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城,谨身殿。
此时的谨身殿之中,朱标正在和朝中八部官员开会,会议聚焦的内容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非疫情区域,牛痘的接种和普及工作。其二,就是疫区的物资调配工作。
明州城近些年来,主要靠干外贸的生意,平时生活物资,基本上靠外界去输送。这下一封锁,没准很快就出现粮食不够吃,药材也不够等物资短缺的情况。
不过在场的众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对于周边地区的粮食了如指掌。宝司分管天下商业,对于谁家是大药材商,距离多远等十分熟悉。
众人一言一语之间,就将事情敲定了七七八八,在众多的统筹之下,各部开始紧张的运转起来。
朱标等众人都走了之后,揉了揉眉心,缓解疲惫的身躯。
“太子及其所属,是不是已经出发了!”
一旁的太监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太子殿下已于一个时辰之前,乘坐火车离开!”
这点朱标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大儿的麾下,办事效率十分高效,在这种争分夺秒的时候,自然是十分迅速,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询问道:“太上皇那边有什么异常吗!”
那太监刚要说话,就见到福宝略带恐慌的闯了进来,进门就开始说道:“陛下,陛下,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带着家伙什,气势汹汹的来了!马上就要到谨身殿了!”
“嗯!”朱标心里一惊,什么叫带着家伙什来了,这老两口要做什么?
正准备出门查看情况,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老朱的声音。
“大胆!敢拦着咱,不想活了吗!”随后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皮带声音,还有太监吃痛的闷哼声音。
透过门缝,朱标看到了自家老爹,拿着一个皮鞭一样的东西。自家老娘,拿着一个鸡毛掸子。
大明皇帝朱标腿肚子突然有点软,赶紧说道:“摆驾后门,朕先溜!”说完头也不回的就往后殿去走。
这情况不走不行啊!
可谁知,刚走了没几步,谨身殿的大门就‘砰’的一声爆响,随后就是木板相撞的声音,还有老朱的看似疑惑,实则咬牙切齿的声音。
“标儿,这是往哪里去啊!”
朱标打了个冷颤,回过头去,看着老朱那张笑眯眯的老脸,突然心底一沉,强颜欢笑道:“爹,您来了,那什么,怎么不打个招呼啊!”
老朱和马皇后一进来,大殿之中的太监就跪倒了一地,大气都不敢喘。
马皇后将鸡毛掸子背在身后,对着这些太监宫女们说道:“都出去,谨身殿外二十丈以内,不许有人!”
这些太监宫女,连忙连滚带爬的走出殿外,临走的时候还不忘了把门给关上。
见到这个架势,朱标也更加慌了神了,抖了抖身上的龙袍,硬挤出来一个笑容,说道:“爹,娘,儿现在好歹是大明皇帝啊,给儿留几分薄面啊!”
朱元璋掏了掏耳朵,装作没听见的样子,说道:“你说啥,啊,原来你是大明皇帝了啊,怪不得咱的圣旨不管用了!来来来,让咱看看大明皇帝有几把刷子!”
朱标哪敢过去,面对这老两口一左一右,一个拿着个皮鞭腰带,打的啪啪作响,一个拿着鸡毛掸子,舞的虎虎生风。
朱标当时下定了决心,等朱雄英这小兔崽子回来了,一定把他屁股打开花!
不过眼前这关不好过啊!
话说谨身殿内,突然充斥着各种瓷器碎裂的声音,貌似还有皇帝陛下的痛呼的声音,还有皇爷的怒骂的声,马皇后的喝问声,桌椅板凳摔落移动声,声声入耳,在皇城中回荡。
外面的宫女太监吓得脸色发白,用尽全力堵住自己的两个耳朵,可那声音就跟成了精似的,就往他们的耳朵里钻,这个时刻,他们十分希望自己是个聋子。
就在伟大的大明皇帝,在和太上皇、太上皇后回忆童年的时候,得到具体指令的八部官员,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政策落实了。
应天城中,突然就发生了很多事件,这样城中骤然笼罩在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首先就是消息的传播,利用报纸将东边爆发了天花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并且贴心的给百姓们讲解这病有多么可怕,只要是得了,那就是非死即残。
一时间,京城众人,人人自危,甚至有些人在想,要不要躲到蜀地去。不过,报纸上也说明了这病的防治方法,就是这几年医学院一直在宣传的牛痘种植法,以前大家都不当回事儿,现在都有些上赶着的心情。
医学院从应天各处,安置了十个牛痘接种的地点,刚刚设立的时候,京城中的大小官员、皇室子弟,率先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接种,随后就是小官小吏,士兵等。
随着这些人的接种,百姓最后一点点的怀疑感也消失了,进而极大的增强了朝廷的公信力。
接种牛痘的人排起了长龙,不过由于人数太多,滑寿不得不新增设了三十个牛痘接种点。
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么多人下来,得需要多少的牛痘溶液啊,应天城中有这么多牛吗?
还别说,牛确实有不少,还被朱雄英带去了一部分,目前来说还是够用的。
就算不够用了,也有相应的方法。牛痘疫苗的接种,并非只有从牛身上弄才可以。人接种之后,也会起痘,通过人传人的途径,也可以,只不过有些缺陷,首先就是效果会不稳定,无法精确的把控剂量。其次就是,可能会传过去除了牛痘之外,其他的病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牛这个东西,喂得好好的,让他起点痘,虽然不能说是取之不尽,但还是可以满足相当多的需求。
除非是接种的人真的很多,但牛和牛之间也是可以传染的,总体来说,还是没有到人传人的程度,毕竟一头牛就可以供给数万剂疫苗。
如此,接种牛痘的风潮,从应天,逐步向周边郡县、州府去扩展。
此时的谨身殿之中,朱标正在和朝中八部官员开会,会议聚焦的内容主要是分为两个方面,其一,非疫情区域,牛痘的接种和普及工作。其二,就是疫区的物资调配工作。
明州城近些年来,主要靠干外贸的生意,平时生活物资,基本上靠外界去输送。这下一封锁,没准很快就出现粮食不够吃,药材也不够等物资短缺的情况。
不过在场的众人都是人精中的人精,户部掌管天下钱粮,对于周边地区的粮食了如指掌。宝司分管天下商业,对于谁家是大药材商,距离多远等十分熟悉。
众人一言一语之间,就将事情敲定了七七八八,在众多的统筹之下,各部开始紧张的运转起来。
朱标等众人都走了之后,揉了揉眉心,缓解疲惫的身躯。
“太子及其所属,是不是已经出发了!”
一旁的太监回答道:“回陛下的话,太子殿下已于一个时辰之前,乘坐火车离开!”
这点朱标已经预料到了,自己大儿的麾下,办事效率十分高效,在这种争分夺秒的时候,自然是十分迅速,他突然想到了什么,开口询问道:“太上皇那边有什么异常吗!”
那太监刚要说话,就见到福宝略带恐慌的闯了进来,进门就开始说道:“陛下,陛下,太上皇和太上皇后,带着家伙什,气势汹汹的来了!马上就要到谨身殿了!”
“嗯!”朱标心里一惊,什么叫带着家伙什来了,这老两口要做什么?
正准备出门查看情况,就听见门外传来了老朱的声音。
“大胆!敢拦着咱,不想活了吗!”随后就是一阵噼里啪啦的皮带声音,还有太监吃痛的闷哼声音。
透过门缝,朱标看到了自家老爹,拿着一个皮鞭一样的东西。自家老娘,拿着一个鸡毛掸子。
大明皇帝朱标腿肚子突然有点软,赶紧说道:“摆驾后门,朕先溜!”说完头也不回的就往后殿去走。
这情况不走不行啊!
可谁知,刚走了没几步,谨身殿的大门就‘砰’的一声爆响,随后就是木板相撞的声音,还有老朱的看似疑惑,实则咬牙切齿的声音。
“标儿,这是往哪里去啊!”
朱标打了个冷颤,回过头去,看着老朱那张笑眯眯的老脸,突然心底一沉,强颜欢笑道:“爹,您来了,那什么,怎么不打个招呼啊!”
老朱和马皇后一进来,大殿之中的太监就跪倒了一地,大气都不敢喘。
马皇后将鸡毛掸子背在身后,对着这些太监宫女们说道:“都出去,谨身殿外二十丈以内,不许有人!”
这些太监宫女,连忙连滚带爬的走出殿外,临走的时候还不忘了把门给关上。
见到这个架势,朱标也更加慌了神了,抖了抖身上的龙袍,硬挤出来一个笑容,说道:“爹,娘,儿现在好歹是大明皇帝啊,给儿留几分薄面啊!”
朱元璋掏了掏耳朵,装作没听见的样子,说道:“你说啥,啊,原来你是大明皇帝了啊,怪不得咱的圣旨不管用了!来来来,让咱看看大明皇帝有几把刷子!”
朱标哪敢过去,面对这老两口一左一右,一个拿着个皮鞭腰带,打的啪啪作响,一个拿着鸡毛掸子,舞的虎虎生风。
朱标当时下定了决心,等朱雄英这小兔崽子回来了,一定把他屁股打开花!
不过眼前这关不好过啊!
话说谨身殿内,突然充斥着各种瓷器碎裂的声音,貌似还有皇帝陛下的痛呼的声音,还有皇爷的怒骂的声,马皇后的喝问声,桌椅板凳摔落移动声,声声入耳,在皇城中回荡。
外面的宫女太监吓得脸色发白,用尽全力堵住自己的两个耳朵,可那声音就跟成了精似的,就往他们的耳朵里钻,这个时刻,他们十分希望自己是个聋子。
就在伟大的大明皇帝,在和太上皇、太上皇后回忆童年的时候,得到具体指令的八部官员,已经开始紧锣密鼓的进行政策落实了。
应天城中,突然就发生了很多事件,这样城中骤然笼罩在了,一片紧张的氛围之中。
首先就是消息的传播,利用报纸将东边爆发了天花的消息,迅速传播出去。并且贴心的给百姓们讲解这病有多么可怕,只要是得了,那就是非死即残。
一时间,京城众人,人人自危,甚至有些人在想,要不要躲到蜀地去。不过,报纸上也说明了这病的防治方法,就是这几年医学院一直在宣传的牛痘种植法,以前大家都不当回事儿,现在都有些上赶着的心情。
医学院从应天各处,安置了十个牛痘接种的地点,刚刚设立的时候,京城中的大小官员、皇室子弟,率先在众目睽睽之下完成接种,随后就是小官小吏,士兵等。
随着这些人的接种,百姓最后一点点的怀疑感也消失了,进而极大的增强了朝廷的公信力。
接种牛痘的人排起了长龙,不过由于人数太多,滑寿不得不新增设了三十个牛痘接种点。
这个时候很多人可能会有疑问,这么多人下来,得需要多少的牛痘溶液啊,应天城中有这么多牛吗?
还别说,牛确实有不少,还被朱雄英带去了一部分,目前来说还是够用的。
就算不够用了,也有相应的方法。牛痘疫苗的接种,并非只有从牛身上弄才可以。人接种之后,也会起痘,通过人传人的途径,也可以,只不过有些缺陷,首先就是效果会不稳定,无法精确的把控剂量。其次就是,可能会传过去除了牛痘之外,其他的病毒,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
但牛这个东西,喂得好好的,让他起点痘,虽然不能说是取之不尽,但还是可以满足相当多的需求。
除非是接种的人真的很多,但牛和牛之间也是可以传染的,总体来说,还是没有到人传人的程度,毕竟一头牛就可以供给数万剂疫苗。
如此,接种牛痘的风潮,从应天,逐步向周边郡县、州府去扩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