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外的雨丝斜斜地织着,把宛农山脉的秋意浸得愈发浓重。山洞深处燃着三堆篝火,噼啪作响的火星映在每个人脸上,将一千余人的影子投在岩壁上,像幅跳动的群像图。
付战用靴底碾灭最后一点烟蒂,目光扫过洞中央的青石桌。桌上摊着张皱巴巴的青城县地图,被人用炭笔圈出了十几个红圈——那是三天前他们拿下县城时,小本子的一个小队和皇军一个中队的覆灭点。
“人齐了,说正事。”他的声音压过雨声,“青城县拿下来了,但接下来怎么走,听大伙儿的。”
最先站起来的是曲山,他右手还缠着绷带,是攻城门时被流弹擦伤的。“我主张死守!”他往桌上捶了一拳,震得炭笔滚到地上,“这是咱们第一回硬碰硬打赢正规军,退了就是怂!”
“怂?”对面的瞿怀冷笑一声,他身后的大屯乡队员们立刻挺直了腰板。“曲队长怕是忘了,咱们游击队的本分是啥?青城县四面环山,皇军要是调一个旅来,咱们这点人填进去都不够看。”他蹲下身捡起炭笔,在地图外画了个大大的圈,“要我说,不如把队伍化整为零,钻回山里打游击。他们来一个小队,咱们吃一个;来一个中队,咱们啃一个——这才是老法子。”
王禾刚要开口,角落里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严石提着他那杆改装步枪站起来,枪托在地上顿出闷响:“瞿队长这是怕了?”
“我是怕送死!”瞿怀猛地拍桌。
“都坐下!”付战的声音陡然提高。篝火“啪”地爆了个火星,争吵声戛然而止。
这时,刘刚慢悠悠地卷了支烟。他是辛子乡来的,队伍里多是佃农,打枪不太行,埋地雷却是把好手。“死守得有粮,有弹药,有城墙。”他点着烟,烟雾缭绕中眯起眼,“城墙咱们炸了半截,粮库被皇军烧了一半,弹药就靠缴获的那点——守到第五天,怕是得啃树皮。”
争论声又起,篝火的影子在岩壁上激烈地晃动。付战注意到,靠洞口坐着的那十几个人始终没说话。为首的宛新茹正用指尖捻着衣角,她那身洗得发白的道袍在篝火下泛着柔光,腰间的长剑却透着寒气。
“宛先生怎么看?”付战突然问道。
宛新茹站起身,身后的武者们同时欠了欠身。她走到地图前,指尖轻轻点在青城县外围的山道上:“我随师父走南闯北时,见过皇军的行军速度。”她的声音清冽如泉水,“从邻县调兵,骑兵三天能到,步兵五天。他们丢了县城,必派重兵,这是肯定的。”
所有人都静了下来。谁都知道,这十多位武者是战场上的尖刀——攻城时,宛新茹仅凭一把长剑就挑了皇军的机枪阵地。
“但重兵来了,未必是坏事。”苏瑶突然开口,她一直坐在付战旁边整理伤员名单,此刻放下铅笔,目光落在地图边缘的几个村落标记上,“他们要的是青城县这个据点,咱们偏不给他们安生。”
她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村落:“这三个村是皇军的补给线必经之地。咱们不如先不忙着决定守还是退,先做三件事:一是把伤员送到山外的隐蔽点,二是让刘刚带人设路障埋地雷,三是派曲山带小队去周边村子征粮——不是抢,是借,给老百姓打欠条。”
付战的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你的意思是……”
“整顿队伍,以逸待劳。”苏瑶的笔尖在青城县中心画了个问号,“他们来,咱们就退到山里;他们走,咱们再占县城。让青城县变成块烫手山芋,谁接谁难受。”
洞外的雨渐渐小了。宛新茹突然笑了,拔剑出鞘又归鞘,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寒光:“苏姑娘这法子,比硬碰硬聪明。”她看向付战,“我带武者队去摸他们的哨,探探虚实。”
付战看着地图上的红圈和问号,突然抓起炭笔,在青城县外画了个箭头,直指皇军的驻地方向。
“就按苏瑶说的办。”他把炭笔重重按在箭头顶端,“但有一条——咱们不只是等,还要让他们知道,游击第一军,不是好惹的。”
篝火的光芒里,每个人的脸上都重新燃起了光。洞外的雨停了,风穿过林叶,送来远山的气息。
“对,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曲山兴奋地一拳砸在桌上,绷带渗出血迹,他却浑然不觉。
瞿怀也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顾虑,但苏瑶的计划无疑给了他新的思路。“咱们得让皇军知道,这青城县,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王禾赞许地看向苏瑶,心中暗自庆幸队伍里能有这样一位智囊。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那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分头行动。”
严石提着步枪,第一个响应:“我带兄弟们去征粮,保证完成任务!”
刘刚也站起身,嘴角叼着烟卷,眼神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路障地雷,我最拿手。皇军要是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宛新茹和她的武者队更是跃跃欲试,长剑出鞘,寒光闪闪,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摸皇军的哨了。
付战看着众人斗志昂扬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挥了挥手:“好,那就这么定了。大家分头行动,三天后在这里集合,咱们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众人应声而散,山洞里很快只剩下付战和苏瑶两个人。付战看着苏瑶,眼中满是赞赏:“苏瑶,你这脑子,真是够用。”
苏瑶微微一笑,谦虚道:“也是大家支持,才能想出这个办法。咱们游击第一军,靠的就是团结一心。”
付战点了点头,握住苏瑶的手:“没错,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走,咱们也出发吧。”
两人并肩走出山洞,洞外的雨已经完全停了,天空露出一抹淡淡的阳光。宛农山脉在秋雨的洗礼后显得更加青翠欲滴,仿佛也在为游击第一军的胜利而欢呼。
喜欢穿越成王妃救夫记
付战用靴底碾灭最后一点烟蒂,目光扫过洞中央的青石桌。桌上摊着张皱巴巴的青城县地图,被人用炭笔圈出了十几个红圈——那是三天前他们拿下县城时,小本子的一个小队和皇军一个中队的覆灭点。
“人齐了,说正事。”他的声音压过雨声,“青城县拿下来了,但接下来怎么走,听大伙儿的。”
最先站起来的是曲山,他右手还缠着绷带,是攻城门时被流弹擦伤的。“我主张死守!”他往桌上捶了一拳,震得炭笔滚到地上,“这是咱们第一回硬碰硬打赢正规军,退了就是怂!”
“怂?”对面的瞿怀冷笑一声,他身后的大屯乡队员们立刻挺直了腰板。“曲队长怕是忘了,咱们游击队的本分是啥?青城县四面环山,皇军要是调一个旅来,咱们这点人填进去都不够看。”他蹲下身捡起炭笔,在地图外画了个大大的圈,“要我说,不如把队伍化整为零,钻回山里打游击。他们来一个小队,咱们吃一个;来一个中队,咱们啃一个——这才是老法子。”
王禾刚要开口,角落里突然传来金属碰撞声。严石提着他那杆改装步枪站起来,枪托在地上顿出闷响:“瞿队长这是怕了?”
“我是怕送死!”瞿怀猛地拍桌。
“都坐下!”付战的声音陡然提高。篝火“啪”地爆了个火星,争吵声戛然而止。
这时,刘刚慢悠悠地卷了支烟。他是辛子乡来的,队伍里多是佃农,打枪不太行,埋地雷却是把好手。“死守得有粮,有弹药,有城墙。”他点着烟,烟雾缭绕中眯起眼,“城墙咱们炸了半截,粮库被皇军烧了一半,弹药就靠缴获的那点——守到第五天,怕是得啃树皮。”
争论声又起,篝火的影子在岩壁上激烈地晃动。付战注意到,靠洞口坐着的那十几个人始终没说话。为首的宛新茹正用指尖捻着衣角,她那身洗得发白的道袍在篝火下泛着柔光,腰间的长剑却透着寒气。
“宛先生怎么看?”付战突然问道。
宛新茹站起身,身后的武者们同时欠了欠身。她走到地图前,指尖轻轻点在青城县外围的山道上:“我随师父走南闯北时,见过皇军的行军速度。”她的声音清冽如泉水,“从邻县调兵,骑兵三天能到,步兵五天。他们丢了县城,必派重兵,这是肯定的。”
所有人都静了下来。谁都知道,这十多位武者是战场上的尖刀——攻城时,宛新茹仅凭一把长剑就挑了皇军的机枪阵地。
“但重兵来了,未必是坏事。”苏瑶突然开口,她一直坐在付战旁边整理伤员名单,此刻放下铅笔,目光落在地图边缘的几个村落标记上,“他们要的是青城县这个据点,咱们偏不给他们安生。”
她拿起炭笔,在地图上圈出三个村落:“这三个村是皇军的补给线必经之地。咱们不如先不忙着决定守还是退,先做三件事:一是把伤员送到山外的隐蔽点,二是让刘刚带人设路障埋地雷,三是派曲山带小队去周边村子征粮——不是抢,是借,给老百姓打欠条。”
付战的手指在地图上敲了敲:“你的意思是……”
“整顿队伍,以逸待劳。”苏瑶的笔尖在青城县中心画了个问号,“他们来,咱们就退到山里;他们走,咱们再占县城。让青城县变成块烫手山芋,谁接谁难受。”
洞外的雨渐渐小了。宛新茹突然笑了,拔剑出鞘又归鞘,动作快得只留下一道寒光:“苏姑娘这法子,比硬碰硬聪明。”她看向付战,“我带武者队去摸他们的哨,探探虚实。”
付战看着地图上的红圈和问号,突然抓起炭笔,在青城县外画了个箭头,直指皇军的驻地方向。
“就按苏瑶说的办。”他把炭笔重重按在箭头顶端,“但有一条——咱们不只是等,还要让他们知道,游击第一军,不是好惹的。”
篝火的光芒里,每个人的脸上都重新燃起了光。洞外的雨停了,风穿过林叶,送来远山的气息。
“对,让他们知道咱们的厉害!”曲山兴奋地一拳砸在桌上,绷带渗出血迹,他却浑然不觉。
瞿怀也点了点头,虽然心里还是有些顾虑,但苏瑶的计划无疑给了他新的思路。“咱们得让皇军知道,这青城县,不是他们想来就来,想走就走的地方。”
王禾赞许地看向苏瑶,心中暗自庆幸队伍里能有这样一位智囊。他站起身,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那事不宜迟,咱们这就分头行动。”
严石提着步枪,第一个响应:“我带兄弟们去征粮,保证完成任务!”
刘刚也站起身,嘴角叼着烟卷,眼神里闪烁着狡黠的光芒:“路障地雷,我最拿手。皇军要是敢来,保证让他们有来无回。”
宛新茹和她的武者队更是跃跃欲试,长剑出鞘,寒光闪闪,仿佛已经迫不及待要去摸皇军的哨了。
付战看着众人斗志昂扬的样子,心中涌起一股豪情。他挥了挥手:“好,那就这么定了。大家分头行动,三天后在这里集合,咱们再商量下一步的打算。”
众人应声而散,山洞里很快只剩下付战和苏瑶两个人。付战看着苏瑶,眼中满是赞赏:“苏瑶,你这脑子,真是够用。”
苏瑶微微一笑,谦虚道:“也是大家支持,才能想出这个办法。咱们游击第一军,靠的就是团结一心。”
付战点了点头,握住苏瑶的手:“没错,团结一心,就没有过不去的坎。走,咱们也出发吧。”
两人并肩走出山洞,洞外的雨已经完全停了,天空露出一抹淡淡的阳光。宛农山脉在秋雨的洗礼后显得更加青翠欲滴,仿佛也在为游击第一军的胜利而欢呼。
喜欢穿越成王妃救夫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