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9章 人非圣贤-《回大明摄政》

  “厉害,蔚王殿下这张嘴是越来越厉害了。”

  刘建在一旁默默看戏,心中感叹万分。

  虽然朱厚炜的话没什么太深太难懂的晦涩言论,但这下手不可谓不狠,一招一式都是冲着文官、清流的根子上打的。

  又是引用孔圣之孰能无过之言,又是狠盯文官说话不应屈服于世俗这一点。

  你认同,那就对了,儒家的孩子怎能质疑孔圣人的话语呢?

  你要是不认同,那你还是先别管这点小事,先想想自己以后怎么在文人圈混吧。

  连镇国书院都得扯儒家正统的大旗,你公然质疑反对孔圣人,你很勇哦~

  “唐太宗有云: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所以才和魏征这个谏臣留下了千古佳话。”

  “今父皇更是能坦然对自己的孩子承认自己的错误,岂不证明父皇是一位懂得不断完善自身不会一意孤行不听谏言的圣君?”

  打蛇不死顺棍上,被尸臭熏醒起床气难消的朱厚炜怎么能放过这种宣泄自己情绪的好时机,如今思路上号当然是要一通组合拳给对面打蒙圈为止。

  “咕噜~”

  “臣等,臣等不是这个意思。”

  “臣等......”

  朱厚炜的一套组合拳踩准了发力点,那力道不是一般的迅猛,不说给文官们打到眼冒金星也是打的一时找不到北难以组成一套完善的反击语言。

  “厚炜,厉害啊,这段时间你到底经历了什么,本宫怎么感觉你这张嘴愈发凌厉了?”

  朱厚照悄悄给朱厚炜竖起大拇指,小声问道。

  “呵呵,说多了都是泪。”

  朱厚炜扯了扯嘴角,真以为他每天批点奏折就好了,那什么狗屁典籍以及弘治皇帝和大臣之间的文学探讨他可没少参加。

  加上稍微有那么一丢丢的怼人天赋,这学起来不是易如反掌?

  “还好本宫跑路了。”

  看着朱厚炜回忆过程中似便秘般的神情,朱厚照大致猜出了最近大半年其过的都是一些什么苦日子,对此不由庆幸的拍了拍自己的胸脯。

  所谓死道友不死贫道,坑老弟方为正途。

  要不是有朱厚炜在家给他分担了许多原本应该属于他的压力,他哪有机会在草原肆意的撒野还把达延汗干掉呢?

  “厚炜苦了你了,下次哥绝对跟你一起承担......”

  下次一定!

  随即,朱厚照又将目光投向一众文官,眼神中暗藏着不善之意。

  老爹给他道歉,这原本属于可遇不可求根本不敢想的东西,遇到一次他都能爽个半死,但被文官们这么一搅和原本的爽感锐减,让他心中非常生气。

  “这些狗东西最好还能有屁放,不然本宫有机会非得把他们打成猪头不可。”

  看着弘治皇帝、朱厚照、朱厚炜三人的目光,一群文官们下意识的咽了口唾沫,心中忐忑不已。

  妈妈,我好像要完蛋啦!

  这局怎么接,死脑你快想一条活路啊!

  一群文官们此刻的脑子转的飞起,算力直逼当年科考时恨不得把它升级成超级计算机使用。

  便是邓艾也是面露难色,他本就是一个很死板的轴脑筋,当朱厚炜将孔子的话合理的搬出来辩他就基本注定了他会没有胜算。

  作为儒家经典思想的绝对死忠,邓艾是绝无可能会对公然对自己的信仰发出质疑的,不然他整个人的一切观念都会崩盘。

  “唉。”

  见到场上这般场景,刘建暗自无奈叹息一声。

  他知道,该是他站出来给文官们擦屁股的时候了。

  虽然这活真的很难,但谁叫他是宰辅是百官之首呢?

  “陛下,百官们也只是受传统思想影响想要维护纲常,并没有故意要冒犯天威的意思。”

  刘建想着,刚要拱手破局,却见旁边的李东阳已率先开口。

  不是老李,你吖什么时候这么积极了?!

  李东阳余光扫视到刘建明显张大的眼睛面上表情没有丝毫变化继续拱手说道。

  “太子殿下征鞑靼斩达延汗乃是盖世之功,陛下一时没有重视但后续却能对殿下表示自身问题此更是合圣人之道。”

  “为大明能有陛下这般圣君,太子殿下这般储君,乃是我大明之福。”

  “臣为陛下贺、为殿下贺、为大明贺。”

  我靠,这些都是老夫想要说的词啊!

  刘建在心中咆哮,特喵的怎么还没说出来就被人给剽窃走了,难道真是一起共事太久思维都同质化想法趋于一致了吗?

  可这不应该是他的高光时刻吗!

  但百官们可不会理解刘建此刻的幽怨情绪,一个个赶忙跟上李东阳的节奏拱手附和。

  “是,臣等一时间死脑筋转不过来,望陛下恕罪。”

  “大明有陛下这般圣君,有太子殿下这般贤太子是大明之福,臣等为大明贺。”

  作为自诩文人风骨但实则基本上都是软骨的后时代儒生,从心对于他们而言简直不要太简单。

  当感觉不妙的时候那是说从心就从心,根本不带丝毫犹豫的。

  弘治皇帝背着手,一脸威严的看着众人,心中此刻暗爽无比。

  狗叫啊,你们一个个再给朕狗叫啊。

  怎么不叫唤了呢?

  但弘治皇帝好歹是当了近二十年的皇帝,这点城府还是有的。

  他是见过大场面经历过大考验的人,一般情况下是不会笑出声滴。

  虽然心里对这情景暗爽无比但面上却依旧平静。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朕没有重视是朕的过错所以朕承认了并会更改。”

  “你们身为科举出身的学子却忘了圣人之言是你们的过错,朕希望你们回去也好好想一想,过而改之善莫大焉。”

  李东阳这种老股肱之臣站出来平节奏,弘治皇帝觉得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

  反正他也爽到了被拍了一通马屁没什么实际损失,也没必要揪着不放。

  “是,臣等知错。”

  见弘治皇帝没有怪罪的意思,一众文官心中悄然松了一口气赶忙拱手保证道。

  只是认个态度没有实际的处罚,这已经是很好的结局了。

  只是这一次突然对发难,又是以文官们灰头土脸的结局收尾。

  唉,文官什么时候能再次站起来回到当初的美好时光啊。

  众文官心中暗叹,曾经有好日子不懂得珍惜只道是寻常,现在回首一看已经可望而不可即。

  果然,人只有失去了才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