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99章 读书种子-《武神伐仙》

  海岳的这一番话让众人陷入了短暂的沉默,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与挣扎。

  片刻之后,人群中开始响起了一些窃窃私语的声音。

  “海大人说得也有道理,当年太宗文皇帝那般英勇,咱们如今的陛下自然也不会退缩。”

  一位中年汉子小声地对身旁的人说道。

  “可是,这毕竟是去打仗啊,万一有个闪失.....”

  旁边的人忧心忡忡地回应道。

  海岳看出了众人心中的矛盾,他继续说道:

  “各位乡亲,我知道你们担心陛下的安危,

  但陛下身为天子,肩负着保卫国家和百姓的重任。

  此次若真有亲征之举,那也是为了大乾。

  而且,陛下身边自然会有众多英勇将士护卫,朝廷也定会做好周全准备。”

  海岳的目光变得坚定而有神:

  “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的安稳日子,而忘却了国家的边疆还在遭受着威胁。

  东北之地的百姓同样是我们的同胞,

  他们此刻正面临着草原人的侵扰,我们怎能坐视不管?

  陛下若亲征,那是为了鼓舞士气,

  向天下昭示我大乾抵御外敌的决心!”

  这时,一位妇女抱着孩子走上前,眼中含泪说道:

  “海大人,我们不是不想让陛下去保卫国家,只是我们实在舍不得陛下离开。

  这些日子,多亏了陛下的新政,我们才能有口饭吃,

  孩子他爹也在工坊里找到了活计,一家人的日子才渐渐有了起色。

  我们害怕陛下这一走,好不容易得来的好日子就没了。”

  海岳轻轻地说道:“大嫂,您的心情我理解。

  新政,是为了让大乾的百姓过上好日子。

  而战事,是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安稳。”

  海岳环顾四周,提高了音量:

  “大家想一想,我们现在所享有的一切,都是陛下和朝廷努力的结果。

  战事若打不赢,工坊繁荣、贸易兴盛,都是空中楼阁。

  如今面临外敌,我们更应该团结一心,支持陛下。

  如果我们因为一时的担忧而阻拦陛下,那岂不是让那些心怀不轨的人得逞了吗?

  他们巴不得我们大乾陷入混乱,好从中谋取私利。”

  人群中开始有一些人点头表示赞同,海岳趁热打铁:

  “而且,陛下此次出征,并不意味着京畿之地就无人守护。

  朝廷定会安排得力的将领和足够的兵力留守京城,确保我们的安全。

  我们要做的,就是在后方为陛下和前方的将士们加油鼓劲,

  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让朝廷没有后顾之忧。”

  一位老者拄着拐杖,缓缓地说道:

  “海大人,您说得对。

  我们不能只想着自己,国家有难,匹夫有责。

  只是,我们心里还是有些不踏实,这消息到底是不是真的呢?”

  海岳诚恳地说道:“各位乡亲,我海岳在此向大家保证,

  一旦有关于此事的确切消息,我定会第一时间通过杂报告知大家。

  在此之前,大家不要轻信谣言,更不要因此而慌乱。

  要保持冷静,相信朝廷会妥善处理好这一切。”

  海岳的话让众人的情绪逐渐稳定下来,

  虽然他们心中的担忧并未完全消除,但也不再像之前那样恐慌。

  慢慢地,人群开始散去,海岳望着他们的背影,心中松了一口气。

  回到衙房后,海岳的心情却依然沉重。

  尽管暂时安抚了百姓,但陛下要亲征的消息是真的,后续的影响绝非轻易能够平息。

  海岳在屋内来回踱步,思索良久,最终停下脚步,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决然。

  他召集衙房中的一众读书人,神色凝重地说道:

  “诸位,京城局势动荡,百姓人心惶惶。

  我们虽已尽力安抚,但隐患犹存。

  为今之计,唯有在杂报上着重宣扬‘天子守国门’的大义,

  方能让百姓真正理解陛下以及当年文皇帝的决策,消弭他们心中的恐慌。

  皇帝以及朝廷在这里,就是为了当大敌当前之时,

  朝廷没有退路,不能跑,也不能走!”

  “是....”屋中的一些读书人顷刻之间就明白了海岳的意思,开始奋笔疾书起来。

  见他们如此迅速的开始工作,海岳不由得心生感慨,

  这些大乾朝廷未来的读书种子,就是比吏员好用许多。

  以往,他与吏员说政令时通常要说上不止一遍,

  还要掰开了揉碎了与他们说,如此他们才能理解。

  现在,这些举人顷刻之间就能体会,甚至还能根据自己的体会写出新东西。

  有的时候,都会让人耳目一新。

  这让他不由得生出一些感慨,若是能让这些读书人一直在这里做工就好了,那他也能轻快一些。

  只可惜,科举总是要开的,若是不开科举,天下的读书人都会不满。

  就在这时,海岳忽然意识到了一件事,

  若是朝堂诸多大臣跟随陛下到东北打仗,那科举可能真就短时间开不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越想,海岳的脸色愈发怪异,

  因为他现在也分不清楚,

  他到底是希望陛下去打仗好,还是陛下不去打仗好。

  ...........

  就在京中暗流涌动之际,光汉皇帝此刻正坐于桌案后,

  今日他出奇的没有批阅奏疏,而是一脸凝重的低头沉思。

  桌上的饭菜热了又热,但皇帝终究是没有吃。

  过了不知多久,天色渐渐昏暗,“御书房”内的烛火点燃,

  光汉皇帝略显呆滞的眼眸才一点点晃动起来,

  他看向黄俊,问道:“什么时辰了?”

  “回禀陛下,已经戌时了。”

  光汉皇帝脸上闪过一些恍惚,喃喃自语:“原来过去了这么久....”

  “陛下,您饿了吧,饭菜早已准备好了。”黄俊在一旁低声开口。

  “不吃,朕吃不下,东北局势弥漫,草原二王来势汹汹,朕如何能吃得下?”

  说完,他看向黄俊,问道:

  “黄俊啊,朕的这个决定,你觉得对不对?说实话。

  “陛下,奴婢乃天子家奴,与宫中一些人来说,您做什么都是对的,

  既然您想要亲征,想要趁机挽回大乾颓势,

  那奴婢就算是舍生忘死,也要陪着陛下。

  就算是有危险,也是奴婢先死。”

  光汉皇帝嗤笑一声,摇了摇头:

  “你这个太监啊,净说这些不吉利的话。”

  喜欢武神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