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部里,一片寂静。所有人都被林楚生这个大胆的计划给镇住了。
第一次战役的辉煌战果还历历在目,没想到总司令的胃口更大,
这次要打的,是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围歼战。
“总司令,”一直沉默的李靖维突然开口了,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走上前一步,
“您的计划,大方向上我完全赞同,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这绝对是正确的。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补充建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新来的参谋长身上。
张浩云和洪涛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好奇。
他们都知道李靖维是中央派来的高参,但此人性格沉稳,不苟言笑,
一路上话也不多,谁也不知道他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干货。
林楚生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李参谋,请讲。”
李靖维拿起另一根指挥杆,指向了壤平城南的一条蓝色线条。
“总司令请看,这里是大同江。它是壤平的天然屏障,江面宽阔,水流湍急。
我军一旦发起攻击,敌人必然会且战且退,最后凭借大同江天险固守。
等我们好不容易打到江边,他们只要把桥一炸,我们就只能望江兴叹,
眼睁睁看着他们从容撤退。到时候,我们的围歼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他抬起头,目光沉静而锐利:“所以,我建议,在大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必须先派出一支精干的奇兵,
秘密穿插到大同江沿线,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并控制住江上的几座主要桥梁,
尤其是铁路大桥。把敌人的退路,先给他死死钉住!
这样,我们的主力部队才能放开手脚,关门打狗!”
这番话说完,指挥部里先是安静了几秒,随即,不少将领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高啊!李参谋这一手,真是釜底抽薪!”洪涛一拍大腿,嚷嚷起来,“咱们光想着怎么把敌人包进饺子皮里,李参谋连怎么把这饺子馅给按瓷实了都想到了!”
张浩云也频频点头,看向李靖维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许。
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家,看到的永远比别人多一步,也深一步。
林楚生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看着李靖维,就像看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
中央果然是慧眼识人,派来的这个李靖维,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有独到而毒辣的战略眼光。
他刚才的计划,固然宏大,却也有些粗线条,而李靖维的建议,就像一根绣花针,
精准地补上了整个计划中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漏洞。
“好!”林楚生重重地一点头,“李参谋的建议非常好!就这么办!抢占大同江桥梁的任务,就交给……”
他的目光在沙盘上几个军的旗帜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了三十八军的旗帜上,
“还是交给梁兴龙这个疯子!告诉他,这次任务,比奇袭德川更重要!
我给他一个侦察团的兵力,再加上最好的装备,他要是拿不下大同江大桥,就不用回来见我了!”
大政方针一定,整个指挥部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一道道命令被起草、下发,电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林楚生的意志,传递到朝岛的每一个角落。
忙碌一直持续到深夜,所有人都熬得眼圈通红,却精神亢奋。
林楚生看着自己的核心班底终于搭建完成,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他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同志们,今天就到这里。
新来的同志一路辛苦,我让伙房准备了点‘好菜’,咱们一起,算是给大家接风洗尘!”
一听到有好菜,洪涛的眼睛都绿了,口水差点流下来:“总司令,啥好菜啊?是不是缴获的白头鹰罐头?牛肉的还是午餐肉的?”
“去了不就知道了。”林楚生故作神秘地笑了笑。
一行人来到了指挥部旁边临时搭建的食堂,所谓的“好菜”很快就端了上来。
几大盆热气腾腾的乱炖,里面有土豆、白菜,还有大块大块的肉。
除此之外,每人面前还摆着一小碟花生米,一小杯缴获来的威士忌。
在缺吃少穿的前线,这已经是堪比国宴的顶级待遇了。
“来,这第一杯,”林楚生端起酒杯,站了起来,“敬我们牺牲在第一次战役中的所有烈士。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胜利。”
所有人神情肃穆地站起,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像一团火在胸中燃烧。
“这第二杯,欢迎我们的新同志!”林楚生再次满上,“有了你们,我林楚生,如虎添翼!”
“为林总!为胜利!”张浩云带头高喊。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战争的残酷和紧张,在这一刻,似乎被酒精和战友情谊冲淡了不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林楚生借口去趟厕所,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叠厚厚的,用夹子夹好的A4纸。
当他回到食堂时,张浩云和李靖维正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看到林楚生回来,两人立刻停下了交谈。
林楚生径直走到他们面前,将那叠纸放在了桌上。
“老张,李参谋,你们来看看这个。”
张浩云和李靖维疑惑地对视一眼,接过了那叠纸。
昏暗的马灯光下,只见封面上用黑色的碳素笔,写着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坑道与反斜面阵地作战指导意见》
两人都是一愣,翻开了第一页。
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不是长篇大论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简单明了,却又精准无比的简笔画。
第一幅画,画的是一座山坡。山坡正对着敌人的方向,被标注为“正斜面”,
上面画了几个交叉的骷髅头,旁边写着一行字:“敌炮火覆盖区,露头就死。”
而在山坡的背面,也就是“反斜面”,则画着一个个小小的,猫耳洞一样的工事。
工事前面,用虚线画出了射击的死角和火力交叉的范围。
旁边标注着:“敌炮火死角,我军天然掩体。待敌炮击延伸,我再露头痛打落水狗!”
再往后翻,内容更加详尽。
喜欢这帮溃兵有亿点强
第一次战役的辉煌战果还历历在目,没想到总司令的胃口更大,
这次要打的,是一场规模更加宏大的围歼战。
“总司令,”一直沉默的李靖维突然开口了,他推了推鼻梁上的眼镜,走上前一步,
“您的计划,大方向上我完全赞同,集中优势兵力,重点突破,
以歼灭敌人有生力量为主要目的,这绝对是正确的。但我有一个小小的补充建议。”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这位新来的参谋长身上。
张浩云和洪涛对视一眼,都看出了对方眼中的好奇。
他们都知道李靖维是中央派来的高参,但此人性格沉稳,不苟言笑,
一路上话也不多,谁也不知道他肚子里到底有多少干货。
林楚生饶有兴致地看着他:“李参谋,请讲。”
李靖维拿起另一根指挥杆,指向了壤平城南的一条蓝色线条。
“总司令请看,这里是大同江。它是壤平的天然屏障,江面宽阔,水流湍急。
我军一旦发起攻击,敌人必然会且战且退,最后凭借大同江天险固守。
等我们好不容易打到江边,他们只要把桥一炸,我们就只能望江兴叹,
眼睁睁看着他们从容撤退。到时候,我们的围歼计划,就会功亏一篑。”
他抬起头,目光沉静而锐利:“所以,我建议,在大部队发起总攻之前,必须先派出一支精干的奇兵,
秘密穿插到大同江沿线,不惜一切代价,抢占并控制住江上的几座主要桥梁,
尤其是铁路大桥。把敌人的退路,先给他死死钉住!
这样,我们的主力部队才能放开手脚,关门打狗!”
这番话说完,指挥部里先是安静了几秒,随即,不少将领的眼睛都亮了起来。
“高啊!李参谋这一手,真是釜底抽薪!”洪涛一拍大腿,嚷嚷起来,“咱们光想着怎么把敌人包进饺子皮里,李参谋连怎么把这饺子馅给按瓷实了都想到了!”
张浩云也频频点头,看向李靖维的目光里,充满了赞许。
这才是真正的战略家,看到的永远比别人多一步,也深一步。
林楚生脸上的笑容更盛了。他看着李靖维,就像看到了一块未经雕琢的美玉。
中央果然是慧眼识人,派来的这个李靖维,不仅有扎实的理论功底,更有独到而毒辣的战略眼光。
他刚才的计划,固然宏大,却也有些粗线条,而李靖维的建议,就像一根绣花针,
精准地补上了整个计划中最关键,也最容易被忽略的那个漏洞。
“好!”林楚生重重地一点头,“李参谋的建议非常好!就这么办!抢占大同江桥梁的任务,就交给……”
他的目光在沙盘上几个军的旗帜上扫过,最终定格在了三十八军的旗帜上,
“还是交给梁兴龙这个疯子!告诉他,这次任务,比奇袭德川更重要!
我给他一个侦察团的兵力,再加上最好的装备,他要是拿不下大同江大桥,就不用回来见我了!”
大政方针一定,整个指挥部立刻像一台精密的机器,高速运转起来。
一道道命令被起草、下发,电波在空中交织成一张无形的大网,将林楚生的意志,传递到朝岛的每一个角落。
忙碌一直持续到深夜,所有人都熬得眼圈通红,却精神亢奋。
林楚生看着自己的核心班底终于搭建完成,心里的一块石头也落了地。
他拍了拍手,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同志们,今天就到这里。
新来的同志一路辛苦,我让伙房准备了点‘好菜’,咱们一起,算是给大家接风洗尘!”
一听到有好菜,洪涛的眼睛都绿了,口水差点流下来:“总司令,啥好菜啊?是不是缴获的白头鹰罐头?牛肉的还是午餐肉的?”
“去了不就知道了。”林楚生故作神秘地笑了笑。
一行人来到了指挥部旁边临时搭建的食堂,所谓的“好菜”很快就端了上来。
几大盆热气腾腾的乱炖,里面有土豆、白菜,还有大块大块的肉。
除此之外,每人面前还摆着一小碟花生米,一小杯缴获来的威士忌。
在缺吃少穿的前线,这已经是堪比国宴的顶级待遇了。
“来,这第一杯,”林楚生端起酒杯,站了起来,“敬我们牺牲在第一次战役中的所有烈士。没有他们,就没有我们今天的胜利。”
所有人神情肃穆地站起,将杯中的烈酒,一饮而尽。
辛辣的液体划过喉咙,像一团火在胸中燃烧。
“这第二杯,欢迎我们的新同志!”林楚生再次满上,“有了你们,我林楚生,如虎添翼!”
“为林总!为胜利!”张浩云带头高喊。
气氛顿时热烈起来,众人推杯换盏,谈笑风生。战争的残酷和紧张,在这一刻,似乎被酒精和战友情谊冲淡了不少。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林楚生借口去趟厕所,回到了自己的办公室。
他从一个上了锁的铁皮柜里,小心翼翼地取出了一叠厚厚的,用夹子夹好的A4纸。
当他回到食堂时,张浩云和李靖维正凑在一起,低声讨论着什么。看到林楚生回来,两人立刻停下了交谈。
林楚生径直走到他们面前,将那叠纸放在了桌上。
“老张,李参谋,你们来看看这个。”
张浩云和李靖维疑惑地对视一眼,接过了那叠纸。
昏暗的马灯光下,只见封面上用黑色的碳素笔,写着一行遒劲有力的大字。
《坑道与反斜面阵地作战指导意见》
两人都是一愣,翻开了第一页。
翻开封面,映入眼帘的不是长篇大论的文字,而是一幅幅简单明了,却又精准无比的简笔画。
第一幅画,画的是一座山坡。山坡正对着敌人的方向,被标注为“正斜面”,
上面画了几个交叉的骷髅头,旁边写着一行字:“敌炮火覆盖区,露头就死。”
而在山坡的背面,也就是“反斜面”,则画着一个个小小的,猫耳洞一样的工事。
工事前面,用虚线画出了射击的死角和火力交叉的范围。
旁边标注着:“敌炮火死角,我军天然掩体。待敌炮击延伸,我再露头痛打落水狗!”
再往后翻,内容更加详尽。
喜欢这帮溃兵有亿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