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8章 终于......上当了吧!-《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

  她一定是爱我的!

  我能丝血反杀!

  就像是人生众多错觉一样,现在的股民之间莫名充斥着一种情绪。

  航空制造业股价,必然上涨!

  股民空前热情,资本家们乐在其中。

  唯有李星锋和摩尔,俩人端着茶杯,在底下三层的指挥室里阴险的举着杯笑着。

  终于......上当了吧!

  你们一个都跑不了!

  桀桀桀桀!!!

  俩人笑的像是一个反派。

  但那又如何!

  刘建成和周晓鸥忙着汇总收益,李星锋拿起桌上的对讲机按了下去。

  “阿四,把提前准备好的附加协议,让播音他们几家公司签字。”

  这里的几家公司,只有播音、、空客、庞巴迪和苏伊集团。

  听到这话,摩尔纠结起来,他差点把这个协议给忘记了。

  这才是李星锋准备的大杀器啊!

  “李,我觉得拿到技术就已经很不错了,这个协议会不会太过分了。”

  曾几何时,李星锋也考虑过这个问题。

  并且在和周安等几个智囊推导整个方案的时候,提出过同样的问题。

  协议是他自己设计的理想方案后的附加题。

  一百分的试卷,他已经考了100分,这份协议是附加题,而且是一道价值100分的附加题。

  签了这协议,李星锋此次行动的答卷将是两百分。

  他没有百分百的把握,让这些企业签订。

  但周安打消了他的顾虑。

  苏伊集团,播音等高层,这种企业层面的较量,他们无法出手,至少不能明着出手,只能让李星锋出面打擂台。

  但一旦这个擂台打通关了,剩下的就是政治问题,这对于他们来说就简单的多了。

  当下环境,无非就是智囊团拉下脸来去四方陪着笑脸,低头要好处嘛!

  想要我不站队,可以,给我好处!

  我想要在大夏境内重建航空体系,你们得同意。

  不同意,我就站你们的对手。

  所以,苏伊集团是百分百必然签约的。

  没办法!

  眼下是八四年,正是M国带着整个欧洲和毛熊冷战的关键时期。

  大夏的智囊团,先后去了M国和毛熊。

  就是为了要好处的。

  在这个节点上,大毛和M国只求大夏不要偏向对方。

  因为双方都清楚,大夏倒向谁,谁大概率就要获胜了。

  尤其是大夏此行先去了M国,更是让毛熊的当家人紧张不已。

  如果大夏倒向M国,大毛除了最北边是北极圈,没有被封锁以外,那东西南剩下三个方向,将被无死角的封锁。

  届时、冷战极有可能变成热战。

  毕竟此时此刻毛熊的领土全球第一。

  而且对于大夏来说,站队M国不是不可能,毕竟在大夏的历史上,他们大毛在旧时代可没少欺负过大夏国。

  什么?

  都是布尔什维克的国家,应该相互帮扶?

  别扯淡了,真要是相互帮扶,当年大毛你为什么撤走了那些专家,要知道,为了换取你大毛的工业支持,大夏可是掏出了不少的好东西。

  但....你不是照样拿了好处,然后掉头就跑了?

  你不是照样处处防着大夏嘛!

  体制是体制,国家是国家,相互不牵扯。

  对于M国和大毛来说,此时此刻,大夏不站队,保持中立是最重要的。

  在他们看来,此时此刻给你大夏一点好处,等我干掉了对方,成为世界老大以后,送你的这点好处,你成倍的给我吐出来。

  “放心吧,肯定会签的。”

  “大势不可逆!”

  “全世界都在促成这件事,你不同意,你就站在了所有人的对立面。”

  “今天谁反对,明天谁就会被挂在房梁上,尸体都凉透了。”

  “大毛和M国都希望我们不站队,这就是不站队的代价。”

  “从二战结束,已经冷战了多少年了?接近四十年了。”

  “这些年,身为自由世界一员的战车国,不是一边高举自由世界的旗号,另一边又从大毛拿着便宜的石油,粮食,做起了二道贩子赚的盆满钵满。”

  “对于....这个协议的签订,我有充足的信心。”

  李星锋的肯定,让摩尔再次内心震动了起来。

  他以为,李星锋拿到这些技术后,会用十年,或者二十年的时间,重新建立全制造体系。

  但是万万没想到,李星锋竟然想直接拿现成的来用。

  这......

  摩尔很难受!

  因为李星锋又完成了一个他看似不可能的事!

  如果拿现成的来用,那大夏....瞬间就起飞了。

  可能三年,可能五年,就会起飞。

  可能眼下正在冷战的双方都还没有反应过来,大夏一跃而上,瞬间成为另一个巨无霸。

  ......

  摩尔再次庆幸起来!

  还好,他早就站到了李星锋的身边。

  这个男人太可怕了!

  不....

  这个男人和他身后的国家太可怕了,用区区千亿美刀,就撬动了下一个时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

  于此同时,在维多利亚酒店顶层的其中一间谈判室内,王海耳麦里想起了阿四的通知。

  王海皱了下眉头,双手抱胸。

  “我这里核查完了,你们那边还差多少?”

  “还有需要对方技术人员解答的地方吗?”

  在王海身边围绕着二十多个技术人员,纷纷抬头。

  看似询问,实则在说:“伙计们,都记好了吗?这些数据,大家都记在脑子里了吗?”

  这就是王海带领的超忆症技术团队。

  他们的任务,就是用脑子把各种技术数据记录下来。

  他们是此次最后的保证。

  哪怕是所有竞标最后都失败了,但是这些航空业团队提供的,用来竞标的各种技术,都在他们的脑子里。

  这等于是拿到了结果,有了结果,最后再逆向拆解,也能少走不少弯路的。

  用李星锋的话说,在搞技术这件事上,一定要摸着美帝过河。

  自己摸索,费钱不说,还费时费力。

  “我这边还差一点。”

  “嗯嗯,我这也是.....”

  “.......”

  陆陆续续,有不少研究员都开了口。

  “那...你们继续,我和对方代表进行下一轮的谈判。”

  坐在对面百无聊赖的播音代表威廉,面色瞬间难看了起来。

  技术标准谈了,已经把播音的底裤都揭开给你们看了。

  价格也谈了,特么一亿一架大飞机,已经是极限了。

  这还有什么可以谈的?

  还要压价格吗?

  喜欢重生83,开局一个袜子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