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门后,天色黑尽,院内四周已是灯灯点点。
顾母在丁嬷嬷等下人的陪同下,静静站在门前。
直到亲眼目睹苏昭昭和顾野现身,顾母的视线由上至下的打量着二人。
顾母到底是过来人,二人神情虽然镇定自若,可小脸却是泛着潮红,苏昭昭更是随意挽了个髻,显然有些匆忙。
顾母心下了解,只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晚膳时辰都过了,还未见你们出来,我这个老婆子才想起来看看……”
说话间,顾母的目光飘忽的落在了苏昭昭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婉:“纵使……咳,纵使有再要紧的事,也需得顾及身子骨。”
苏昭昭顿觉羞愧,飞快敛下了眼帘,脸颊烫得犹如火烧。
顾母顿了顿,又将视线移到顾野的脸上:“饭总是要吃的!这日子还长着呢,也不急于这一朝一夕吧!”
顾母声音温和,话里意味深长。
顾野又怎会不知,这话分明是在敲打他和苏昭昭二人,纵欲伤身,理应节制。
长这么大,顾野还是第一次因床.第之事,被亲娘堵在房门训诫。
也让他素来的冷峻威严,荡然无存。
顾野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额角青筋隐隐跳动,想也未想,便要急声含糊过去:“要娘操心了!”
说话间,他拿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苏昭昭。
苏昭昭低着头,好像察觉到他的视线后,才偷偷抬眼和他对视了一下。
目光交织的一瞬,两人一同受训的尴尬与刚才屋内那番旖旎化为一道诡异的力量,虽难以言喻,却忍不住让二人都低着头笑了。
许是顾母也有所察觉,见两人都不说话,才轻咳了一声,迅速转移了话题:“对了,明日是重阳佳节,圣上、太后及后宫妃嫔皆要前往近郊法云寺登高祈福。顾府也在随行之列。”
经顾母提醒,顾野也想起,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就算顾母不去,他也得到场。
回府之后,他本打算将此事告诉苏昭昭的,但得知苏昭昭偷偷跑去了镖局后,他在追问苏昭昭时,别忘了此事。
他下意识偏过头,看向苏昭昭:“是啊!明日傍晚寺中还将举行斋济贫民的仪典,昭昭,此回你随娘一道前往,可要好好准备准备。”
苏昭昭抬起头,和他四目相对后,点了点头。
“衣着和礼数都不可轻忽!”顾母也温声嘱咐了一句。
苏昭昭迎着顾母的慈爱的目光,欠身道:“娘,昭昭谨记了!”
顾母满意一笑,准备离开,转身前又道:“你们这两个孩子,赶紧洗把脸,去膳厅用膳吧!”
话落之后,顾母在丁嬷嬷的陪同下,缓缓离去,消失在了暮色之中。
留下顾野和苏昭昭二人,面红耳赤的对望着彼此。
直到完全听不见顾母与一众下人的脚步声后,苏昭昭才忍不住对顾野笑了出声:“娘刚才那番话你听见了吗?”
顾野侧目看向了她,神色不明。
她抿唇一笑:“日子还长呢,不急这一朝一夕!”
被她言语打趣,顾野几不可察的勾了勾唇,恢复了以往的清冷:“刚刚明明是你先引诱我的。”
“我哪有?”
她才不承认呢。
刚才她只是不想顾野离开,又没说要做那事……
她转身进了房内,打算去洗脸,再去膳厅吃点东西。
嫁入顾府后,顾野几乎没有消停过,她也肉眼可见的瘦了不少。
是得吃些补补了。
看着她的身影,顾野也跟了上去。
快步走到她身旁后,沉声提醒道:“明日去法云寺祈福,你乖乖跟在娘身边就是了。其他的事千万别做,也别想!知道吗?”
苏昭昭双手捧起脸盆里的清水,浇在了脸上,又拍了拍,这才直起身看向顾野:“那你呢?”
“我自然也会随行!只不过”顾野顿了顿,又道,“我会与皇城司的人一道。”
苏昭昭心中了然,点了点头。
顾野伸手替她拂开额前微湿的碎发,眼底带着一丝复杂难言情绪:“你千万别为了想替镖局洗脱嫌疑就乱来!我不希望你再被其他人或事所累!”
没等她点头同意,顾野已经捧起她的脸颊,将唇轻轻贴近她的额头亲了亲:“听话!”
看着顾野那情深意重的目光,苏昭昭点了点头:“好啦!我不会再乱来了!”
顾野这才露出笑颜,亲了亲她的额头:“夫人走吧,我想你肚子一定饿了,我们去吃点东西。”
说着,顾野牵起了她的手,十指紧扣,大步走出了房门。
顾野手指的温热,让她真心实意的感受到了关心与爱护,不仅仅是在平日的相处上面。
顾野真的很懂得如何呵护她的身心。
有顾野在,即使前路夜黑如墨,她也不再需要星光指引方向。
……
第二日,九月初九。
苏昭昭装上了繁复庄重的宫装,陪同着顾母早早乘坐马车前往宫门前静候。
等圣驾、太后凤驾与一众后宫妃嫔的銮驾到齐后,便一并驱车前往京城郊外的法云寺祈福。
不过一个时辰,浩荡的皇族长队便抵达法云寺。
住持率众僧接驾后,随即引着女眷与男眷分赴佛堂。
苏昭昭陪在顾母身边,却见到了多日未曾见面的渭王妃,心里很是亲切。
碍于还有一众妃嫔都在其中,她只得压下心里那些关心。
抵达一间佛堂后,内里一片肃穆祥和之气,檀香袅袅,令人松弛愉悦。
太后微阖双目,贴身宫婢在其左右轻轻垂着她的双肩。
苏昭昭陪同着顾母安静地坐在下首的绣团上,捻着一串紫檀佛珠。
“今儿这香火气,倒是格外清新。”
太后缓缓开节口,声音带着一丝倦意与慵懒,“顾夫人,哀家瞧着你气色倒是不错,果然是新娶了媳妇,事事都顺心如意了。不像哀家,才坐了一个时辰的车马,便觉筋骨酸痛。”
顾母忙微微欠身,温和应道:“太后娘娘凤体尊贵,又为天下万民祈福,劳心劳力,自是辛苦。臣妇的儿不过是沾了太后与诸位娘娘的光,才有幸能让郡主做新妇。”
一位身姿纤细,声音清脆的妃子,立刻接话:“还是顾夫人会说话。不像臣妾只知道心疼太后的身子骨。”
那妃子又笑道:“太后,您身子骨不爽利,又何苦亲自来这法云寺祈福?倒不如让臣妾代劳?也免去这些舟车劳顿!”
说着,她眼波流转,瞥向渭王妃:“渭王妃,您说是吗?”
渭王妃并不答话,只是偏头看向侍立在太后身侧的陈公公。
接话的倒是另一名脸庞丰润的妃子:“本宫倒觉得,还是陈公公伺候得精心。时逢重阳佳节,太后能出来走走,总是好的!”
顾母在丁嬷嬷等下人的陪同下,静静站在门前。
直到亲眼目睹苏昭昭和顾野现身,顾母的视线由上至下的打量着二人。
顾母到底是过来人,二人神情虽然镇定自若,可小脸却是泛着潮红,苏昭昭更是随意挽了个髻,显然有些匆忙。
顾母心下了解,只沉吟了片刻,才缓缓开口:“晚膳时辰都过了,还未见你们出来,我这个老婆子才想起来看看……”
说话间,顾母的目光飘忽的落在了苏昭昭的脸上,带着恰到好处的关切与一丝不易察觉的委婉:“纵使……咳,纵使有再要紧的事,也需得顾及身子骨。”
苏昭昭顿觉羞愧,飞快敛下了眼帘,脸颊烫得犹如火烧。
顾母顿了顿,又将视线移到顾野的脸上:“饭总是要吃的!这日子还长着呢,也不急于这一朝一夕吧!”
顾母声音温和,话里意味深长。
顾野又怎会不知,这话分明是在敲打他和苏昭昭二人,纵欲伤身,理应节制。
长这么大,顾野还是第一次因床.第之事,被亲娘堵在房门训诫。
也让他素来的冷峻威严,荡然无存。
顾野喉结上下滚动了一下,额角青筋隐隐跳动,想也未想,便要急声含糊过去:“要娘操心了!”
说话间,他拿余光瞥了一眼身旁的苏昭昭。
苏昭昭低着头,好像察觉到他的视线后,才偷偷抬眼和他对视了一下。
目光交织的一瞬,两人一同受训的尴尬与刚才屋内那番旖旎化为一道诡异的力量,虽难以言喻,却忍不住让二人都低着头笑了。
许是顾母也有所察觉,见两人都不说话,才轻咳了一声,迅速转移了话题:“对了,明日是重阳佳节,圣上、太后及后宫妃嫔皆要前往近郊法云寺登高祈福。顾府也在随行之列。”
经顾母提醒,顾野也想起,身为锦衣卫指挥使,就算顾母不去,他也得到场。
回府之后,他本打算将此事告诉苏昭昭的,但得知苏昭昭偷偷跑去了镖局后,他在追问苏昭昭时,别忘了此事。
他下意识偏过头,看向苏昭昭:“是啊!明日傍晚寺中还将举行斋济贫民的仪典,昭昭,此回你随娘一道前往,可要好好准备准备。”
苏昭昭抬起头,和他四目相对后,点了点头。
“衣着和礼数都不可轻忽!”顾母也温声嘱咐了一句。
苏昭昭迎着顾母的慈爱的目光,欠身道:“娘,昭昭谨记了!”
顾母满意一笑,准备离开,转身前又道:“你们这两个孩子,赶紧洗把脸,去膳厅用膳吧!”
话落之后,顾母在丁嬷嬷的陪同下,缓缓离去,消失在了暮色之中。
留下顾野和苏昭昭二人,面红耳赤的对望着彼此。
直到完全听不见顾母与一众下人的脚步声后,苏昭昭才忍不住对顾野笑了出声:“娘刚才那番话你听见了吗?”
顾野侧目看向了她,神色不明。
她抿唇一笑:“日子还长呢,不急这一朝一夕!”
被她言语打趣,顾野几不可察的勾了勾唇,恢复了以往的清冷:“刚刚明明是你先引诱我的。”
“我哪有?”
她才不承认呢。
刚才她只是不想顾野离开,又没说要做那事……
她转身进了房内,打算去洗脸,再去膳厅吃点东西。
嫁入顾府后,顾野几乎没有消停过,她也肉眼可见的瘦了不少。
是得吃些补补了。
看着她的身影,顾野也跟了上去。
快步走到她身旁后,沉声提醒道:“明日去法云寺祈福,你乖乖跟在娘身边就是了。其他的事千万别做,也别想!知道吗?”
苏昭昭双手捧起脸盆里的清水,浇在了脸上,又拍了拍,这才直起身看向顾野:“那你呢?”
“我自然也会随行!只不过”顾野顿了顿,又道,“我会与皇城司的人一道。”
苏昭昭心中了然,点了点头。
顾野伸手替她拂开额前微湿的碎发,眼底带着一丝复杂难言情绪:“你千万别为了想替镖局洗脱嫌疑就乱来!我不希望你再被其他人或事所累!”
没等她点头同意,顾野已经捧起她的脸颊,将唇轻轻贴近她的额头亲了亲:“听话!”
看着顾野那情深意重的目光,苏昭昭点了点头:“好啦!我不会再乱来了!”
顾野这才露出笑颜,亲了亲她的额头:“夫人走吧,我想你肚子一定饿了,我们去吃点东西。”
说着,顾野牵起了她的手,十指紧扣,大步走出了房门。
顾野手指的温热,让她真心实意的感受到了关心与爱护,不仅仅是在平日的相处上面。
顾野真的很懂得如何呵护她的身心。
有顾野在,即使前路夜黑如墨,她也不再需要星光指引方向。
……
第二日,九月初九。
苏昭昭装上了繁复庄重的宫装,陪同着顾母早早乘坐马车前往宫门前静候。
等圣驾、太后凤驾与一众后宫妃嫔的銮驾到齐后,便一并驱车前往京城郊外的法云寺祈福。
不过一个时辰,浩荡的皇族长队便抵达法云寺。
住持率众僧接驾后,随即引着女眷与男眷分赴佛堂。
苏昭昭陪在顾母身边,却见到了多日未曾见面的渭王妃,心里很是亲切。
碍于还有一众妃嫔都在其中,她只得压下心里那些关心。
抵达一间佛堂后,内里一片肃穆祥和之气,檀香袅袅,令人松弛愉悦。
太后微阖双目,贴身宫婢在其左右轻轻垂着她的双肩。
苏昭昭陪同着顾母安静地坐在下首的绣团上,捻着一串紫檀佛珠。
“今儿这香火气,倒是格外清新。”
太后缓缓开节口,声音带着一丝倦意与慵懒,“顾夫人,哀家瞧着你气色倒是不错,果然是新娶了媳妇,事事都顺心如意了。不像哀家,才坐了一个时辰的车马,便觉筋骨酸痛。”
顾母忙微微欠身,温和应道:“太后娘娘凤体尊贵,又为天下万民祈福,劳心劳力,自是辛苦。臣妇的儿不过是沾了太后与诸位娘娘的光,才有幸能让郡主做新妇。”
一位身姿纤细,声音清脆的妃子,立刻接话:“还是顾夫人会说话。不像臣妾只知道心疼太后的身子骨。”
那妃子又笑道:“太后,您身子骨不爽利,又何苦亲自来这法云寺祈福?倒不如让臣妾代劳?也免去这些舟车劳顿!”
说着,她眼波流转,瞥向渭王妃:“渭王妃,您说是吗?”
渭王妃并不答话,只是偏头看向侍立在太后身侧的陈公公。
接话的倒是另一名脸庞丰润的妃子:“本宫倒觉得,还是陈公公伺候得精心。时逢重阳佳节,太后能出来走走,总是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