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烧棒的火光在石壁上缩成一点,随即被罗铮抬手掐灭。最后一缕光熄灭前,映出通道尽头的轮廓——一道窄而深的裂隙,边缘整齐,不似天然形成。空气中的脉冲震动停止,倒地的机械生物再无反应,关节内的纤维束停止闪烁,金属护片冷却发暗。
“信号断了。”楚瑶低声说,收起检测仪。
罗铮没回应。他蹲下,用银针轻轻拨开一只生物肩胛缝合线处的灰屑,针尖触到底层石粉,微带潮气。他捻了捻,指腹传来细砂般的颗粒感。这粉末不是从通道带出的,而是近期被蹭落的。
他站起身,朝通道深处走了三步。脚底传来轻微反弹感,地面铺设的石板下有空腔。他抬手示意,队伍停在入口五米外。
“别碰墙。”他说。
夏岚刚要靠上去喘口气,听见指令立刻收住动作。她额头冒汗,呼吸仍有些急促,但手稳稳握着背包带。
罗铮取出一枚银针,以指腹推至指尖,缓缓贴近右侧石壁。距离半寸时,针尖微颤,表面浮起一层极淡的蓝光,像是被某种无形场域激发。他移开针,光随即消失。
“有能量残留。”他说,“频率和石板一致,但更弱。”
楚瑶打开光谱仪,对准墙壁扫描。屏幕波形跳动,捕捉到断续的低频信号,间隔十二秒一次,规律如心跳。
“不是持续供能。”她抬头,“是循环唤醒机制。”
罗铮点头。这种节奏他熟悉——类似人体经络在子午流注中的开阖周期。他闭眼,默数呼吸,配合脉搏推算信号间隔。第四个周期到来时,墙面符文忽然整体亮起,由下至上泛过一道微光,如同血液流过经络。
“亮一次,走一步。”他说,“等信号过去再动。”
沈悦扶着受伤队员退至队尾,手指始终搭在对方腕部。脉搏虽弱,但节律稳定,毒素已被封住。她没说话,只是将反光板收进包里,腾出手握住腰间的急救剪。
方晴贴着左侧石壁站定,目光扫过头顶。拱门裂隙已闭合,碎石被某种力量吸回缝隙,严丝合缝。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没再出声。
花叶萱检查了枪托,确认无损。她站在罗铮侧后方,视线始终锁定通道深处。那里依旧漆黑,但刚才那一瞬的符文亮起,让她看清了部分结构——墙壁并非平整,而是布满交错刻痕,层层叠叠,像被反复修改过的路线图。
罗铮再次取出银针,这次刺入自己“风池”穴,稍顿,又点“百会”。针气透入,脑中杂音退去,视野清晰。他将针收回,依次为队员施针,每人仅一针,位置精准,动作利落。
“能看清了。”方晴低声道。
楚瑶也点头。光谱仪显示,符文释放的光线落在a波段,长期暴露会引发神经紊乱,产生幻视。刚才她看到的墙角人影,只是视觉残留。
“走。”罗铮说,“贴左壁,三步一停,等信号熄灭再前进。”
队伍开始移动。罗铮在前,每一步都先以针尖轻触地面,确认无压力感应装置。石板坚硬,无松动,但踩踏后会微微下陷,随即回弹。他记下这个节奏。
行至十五米处,墙面符文突然密集。一组环形标记嵌在中央,周围辐射出七道刻线,每条末端都有不同符号。罗铮停下,凝视那环形标记。
它像极了“任脉循行图”的简化版本——起于会阴,过脐中,上行至承浆。而七条刻线,分别对应督脉、冲脉、带脉等奇经走向。
“不是地图。”他说,“是路径编码。”
夏岚皱眉:“怎么走?”
罗铮没答。他注意到环形标记边缘有细微划痕,深浅不一,像是有人用硬物反复描过。他取出针囊底层的一枚旧针——针身略粗,是他早年练习指力用的。他以针尖轻抚划痕,感受阻力变化。
三道痕迹最深,位于任脉、冲脉与阴维脉的起点。
“有人来过。”他说,“而且,选了这三条。”
楚瑶迅速拍照记录。她发现,三条路径对应的墙面符文在信号亮起时,亮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是激活过的路线?”她问。
“可能是。”罗铮收针,“但不能确定是生路,还是死路。”
沈悦低声说:“会不会是陷阱?故意留下痕迹引人走错?”
罗铮看向她。她脸色苍白,但眼神清醒。他点头:“有可能。”
花叶萱握紧背包带:“那现在怎么办?”
罗铮沉默片刻,转身面向整面墙。他取出三枚银针,分别悬于三条路径起点的符文上方。信号周期再次到来,墙面亮起。针尖同时微颤,其中一枚震幅最大——对应冲脉路线。
“这条最活跃。”他说,“能量传导最顺畅。”
“就走这条?”方晴问。
“不。”罗铮收回针,“太顺了。如果是陷阱,就会选最显眼的。”
他转向另一条——阴维脉路线。针尖悬空,信号亮起时,震幅微弱,但持续稳定,无波动。
“这条被人走过,但没被系统标记。”他说,“痕迹是手动留的,不是机械激活。”
“你是说……有人刻意隐藏行踪?”夏岚问。
“是。”罗铮收针入囊,“走这条。”
队伍沿阴维脉标记缓行。通道逐渐收窄,高度下降,众人不得不低头。地面石板的反弹感减弱,踩踏后不再回弹,像是实心结构。
行至三十米处,墙面符文突然中断。前方出现一个三岔口,三条通道并列,均无光。
罗铮停步。他取出银针,逐一探测三条通道入口的地面。中间那条,针尖触地瞬间,传来轻微吸力,像是下方有负压。
他蹲下,用手背靠近地面。一丝微弱气流拂过皮肤,带着铁锈味。
“有通风。”他说。
左右两条则无气流,石板冰冷。
“中间。”他说。
刚要迈步,楚瑶忽然抬手:“等等。”
她指向中间通道的左壁。在刚才信号亮起的瞬间,她看到一道极细的刻痕,几乎与石纹融为一体。她凑近,用光谱仪低光扫描,显出半行古篆——
“逆则生,顺则亡。”
字迹极浅,像是用针尖划出。
罗铮盯着那行字,良久未语。
队伍静默。
他取出一枚银针,轻轻划过刻痕底部。针尖传来细微的金属触感——不是石粉,是某种合金残留。
“新划的。”他说。
“什么意思?”方晴问。
罗铮抬头,看向中间通道的黑暗深处。
“有人让我们走别的路。”他说,“但这条,才是对的。”
“信号断了。”楚瑶低声说,收起检测仪。
罗铮没回应。他蹲下,用银针轻轻拨开一只生物肩胛缝合线处的灰屑,针尖触到底层石粉,微带潮气。他捻了捻,指腹传来细砂般的颗粒感。这粉末不是从通道带出的,而是近期被蹭落的。
他站起身,朝通道深处走了三步。脚底传来轻微反弹感,地面铺设的石板下有空腔。他抬手示意,队伍停在入口五米外。
“别碰墙。”他说。
夏岚刚要靠上去喘口气,听见指令立刻收住动作。她额头冒汗,呼吸仍有些急促,但手稳稳握着背包带。
罗铮取出一枚银针,以指腹推至指尖,缓缓贴近右侧石壁。距离半寸时,针尖微颤,表面浮起一层极淡的蓝光,像是被某种无形场域激发。他移开针,光随即消失。
“有能量残留。”他说,“频率和石板一致,但更弱。”
楚瑶打开光谱仪,对准墙壁扫描。屏幕波形跳动,捕捉到断续的低频信号,间隔十二秒一次,规律如心跳。
“不是持续供能。”她抬头,“是循环唤醒机制。”
罗铮点头。这种节奏他熟悉——类似人体经络在子午流注中的开阖周期。他闭眼,默数呼吸,配合脉搏推算信号间隔。第四个周期到来时,墙面符文忽然整体亮起,由下至上泛过一道微光,如同血液流过经络。
“亮一次,走一步。”他说,“等信号过去再动。”
沈悦扶着受伤队员退至队尾,手指始终搭在对方腕部。脉搏虽弱,但节律稳定,毒素已被封住。她没说话,只是将反光板收进包里,腾出手握住腰间的急救剪。
方晴贴着左侧石壁站定,目光扫过头顶。拱门裂隙已闭合,碎石被某种力量吸回缝隙,严丝合缝。她舔了舔干裂的嘴唇,没再出声。
花叶萱检查了枪托,确认无损。她站在罗铮侧后方,视线始终锁定通道深处。那里依旧漆黑,但刚才那一瞬的符文亮起,让她看清了部分结构——墙壁并非平整,而是布满交错刻痕,层层叠叠,像被反复修改过的路线图。
罗铮再次取出银针,这次刺入自己“风池”穴,稍顿,又点“百会”。针气透入,脑中杂音退去,视野清晰。他将针收回,依次为队员施针,每人仅一针,位置精准,动作利落。
“能看清了。”方晴低声道。
楚瑶也点头。光谱仪显示,符文释放的光线落在a波段,长期暴露会引发神经紊乱,产生幻视。刚才她看到的墙角人影,只是视觉残留。
“走。”罗铮说,“贴左壁,三步一停,等信号熄灭再前进。”
队伍开始移动。罗铮在前,每一步都先以针尖轻触地面,确认无压力感应装置。石板坚硬,无松动,但踩踏后会微微下陷,随即回弹。他记下这个节奏。
行至十五米处,墙面符文突然密集。一组环形标记嵌在中央,周围辐射出七道刻线,每条末端都有不同符号。罗铮停下,凝视那环形标记。
它像极了“任脉循行图”的简化版本——起于会阴,过脐中,上行至承浆。而七条刻线,分别对应督脉、冲脉、带脉等奇经走向。
“不是地图。”他说,“是路径编码。”
夏岚皱眉:“怎么走?”
罗铮没答。他注意到环形标记边缘有细微划痕,深浅不一,像是有人用硬物反复描过。他取出针囊底层的一枚旧针——针身略粗,是他早年练习指力用的。他以针尖轻抚划痕,感受阻力变化。
三道痕迹最深,位于任脉、冲脉与阴维脉的起点。
“有人来过。”他说,“而且,选了这三条。”
楚瑶迅速拍照记录。她发现,三条路径对应的墙面符文在信号亮起时,亮度明显高于其他区域。
“是激活过的路线?”她问。
“可能是。”罗铮收针,“但不能确定是生路,还是死路。”
沈悦低声说:“会不会是陷阱?故意留下痕迹引人走错?”
罗铮看向她。她脸色苍白,但眼神清醒。他点头:“有可能。”
花叶萱握紧背包带:“那现在怎么办?”
罗铮沉默片刻,转身面向整面墙。他取出三枚银针,分别悬于三条路径起点的符文上方。信号周期再次到来,墙面亮起。针尖同时微颤,其中一枚震幅最大——对应冲脉路线。
“这条最活跃。”他说,“能量传导最顺畅。”
“就走这条?”方晴问。
“不。”罗铮收回针,“太顺了。如果是陷阱,就会选最显眼的。”
他转向另一条——阴维脉路线。针尖悬空,信号亮起时,震幅微弱,但持续稳定,无波动。
“这条被人走过,但没被系统标记。”他说,“痕迹是手动留的,不是机械激活。”
“你是说……有人刻意隐藏行踪?”夏岚问。
“是。”罗铮收针入囊,“走这条。”
队伍沿阴维脉标记缓行。通道逐渐收窄,高度下降,众人不得不低头。地面石板的反弹感减弱,踩踏后不再回弹,像是实心结构。
行至三十米处,墙面符文突然中断。前方出现一个三岔口,三条通道并列,均无光。
罗铮停步。他取出银针,逐一探测三条通道入口的地面。中间那条,针尖触地瞬间,传来轻微吸力,像是下方有负压。
他蹲下,用手背靠近地面。一丝微弱气流拂过皮肤,带着铁锈味。
“有通风。”他说。
左右两条则无气流,石板冰冷。
“中间。”他说。
刚要迈步,楚瑶忽然抬手:“等等。”
她指向中间通道的左壁。在刚才信号亮起的瞬间,她看到一道极细的刻痕,几乎与石纹融为一体。她凑近,用光谱仪低光扫描,显出半行古篆——
“逆则生,顺则亡。”
字迹极浅,像是用针尖划出。
罗铮盯着那行字,良久未语。
队伍静默。
他取出一枚银针,轻轻划过刻痕底部。针尖传来细微的金属触感——不是石粉,是某种合金残留。
“新划的。”他说。
“什么意思?”方晴问。
罗铮抬头,看向中间通道的黑暗深处。
“有人让我们走别的路。”他说,“但这条,才是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