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莎也不禁凑了过来,看着箱子中的雕刻工艺品,眼里满是喜爱的拿出了一个小兔子摆件:“这个小玩意儿真可爱,到了欧洲,应该会很好卖。”
转过头来,对周守义道:
“如果可以,给我也准备一批吧。等我的货船从远东返回,就带上它们前往欧洲。”
瑞莎虽然上次说,有可能也要采购一批雕刻品工艺品,但一直没有给他个准信儿。
这回可能是看见实物后下定了决心。
不过等瑞莎的货船从香江,返航回海津港,大概要9月中旬。拉上罐头和布匹前往远东海参崴。
等船再次返回海津港时,估计是在9月底。
满的满算应该有一个月时间,这对于要准备雕刻工艺品来说,时间并不充裕。
周守义听到瑞莎的话后,略微皱了皱眉头。
虽然他们上次下订单时多订一些,但库存也有限,只有几百件。对于瑞莎来说,肯定不够。
他心里快速地盘算着,一个月的时间要准备一批雕刻工艺品,确实有些紧迫。
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外汇订单,他不想轻易放过。主要是瑞莎想要,他肯定得想想办法。
“瑞莎,一个月的时间有些紧张,但我会尽力帮你安排。不过,可能数量上不会太多。”周守义看着她说道。
瑞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亲爱的,没关系,我也是临时起意。能有多少算多少吧。我相信这些小玩意儿在欧洲会比较受欢迎。”
瑞莎和周守义说的是俄语,邓继海和周围陪同的红星物资公司干部,都听不懂他们说啥。只能面面相觑。
不过周守义和瑞莎交流完后,立马安排供销科的人,去找与他们合作过的雕刻单位,继续下订单。
还让他们联系其他有雕刻工匠的单位,尽量在一个月内,采购到足够数量的雕刻工艺品。
这下,人们大致猜到了周守义和瑞莎交流的内容了。
邓继海也在一旁也说道:“你们这些东西的质量确实都不错。
但没想到瑞莎女士也会感兴趣。不过这些小玩意儿价格不高,又挺精致,相信在欧洲也有不小的市场。”
周守义对邓继海的话表示赞同:“老邓,我们的东西当然不错了。这可真是咱们华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手艺。相信去了欧洲也能大放光彩。”
此时,供销科干部已经匆匆离去,去执行周守义交代的任务。
周守义和邓继海看完雕刻工艺品后,又检查起了手编物品。
这些手编物品的艺术感就逊色多了,不过这些东西主要是用于日常,价格也很便宜。
大多是些箩筐,簸箕,或者篮子之类的东西。
其实,这些手编物品,并不是用正经的做手编工艺品的杞柳制作而成。
其实就是用一些普通的藤条和荆条所编制而成。
当然,也有被北方人称为红柳的低矮红皮柳条所编的物品。
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些雕刻物品更具有艺术气息。
不过这些无所谓,因为手编日用品,更需要的是实用价值。
如果想要当做艺术品售卖,那对编制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而且对于原料的选用也会更苛刻。
暂时,红星物资公司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如果想要进一步,向高档的手编艺术品迈进,他们还需要寻找那些手艺高超的老人,而且还得选择好的杞柳种条。
当下,他们并没有朝那个方向发展的意愿。只能是等以后再说。
当然,这些东西在艺术性上,虽然比不过雕刻品,但实用价值就要大许多。
而邓继海之所以采购这些物品,也是看中了它们的实用价值。
香江地区因为不断的有新人口涌入,所以,对于日用品的需求量也是不断暴增。
再加上他们大部分的物品都需要进口,而周围地区,生产能力较高又价格便宜的,也就只有内陆了。
而这些箩筐,篮子,其实是很紧俏的物品。
原材料虽然并不统一,但也就只有两三种。但编制物品的样式却是统一的。
当然,这都是红星物资公司在下订单时,特别要求的。
要不然编出来的东西大小不一,五花八门,那不仅不好看,卖时候也不好定价。
总体来说,邓继海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也提出新要求。
希望下次如果再下订单时,收编物品的原材料尽量统一。或者是尽量把一种原材料,用在一个款式上。
人家这也是相当中肯的建议,周守义自然是欣然采纳。也对身旁的干部们安顿了一番,让他们下次采购时注意。
把这些货物都大致检查过之后,邓继海一方觉得没有问题了。
周守义便吩咐人把所有物品都打包好,准备明天车拉到海津港。
随后,应瑞莎的要求,周守义带她们看了看罐头储存区。
现在可没有纸箱,都是用的木箱。一排排整齐的垛在那里。
这里的罐头暂时有三种,一种是黄桃,一种是水蜜桃,还有一种是橘子。
后面还要增加苹果和梨罐头,但这两种才刚开始生产。估计等瑞莎来拉的时候,数量也赶不上前几种。
随机挑了几箱打开,让瑞莎看了看。
她发现果肉饱满,瓶子也装的满满当当。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她和周守义的关系很亲密,但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不能公私不分。
而且,这生意也不是属于周守义私人的,而是红星物资公司的。她当然更要公事公办。
看瑞莎盯着那些罐头跃跃欲试,很有品尝一番的想法。
周守义便提议,带他们去参观一下自家的美味罐头厂。
到时候那里的罐头,可以让她们尽情的品尝。
瑞莎自然是高兴的点头同意。至于邓继海,他的正事已经忙完了。
当然也要一同前往。
跟着他们去参观参观,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新的商机。
瑞莎虽然来自欧洲,但她还真没有进过罐头工厂,参观过罐头的生产流程。
邓继海就更不用说了,才刚从华国跑到香江没多长时间,自然也没见过。
喜欢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
转过头来,对周守义道:
“如果可以,给我也准备一批吧。等我的货船从远东返回,就带上它们前往欧洲。”
瑞莎虽然上次说,有可能也要采购一批雕刻品工艺品,但一直没有给他个准信儿。
这回可能是看见实物后下定了决心。
不过等瑞莎的货船从香江,返航回海津港,大概要9月中旬。拉上罐头和布匹前往远东海参崴。
等船再次返回海津港时,估计是在9月底。
满的满算应该有一个月时间,这对于要准备雕刻工艺品来说,时间并不充裕。
周守义听到瑞莎的话后,略微皱了皱眉头。
虽然他们上次下订单时多订一些,但库存也有限,只有几百件。对于瑞莎来说,肯定不够。
他心里快速地盘算着,一个月的时间要准备一批雕刻工艺品,确实有些紧迫。
但这也是一个难得的外汇订单,他不想轻易放过。主要是瑞莎想要,他肯定得想想办法。
“瑞莎,一个月的时间有些紧张,但我会尽力帮你安排。不过,可能数量上不会太多。”周守义看着她说道。
瑞莎点了点头,表示理解:“亲爱的,没关系,我也是临时起意。能有多少算多少吧。我相信这些小玩意儿在欧洲会比较受欢迎。”
瑞莎和周守义说的是俄语,邓继海和周围陪同的红星物资公司干部,都听不懂他们说啥。只能面面相觑。
不过周守义和瑞莎交流完后,立马安排供销科的人,去找与他们合作过的雕刻单位,继续下订单。
还让他们联系其他有雕刻工匠的单位,尽量在一个月内,采购到足够数量的雕刻工艺品。
这下,人们大致猜到了周守义和瑞莎交流的内容了。
邓继海也在一旁也说道:“你们这些东西的质量确实都不错。
但没想到瑞莎女士也会感兴趣。不过这些小玩意儿价格不高,又挺精致,相信在欧洲也有不小的市场。”
周守义对邓继海的话表示赞同:“老邓,我们的东西当然不错了。这可真是咱们华国几千年流传下来的手艺。相信去了欧洲也能大放光彩。”
此时,供销科干部已经匆匆离去,去执行周守义交代的任务。
周守义和邓继海看完雕刻工艺品后,又检查起了手编物品。
这些手编物品的艺术感就逊色多了,不过这些东西主要是用于日常,价格也很便宜。
大多是些箩筐,簸箕,或者篮子之类的东西。
其实,这些手编物品,并不是用正经的做手编工艺品的杞柳制作而成。
其实就是用一些普通的藤条和荆条所编制而成。
当然,也有被北方人称为红柳的低矮红皮柳条所编的物品。
所以,看起来没有那些雕刻物品更具有艺术气息。
不过这些无所谓,因为手编日用品,更需要的是实用价值。
如果想要当做艺术品售卖,那对编制人员的要求就比较高了。而且对于原料的选用也会更苛刻。
暂时,红星物资公司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如果想要进一步,向高档的手编艺术品迈进,他们还需要寻找那些手艺高超的老人,而且还得选择好的杞柳种条。
当下,他们并没有朝那个方向发展的意愿。只能是等以后再说。
当然,这些东西在艺术性上,虽然比不过雕刻品,但实用价值就要大许多。
而邓继海之所以采购这些物品,也是看中了它们的实用价值。
香江地区因为不断的有新人口涌入,所以,对于日用品的需求量也是不断暴增。
再加上他们大部分的物品都需要进口,而周围地区,生产能力较高又价格便宜的,也就只有内陆了。
而这些箩筐,篮子,其实是很紧俏的物品。
原材料虽然并不统一,但也就只有两三种。但编制物品的样式却是统一的。
当然,这都是红星物资公司在下订单时,特别要求的。
要不然编出来的东西大小不一,五花八门,那不仅不好看,卖时候也不好定价。
总体来说,邓继海对这些东西还是比较满意的。不过,他也提出新要求。
希望下次如果再下订单时,收编物品的原材料尽量统一。或者是尽量把一种原材料,用在一个款式上。
人家这也是相当中肯的建议,周守义自然是欣然采纳。也对身旁的干部们安顿了一番,让他们下次采购时注意。
把这些货物都大致检查过之后,邓继海一方觉得没有问题了。
周守义便吩咐人把所有物品都打包好,准备明天车拉到海津港。
随后,应瑞莎的要求,周守义带她们看了看罐头储存区。
现在可没有纸箱,都是用的木箱。一排排整齐的垛在那里。
这里的罐头暂时有三种,一种是黄桃,一种是水蜜桃,还有一种是橘子。
后面还要增加苹果和梨罐头,但这两种才刚开始生产。估计等瑞莎来拉的时候,数量也赶不上前几种。
随机挑了几箱打开,让瑞莎看了看。
她发现果肉饱满,瓶子也装的满满当当。便满意的点了点头。
虽然她和周守义的关系很亲密,但做生意就是做生意,不能公私不分。
而且,这生意也不是属于周守义私人的,而是红星物资公司的。她当然更要公事公办。
看瑞莎盯着那些罐头跃跃欲试,很有品尝一番的想法。
周守义便提议,带他们去参观一下自家的美味罐头厂。
到时候那里的罐头,可以让她们尽情的品尝。
瑞莎自然是高兴的点头同意。至于邓继海,他的正事已经忙完了。
当然也要一同前往。
跟着他们去参观参观,说不定还能发现什么新的商机。
瑞莎虽然来自欧洲,但她还真没有进过罐头工厂,参观过罐头的生产流程。
邓继海就更不用说了,才刚从华国跑到香江没多长时间,自然也没见过。
喜欢有空间的我灾荒年也风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