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1章 御驾亲征-《武神伐仙》

  燕丰怀揣着文书,脚步匆匆穿过京城繁华却暗藏阴霾的街巷,

  向着皇城巍峨高耸的朱红大门走去。

  一路上,往昔熟悉的市井喧嚣此刻仿若隔世之音,

  他满心忧虑,无暇顾及。

  眼前的局势,是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严峻,

  以至于他这位锦衣卫指挥佥事都暗暗心惊,满心忌惮。

  能在京城之外截杀驿卒的,定然是一个又一个的大势力,

  说不得,军伍之人也参与其中...

  否则,不可能做到此等密不透风!

  燕丰很快便待至皇城门前,出示腰牌,

  经层层通禀核验,随着前来接引的小太监,进入皇宫,

  在蜿蜒曲折的宫道快步前行。

  阳光洒在汉白玉铺就的路面上,泛起清冷光辉,两旁宫墙高耸,雕龙画凤。

  可燕丰却觉如行冰窖,寒意从脚底直窜脑门。

  行至“御书房”外,大太监黄俊已候在阶前,

  依旧是那副波澜不惊、高深莫测的模样。

  见燕丰赶来,微微颔首,抬手示意噤声,而后轻手轻脚推开殿门。

  偏僻大殿内依旧空空如也,只有最角落摆放着书桌床榻,

  一切静谧无声,唯有光汉皇帝批阅奏章的沙沙声响,

  仿若蚕食桑叶,在空旷殿内回荡。

  光线透过雕花窗棂,洒下细碎光影,

  尘埃在光束中浮游不定,似欲扰乱这凝重氛围。

  黄俊走到光汉皇帝的御案之前,抿了抿嘴,微微弯腰,躬身开口:

  “陛下,燕丰来了。”

  光汉皇帝顿住笔,脑袋微抬,眼中阴霾不可抑制的发散,让他的脸色都有几分凝重。

  “查清楚了?”

  “回禀陛下,发现了一些端倪,真正的幕后凶手还未找到。”

  光汉皇帝将手中朱笔一丢,靠坐在椅背上,脸色凝重到了极点:

  “黄俊,朕最近隐隐有一些不祥的预感,睡觉时眼皮一直跳。”

  “陛下,是您这几日忧思过虑了,

  待到事情查清,自然可以放松歇息。”

  光汉皇帝叹了口气,看着桌上堆积的文书奏折,

  没来由地感受到一股烦闷,他伸出手捏了捏眉心,淡淡道:

  “叫他进来吧。”

  “是...”

  不多时,燕丰迈入殿内,来到御案之前,即刻跪地行礼,高呼:

  “臣锦衣卫指挥佥事燕丰,叩见陛下!愿陛下龙体安康!”

  皇帝并未抬头,只是淡淡道:

  “平身,讲吧。”

  燕丰起身,偷瞄一眼皇帝冷峻面容,心下一紧,忙将事情始末一一道来:

  “陛下,近日京畿不宁,

  锦衣卫千户颜山率人勘查,官道现诸多异象。

  先是寻得疑似驿卒血迹,后又焚毁驿车,车内信件俱毁,

  结合监察御史失踪、楚州岳州文书断绝近十日之事,

  臣恐有势力蓄意隔绝京城与地方联系,意图扰乱朝纲,

  且蛮国此时动作可疑,西北靖安军备战,东北方或已暗流涌动,楚岳二州恐怕要面临危险境地。”

  光汉皇帝缓缓抬起头来,目光如电,

  直射向燕丰,殿内温度仿若瞬间骤降:

  “既来禀明,可有应对之策?”

  燕丰忙抱拳回道:“陛下,臣已派颜山加派人手盯紧各方势力,

  朝中大臣、权贵往来皆在监视之下,一有异动,即刻审讯。

  只是当下局势不明,臣恳请陛下恩准,

  必要时可在京城实施宵禁,以防变故,

  另增调周边卫所兵力拱卫京城,确保万无一失。”

  “宵禁?”

  光汉皇帝眼眉一挑,缓缓摇了摇头:

  “大乾京城向来是文化汇聚之地,白日繁盛,夜晚更是如此,

  若是因为一些不轨之人就要宵禁,那朝廷的脸面往哪搁?”

  皇帝有些不耐烦地挥了挥手:

  “去吧,每日进展向黄俊禀告。”

  燕丰抿了抿嘴,心中暗暗叹息,

  再次跪地行礼,而后随黄俊缓缓退出御书房。

  待至殿外,黄俊静静站在那里,淡淡开口:

  “事情要做好,不该做的别做,将对一众朝廷大臣的人手都撤回来吧。”

  燕丰顿时有些着急,上前一步:

  “大人,此事定然是内外勾结!”

  黄俊轻轻一笑,瞥了他一眼:

  “本公不知道吗?现在朝廷本就局势紧张,互相猜忌,

  若是锦衣卫再横插一脚,恐怕会生出什么误会,将人撤了吧。”

  “是....”

  “嗯,多探查一番城外官道,找出在外动手之人,”

  “是!”

  “去吧。”

  待到燕丰离开,黄俊眼窝深邃,慢慢迈动步子。

  黄俊轻手轻脚地回到御书房,

  只见皇帝已搁下朱笔,正背手站在一幅巨大的舆图前,

  那舆图详尽勾勒出大乾万里河山,

  山川形胜、州城府县皆历历在目,

  可此刻在光汉皇帝眼中,却满是危机四伏的险地。

  皇帝听到脚步声,头也未回,只是沉沉开口: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黄俊,靖安军与蛮国对峙,胜负未知。

  林青手握重兵,远在边陲,虽忠心可嘉,

  但朝廷如今这乱象,难免有心怀叵测之人借机生事,妄图拿捏把柄,掣肘于他。

  东北防线看似稳固,实则兵力空虚,

  多年承平,军备松弛,真若战火燃起,能撑几时?

  朕这心头,仿若压着千钧巨石,吃不好,睡不稳。”

  黄俊垂首站在一旁,轻声道:

  “陛下,别处奴才不知道,

  但奴才知道,靖国公在西北,断然没有大碍,

  至于朝廷上的一些掣肘,民间的一些骂声,靖国公向来是不在意的。”

  光汉皇帝笑了笑:

  “你说的倒是没错,林青是个清冷性子,

  除了打仗,朕都不知他喜欢什么。”

  说完后,光汉皇帝脸色凝重:

  “西北朕是不担心,只是东北...让人心烦。

  东北二王先前命人送来口信,直言要重开榷场,

  那时朕以为是他们的威胁之言,

  但现在....局势微妙,更重要的是楚州与岳州迟迟没有消息...

  若是放在以往,朕定然是不担心,

  但有了赤林城之事在前,对于紫霄城与龙翔关,朕总是有些惴惴不安。”

  皇帝微微摇头,转过身来,神色凝重:

  “若东北战事一开,靖安军定然是不能调动,西军要守住赤林城,同样不能动。

  朕御驾亲征如何?坐镇前方,鼓舞士气!”

  喜欢武神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