慕卓宁慌忙起身行礼,心中却不禁忐忑。
刚刚她说的话,不知皇上听到了多少。
但皇上面上半分不显,只笑着对她说了早朝上的事。
“如此说来,皇上已经去见过大皇子了?”
皇上点点头。
“可不就是刚从熹儿那里来。”
慕卓宁稍稍想了想,皇上既见过了大皇子,却并未解他禁足,看来是已经有了判断。
“大皇子还小,若朝臣们坚持,”
“要一直将他禁足怕也不易。”
皇上转眼看着慕卓宁,道。
“朕是想着,若朕和你都离京,留珏儿一人在宫中,”
“也能让他少些麻烦。”
“不过……”
皇上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对慕卓宁说道。
“珏儿迟早也要自己面对这些纷争,”
“提前让他试试也好。”
在皇上心里,若是他出了意外,二皇子是要替他守护慕卓宁的。
慕卓宁心里发笑,转而换了个话题。
“皇上想好北上的理由了吗?”
皇上要出宫,还是应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皇上沉吟片刻,道。
“不外乎北方形势扑朔迷离,朕亲自去稳住边疆。”
慕卓宁摇摇头,笑道。
“若用这个理由,恐怕影响甚大。”
“传到北边,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皇上,臣妾替你想了个好理由,”
“臣妾幼时,便有大师算过,年近弱冠,便要去北边祈福,方可度过命中大劫。”
“臣妾一人不敢北上,偏要皇上相陪,”
“撒泼耍赖,无所不用其极。”
“便是把臣妾当做红颜祸水用一回,皇上您觉得可好?”
慕卓宁的话把皇上逗笑了。
“宁儿,你不必如此……”
慕卓宁也笑。
“皇上不如试试吧,这必定是最好用的理由。”
时间不等人,皇上很快就在朝中宣布了自己要北上的消息。
起初,他并未听慕卓宁的话,仍是选了北上护边的理由。
果然如慕卓宁所猜想的,这件事在朝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文武官员都对皇上的这个决定充满质疑,甚至力陈过往,力谏皇上不可亲征。
皇上终于迫于无奈,将慕卓宁抛了出来。
他自己则扮演了一副全力护妻,以至于昏庸无度的样子。
皇上原本以为,这样荒唐的理由,朝臣们应该反对得更激烈些。
谁知,他一番任性过后,竟无人再敢阻拦。
皇上满腹狐疑,将早朝时的情形说给了慕卓宁听。
“宁儿是如何得知,这样荒诞不羁的理由能奏效?”
慕卓宁听了皇上的描述,忍不住掩嘴直笑。
“皇上,您是身在局中,一时迷惑了。”
“您若是为了军国大事北上,必定引发争端,”
“两国之间的对立,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
“但若你只是一介昏君,为了博女子一笑北上,”
“敢问朝臣,哪一个能管得了你?”
“哪一个还愿意管你?”
皇上到底精明,一听便反应过来了。
“哎,宁儿,你这样说,朕还真是有些悲哀,”
“难道朕这朝中,便一个忠臣也没有了吗?”
“为了你,朕也算是当了一回昏君了。”
皇上借题发挥,搂着慕卓宁求安慰。
呜呼哀哉一番,便轻松定下了几日后出行的计划。
皇上带着慕卓宁出行那一日,阖宫上下最不开心的大约就是二皇子了。
“父皇,母妃,你们真不带儿臣同去吗?”
“儿臣想舅舅了,还是两位。”
他一脸无辜,举起两根手指。
慕卓宁不觉莞尔,皇上则面无表情。
“珏儿,留你在京城,”
“是因为京城朝政诸事,需要有人打理。”
听了皇上的话,二皇子一脸苦相更苦了。
“可是父皇,儿臣还不满十岁啊!”
“十岁怎么了?”
“朕十四岁就亲政了。”
说罢他一把搂着慕卓宁走得头也不回。
“替朕管好朝政,我们走了。”
二皇子跟在马车后,捶胸顿足,又送出去十多里路,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了京城。
皇上这场北上之行,任谁看都任性之极。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去北地,其实极其凶险。
皇上没骑马,而是陪着慕卓宁坐上了马车。
眼看着二皇子的背影越来越小,皇上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
“宁儿也觉得,我们应该带上珏儿吗?”
慕卓宁摇摇头,道。
“万事皆无两全。”
“珏儿留在京城,或许也会遭遇困难,”
“但北地更是危机四伏。”
“臣妾懂得,皇上是在保护珏儿。”
“皇上您放心,珏儿必定也是懂的。”
皇上不由得握住慕卓宁的手。
“希望他能懂吧。”
慕卓宁此时心情却有些复杂。
皇上显然是在将二皇子当做继承人培养。
可她还没放弃要带二皇子出宫。
皇上见慕卓宁沉思,以为她在担心二皇子,便安慰道。
“你且放心,”
“你留下了韩培,朕也留下了暗卫。”
“还有,慕大人不日就会进京。”
慕卓宁一愣,随即抬起头来。
“父亲要来,我怎么不知?”
皇上一笑,道。
“慕大人是特意来帮你看着珏儿,”
“原是仓促间的决定,没来得及告诉你。”
慕卓宁此时心中却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觉。
这一切,仿佛又让她回到了上一世,她一家人替她夺嫡的情形。
她努力挥去心中的阴霾,安慰自己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一世,她什么也不要。
不要那尊贵的太后之位,不要显赫权利。
她只希望,她爱的家人,二皇子能平安地活下去。
那么皇上呢?
他也在此之列吗?
慕卓宁不知道。
看着眼前的皇上,慕卓宁暗下决心。
这一次,她既然已经陪了皇上出宫北上,那就势必要帮皇上解毒。
只有皇上活着,二皇子才不会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不得不被卷入夺嫡的斗争,从而丧命。
慕卓宁暗暗将手捏紧成了拳。
这一世,她势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
刚刚她说的话,不知皇上听到了多少。
但皇上面上半分不显,只笑着对她说了早朝上的事。
“如此说来,皇上已经去见过大皇子了?”
皇上点点头。
“可不就是刚从熹儿那里来。”
慕卓宁稍稍想了想,皇上既见过了大皇子,却并未解他禁足,看来是已经有了判断。
“大皇子还小,若朝臣们坚持,”
“要一直将他禁足怕也不易。”
皇上转眼看着慕卓宁,道。
“朕是想着,若朕和你都离京,留珏儿一人在宫中,”
“也能让他少些麻烦。”
“不过……”
皇上话锋一转,饶有兴致对慕卓宁说道。
“珏儿迟早也要自己面对这些纷争,”
“提前让他试试也好。”
在皇上心里,若是他出了意外,二皇子是要替他守护慕卓宁的。
慕卓宁心里发笑,转而换了个话题。
“皇上想好北上的理由了吗?”
皇上要出宫,还是应该找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
皇上沉吟片刻,道。
“不外乎北方形势扑朔迷离,朕亲自去稳住边疆。”
慕卓宁摇摇头,笑道。
“若用这个理由,恐怕影响甚大。”
“传到北边,反而会引发不必要的麻烦。”
“皇上,臣妾替你想了个好理由,”
“臣妾幼时,便有大师算过,年近弱冠,便要去北边祈福,方可度过命中大劫。”
“臣妾一人不敢北上,偏要皇上相陪,”
“撒泼耍赖,无所不用其极。”
“便是把臣妾当做红颜祸水用一回,皇上您觉得可好?”
慕卓宁的话把皇上逗笑了。
“宁儿,你不必如此……”
慕卓宁也笑。
“皇上不如试试吧,这必定是最好用的理由。”
时间不等人,皇上很快就在朝中宣布了自己要北上的消息。
起初,他并未听慕卓宁的话,仍是选了北上护边的理由。
果然如慕卓宁所猜想的,这件事在朝中引发了巨大的震动。
文武官员都对皇上的这个决定充满质疑,甚至力陈过往,力谏皇上不可亲征。
皇上终于迫于无奈,将慕卓宁抛了出来。
他自己则扮演了一副全力护妻,以至于昏庸无度的样子。
皇上原本以为,这样荒唐的理由,朝臣们应该反对得更激烈些。
谁知,他一番任性过后,竟无人再敢阻拦。
皇上满腹狐疑,将早朝时的情形说给了慕卓宁听。
“宁儿是如何得知,这样荒诞不羁的理由能奏效?”
慕卓宁听了皇上的描述,忍不住掩嘴直笑。
“皇上,您是身在局中,一时迷惑了。”
“您若是为了军国大事北上,必定引发争端,”
“两国之间的对立,会触及很多人的利益。”
“但若你只是一介昏君,为了博女子一笑北上,”
“敢问朝臣,哪一个能管得了你?”
“哪一个还愿意管你?”
皇上到底精明,一听便反应过来了。
“哎,宁儿,你这样说,朕还真是有些悲哀,”
“难道朕这朝中,便一个忠臣也没有了吗?”
“为了你,朕也算是当了一回昏君了。”
皇上借题发挥,搂着慕卓宁求安慰。
呜呼哀哉一番,便轻松定下了几日后出行的计划。
皇上带着慕卓宁出行那一日,阖宫上下最不开心的大约就是二皇子了。
“父皇,母妃,你们真不带儿臣同去吗?”
“儿臣想舅舅了,还是两位。”
他一脸无辜,举起两根手指。
慕卓宁不觉莞尔,皇上则面无表情。
“珏儿,留你在京城,”
“是因为京城朝政诸事,需要有人打理。”
听了皇上的话,二皇子一脸苦相更苦了。
“可是父皇,儿臣还不满十岁啊!”
“十岁怎么了?”
“朕十四岁就亲政了。”
说罢他一把搂着慕卓宁走得头也不回。
“替朕管好朝政,我们走了。”
二皇子跟在马车后,捶胸顿足,又送出去十多里路,才依依不舍地转身回了京城。
皇上这场北上之行,任谁看都任性之极。
但只有他自己知道,此去北地,其实极其凶险。
皇上没骑马,而是陪着慕卓宁坐上了马车。
眼看着二皇子的背影越来越小,皇上这才叹了一口气,说道。
“宁儿也觉得,我们应该带上珏儿吗?”
慕卓宁摇摇头,道。
“万事皆无两全。”
“珏儿留在京城,或许也会遭遇困难,”
“但北地更是危机四伏。”
“臣妾懂得,皇上是在保护珏儿。”
“皇上您放心,珏儿必定也是懂的。”
皇上不由得握住慕卓宁的手。
“希望他能懂吧。”
慕卓宁此时心情却有些复杂。
皇上显然是在将二皇子当做继承人培养。
可她还没放弃要带二皇子出宫。
皇上见慕卓宁沉思,以为她在担心二皇子,便安慰道。
“你且放心,”
“你留下了韩培,朕也留下了暗卫。”
“还有,慕大人不日就会进京。”
慕卓宁一愣,随即抬起头来。
“父亲要来,我怎么不知?”
皇上一笑,道。
“慕大人是特意来帮你看着珏儿,”
“原是仓促间的决定,没来得及告诉你。”
慕卓宁此时心中却升起一股奇怪的感觉。
这一切,仿佛又让她回到了上一世,她一家人替她夺嫡的情形。
她努力挥去心中的阴霾,安慰自己这一次一切都不一样了。
这一世,她什么也不要。
不要那尊贵的太后之位,不要显赫权利。
她只希望,她爱的家人,二皇子能平安地活下去。
那么皇上呢?
他也在此之列吗?
慕卓宁不知道。
看着眼前的皇上,慕卓宁暗下决心。
这一次,她既然已经陪了皇上出宫北上,那就势必要帮皇上解毒。
只有皇上活着,二皇子才不会重蹈上一世的覆辙。
不得不被卷入夺嫡的斗争,从而丧命。
慕卓宁暗暗将手捏紧成了拳。
这一世,她势必要改变自己的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