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科举误国-《武神伐仙》

  “纳兰千户?”兰云川与严光都是一愣。

  经此一役,损失最大的就是纳兰元哲。

  不听军令撤退,导致五百去骑兵战死。

  不管后续的战绩多么辉煌,都与他没有什么关系。

  如今他是戴罪之身,后续的处理还要看伯爷如何。

  三人面面相觑,气氛一下子低沉了下来。

  三人进入了一旁的军帐,忽然愣住了。

  只见其内有一名身材高大的黑甲将军负手而立,在其一旁是还不能起身的纳兰元哲。

  “拜...拜见伯爷。”

  “起来吧。”

  黑甲将军慢慢转过身,正是林青。

  经历了战火的洗礼,让他的面容不再稚嫩,但依旧年轻。

  年不过二十,已经是一方军功伯爷!

  这北乡城内发生的一系列事,再行论功行赏是一定的。

  这也让军寨内的军卒愈发地尊敬林青。

  而他身上沉稳的气息,也让他越来越像上位者。

  “那个朱布醒了?”林青问道。

  “醒了,已经答应为我们做事。”诸葛瑜回答道。

  “嗯。”林青淡淡点了点头,径直走出了军帐。

  对于这种小事,还不至于让他这个一军主帅详细过问。

  三人面面相觑,看向躺在床榻之上,面色苍白的纳兰元哲。

  还是兰云川率先开口,问道:

  “纳兰大人,伯爷与你说什么了?”

  纳兰元哲轻咳一声,面色苍白,露出惨笑:

  “败军之将,不可再叫大人,伯爷没有当场斩了我,已经某的幸运了。”

  大乾军律中有明确记载,不听军令导致战败者,杀无赦!

  但如今因为后续的斩获太大,能够成功也有纳兰元哲一部分阴差阳错在。

  所以他的命暂时保住了。

  但不管如何,这个千户是不能再做了。

  一是不能服众,二是有违林青治军严苛的初衷。

  诸葛瑜沉默了许久,看向他,问道:“纳兰大人,伯爷对您如何处置?”

  纳兰元哲脸上露出了一丝愁容...

  “离开军寨,去到崔枕大人麾下,打理生意。”

  此话一出,兰云川与严光脸色变得难看,竟然连个小兵也做不成!

  倒是诸葛瑜面露思索,与伯爷共事了一段时间。

  他发现伯爷做的一切都是有深意,无意义的事情,从来不会去做。

  虽然纳兰元哲失去了军中地位,但却去到了崔枕大人麾下。

  日后或许可以进入朝堂,又或许掌管伯爷封地的财富。

  毕竟崔枕对他们来说,是外人。

  长出了一口气,诸葛瑜缓缓说道:

  “纳兰千户,虽然我不明白伯爷是何种意思,但对您来说,是福非祸。”

  兰云川与严光则是一脸诧异,他们都是军中莽汉。

  如何能想得通这些弯弯绕绕。

  但不管如何,命是保住了,也算是好事一桩。

  又寒暄了一阵,三人这才起身离去。

  直到他们离开军帐,纳兰元哲的脸忽然变得平静,随即面露思索,

  小声念叨着:

  “暗卫?伯爷为何要我组建暗卫?”

  “靖北营...千机营...钟信...武恒...”

  忽然,纳兰元哲的眼睛微微睁大,脸上随即露出笑容。

  心中想明白了“暗卫”的作用。

  收集情报只是一方面,还能起到相互监督,以及相互制衡!

  “伯爷高明啊...”

  ...

  大乾,京城。

  京城之中有许多看起来普普通通,内里却暗藏玄机的院子。

  他们隐于尘世,却高贵无比。

  就连一些京官都无法知道他们的存在。

  但毫无疑问,京城中最卧虎藏龙的地方就是皇城。

  这里不光有大乾的皇帝,还有一众文武百官。

  内阁与六部的几位大人物有时要忙到深夜。

  索性就不回城中的府邸中居住,而皇帝也极为贴心。

  就在皇城中安排了一些宅院,供这些大人居住。

  每日午时,用过饭后大人们都会在这里小憩一会儿,以保证下午的精力。

  虽然他们位高权重,诸多强大武学唾手可得。

  但每日忙碌让他们根本没有时间修炼!

  曾有人言,科举误国!

  让大乾最聪明的一群人整日沉迷于华丽文章,这一学就是至少三十年!

  如果将此心思放在修武上,那大乾武备荒废的风气就会得以改善。

  但不管是朝堂诸公还是皇帝,都没有采取行动。

  时任兵部尚书,又兼任中军都督的庄兆走出了宅院,慢悠悠地朝着办公的地方行去。

  如今虽然有着大大的太阳,但人一旦上了年纪,都是怕冷不怕热。

  如此懒洋洋的太阳,以往他会心情舒畅。

  但如今,他却面沉如水,心情很是不好,

  右手负于身后,不停地拍打着腰椎。

  今日五军都督府收到了几份奏折。

  其上的内容骇人听闻,让他一时有些难做。

  庄兆抬头看了看太阳,叹了口气:

  “如此人杰,为何不在我手下。”

  不论是一路行去,平灭无数山匪,

  还是一入城便出城,平灭辽远部。

  击杀蛮子一千六百九十一人,缴获马匹三千零六十七匹,牛羊无数。

  还是以利诱之,诱惑吉蛮部三千铁骑入城,尽杀之!

  又或者是拔除了在北乡城盘踞十年的贪官污吏,查出了骇人听闻的贩卖官糖事件。

  这里面哪一件都是值得大书特书的事。

  但他偏偏不能,自古文武不两立。

  在如今的大乾更是如此。

  庄兆看了看四周,这平静的皇城之下,

  不知有多少高品武者想要将他杀死,但只能望而兴叹。

  思索间,他看到自一座气派宅院出来的当朝首辅王无修。

  虽然他的头发已经有了些许白发,但却丝毫不显老态。

  看到庄兆缓缓醒来,王无修停下了脚步,在原地静静等待。

  庄兆走近后,先是恭敬一拜,

  “首辅大人。”

  “嗯,你我一同走走吧。”

  “是,下官听令。”

  二人走在皇城的御道之上,看着四周的一众侍卫,都默契地没有说话。

  显得心事重重。

  最后还是庄兆率先开口了:“大人,对于靖安伯您如何看?”

  王无修想了想,淡淡说道:“天纵之才,凭他在北乡城做的那些事,可见其心思深沉,做事井然有序,并且目标明确,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庄兆面露疑惑,看向首辅,能得到这位首辅夸奖的官员,可不多啊。

  王无修微微一笑,“那位靖安伯到了北乡城所做的所有事,都是为了一个目的。”

  “那就是彻底掌握北乡城,军、民、官,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庄兆思考了片刻,眉头皱了起来,不禁面露沉重。

  喜欢武神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