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3章 谁在谋反-《武神伐仙》

  不知是不是错觉,周围的亲卫们似乎挨得更近了些,像是在堵住什么。

  “我也想过,但草原人不经打,终究只是下策,阻挡不了朝堂诸位大人调离靖安军之决心。”

  “那你想如何?”

  武恒脸色变得凝重,他也是勋贵子弟,对于朝堂之上的蝇营狗苟自然十分了解。

  战功赫赫的将军最好的归处是什么?

  是调离驻地,四处平乱,

  甚至拿了军权,进京享受荣华富贵,做一个安乐勋贵,当有战事之时再随意拿出来用。

  古往今来不少名将皆是如此,

  无用之时高高挂起,当有战事发生时才能重掌军权。

  武恒心中一惊,局势已经到了如此严峻的地步?

  但他细细想来,局势似乎比之更加严重,

  不要忘了,榷场一事已经敲定,在这曲州是一定要开的。

  届时攻讦如潮水,靖安军要比现在更为艰难。

  不知不觉间,武恒额头浸出一丝冷汗,

  一股难以想象的压力陡然出现,让他不禁屏住了呼吸。

  “你打算如何做?”武恒再一次发问。

  “还未拿定主意,边境之外的蛮夷好解决,

  难的是朝堂上的斗争,相比于那些人,我们的根基太浅,力量太弱。”

  林青的声音悠悠传来,带着空洞,听不出喜怒哀乐。

  “所以你拉上了西军与曲州的两位大人?”

  “不够,远远不够,这些只是权宜之计,至于如何做...我还没有拿定主意。”

  林青将手中的柴火丢入火堆,火焰猛地热烈起来,照得二人脸庞忽明忽暗。

  “你有办法?”

  武恒心中一惊,他总是这样,

  这一处战事还未结束,便已经开始想下一处战事如何收尾,

  其深谋远虑,让武恒觉得,

  像是看到了朝堂上那些老奸巨猾的诸位大人,笑眯眯的模样让人心生寒意。

  “办法有很多,但代价都很大,就如现在,

  拓跋部精锐覆灭不会洗清我身上骂名,

  反而还会捞得一个背信弃义,不仁不义,尤其是那些文人学子,在他们看来,就算是与蛮人也要信守约定。

  等到榷场重开,通敌卖国的罪名还是要扣上来。”

  林青摇摇头,露出一丝苦笑,这便是代价,早在数月前便已预料到的代价。

  甚至因为这一场大胜,不光是靖安军,整个大乾武将都将受到针对,这也是代价。

  但又不得不做,着实让人难为情。

  “闲言碎语不必放在心上,身为勋贵,若是没有骂名那才奇怪。”

  话虽这么说,但武恒也知道,如此骂名他无法承担,也顶不住。

  林青长出一口气:“算了,走一步看一步吧,船到桥头自然直。”

  不光是武恒,就连一侧的钟信与一众亲兵都面露怪异,

  若是旁人可能走一步看一步,但在自家侯爷身上,是万万不可能的。

  同时他们心中一定,侯爷心中定然已经有了决定,只是不曾与他们透露,就如现在这般...

  即便他们是靖安侯身边亲近之人,也不知道他们在此为了什么?

  难不成就是为了体会一番草原夜晚的冷风?

  傻子都不会信。

  ....

  峰首城,此乃曲州边陲重镇,其内驻扎边军五万,民夫家眷五万,号称十万边军。

  此时,总兵府。

  昏黄的烛火轻轻摇晃,将这间古朴屋子照得昏暗异常,

  一高大身影坐于上首,纹丝不动,犹如那街铺中的雕塑。

  姬元恺,峰首城总兵,从三品怀远将军,

  他身前玉案之上整整齐齐摆放着十余封书信,

  有的来自风浪城,有的来自茂州,也有的来自京城。

  总之,曲州的庞然大物在意识到有人故意封锁消息后,

  便各显神通,与都指挥使司衙门展开激烈斗法。

  终归是底蕴深厚的世家大族更胜一筹,

  他们从相邻的茂州得到准确消息,

  而后走域外,将消息送来了这西北边陲。

  拓跋部精锐在巴音海与乾军交战,疑似西军!

  初见到这消息时,姬元恺心中万分不信,西南与西北相隔千山万水,

  西军如何能跑到这西北之地与拓跋部交战?

  荒唐!

  但越来越多的消息传来,似乎愈发坐实了西军的出现,

  而京城诸位大人的异动似乎也有了解释,

  这让姬元恺不得不相信,西军真的来的。

  而且,在那位靖安侯爷与平西侯爷的谋划下,已经将拓跋部精锐团团包围!!!

  如此惊天大事,大乾内竟然悄无声息,就如那平静湖水,

  九成九的人都不知道,在国境之外有一场关乎大乾国运的厮杀正在进行。

  能做到如此的,仅靠靖安侯与平西侯还做不到,其中定有九卿参与。

  姬元恺深吸了一口气,拿起玉案最上方一封书信,默默将其打开,又将上面的文字看了一遍,

  “为求速,亟出兵解部今膝局,

  若为靖安侯而为之,自是曲州将无人制,而我等亦无存焉,请务迎拔之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这封承载着百余人性命的书信,是从风浪城中送出来的,

  命令他快速出兵,解拓跋部之围,以求自保。

  若是让靖安侯做成此事,他们将没有任何生存余地,在这曲州将无人能与之匹敌,

  到了那时,他们的身家性命可就不在自己的掌握之中了。

  看着书信,姬元恺发出一声干笑:

  “呵呵...若是有可能,本将宁愿不收到这封书信,当一个蒙在鼓中之人就好。”

  说着,他脸上露出一丝自嘲:

  “出兵?真不知道大人们在想些什么,边军如何是西军精锐的对手?

  如此出兵,只能是自寻死路,垂死挣扎,改变不了任何事。”

  作为统兵将领,他知道,

  自打西军包围拓跋部精锐那一刻,他们便败了。

  败得仓促,败得猝不及防,

  明明他们还有那么多手段没有用,就这么败了。

  等到靖安军携大胜归来,

  边军,商贾,世家,官吏,没有人能逃得过清算。

  就算后续的反扑能将靖安军淹没,但与他们这些败者已经没有任何关系。

  届时他们早已人头落地。

  “唉...”姬元恺将书信丢在桌上,露出苦笑,不停地摇头,

  “这泼天富贵,也算到头了。”

  “与其静静等死,不如做最后一搏。”

  他原本不姓姬,姓官,乃曲州官姓的分支子弟,不至于饿死,但也吃不饱。

  多年前,他被族中大人物看中,改姓为姬,此乃官姓之源头。

  从那以后,他进入边军,自此飞黄腾达,

  辗转各地,有家族配合,鼎力支撑,战功手到擒来,

  成为怀远将军后调离九边,回到曲州任总兵,统领一镇边军。

  他知道,这一切迟早有还回去的一天,只是没想到居然如此快。

  快到他猝不及防...

  姬元恺再次发出一声幽幽叹息,默默站了起来,拿起挂于一侧的甲胄,想要着甲,

  但不多时,他面露苦笑,愈发肥硕的身体使得原本合适的甲胄变得拥挤,无法穿戴。

  “罢了罢了,朝廷已经数年未发军饷,吃人嘴软,拿人手短..来人。”

  顿时两名亲卫推门而入,“将军!”

  “传令下去,全军整装,出城迎敌。”

  喜欢武神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