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领命离开,赫连良卿则又进入房间。
她见项小满情绪低迷,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便上前检查了一下他的刀伤,柔声问道:“是伤口又疼了吗?”
项小满微微摇头,伸手过腋下摸了摸缠绕的纱布,轻声道:“看着吓人,其实就是戳掉一块肉,血流的有点多,没伤到骨头。”
“你也太冒险了!”赫连良卿嗔怒道,“这要是让项公知道,你免不了又要挨一顿揍。”
“呵呵,师父应该能猜到,不然来的就不是你了。”项小满扯出一丝笑意,随即看向屋门,陷入沉默。
赫连良卿随着他的目光,也往屋门瞥了一眼,轻叹一声:“你这下,可把张峰吓得不轻,应该能让他长长记性了。”
“但愿吧。”项小满深吸了一口气,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良卿,你帮我写一封信。”
“给谁的?”
“聂云升。”项小满沉声道,“唐九田和沈谭与他关系匪浅,岷洮战事很快就会传出去,他现在独掌一军,我得照顾一下他的情绪。”
“你怕他……”
项小满摇了摇头,打断赫连良卿的疑虑:“只是一个态度,重视他的态度。”
赫连良卿微微颔首,明白了项小满的意思,不再多问,起身研墨。
很快,一封密信被快马送往冀东,同时,一项项命令也如同无形涟漪,从这座岷洮城废墟深处的残破县府,悄然扩散开去。
钟瑜雷厉风行地接手了防务和重整工作,聂桓则负责对内弹压、安抚、整编队伍,肃清残敌留下的隐患。
而关于项小满的消息,则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瞬间炸开:“项瞻孤身追敌,遭敌将沈谭临死反扑,身负重伤,血染征袍,性命垂危,岷洮城大夫束手无策!”
紧接着,更惊悚的消息传出:“项瞻伤重不治,已然薨逝。”
消息通过各种渠道,逃散的溃兵口耳相传,隐秘的商队传递,甚至有心人的刻意散播,如同长了翅膀,飞速传向四面八方,其速度之快,影响之广,远超战场厮杀本身。
六日后,京师皇城。?
金銮殿上,凝重的气氛已成常态,龙椅上的刘闵,脸色依旧平静,阶下百官,仍是个个屏息垂首,大气不敢喘。
一封染血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正通过内侍司总管石念及的口中,缓缓读出:
“……刘文康忠勇无双,于岷洮城外遭遇项贼悍将张峰突袭,力战不退,终因寡不敌众,血染疆场,壮烈殉国,副将沈谭、魏璋等,皆力战而亡,所部尽数为国捐躯……”
声音在殿内久久回荡,刘闵环视一圈,见除了刘文泰面露沉重,其余人皆是不为所动,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嘲讽。
“行尸走肉……”他心里浮现出这四个字,随即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刘将军为国尽忠,死得其所,乃国之柱石,当厚加抚恤,以慰忠魂。”
他顿了顿,又道,“追封刘文康为忠勇侯,沈谭为忠武伯,魏璋为忠毅伯,其家族赐爵位,赏金银田宅,务必优渥,传诏天下,彰其忠烈,令各州府设灵遥祭。”
前面还算实际,后面却有些自欺欺人,但也不过是一个态度而已,群臣心知肚明,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刘闵又道:“刘文泰,你是吏部尚书,又是刘文康胞弟,此事便由你和礼部一同操办。”
“臣遵旨。”刘文泰应声领旨,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刘闵颔首,没再多说什么,起身散朝。
群臣各自离开,梁王刘淳也缓缓踱到殿外,微仰着头,阳光不算炽烈,照在他脸上,消不散他眼中的寒光。
沈谭,魏璋,这二人分明是他的心腹爱将,随他征战北疆,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一年前才被调拨给刘文康驻守岷洮,如今却一并战死,追封的侯爵、伯爵……听着风光,可人死如灯灭,对他梁王府有何增益?
尤其是“忠毅”、“忠武”这些刺耳的封号,更让他觉得胸口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
他没回府,挥退了随从,只身一人,信步走入邯京最为繁华喧嚣的东市,只想寻一处僻静酒肆,借杯中物浇一浇胸中块垒。
夕阳的余晖给楼阁亭台镀上一层金边,刘淳随意走进一家看起来颇为雅致的酒楼,径直上了二楼雅间,吩咐小二只管上好酒。
酒刚端上,雅间的门帘被轻轻挑起。
刘淳抬眼,见到来人,并没有什么意外,招了招手,指着对面的座位:“坐吧,陪本王喝两杯。”
来人拱手行礼,应邀入座:“殿下心情不好?”
刘淳又饮了一杯,不答反问:“你是碰巧路过,还是特意来此?”
“刚完成了太子的授课,恰巧路过,见殿下进入这酒楼,便厚着脸讨上一杯。”贾淼提酒壶给刘淳满上。
刘淳轻笑一声,接过酒杯,捻在指尖轻轻转着圈:“刘文康被枭首,本王麾下的几名爱将,邹天奇、唐九田、沈谭、魏璋……不管什么原因,也全都死在冀北,这冀北,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贾淼沉默不语,盯着前方,眼神有些空洞,似是在追忆什么,良久,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刘淳扫了他一眼,也将酒饮下,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疏解不了胸中的郁结:“善仁,这太子少师,当的怎么样?”
“太子聪慧,尊师重道,又有老太师教导……”贾淼微微一笑,“我也能安心做学问,挺好。”
刘淳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若本王没记错,从你金榜题名、殿试夺魁开始,历任邺邱县令、豫州别驾,到发配军中,再召回朝堂擢升兵部侍郎,继而执掌密令司,直至今日贵为太子少师,这一路青云直上,还不过短短五年光景吧?”
贾淼点了点头,对着虚空拱了拱手:“蒙圣上抬爱,也赖殿下提携,只可惜……”
“确实可惜。”
贾淼一怔,手停在半空,他原想说可惜自己不争气,并未能做出什么实际功绩,却不曾想刘淳竟然先开了口。
刘淳见他一脸错愕,又是轻笑一声,端着酒杯来至窗边,望着街上繁华,怅然道:“若是在太平盛世,凭你的才学,再加上皇兄青睐,早晚会做到宰辅的位置,可惜……很难实现了。”
贾淼微微皱眉,起身来至刘淳身后,犹豫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问:“殿下,您在担心什么?”
刘淳轻抿浊酒,沉吟道:“皇兄放异族入关,签订不合理条约,丧了国威,弃了民心;召楚相入宫,将他软禁长春殿,坏了礼制,失了天和;放弃各郡县城池,兵力全部收缩邯城,绝了退路,丢了地利……这宫墙内的花,终究是要谢了。”
她见项小满情绪低迷,也不知道因为什么,便上前检查了一下他的刀伤,柔声问道:“是伤口又疼了吗?”
项小满微微摇头,伸手过腋下摸了摸缠绕的纱布,轻声道:“看着吓人,其实就是戳掉一块肉,血流的有点多,没伤到骨头。”
“你也太冒险了!”赫连良卿嗔怒道,“这要是让项公知道,你免不了又要挨一顿揍。”
“呵呵,师父应该能猜到,不然来的就不是你了。”项小满扯出一丝笑意,随即看向屋门,陷入沉默。
赫连良卿随着他的目光,也往屋门瞥了一眼,轻叹一声:“你这下,可把张峰吓得不轻,应该能让他长长记性了。”
“但愿吧。”项小满深吸了一口气,又沉默了好一会儿,才说,“良卿,你帮我写一封信。”
“给谁的?”
“聂云升。”项小满沉声道,“唐九田和沈谭与他关系匪浅,岷洮战事很快就会传出去,他现在独掌一军,我得照顾一下他的情绪。”
“你怕他……”
项小满摇了摇头,打断赫连良卿的疑虑:“只是一个态度,重视他的态度。”
赫连良卿微微颔首,明白了项小满的意思,不再多问,起身研墨。
很快,一封密信被快马送往冀东,同时,一项项命令也如同无形涟漪,从这座岷洮城废墟深处的残破县府,悄然扩散开去。
钟瑜雷厉风行地接手了防务和重整工作,聂桓则负责对内弹压、安抚、整编队伍,肃清残敌留下的隐患。
而关于项小满的消息,则如同投入滚油中的水滴,瞬间炸开:“项瞻孤身追敌,遭敌将沈谭临死反扑,身负重伤,血染征袍,性命垂危,岷洮城大夫束手无策!”
紧接着,更惊悚的消息传出:“项瞻伤重不治,已然薨逝。”
消息通过各种渠道,逃散的溃兵口耳相传,隐秘的商队传递,甚至有心人的刻意散播,如同长了翅膀,飞速传向四面八方,其速度之快,影响之广,远超战场厮杀本身。
六日后,京师皇城。?
金銮殿上,凝重的气氛已成常态,龙椅上的刘闵,脸色依旧平静,阶下百官,仍是个个屏息垂首,大气不敢喘。
一封染血的八百里加急军报,正通过内侍司总管石念及的口中,缓缓读出:
“……刘文康忠勇无双,于岷洮城外遭遇项贼悍将张峰突袭,力战不退,终因寡不敌众,血染疆场,壮烈殉国,副将沈谭、魏璋等,皆力战而亡,所部尽数为国捐躯……”
声音在殿内久久回荡,刘闵环视一圈,见除了刘文泰面露沉重,其余人皆是不为所动,嘴角不禁勾起一抹嘲讽。
“行尸走肉……”他心里浮现出这四个字,随即深吸了一口气,缓缓说道,“刘将军为国尽忠,死得其所,乃国之柱石,当厚加抚恤,以慰忠魂。”
他顿了顿,又道,“追封刘文康为忠勇侯,沈谭为忠武伯,魏璋为忠毅伯,其家族赐爵位,赏金银田宅,务必优渥,传诏天下,彰其忠烈,令各州府设灵遥祭。”
前面还算实际,后面却有些自欺欺人,但也不过是一个态度而已,群臣心知肚明,齐声应和:“陛下圣明!”
刘闵又道:“刘文泰,你是吏部尚书,又是刘文康胞弟,此事便由你和礼部一同操办。”
“臣遵旨。”刘文泰应声领旨,声音听不出什么情绪。
刘闵颔首,没再多说什么,起身散朝。
群臣各自离开,梁王刘淳也缓缓踱到殿外,微仰着头,阳光不算炽烈,照在他脸上,消不散他眼中的寒光。
沈谭,魏璋,这二人分明是他的心腹爱将,随他征战北疆,也曾立下赫赫战功,一年前才被调拨给刘文康驻守岷洮,如今却一并战死,追封的侯爵、伯爵……听着风光,可人死如灯灭,对他梁王府有何增益?
尤其是“忠毅”、“忠武”这些刺耳的封号,更让他觉得胸口憋着一股邪火无处发泄。
他没回府,挥退了随从,只身一人,信步走入邯京最为繁华喧嚣的东市,只想寻一处僻静酒肆,借杯中物浇一浇胸中块垒。
夕阳的余晖给楼阁亭台镀上一层金边,刘淳随意走进一家看起来颇为雅致的酒楼,径直上了二楼雅间,吩咐小二只管上好酒。
酒刚端上,雅间的门帘被轻轻挑起。
刘淳抬眼,见到来人,并没有什么意外,招了招手,指着对面的座位:“坐吧,陪本王喝两杯。”
来人拱手行礼,应邀入座:“殿下心情不好?”
刘淳又饮了一杯,不答反问:“你是碰巧路过,还是特意来此?”
“刚完成了太子的授课,恰巧路过,见殿下进入这酒楼,便厚着脸讨上一杯。”贾淼提酒壶给刘淳满上。
刘淳轻笑一声,接过酒杯,捻在指尖轻轻转着圈:“刘文康被枭首,本王麾下的几名爱将,邹天奇、唐九田、沈谭、魏璋……不管什么原因,也全都死在冀北,这冀北,究竟是个什么地方?”
贾淼沉默不语,盯着前方,眼神有些空洞,似是在追忆什么,良久,才将杯中酒一饮而尽。
刘淳扫了他一眼,也将酒饮下,辛辣的液体灼烧着喉咙,疏解不了胸中的郁结:“善仁,这太子少师,当的怎么样?”
“太子聪慧,尊师重道,又有老太师教导……”贾淼微微一笑,“我也能安心做学问,挺好。”
刘淳眉头微挑,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神色:“若本王没记错,从你金榜题名、殿试夺魁开始,历任邺邱县令、豫州别驾,到发配军中,再召回朝堂擢升兵部侍郎,继而执掌密令司,直至今日贵为太子少师,这一路青云直上,还不过短短五年光景吧?”
贾淼点了点头,对着虚空拱了拱手:“蒙圣上抬爱,也赖殿下提携,只可惜……”
“确实可惜。”
贾淼一怔,手停在半空,他原想说可惜自己不争气,并未能做出什么实际功绩,却不曾想刘淳竟然先开了口。
刘淳见他一脸错愕,又是轻笑一声,端着酒杯来至窗边,望着街上繁华,怅然道:“若是在太平盛世,凭你的才学,再加上皇兄青睐,早晚会做到宰辅的位置,可惜……很难实现了。”
贾淼微微皱眉,起身来至刘淳身后,犹豫了片刻,才小心翼翼地问:“殿下,您在担心什么?”
刘淳轻抿浊酒,沉吟道:“皇兄放异族入关,签订不合理条约,丧了国威,弃了民心;召楚相入宫,将他软禁长春殿,坏了礼制,失了天和;放弃各郡县城池,兵力全部收缩邯城,绝了退路,丢了地利……这宫墙内的花,终究是要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