水丰盈、香气几乎凝成实质的巨大兽腿,冲着上官玉炫耀般地用力晃了晃,油星四溅:“嘿嘿嘿,兄弟,闻闻!给佛爷我使劲闻闻!这才叫踏遍山河都不换的人间至味!你那清汤寡水、淡出鸟来的辟谷丹,给佛爷我塞牙缝,佛爷都嫌它磕碜!”
上官玉慢条斯理地瞥了一眼那油光诱人的兽腿,不紧不慢地从混沌鼎中取出一坛泥封的千年灵酒,屈指一弹拍开封泥。霎时间,一股醇厚绵长、蕴藏着百果精华与天地灵韵的浓郁酒香冲天而起,瞬间压过了霸道的肉香,弥漫在空气之中,令人闻之欲醉。他动作自然地扯过戒色手中另一只同样烤得完美的兽腿,毫不客气地张嘴就是一大口,嚼得满嘴流油,含糊道:“积点口德吧秃驴。身为佛门弟子,杀生、饮酒、贪嘴,五戒你犯了个遍,就不怕佛祖他老人家实在看不过眼,提前召你去西天极乐世界,专门负责给罗汉们端茶倒水、打扫禅房?”
“呸呸呸!童言无忌!大风刮去!” 戒色一边心疼地看着自己精心烤制的兽腿落入上官玉魔爪,一边忙不迭地对着空气啐了几口,为自己辩解,同时赶紧撕下另一条后腿紧紧护在怀里,“佛祖他老人家大慈大悲,胸怀宽广似海,包容万物,岂会在意这点微不足道的口腹之欲?这叫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佛爷我这是以红尘俗欲为筏,渡己渡人,是大智慧!大修行!懂不懂?” 他义正言辞,灌了一大口辛辣呛喉的烈酒,龇牙咧嘴,“总比你小子,表面上一本正经、道貌岸然,背地里灵酒喝得比谁都欢,还恬不知耻地抢佛爷辛辛苦苦烤的肉!虚伪!忒虚伪!”
两人围绕着酒肉和尚是否亵渎佛祖、上官玉是否道貌岸然展开了激烈而充满烟火气的“嘴炮大战”。一个引经据典,歪理邪说层出不穷,诡辩技能拉满;一个言辞犀利,逻辑精准,直击要害。听得一旁的皇甫诗瑜掩唇轻笑,花枝乱颤,银铃般清脆悦耳的笑声在山巅清冽的空气中回荡,为这大战前夕难得的闲暇时光,增添了几分温暖的亮色与人间烟火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