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提前适应-《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

  “快中午了,嫂子先回去做饭了。”

  明明还不到十点,秦淮茹便急匆匆的抱着棒梗告辞。

  说是做饭,可何雨弦看着秦淮茹跑的方向不太对呀。

  怎么,贾张氏现在胃口挑,改吃公厕里的“食”物了?

  之所以这样,何雨弦也是心知肚明。

  打秦淮茹坐下后,水是喝了一杯又一杯,烧水壶里那多半壶水,全让她一人喝了个干净。

  好似在家里贾张氏不让她喝水,跑别人家喝水似的。

  “看来以后这水,得换换了。”

  小世界内的灵泉水虽说是无穷无尽,但这赤裸裸占人便宜的事,何雨弦不怎么喜欢。

  十一点多不多,雨水呼哧呼哧跑了回来。

  一回家,端起桌上的大茶壶,嘴对嘴咕咚咕咚就是一通灌。

  噗~

  “二哥,这味不对呀!”

  一开始渴的不行,喝的也急,雨水没怎么注意。

  等灌了个水饱后,再吧唧嘴,这才反应过来。

  又苦又涩,还不如豆汁儿好喝呢!

  “puà~这水都放坏了!”

  “没坏。”

  “坏了!”

  “我说没坏就没坏,不信你问小玲。”

  闻言,许小玲端起茶壶倒了一杯,抿了一一小口。

  皱着眉头咽了下去,“嗯,确实就是这个味,但是……”

  但是什么,许小玲没说,看了一旁的何雨弦一眼,便迅速低下头去。

  水确实是这个味,有点苦有点涩,自己家里的水也是这个味。

  但以前弦哥哥家水特好喝,很甜的。

  甜是因为以前何家的水都被何雨弦暗中换成灵泉水了。

  又苦又涩才是正常的。

  就这还是经过过滤消毒后的,搁从前喝井水的时候,更难喝!

  南锣鼓巷距离皇城近,建国初,这边就通了自来水。

  从安定门水厂接过来的地下水,政府补贴公共设施,院里集资80元给院里安了三个水龙头,前后中,一个样子一个。

  当时易中海一人出了四十元,坐稳一大爷宝座。

  刘海中出资二十元,居于其后,排名老二。

  剩下二十元,余下住户平摊。

  安装费有多有少无所谓,毕竟是一锤子买卖。

  但每年的水费,这可就是真的是平摊的,院里各家按人头平摊,大小不论。

  众所周知,四九城地下淡水资源丰富,水位颇高,找对地方后稍微往下挖几米就能出水。

  自然,安宁门水厂也是直接抽的地下水。

  但这个水质吧,一言难尽。

  能喝,不好喝。

  这自来水呢,用来日常洗衣做饭绰绰有余。

  干喝发苦。

  所以有条件的住户呢,时不时就会在街上买两桶甜水喝。

  条件差点的,泡茶叶,上等的明前高碎一泡,您猜怎么着?

  更苦了!

  但喝茶嘛,不就喝的一个苦味么。

  何大清以前就喜欢喝茶,尤其是高碎,又便宜又地道。

  连带着何雨柱八岁就有样学样的跟着喝茶叶。

  只是后来家里水莫名好喝以后,慢慢地也就改掉了喝茶叶水的习惯。

  不过打今儿起,估计还得把这个习惯拾起来。

  因为何雨弦已经不准备全天候的更换家里的饮用水了。

  想起来就换,想不起来就拉倒。

  他不可能一辈子守着这个家,以后早晚得分家,总不能以后大哥娶了媳妇,他每天颠颠跑嫂子屋里换水吧?

  雨水以后也要嫁人,再怎么着,何雨弦也不可能追去她婆家帮她换水。

  所以呀,还是早些习惯一下的好。

  之前水壶里的水不是被秦淮茹喝完了么,何雨弦难得勤快了一把,去院子里接了壶自来水,把家里的两个暖水瓶全灌满了。

  剩下些壶底,又往茶壶里倒了多半壶,放了大半个钟头,这会儿喝不凉不烫,正合适。

  雨水不知道呀,还以为水放坏了呢,岔岔不休个没完,更是提着茶壶,准备去倒掉呢。

  何雨弦也没拦着,就这么眼睁睁看着雨水瞎折腾。

  倒就倒呗,只要自己不往外弄灵泉水,再怎么鼓捣也是那个味。

  看归看,嘴里也是忍不住说教起来,像个事事的老妈子。

  “我看你这纯是喝饱了撑得没事干!”

  “听没听过饿了如慷如蜜,饱了蜜如慷?饿你两天,泔水你喝着都是甜的……”

  说着说着,何雨弦突然想起什么来,话锋一转,继而问道:“昨晚上大哥回来没?”

  雨水早在一开始听到二哥叨叨时,就已经选择性把耳朵闭上,此时正专心致志的对付手里的茶壶,没空搭理何雨弦。

  但是旁边静坐的许小玲小手一举,脸上带着些许激动,“弦哥哥,我知道,我知道!”

  见何雨弦把目光瞄向自己,又不好意思的低下头,小声说道:“昨儿柱子哥没回家。”

  快过年了,文化部开展“春节文艺下乡“,轧钢厂响应号召,宣传科技术人员全员出动,带着放映设备去郊区农村转着圈的放电影。

  许富贵是厂里老牌放映员师傅,少了谁也少不了他,打进了腊月就一直没回家,连带着小学徒许大茂也一块带去了。

  许母又因为工作的原因,也是一天天不着家,就把许小玲交代给这边了。

  所以这几天许小玲一直和雨水同进同出,黏糊的像一个人似的,就差睡一个被窝了。

  何雨弦要求一个大哥昨天不回家,他就不去干娘呢了。

  你看这事弄得,把俩孩子扔家里,也没个人照顾。

  “你俩不会从昨晚上到现在都没吃饭吧?”

  “吃了,在后院吃的。”

  “后院?你爹他们回来啦?”

  “没有,在聋老太太那吃的。”

  可不是,后院还有一张吃饭的嘴呢。

  自打易中海有了女儿后,是彻底不管后院聋老太的死活了,一心只顾老婆孩子。

  现在聋老太太基本上一天三顿的跟着何家吃。

  有时候忘了送,就饿一顿。

  反正老太太屋里点心多,饿不着。

  跟着吃这些年,聋老太的嘴早养叼了,普通口吃不上。

  昨天晚上饿的不行的俩小姑娘跑后院去找吃的,老太太也是馋,大手一挥给拿了三毛钱。

  让雨水她俩去合作社买了五个糖油饼,然后熬了一锅棒子面糊糊,三人凑合了一顿。

  ……

  喜欢四合院:我的一亩三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