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太子人还不错-《大明:我在洪武当咸鱼》

  也好,朱标虽然在历史上确实死得早。

  但从现在的情况来看,虽然胖了点,但也没到多吓人的地步。

  顶多算个亚健康吧。

  只要自己督促到位,加上太医院的调理,让这位太子殿下有个好身体的话……

  或许能不那么早死?

  嘶……

  如果这样的话,那自己所知的后面大明的所有事情全乱了啊。

  这影响可谓深远。

  然而,转念一想,或许这反而是最好的结局?

  毕竟,朱老四的那些后代,确实出了不少“奇才”。

  木匠、大将军、叫门天子、修仙皇帝……

  纵观历朝历代,昏庸的君主不在少数,碌碌无为的更是数不胜数。

  但要论花样百出,大明王朝可是独树一帜。

  真是啥样的怪咖都能冒出来!

  这些多多少少与朱老四的登基方式有关。

  毕竟他不是正统即位,心里难免有些不安。

  尤其是朱老四,北伐几乎成了他的执念。

  他一生的其他事务都可以交给他的胖儿子打理。

  唯独北伐,从他登基开始,一直打到生命终结。

  真是生命不息,战斗不止。

  最重要的是,大明还没从元末的战乱中恢复过来,朱老四的“奉天靖难”又给了重重一击。

  靖难之后,大明在朱老四的坚持下,继续穷兵黩武了几十年。

  不是说不该打!

  而是朱老四就是个武夫。

  他只懂得打仗!

  内政什么的,全丢给了他的胖儿子,偏偏还没给他全权。

  他独断专行,留下一堆烂摊子,最后又让胖儿子收拾残局。

  朱高炽可以说是活活累死的。

  他这么做,无非是想证明自己这个皇帝当得也挺好。

  显然,在胡大老爷的眼里,朱老四的评分并不高。

  如果仅仅作为一名将领,或者藩王来看,朱老四无疑做得不错。

  封狼居胥的成就,可不是谁都能做到的。

  但从皇帝这个角度来看,似乎就显得有些拉胯了。

  要不是朱高炽那个胖小子在后面全力支持,朱老四恐怕会闹出更大的乱子。

  以前光看电视剧、电影之类的,还没这么深的感受。

  但当他真正来到这个时代后,他就能清楚地感觉到。

  大明,真的需要休养生息了。

  人口、资源、国力,都需要慢慢积累。

  这不是一句话或一个政策就能改变的。

  朱老四这人性情急躁,点子虽多却缺乏耐心逐一落实。

  封狼居胥之后,打下的疆域未能稳步纳入大明版图;

  七下西洋,庞大的船队只是炫耀武力,未能带来实际的利益;

  大兴火器,虽率先组建部队,火器发展却戛然而止。

  这些事背后,不免有朱老四见识不足等缘由,

  但更多的是他上位后急于求成的心态。

  如果自己能成为朱标的老丈人,

  或许躲在朱标背后,真能有所作为。

  只要不显山露水,暗谋划策,应该不会触犯忌讳吧?

  毕竟,再怎么支持朱标,老朱也不会因此反感。

  儿子毕竟是别人的!

  至此,胡惟庸终于理清了所有思路。

  他长叹一声,对朱元璋轻声说道:

  “陛下,臣那侄女资质平庸,怎能配得上太子殿下?”

  朱元璋闻言,顿时兴奋起来。

  好好好!

  折腾了这么久,胡惟庸总算是松口了。

  对朱元璋来说,现在这样就足够了。

  只要胡惟庸不那么反对,剩下的都好办。

  说实话,若不是顾及胡惟庸的面子,以及他未来对朱标的支持,朱元璋早就下旨了。

  “呵呵,惟庸啊,你家侄女可是难得的好姑娘啊!”

  “咱也不瞒你,之前咱和皇后就看中你家这丫头了。”

  “可你呢,一直不松口,咱也不好强求。”

  “正好,咱也想看看,标儿和你家丫头合不合得来。”

  “所以,咱让标儿多办了几次宴会,把你家的公子和姑娘都请了过去。”

  “年轻人嘛,见了面聊一聊,自然就知道合适不合适了。”

  “没想到啊,这一来二去,标儿还真挺满意的!”

  “哈哈哈,所以咱才厚着脸皮跟你商量这事儿!”

  胡惟庸一听,不禁哑然失笑。

  得!

  你们老朱家真是能折腾。

  不过,朱元璋能够走到今天这一步,确实也给了自己不少面子。

  胡惟庸默默地点了点头。

  “既然如此,只要馨月那丫头愿意嫁入皇家,臣也不会再阻拦!”

  听到胡惟庸这么说,老朱顿时觉得事情妥了,心中一阵欢喜。

  其实他心里也纳闷得很!

  为什么惟庸会如此抗拒自己的侄女成为太子妃?

  他思前想后都想不明白,如今做太子妃、将来做皇后难道不好吗?

  这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不过,这些问题他并没有直接去问胡惟庸。

  此时的他,打算先去找马皇后炫耀一番!

  毕竟胡惟庸松口了,也就意味着他们心心念念的这门亲事,终于成了!

  (本章完)

  ------------

  胡府。

  由于今天是大年三十,整个胡府都张灯结彩,气氛十分热闹。

  在官衙和宫中忙碌了大半天的胡惟庸,终于回到了胡府。

  满脸疲惫、心力交瘁的胡大老爷,连衣服都没换,便直接来到了正堂。

  看到坐在桌旁,看着几道凉菜面面相觑的胡仁彬和胡馨月,胡惟庸难得地露出了一丝笑容。

  “怎么,不是说让你们先吃吗?”

  “我有时候被陛下拖住,真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你们不用等我,自己先吃就是了!”

  胡仁彬和胡馨月兄妹二人听了,连连摆手。

  表示大年三十是全家团圆的日子,还是一起吃饭比较好。

  看着兄妹俩一脸诚恳的样子,胡惟庸笑着摇了摇头。

  他也不再多说,立刻吩咐人上菜。

  不多时,饭菜上桌,虽然在宫中已经吃过的胡惟庸,此时却难得地温柔了起来。

  他不仅给胡馨月夹了菜,甚至还第一次给胡仁彬也夹了一些。

  这一举动,差点让胡仁彬当场落泪。

  老天爷啊!

  终于感受到一回父爱了。

  他都快忘记上一次体验到父亲的关怀是什么时候了。

  一时间,整个胡府正堂里充满了温馨和和谐的氛围。

  胡惟庸看着左右,心中也是感慨万千。

  一切都变了啊!

  胡仁斌这个浪荡公子,在史册中连个名字都没留下!

  依稀记得,似乎是因为意外摔死还是怎么的!

  可如今呢,被他关在府里大半年,天天挨揍,总算是勉强成器了。

  至少他懂得了百姓的苦难,明白了为官之道,还学会了一些基础的农业和财会技能。

  光是这些,就已经超越了九成同龄人。

  更何况,他还姓胡,胡惟庸的胡!

  这两点加起来,他的起点,恐怕就是许多人一生的终点了。

  从这点来看,自己确实做了件好事。

  让这世上少了个不学无术的纨绔,多了个能干的臣子。

  怎么说也算是有点贡献吧。

  其实胡惟庸对胡仁彬的感觉挺复杂的。

  毕竟,无论自己怎么不讲理地收拾这小子,他始终规规矩矩地叫爹。

  而且,这小子喊过冤、叫过苦,哭天抢地也是常有的事。

  但他唯独没听到过这小子抱怨!

  一次都没有!

  就冲这点,胡惟庸都愿意指点他,至少护佑他安安稳稳地过完这一生。

  说完胡仁彬,再看另一边的胡馨月。

  她的改变,那就更大了。

  作为历史上李善长、胡惟庸两位淮西旧将联姻的关键人物,胡馨月可以说是倒霉到了极点。

  基本上嫁过去没多久,就跟着两家一起完蛋了。

  嫁人之前,默默无闻;嫁人之后,殃及池鱼……

  可以说,除了顶着“胡惟庸侄女”的名号,她在历史上,甚至在其他地方,都没留下多少痕迹。

  但就是这么个悲剧到极点的人物,如今却彻底变了样。

  断婚约、搞学习、立长志……

  不断的信念灌输和充足的学习条件,让胡馨月从一个一心想要嫁人的懵懂少女,逐渐变得耀眼起来。

  或许中间系统给的那些女权书籍起了一定作用。

  但更重要的是,这姑娘是真能学进去啊。

  如今一心想着独当一面的胡馨月,为了将来不管嫁到什么家庭都能执掌一方,她的学习居然和胡仁彬一起进行。

  财会、农学、商贸、地理……

  可以说,胡仁彬所学的一切,胡馨月同样在学习,而且她对这些关于女性和女权的言论深信不疑,学得比胡仁彬更加用心、更加深入。

  看着一旁吃得津津有味的胡馨月,胡惟庸不由得心生感慨。

  这丫头,怎么看都不像是能成为一国之母的人选啊。

  怎么一不留神,就要成为太子妃了呢。

  而且还是朱元璋、马皇后以及朱标一家三口都看中了。

  这简直让人连推辞的余地都没有了。

  不过,即便如此,胡惟庸还是没有把话说死。

  胡大老爷确实喜欢这个听话、懂事的小丫头。

  甚至对她的宠爱,远超过胡仁彬那个不听话的儿子。

  毕竟,谁还不是个女儿奴呢。

  想到这里,胡惟庸决定,等吃完饭之后,和胡馨月好好谈谈。

  只要自家丫头不愿意,那就推了又能怎样?

  他胡大老爷虽然崇尚躺平之道,但也不是什么事都能敷衍过去的。

  一顿愉快的晚餐后,一家三口各自捧着一杯茶,悠闲地坐在书房里。

  “馨月,陛下今天跟我说,太子朱标想要迎娶你做太子妃,你怎么看?”

  这突如其来的话让胡馨月一下子愣住了。

  “啊???”

  嫁给太子?

  她从未考虑过这个选项。

  作为怀春少女,她自然幻想过未来成亲的对象、家世等等。

  但无论她怎么想,她想到的门第最高的,也不过是勋贵之家的当家太太。

  因为她很清楚胡家的门第,不可能会让她嫁给一个普通人,但最高也就是那样了。

  结果,伯父突然抛出这样一个消息,让她措手不及。

  胡惟庸看着胡馨月一脸迷茫的样子,知道她一时难以接受,干脆问道:

  “这样吧,馨月,你最近也见过朱标了,接触下来感觉如何?”

  “放心,尽管说!”

  “如果你满意,伯父祝你们佳偶天成;如果你不愿意,伯父帮你挡下来就是了。”

  “就算是皇家,也不能让我家馨月心不甘情不愿地嫁过去!”

  胡馨月听着这话,心里甜得像蜜一样。

  她并不愚钝,伯父对她的关怀,她心知肚明。

  她迟疑了一会儿,才轻声说道:

  “伯父,馨月最近与太子见了几次。”

  “虽然没有什么特别深刻的印象,但馨月觉得太子人还不错!”

  “至于馨月的婚事,全凭伯父安排!”

  看着她那羞涩的神情,胡惟庸明白了,这丫头是愿意了。

  (本章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