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不同凡响的效果-《重生1983:从挖参救父开始》

  众人的目光,都朝着这个村民看了过去。

  村民指着段木问道:“我们种木耳,只需要有木头就可以了,是吗?”

  毕成功点了点头:“按照正常理解,确实是这个样子,不过我们还是需要菌种,也就是我们种地埋下去的种子。”

  村民闻言点了点头,直接坐了下去。

  有一个村民站起身来,问道:“如果有了菌种,再有木头,就可以种木耳,这么看来的话,好像比种地都要简单。”

  “难道就没有别的我们需要做的事情吗?”

  毕成功闻言笑道:“种植木耳,自然没有你们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首先,我们就要准备种植木耳的段木,就需要伐木。”

  “这可是一个力气活。”

  “接下来我们还要打孔,下料。”

  “后面我们还要保持菌株的湿度和温度,这些都是我们要付出很多的时间。”

  “所以整体下来,其实也不是很轻松的。”

  村民听到这话后,点了点头,表示明白了。

  其他人听到这里后,又开始纷纷议论了起来。

  “这么看来,好像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呀?”

  “是呀,这么说来,好像也比较麻烦。”

  “嗯嗯,这事看来要好好的考虑一下。”

  众人原本刚对种植木耳产生了兴趣,可是一听到这些话后,他们又变的犹豫了起来。

  有时候,人就是不喜欢麻烦的事情。

  毕成功和郑未来对视了一眼,也没有想到,自己只不过实话实说了一下,没有想到,竟然会变成这个样子。

  因为大家的讨论,他们也都听得很清楚。

  按理来说,不应该出现这样的一个情况。

  怎么突然间风向一下子就变了呢。

  郑未来不由看向了一旁的陈志远,想要寻求陈志远的帮助。

  要是因为这么一句话,就出了问题,那实在有点不太好。

  毕竟现在村里面所有人都在这里,村民们要是产生不好的印象,他们到时候自然就不会去弄了。

  对于这一点,他们实在是太清楚了。

  有时候人就是喜欢随大流。

  没有主见的人,会选择更多人的选择,这样一来的话,那么他们想要达到的效果,就可能会大打折扣。

  毕竟是大范围的试验,只有试验的基数够大,才能准确的发现问题的所在。

  要是按照这个情况进行下去的话,可能还没有开始,这事情就要完蛋了。

  陈志远看到郑未来和毕成功投来的目光,一下子就明白了对方的意思。

  陈志远也没有想到,刚才确实说的都挺好的,没想到,竟然因为这么一个问题,会出现这样的一个事情。

  不过他知道,毕成功说出来,就是想要大家了解一下整个木耳种植的全部过程。

  也是希望大家心里面有一个准备,不要把事情想的那么简单。

  要是想的太简单的话,万一出现了一些实际上的偏差。

  到时候这些村民还是会怪罪他们。

  毕成功只不过是如实的将事情进行了一下说明,对于他来说,也没有任何的错。

  作为一个科研工作者,就是要对待事情严谨一些。

  要不然的话,一旦出现了一点问题,那都是十分严重的。

  只是没有想到,这份严谨放在这里,却闹出了一个意外。

  陈志远仔细的思索了一下,他立刻接过话筒,说道:“刚才大家听到关于木耳种植上的事情,可能心中生出了一丝疑问。”

  “那就是没有想到,我们种植木耳也竟然花费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绝对这件事情,可能付出太多,跟收入不成正比,是吗?”

  说到这里,陈志远扫视了一圈村民,从他们的脸上,就能看出他们在想什么。

  随着陈志远的话说完,众人也都纷纷点了点头,觉得陈志远说没有任何问题。

  如果说自己要是付出这么多的话,那还不如种地来的实惠。

  所以,大家现在有自己的想法,也是应该的事情。

  陈志远读懂了大部分人的想法,他立刻笑着说道:“那我们就简单的举一个例子。”

  “按照我们村来说,去年大家都种玉米,好像我没有记错的话,一亩地最好的产出,也就是七百五十八斤的,按照去年的行情,扣除掉化肥和种子,最后净剩八十九块多钱。”

  “如果我没有记错的话,是不是这个账?”

  众多村民听到这话后,纷纷点头,这一点没有错。

  毕竟关于钱的事情,大家印象还是比较深刻的。

  只是没有想到陈志远竟然也记得这么清楚。

  毕竟之前的陈志远什么样子,大家还是了解的。

  今天这话一出来,还是小小的震惊了一下大家。

  最重要的是,陈志远说的是最好的情况,不一定谁家都能有这么好的运气。

  很多人人家的收成,可能都达不到这个情况。

  “那我来说一下,我在研究所看到的实验结果,这是一个大概的平均数。”

  “按照十五根长两米的木耳段来计算,收获一季的干木耳可以到达四十二斤七两,按照正常的收购价两块八来算,净剩一百一十九块六毛三分钱。”

  “可是占地面积不到一分,收益却能抵得上一亩地的玉米。”

  “你们想想这么算下来,哪个要更好一些。”

  村民们听到这话,都已经愣在了那里,他们完全没有想到,占地面积这么小,竟然会收获这么大的利润。

  要是把一亩地都种上木耳的话,那岂不是要赚的更多。

  众人不由开始议论纷纷起来,对于这个情况,有些出乎意料。

  毕成功和郑未来对视了一眼,他们完全没有想到,陈志远进行了一个简单的证明举例,就把这件事情给反转了过来。

  而且他刚才说出来的数据,跟他们统计的是一模一样的。

  不得不说,这一刻,两个人看向陈志远的眼神都发生了变化。

  好像同样一件事情,从两个人的嘴里面说出来,竟然会是两个效果。

  毕成功见状,脸上露出了一丝尴尬的笑意。

  陈志远继续说道:“一亩地付出的努力要多,还是十分之一付出的努力要多,这件事情,我想我不用给大家解释太多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