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问题,朱元璋也有些发愁。
他倒是不担心继承人的人选,他最看好的当然还是自己的好大儿,现在朱标还活着,活的好好的,同时又得知了他未来会患病的消息,那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就预防起来;而如果真的标儿……还是没能逃过那一劫,那也还有老四这个备选。
朱元璋确实没有想着要越过自己的儿子这一辈,直接立皇太孙了。
老四虽然不是他心目中最开始的继承人人选,但是后来的实际发展倒是证明了,他确实是个合格的继承人,是大明所需要的继承人。
当然,标儿要是能活着,那还是得标儿来。
因此,朱元璋发愁的不是继承人的人选,而是忧虑朱标的身体问题。
——你们这些皇帝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可我担心的是,合适的继承人的身体健康问题……
这怎么才能保证标儿的身体健健康康,没有问题呢?
天底下难道就没有那等水平极为出色的医者吗?
虽然说现在他知道了标儿的离世年份,可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如果这一年标儿没事儿,但是,谁能保证接下来的几年中,标儿也不出问题?
所以,还是要来上一个水平绝对出色的医者才是最好的。
当然,要是想要保证标儿顺顺利利登基,把皇位交给标儿这一脉,那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他老朱提前退位,在自己还活着且好端端地活着的时候,把皇位禅让给朱标……
这样一来,那确实不用担心如果标儿没能躲过死劫,那皇位标儿这一支的问题了。
但这个办法……朱元璋根本不可能采用的。
绝对不可能!
他怎么可能选择退位当太上皇?!
-
有些类似心理的还有刘彻。
从大汉后来的皇帝情况中,刘彻也确定了,自己和自己的太子刘据之间出现了问题。
而综合来看的话,那就是皇帝和太子这两个身份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倒不至于说自己日后就和据儿直接成了仇人,主要还是这两个身份带来的影响。
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倒也能算得上自己这边的因素:自己的寿数很长,非常长,长得超乎原本所有人的预计,导致了后续各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自己这个皇帝死的早,那就像是自己和自己的父皇一样,也不至于出现什么皇帝和太子的问题——这种时候,皇帝只会满心对太子日后的担心,太子年幼,势单力薄,要是镇不住群臣怎么办?要是坐不稳天下怎么办?……
或者,就算太子不那么年幼,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也不至于太大。
但是刘彻也只是想一想罢了。
难不成,为了日后他不和太子产生这样的大冲突,他就要早早把自己弄死?没这个道理!
同理,他也不可能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就要自己年纪大了之后主动退位,把皇位交给太子……这同样不是刘彻所愿意的。
因此,他虽然也有些感慨于这继承人的问题,但是刘彻也并没有太过纠结。
左不过就是那样的情况了,再差也就是那样……如果能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找到一个能够避免皇帝和太子发生大冲突的方法的话,那就是最好了,据儿到底才是他精心教育培养的继承人,未来的大汉天子……
但要是没有,或者方法效果没那么好,那也没办法了,他不可能因此而选择退位或者其他。
-
在不少皇帝的思考和纠结中,画面彻底暗了下去。
百姓们倒是觉得看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对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也津津乐道。
“咱这边那可还好,据说太子也非常出色,将来会是个好皇帝,咱的日子也能顺顺当当过下去……”有人感慨道,话语中又带了几分庆幸。
太子贤明,那当然就是最好的,等到日后新帝登基,他们的日子也能照过,不至于说换了个皇帝就开始到处出问题,日子也过不下去了;而要是太子真的不怎么样,连他们这样的百姓都知道了的话……
那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怎么才能让皇帝和朝廷换一个太子?
这太难太难了,所以,还是太子是个贤良的比较好。
“那确实,太子是个好的,咱们日后的日子还能过,至少儿孙辈应该不用太过担心。”另一个人也赞同道。
大家都是日子人,都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那要的就是一个稳定,要的就是在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有个比较不错的继承人、未来的新君。
虽然按照现在来看,如果说真的有大批人豁出去命不要,就要要求皇帝和朝廷个换一个有能力的太子,那也非常困难——不说皇帝和朝廷会不会听百姓们的意见,这种能够选出来一个这样的太子而不主动更换的朝廷,那估计早就已经不是什么好朝廷了。
且,不说这个问题,就说前面的大家都豁出去命不要,这个前提,就已经很难实现了。
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日子人,都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要让他们能够愿意不要命了……
那不如干脆直接造反起义算了!
因此,还是太子贤良最好。
他倒是不担心继承人的人选,他最看好的当然还是自己的好大儿,现在朱标还活着,活的好好的,同时又得知了他未来会患病的消息,那就可以从现在开始就预防起来;而如果真的标儿……还是没能逃过那一劫,那也还有老四这个备选。
朱元璋确实没有想着要越过自己的儿子这一辈,直接立皇太孙了。
老四虽然不是他心目中最开始的继承人人选,但是后来的实际发展倒是证明了,他确实是个合格的继承人,是大明所需要的继承人。
当然,标儿要是能活着,那还是得标儿来。
因此,朱元璋发愁的不是继承人的人选,而是忧虑朱标的身体问题。
——你们这些皇帝是没有合适的继承人,可我担心的是,合适的继承人的身体健康问题……
这怎么才能保证标儿的身体健健康康,没有问题呢?
天底下难道就没有那等水平极为出色的医者吗?
虽然说现在他知道了标儿的离世年份,可这天底下最不缺的就是意外,如果这一年标儿没事儿,但是,谁能保证接下来的几年中,标儿也不出问题?
所以,还是要来上一个水平绝对出色的医者才是最好的。
当然,要是想要保证标儿顺顺利利登基,把皇位交给标儿这一脉,那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他老朱提前退位,在自己还活着且好端端地活着的时候,把皇位禅让给朱标……
这样一来,那确实不用担心如果标儿没能躲过死劫,那皇位标儿这一支的问题了。
但这个办法……朱元璋根本不可能采用的。
绝对不可能!
他怎么可能选择退位当太上皇?!
-
有些类似心理的还有刘彻。
从大汉后来的皇帝情况中,刘彻也确定了,自己和自己的太子刘据之间出现了问题。
而综合来看的话,那就是皇帝和太子这两个身份之间所产生的矛盾——倒不至于说自己日后就和据儿直接成了仇人,主要还是这两个身份带来的影响。
当然,其中一个原因,倒也能算得上自己这边的因素:自己的寿数很长,非常长,长得超乎原本所有人的预计,导致了后续各种情况的发生。
如果自己这个皇帝死的早,那就像是自己和自己的父皇一样,也不至于出现什么皇帝和太子的问题——这种时候,皇帝只会满心对太子日后的担心,太子年幼,势单力薄,要是镇不住群臣怎么办?要是坐不稳天下怎么办?……
或者,就算太子不那么年幼,双方的矛盾和冲突也不至于太大。
但是刘彻也只是想一想罢了。
难不成,为了日后他不和太子产生这样的大冲突,他就要早早把自己弄死?没这个道理!
同理,他也不可能为了避免这种矛盾,就要自己年纪大了之后主动退位,把皇位交给太子……这同样不是刘彻所愿意的。
因此,他虽然也有些感慨于这继承人的问题,但是刘彻也并没有太过纠结。
左不过就是那样的情况了,再差也就是那样……如果能在接下来的时间中,找到一个能够避免皇帝和太子发生大冲突的方法的话,那就是最好了,据儿到底才是他精心教育培养的继承人,未来的大汉天子……
但要是没有,或者方法效果没那么好,那也没办法了,他不可能因此而选择退位或者其他。
-
在不少皇帝的思考和纠结中,画面彻底暗了下去。
百姓们倒是觉得看了不少有意思的内容,对皇位继承人的问题也津津乐道。
“咱这边那可还好,据说太子也非常出色,将来会是个好皇帝,咱的日子也能顺顺当当过下去……”有人感慨道,话语中又带了几分庆幸。
太子贤明,那当然就是最好的,等到日后新帝登基,他们的日子也能照过,不至于说换了个皇帝就开始到处出问题,日子也过不下去了;而要是太子真的不怎么样,连他们这样的百姓都知道了的话……
那他们又能有什么办法?怎么才能让皇帝和朝廷换一个太子?
这太难太难了,所以,还是太子是个贤良的比较好。
“那确实,太子是个好的,咱们日后的日子还能过,至少儿孙辈应该不用太过担心。”另一个人也赞同道。
大家都是日子人,都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那要的就是一个稳定,要的就是在稳定的情况下能够有个比较不错的继承人、未来的新君。
虽然按照现在来看,如果说真的有大批人豁出去命不要,就要要求皇帝和朝廷个换一个有能力的太子,那也非常困难——不说皇帝和朝廷会不会听百姓们的意见,这种能够选出来一个这样的太子而不主动更换的朝廷,那估计早就已经不是什么好朝廷了。
且,不说这个问题,就说前面的大家都豁出去命不要,这个前提,就已经很难实现了。
还是那句话,大家都是日子人,都只是想要好好过日子,要让他们能够愿意不要命了……
那不如干脆直接造反起义算了!
因此,还是太子贤良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