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7章 不受子女待见的何大清-《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尘埃落定,各回各家。

  何家,等所有人都回屋后,雨水哐当一声把房门关上。

  确定外边没人后,这才转身看向低头坐在桌子旁沉默不语的父亲,眉眼间满是无奈。

  “爸,您都这个岁数了,就不能控制控制你自己?”

  何大清像个做错事的孩子缩在那里,唯唯诺诺的肚腩道:“我就是想解解乏,谁知道……”

  “谁知道会被人堵在屋里,对吧?”

  “您知道刚才多危险吗?万一有人怀疑那张结婚证的真假,你跟棒梗奶奶都得被抓去批斗!”

  原来,张小花刚才全都是在虚张声势,她手里所谓的结婚证,也确实是真的结婚证。

  只不过,那是秦淮茹跟贾东旭的结婚证。

  这是一场豪赌,就赌有没有人跟她较真。

  刘海中大草包一个,被张小花的虚张声势唬住,其他人也下意识认为那就是真的结婚证。

  雨水看出了疑端,但迫于亲情羁绊,她选择了捂盖子,要不然……

  “以后请您注意下自己的生活作风问题,您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我们做子女的考虑考虑呀,这事要传出去,我和大哥都得受批评!”

  这边雨水还在苦口婆心的想劝何大清,试图让其改邪归正。

  那边何雨柱已经气的如火山般爆发。

  “雨水,你甭跟他废话了,我看这就是一个记吃不记打的老混蛋!”

  “当年为了一个白寡妇抛儿弃女,今天又为了一个张寡妇搞得家里人丢尽脸面,以后还不定干出什么事来呢。”

  “正好现在户口还没挪回来,您啊,也别费那劲了,趁现在还能动唤,麻溜的滚回保城去吧。”

  “我呀,就当没你这个爸爸,我这实在养不起您啊。”

  出来混,错了就要认,挨打要立正。

  所以何大清对于儿女的抱怨没有任何反驳,毕竟是他有错在先。

  可在听到何雨柱要把他轰出家门那一刻,何大清坐不住了。

  “他郝龙郝虎不是个东西呀,他们不让爸进屋里睡觉,也不让我吃饭,我回保城,就是个死啊。”

  然而,此时的何雨柱根本听不何大清的任何解释。

  只因何大清干的事太埋汰了。

  他三兄妹,有一个算一个,如今都算是体制内的人。

  小妹雨水,虽说只是个片警,但也是官身不是,个人形象重要,家庭形象更重要。

  小弟何雨弦就更别说了,特殊部门工作,出门在外代表的是国家的形象。

  一个不检点的父亲,给其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仅是只是受批评那么简单,搞不好工作都得丢。

  他们家好不容易出条龙,族谱单开一页荣耀近在眼前。

  无论如何,何雨柱也不会让何大清这个浑不计的老东西拖弦子后腿。

  而且,自己现在正在竞争后勤主任的位子,一个生活作风有问题的父亲,足以让他这些年的努力,全都功亏一篑。

  此时的何雨柱是多么的庆幸自己没有着急把何大清的户口挪回来呀。

  当年何大清跟白寡妇跑去保城,统计粮食供给的时候,因其本人常年不在户口所在地生活,自动归于“人户分离”状态,街道处直接把何大清的本地户口移除了。

  而何大清也是个能耐人,人在保城,在没有户籍原在地的情况下,直接找关系把户口迁到白寡妇户家口本上。

  这样,何大清在保城就能享受当地的粮食供给了。

  现在何大清人回来了,想要有粮食吃,就必须再想办法把户口迁回来。

  然而,四九城作为首善之地,户口迁出容易,迁回难。

  在即便有家属接收的情况下,街道也不会同意其将户口迁回。

  因为一旦迁回,就代表街道上必须额外增加一个粮油供应指标给何大清。

  街道办事处、粮站无法凭空增加指标,接收一个人的城市户口,意味着地方政府要承担起供应其粮油棉布等生活资料的责任。

  有这个能耐,把自己家农村的穷亲戚弄城里来吃皇粮,不比安排一个不相干之人来的好?

  这也就是赶上何雨柱兄弟几个出息了,换普通老百姓来,迁户口的事,想都不敢想。

  怎么说也是自己亲爹,不能看着他不管。

  原本,何雨柱打算是等过完年发发力,找大领导走走后门,想办法把何大清的户口挪回来。

  现在看来,免了。

  “我不管你那些继子是怎么对待你的,那是你的事,跟我没关系。”

  “你别忘了,这条路是你自己选的,没人逼你!”

  “你户口还在保城那边,现在名义上你还是那两个狗崽子的父亲,他们要真不管你,你可以去执法局告他们不赡养老人。”

  “现在,请你离开我家。”

  何雨柱这次是铁了心的要跟何大清断绝父子关系,就如当年何大清铁了心的和他们兄妹三人断绝关系一样。

  咦?

  这么一想,当年何大清自己写的断亲书还在呢,倒省的再写一遍了。

  见何雨柱来真的,何大清急了。

  “柱砸!我可是你爸爸呀!”

  “你不能不管我呀!”

  “雨水!雨水!爸的好女儿,你也不认爸了吗?”

  ……

  这时候要真把何大清赶去保城,怕是最后一面也见不到了。

  何大清纵有千般不对,骨子里的亲情却是实在难以割舍,雨水也是确实不忍心父亲落个客死他乡的下场。

  但是,死罪可免,活罪难逃!

  “您要真不愿意回保城,可以去斜对门住,反正您和棒梗奶奶已经领了结婚证,住进他们家,天经地义。”

  这次刚才那个选择好点,但也没好到哪里去。

  贾家什么的条件,何大清可太清楚了。

  要吃没吃,要钱没钱,穷的都尿血,耗子进去都得哭着跑出来。

  要不然他也不能凭借几毛钱的小零嘴就把张小花骗上床。

  何家多好,要吃有吃,要喝有喝,每天睡得自然醒,脏衣服什么的还有儿媳妇帮着洗。

  这么好的地方,可太适合养老了。

  “柱子,雨水,爸以后改,绝对改,你们可不能赶爸出去啊。”

  ……

  喜欢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