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刘海中的成功秘诀-《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记者是上午过来采访的,何雨弦是下午的班,两者没碰到。

  只是一来便觉察到不太对劲。

  大家好的工作态度,似乎有些过于兴奋了吧。

  其他人先不说,二大爷刘海中这是要钢不要命了?

  十月深秋天气渐凉,虽说烧炉子暖和,倒也不能架着光膀子干活吧。

  不过瞧他那呼哧呼哧急头白脸的干活样,估计可能是真热。

  满头的大汗,说句汗如雨下,一点不为过。

  “怎么,这是让领导夸了两句?”

  以何雨弦对刘海中的了解,突然这么卖力气的干活,只有一个解释,入了领导的法眼了。

  仔细看,其他人也是热情高涨,目测今天的炼钢氛围,比之昨天更加——邪门。

  对,就是邪门。

  有点嗑了药的感觉,给人一种不太真实的样子,有些病态,总之不是很正常。

  环顾四周,有一个算一个……

  不对,这不有位愁眉苦脸的么。

  与其他人的激动兴奋不同,大哥何雨柱在那低头搭眉的干活,一看就很丧,仿佛别人都欠他二百五似的。

  何雨弦戴好帆布手套,如往常一般走过去接替贾东旭拉风箱的活计。

  “大哥,你这怎么回事啊,怎么愁眉苦脸的?我嫂子晚上不让你上床?”

  虽然二中的学生,和附近四合院的志愿者都是在北城墙根这边炼钢。

  但大家性质不一样。

  学生属于半工半读,下午干完活,晚上还要回学校上晚自习。

  晚自习下课后,直接睡学校宿舍。

  而像何雨柱他们这样的志愿者,下工以后,则是各回各家。各找各妈。

  何雨弦不回家住,自然也不是很清楚家里情况。

  看大哥这愁眉苦脸的样子,他还以为这是跟嫂子闹矛盾了呢。

  “弦子来啦?你是不知道啊,嗨呀……”

  话说一半,何雨柱似乎想到什么,又是连连的唉声叹气。

  一旁的贾东旭看不下去了,往炉子里塞了两根木头方子后,双手合十,拄着一根半人多高的粗木棍,小歇片刻。

  说道:“弦子,你别搭理你哥,他就纯是闲的,还不是眼气人二大爷受采访了。”

  “采访?”在何雨弦印象中,这个词怎么也跟刘海中不沾边呀。

  不是很确定的用手指了指身后边,“就那个刘胖胖?”

  “可不就是他嘛,你看人家二大爷现在多神气?干活有使不完的力气。”

  闻言,何雨弦哪还不知道他不在的时候,肯定发生什么事了。

  也真是的,有乐子怎么不等他来了再开始。

  “东旭哥,你快跟我说说到底怎么回事,细嗦。”

  然而不等贾东旭解释,一旁的何雨柱抢先插嘴。

  “还能是怎么回事,不就炼出来一块好钢嘛,神气什么!”

  结婚以后,可能是因为有人管着了,何雨柱的脾气收敛了不少。

  但男人嘛,都要面儿。

  何雨柱最受不得别人在他眼前臭显摆。

  这一个上午,看把刘海中牛的,鼻孔朝天,下巴瞧人。

  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当上联合国秘书长了呢!

  关键这货不找别人显摆,每次打何雨柱他们跟前路过,都会来上一句:“柱子,钢不是那么炼的,好好跟二大爷学。”

  那耀武扬威的模样,好家伙何雨柱都差点没忍住给他俩大鼻兜子。

  倒也怪不得别人,谁叫那尊铜佛像是刘海中从何雨柱这搬的呢。

  “嗨,就为这个呀,不值得。不就是凑巧炼了一炉好钢嘛,今儿听我指挥,保证咱们也炼他一炉特种钢出来。”

  何雨柱也是有老婆的人了,不再像年轻那会看到大饼就吃。

  何雨弦说的好听,但是何雨柱不信。

  那边收集来的破铜烂铁中,一个上午早被其他人翻了八百遍,哪还有铜像什么的。

  没有铜像,想炼特种钢,想都别想!

  何雨弦明白了,大哥这是被上午刘光奇那一碗鸡汤洗脑了。

  居然真的以为刘海中之所以能炼制出特种钢,是因为那尊铜佛像的原因。

  其他人不知道,何雨弦还不知道吗?

  昨天刘海中炼出优质钢材的方法,是必然的,也是独一份的。

  首先我们要知道,土质小高炉,炉内温度最高也就能烧到一千二左右。

  铜的沸点在九百多摄氏度。

  铁的熔点在一千五百摄氏度左右。

  土法小高炉炼钢,大致原理就是把炉子内的金属材料加热到一定温度,从而使其融化。

  铁的密度要比硫一类的杂质密度低。

  金属材料融化后,铁水下沉,杂质上升,融的越干净,炼出来的铁水越纯净。

  铁水纯净杂质少,冷却成型后,自然品质也越高。

  刘海中昨天往炉子里加的铜像、铜镜、香炉这一类的东西,总之都是各种铜制品。

  对了,还有几个锡壶。

  锡壶熔点二百多摄氏度,铜九百多,轻轻松松就能将其融化。

  自然而然炼出来的钢材杂质也就少了,品质必然低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打一开始何雨弦就知道,最不济也要比他们昨天炼出来的一炉铁渣强。

  而刘海中炼出优质钢的必然条件,也是一般人无法复刻的条件,才是重中之重。

  本次炼钢是一场全国性运动,大家都很积极。

  但刘海中跟别人不一样,其他人是有十成力,用十成。

  刘海中为了表现好,十成力用了十二成,十五成!

  当真是要了命的干!

  众所周知,炉子烧的旺不旺,全看风箱拉的好不好。

  但凡是个人,总会有个头疼脑热三急之类的琐事。

  就比如同样是跑肚拉稀,别人就是扔下烧着的炉子跑去拉屎了。

  刘海中不一样,他即便不在炉子边待着,但他那座炉子可一点没停。

  上阵父子兵,刘海中不仅自己支援国家建设,连带着把一家老小都弄过来了。

  上小学的刘光福也不例外。

  学不上了,过来拉风箱!

  敢偷懒,拳头那么粗的棒子,举起来往死里打!

  就人家这不间断的鼓风,炉子内的温度,至少要比别人的炉子高二百度!

  炉内温度高,再加上料好,肯定能出好钢呀。

  但这个法子一般人学不来,首先铜没有那么多,再一个废孩子呀。

  别人家谁舍得这么用孩子?

  就比如贾东旭,家里棒梗吵着闹着要过来帮忙。

  “不行,那多危险,不能去,老实在家待着。”

  ……

  喜欢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