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0章 多艰·起义·边军内调-《历史直播: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我要是能侵占皇庄了我还是什么普通百姓?我还怎么可能就这么被那什么锦衣卫给抓了?”有人忍不住内心的波涛汹涌,骂了出来,“这都是什么狗屁!”

  他要是能侵占皇庄了他还当什么普通百姓,他不如早点起义造反,自己去当皇帝算球!

  还侵占皇庄,侵占个屁!

  “可不是,这什么畜生,睁着眼睛说瞎话,张嘴放屁……”不少人都开口附和,大骂告了这个状的朱厚照的舅舅一家。

  “这皇帝还真的站在他们一边了,还直接抓人了……”更有人深刻体会到了什么叫“日子不好过”,甚至觉得之前的判断还有些保守,“我觉得这个时候其实已经不是日子不好过了,说不定,就是已经到了根本没法儿过的地步了……”

  皇帝和大臣们满心满脑的都是斗赢对方,什么真相,什么事实,什么秉公,他们都已经统统不在意了——要不然,不能因为一些天象就给皇帝罗列出来十个以上的罪名,也不会就这么相信了普通百姓侵占皇庄的屁话……

  这种情况下,百姓们还怎么过日子?

  唯一的方法就是,祈祷自己家不要和官府、和皇帝能够发生任何额外的联系。

  最好还要离朝廷和皇帝远一点,千万不能距离太近,距离太近了就很容易被牵连到……

  -

  朱元璋再度眼前一黑,他已经有预感了,在整个讲述大明的故事中,估摸着他还要遭受到类似的冲击……还是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做好心理准备才行。

  但是这叫什么事儿?

  大明现在,现在的国祚过半了吗?

  怎么就已经发展到了京畿之地都能冒出来乱民的地步了???

  这——还有那见鬼的什么普通百姓侵占皇庄,还是皇帝的舅舅状告……这就是外戚祸国!外戚祸国啊!

  这种外戚,留着作甚?趁早清理了才是对大明好!

  【没错,其中还有北京一带,京畿之地,爆发了刘六、刘七起义,这一支起义军还多是马户出身,因为有养马或者其他大型牲畜的家庭渊源,因此能够做到“一昼夜驰数百里”,有骑术,有马匹;起义军兵分两路,一路走山东、河南,一路走河南、山西,势如破竹,官军完全不是对手,最终会师霸州的时候,已经有了十多万人的兵力。】

  【而随后,他们直接对京城发动了进攻,北京戒严,九门关闭,号召各地勤王救驾,最终,刘六和刘七不得不放弃进攻计划,转而转战京畿、山东、河南、南直隶乃至湖广地区。】

  【明朝为了镇压这一场起义,直接启用了辽东、宣府、大同、延绥四镇边军入卫北京,开启了调动边军的先河。】

  【最终起义被镇压了下去,为首的六人被杀后还被剥了皮制成了马鞍,据说朱厚照还挺喜欢使用这个马鞍……不知真假。但也不是不可能,反正大明又不是没有这个传统。】

  朱棣同样眼前一黑,同时,他也默默决定要提高自己的心理承受能力。

  原本说是京畿之地爆发民变,有乱民作祟,朱棣就已经觉得相当不可思议——要是别的地方爆发,那也就算了,就像是江西和四川,虽然也很让他不高兴,觉得皇帝不行、朝臣不干事儿、地方官府无能渎职、刁民乱民不能安安分分……

  但是那也都还好,毕竟不是大明的腹心之地。

  但是京畿之地就过分了——可现在告诉他,这不仅是在京畿地区爆发了民变,甚至这些乱民竟然还尝试对京城发动了进攻?!

  大明的军队都是干什么吃的?

  除了边军之外,京城周边的驻军理论上就应该是大明最精锐的武装力量了,如果说别的地方的地方军队打不过那些乱民,也就算了,毕竟多年不见刀兵战事,能力不足也实属正常;但是京城,京畿之地——

  这样的地方的军队,竟然还打不过那些乌合之众,导致京城要面对攻城的威胁?

  最终,甚至还到了要调动边军回援的地步……

  边军内调,边军内调,边军是那么容易就能随随便便内调的吗?

  为什么这个时候才开了边军内调的先河,为什么之前的皇帝不把边军内调,那完全是因为,边军这种东西,就不是应该内调的啊!

  虽然大明没有明确规定什么边军不得内调,但是这种事情,完全就属于是所有人都心知肚明的潜规则。

  边军的职责是什么?镇守九边。大明的边疆并非一片安宁,就算北元残余势力覆灭,那也有许多敌人虎视眈眈,而有了元朝的先例,谁也不能说那些外族就只是想要进来抢一波就走,没有任何入主中原的心思。

  边军的职责,就是镇守九边,防御外敌。

  而一旦他们内调……边疆上的防守由谁来完成?

  别说什么只是抽调一部分,为什么边军要有那么多兵力?这么多兵力,完全就是朝廷精心测算以后,得出的——在朝廷能够承担军费的前提下,最保险的军力布置。

  现在,说是抽调一部分,边疆还留着兵力……可实际上,也早就已经不足以达成“最保险”的情况了。

  这个时候,如果外敌来袭,朝廷又该如何?情况又会如何?

  且,边军内调,这部分粮草军饷又从哪里挤出来?

  再有,如今开了这么一个先河,那日后呢?从今往后,,如果土地兼并等问题不能得到改善,贪污腐败的问题不能得到改善,那么民变只会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多——那是不是依旧要抽调边军?抽调多少边军?

  随着边军抽调的数量和次数增多,边疆的防御又该怎么维持下去?

  边军频繁抽调,那么边军的粮饷问题又怎么解决?要是粮饷严重不足,这些人是真的能够哗变甚至直接投敌给你看的!

  ……朱棣闭上了眼睛。

  他仿佛已经看见了,大明日后一路衰落的一大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