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0章 众相从之-《武神伐仙》

  光汉皇帝轻轻点了点头,面容舒缓:

  “你如今在办杂报,都察院的身份并不能为你提供什么助力,反而有一些桎梏,

  这样吧,虽然你是举人出身,但依旧入翰林院吧,

  有了这层读书人的身份,百姓们自然也要信上一些,

  日后再找那些进京赶考的读书人做工,要容易许多。”

  不知为何,光汉皇帝一想到那些举人老爷在工坊中做工,就忍不住发笑。

  海岳面露震惊,一时间瞪大眼睛,无法自控。

  翰林学士乃正五品官职,乃清贵之官,

  进了此等地方,都是阁臣的候选,寻常都是进士的晋身之阶。

  他一个举人,怎么能贸然进入其中?

  而且还是在如今关键时候,暂停科举的风波还未停歇,又让他这一个举人入翰林院。

  忽然,海岳愣住了,他忽然想明白了一件事,

  有他这样一个举人入阁,

  或许对于如今局势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至少能安稳一些大乾京城的举人老爷。

  站在他后方的黄俊微微一思量,眼睛也亮了起来,此乃一举两得之法,

  可随即他就眼神黯淡,看来那些读书人来回奔走,

  给了陛下很大的压力,甚至不得不以此来安抚众人。

  此举无异于再向外透露,

  举人也可以入翰林院,诸位学子不用着急。

  算得上是一种妥协。

  二人思绪深沉,‘御书房’沉默起来,

  过了许久,海岳才沉声开口:

  “陛下,微臣觉得,此举有违祖制,并且微臣才疏学浅,还担不得翰林学士之职。”

  光汉皇帝脸色平静,盯着海岳看了许久,最后露出几分笑容:

  “朕还是第一次送官职都送不出去,说说你是如何想的?”

  “陛下,天下读书人乃大乾根基所在,

  固然有一些人行纨绔之事,在这京城掀起波澜,

  但大多读书人还是好的,他们希望进入朝廷报效家国,

  若是臣入了翰林,岂不是要伤了诸多天下学子的心,

  臣是知道的,一些读书人尤为执拗,

  认为祖制大过一切,翰林院在他们心中无异于天上白玉京,做梦都想进去其中,

  如今...臣一个落魄举人,

  若得陛下垂涎就入了翰林院,那天下读书人不仅会打死讨伐微臣,

  还会.....”

  海岳没有再说,但在场的光汉皇帝与黄俊都听出了其中意思,

  官吏百姓不敢骂皇帝,但读书人敢。

  在先朝之时,甚至出现了被皇帝大骂与大骂皇帝都是天大殊荣的场景。

  光汉皇帝脸色平静,轻轻挥了挥手:

  “你真不愿?”

  海岳脸色郑重,躬身一拜:

  “陛下,升官加禄,臣自然愿意,

  但心中尚存良知却告诉臣,不能如此,

  否则海岳将是不忠之人,陷陛下于不义境地。”

  光汉皇帝笑了起来,挥了挥手:

  “无妨,就如此吧,

  只是给你挂一个职,好操持杂报一事,

  若是旁人见你通过杂报登翰林,说不得也会效仿。

  到时候这大乾京城内到处都是此等杂报,岂不是一桩好事?”

  海岳猛地抬起头,脸上露出几分不解,

  他无法想象,这能有什么好事。

  杂报越多,就有人胡言乱语,并且百姓也会被迷惑....

  但光汉皇帝却没有解释的意思,

  海岳只能在心中暗暗苦想。

  二人又说了一些无关紧要之事,海岳告退,黄俊相送。

  二人行走在宫闱中,四周都是略显阴暗的墙壁以及呈现暗红色的诸多大殿,

  淡淡的脚步声响在其中,显得孤零零的。

  海岳一直在低头深思,为何杂报多了会是一件好事?

  走在前方的黄俊侧头看了他一眼,微微一笑:

  “海大人可是心有疑惑?杂家见你一直低头深思,

  若是有什么疑惑,就与咱家说说,说不得咱家能解惑一二。”

  海岳面露犹豫,还是将心中疑惑说了出来,

  黄俊就这么静静听着,微微一笑。

  二人此刻刚刚走入皇宫,

  黄俊对着那两位值守的老太监微微一笑,从怀中拿出了一些银两递了过去。

  三人没有说话,一切都在沉默无声中进行。

  海岳见到这一幕,不由得面露诧异。

  等到走出皇宫,行走在皇城中,黄俊才缓缓开口:

  “海大人可知为何咱家明明是上官,却还要给那些人银子?”

  “下官不知。”

  “那是因为这些太监都是无根之人,

  一生都系于天家,平日里喜欢的可能只有银子了。

  而他们无法出宫,银子落到他们手中也无处可花,

  归根结底这银子还是在皇宫中,是陛下之物,

  这也是为何陛下从来不管外臣送银子这事,因为那些银子都是给的陛下啊。”

  黄俊娓娓道来,海岳眉头紧皱,

  眼中似是闪过一丝精光,像是明白了什么。

  “这杂报终究是民间之物,你先前也说了,百姓有些信不过朝廷,

  若是如今朝廷匆匆就接收了杂报,那百姓们自然也不会信。

  那还不如让旁人都参与进来,

  将这等好事搅得乌烟瘴气,甚至连百姓都加以厌烦。

  到了那时,朝廷便可名正言顺地插手,

  到时将其余杂报一并关门,只剩一家,

  到时海大人可莫要忘了,将那些无处做工的百姓以及读书人都收归翁仲,一举壮大,

  此事也能从一个坏事变成好事。”

  海岳的眼睛微微瞪大,似是有些懂了,

  他入翰林不只是赏赐,是真的在为杂报考虑,

  是对天下读书人的妥协,同时也给了天下读书人另一条路,

  那便是办报。

  他海岳能凭借此进入翰林,其余那些背景深厚之人如何不行?

  殊不知,这恰恰落入了朝廷的圈套,

  为的就是让他们办报,从而达成吞没的目的。

  而朝廷付出的,只是一些心力,还有一个五品的官职罢了。

  想到这,海岳脸色猛地古怪起来,

  说不得...还顺便打压了读书人,

  翰林院不再是他们心中白玉京,那他们还能去何处?

  海岳不由得有些嘴唇干涩,

  他先前觉得已经看清了朝廷上的捉对厮杀,也看到了朝廷艰难。

  但没想到,今日入宫不到一个时辰,便见到了更深层次的捉对厮杀。

  此等厮杀隐于无形,看不见摸不着,但却有用。

  黄俊见他如此模样,宽慰一笑:

  “只是这些日子杂报会有一些影响,海大人要好好操持,莫要忘记初心。”

  海岳抿了抿嘴:

  “是,海岳知道了。”

  喜欢武神伐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