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2章 一座衣冠冢-《这帮溃兵有亿点强》

  京南,国府军事委员会的一间办公室内,烟雾缭绕。

  一名佩戴中校军衔的年轻军官,正拿着一份《中央日报》,脸上带着促狭的笑容,对坐在办公桌后

  正凝神看报的上校军官调侃道:“林仙生,林上校!这报纸上可登了天大的新闻

  说那黑虎纵队的指挥官,叫什么……林楚生!啧啧,这名字

  跟您老兄可就差一个字。我说,这不会是您家哪位走失的亲戚

  在东北山沟沟里拉起了一支队伍,给咱们国军都办不到的事儿给办了吧?啊?哈哈哈!”

  被称为“林仙生”的上校军官,年约三旬,面容儒雅,眉宇间却带着一股久经沙场的沉稳与坚毅。

  他正是林楚生的大哥,林仙生,字起贤,此刻,他并没有理会属下的调笑

  那双深邃的眸子死死地盯着报纸上“林楚生”三个字,以及旁边那简短的、几乎可以说是语焉不详的关于黑虎纵队指挥官的介绍。

  他的心中,早已是惊涛骇浪,翻江倒海。

  小弟?真的是那个不成器的小弟?

  林仙生的思绪瞬间回到了五年前。

  那时,楚生不过十五岁,顽劣不堪,整日在街面上惹是生非,却又偏偏怀揣着一腔“参军报国”的热血。

  他这个做大哥的,实在头疼,又念及父母的担忧,便让三妹动用了一些关系

  将他塞进了驻扎在津州外围的一个东北军杂牌卫戍师里,挂了个排长的虚职。

  本意是想让部队的纪律约束一下他那跳脱的性子,磨砺几年,等时局稍安,再另作打算。

  谁曾想,狼烟骤起,日寇全面侵华。

  那个杂牌卫戍师,几乎是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就被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日军冲垮了

  部队被打散,官兵四散奔逃。从那以后,他们便彻底失去了林楚生的消息。

  兵荒马乱的年代,一个半大孩子,身处乱军之中,能有什么好下场?

  这些年,林家上下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都早已默认,那个让他们又爱又恨的小儿子

  恐怕早已化作了北国的一抔黄土。每当夜深人静,母亲暗自垂泪

  父亲长吁短叹,他这个做大哥的,又何尝不是心如刀割?

  可现在……

  报纸上白纸黑字写着,黑虎纵队,林楚生!

  如果说仅仅是同名同姓,倒也不至于让他如此失态。

  但报纸上隐约提及,黑虎纵队最初崭露头角的地方,是在庆丰县以东的山区。

  庆丰……那不正是当年小弟所在的那个杂牌师溃散后,最有可能流落的方向吗?

  而且,算算年纪,当年的小兔崽子,今年也该满二十了,正是一个热血方刚、敢打敢拼的年纪。

  难道,真的是他?

  林仙生只觉得自己的呼吸都有些急促起来,捏着报纸的手指微微颤抖。

  那名中校见顶头上司半天不说话,只是死死盯着报纸,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

  不由得也收起了玩笑的心思,试探着又问了一句:“旅长?林旅长?

  您……您没事吧?不会……不会真是您家亲戚吧?”他口中的“旅长”

  是平日里对林仙生的尊称,林仙生现在虽是上校,但实权已相当于一个旅级主官。

  林仙生猛地回过神,深吸一口气,缓缓将报纸放下,眼神复杂地看了一眼那名中校

  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沙哑:“胡说什么呢!我只是……只是在感叹

  这位林楚生指挥官,当真是了不起。身陷敌后,缺枪少弹,却能屡创奇迹

  打出如此辉煌的战绩,歼灭日寇近万之众!这等壮举,怕是我们许多装备精良的国军主力,也未必办得到啊!”

  这话一出,那名中校脸上的笑容顿时僵住了,眼神也黯淡了几分,呐呐地不再言语。

  是啊,黑虎纵队在敌后打得风生水起,他们这些所谓的正规军

  却在正面战场上节节败退,丢城失地,这其中的反差,实在令人汗颜。

  办公室内的气氛,一时间有些沉闷。

  林仙生端起茶杯,抿了一口早已凉透的茶水,目光再次投向那份报纸,心中却已打定了主意。

  无论如何,他都要想办法查清楚,这个黑虎纵队的林楚生,到底是不是他的小弟!若是,那他……

  与此同时,千里之外,龙国南方的繁华都市港香。

  一栋掩映在绿树丛中的西式别墅内,晨曦透过百叶窗,洒在铺着洁白桌布的餐桌上。

  一位头发花白,但精神矍铄的中年男子,正慢条斯理地享用着他的早餐。

  他身着剪裁合体的丝绸睡袍,鼻梁上架着一副金丝眼镜,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儒雅的书卷气。

  然而,当他摊开手中的《港岛晨报》,目光落在头版头条那醒目的大字上时,眉头却猛地拧成了一个疙瘩。

  “荒唐!简直是荒唐至极!”中年男子将手中的黄油面包片重重地丢在餐盘里,发出一声不悦的闷响。

  他说话的声音,与他文质彬彬的外表截然不同,瓮声瓮气,中气十足,倒像是个久经沙场的武将。

  此人,正是林楚生的父亲,林正朝。

  早年也曾投身行伍,后因时局动荡,弃武从商,凭借着过人的胆识和精明的头脑

  在港香这片弹丸之地,创下了偌大的家业,尤以航运生意闻名。

  “林郎,一大清早的,又是谁惹你发这么大的火气?”一个温柔的女声从偏厅传来

  只见一位保养得宜、风韵犹存的中年美妇,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燕窝粥,款款走了出来。

  她正是林楚生的母亲,苏婉仪。

  林正朝看了一眼妻子,指着报纸,没好气地说道:“你自己看!报纸上说,有小四的消息了!”

  “小四?!”苏婉仪闻言,端着汤碗的手猛地一颤,碗里的燕窝粥险些洒了出来。

  她急忙将汤碗放在桌上,快步走到林正朝身旁,一把抢过报纸。

  她对那些打打杀杀的战争新闻向来不感兴趣,但当她的目光触及到报纸上“黑虎纵队指挥官林楚生”那几个字时,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住了。

  林楚生……是她的幺儿,楚生!

  刹那间,苏婉仪只觉得眼前一黑,天旋地转。

  豆大的泪珠,不受控制地从她那双依旧美丽的眼眸中滚落下来,打湿了报纸。

  这些年来,舐犊之情,思念之痛,日夜煎熬着她的心。

  五年前,当小儿子在东北失踪的消息传来,他们几乎绝望。

  多方打探,杳无音信。最终,他们不得不接受那个残酷的现实

  甚至在港香的祖坟旁,为林楚生立下了一座衣冠冢,逢年过节,焚香祭拜。

  喜欢这帮溃兵有亿点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