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其实元朝的即位混乱从太子真金死了就开始了】
【回复:啊,是这样吗,不是从一开始其实就挺乱的吗,忽必烈他们也都不是什么正经继位的,他们就不是什么顺顺当当继位的先例
不是,我是说,忽必烈他们不算在内,毕竟一个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其他的那什么都算是蒙古的,不算是元朝的;等到元朝正经建立起来之后,忽必烈就立了太子啊,太子真金,这不就是名正言顺的正统了吗,结果他死了……
要是他不死,说不定情况还能不一样一点点
怎么不一样,难道只要这个太子没死而是登基了,元朝的即位情况就不会混乱了?
那不能,那谁也不能保证,但是我是这样觉得的,就是情况起码能够好上一点吧,毕竟正统继位的皇帝,一般情况下不还是比较愿意维护正统的么
……这倒也是……
也不能这么是说,你只是觉得真金死了所以后面乱了,但是谁能说真金不死,他后面就不会乱?他要是顺利登基但是手段不行呢?那个二十多岁被刺杀的皇帝也是皇太子登基来着,结果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要是真金不行,直接就被弄死了,那情况说不定还要更加恶化
以及,也不能说真金如果顺利登基,就一定会重视和维护正统……虽然这应该大部分人会这么做,可你咋知道这个太子真金就是大部分人,而不是少部分人?
……是你在抬杠吧,哪儿来的这么多如果不如果
这种事情不就是应该尽可能想的全面一点吗,不把最坏的情况想进去还算什么?
我觉得其他的不说,但是太子真金的手段可能确实有点问题
怎么说怎么说
太子真金嘛,忽必烈的儿子,而且还是又嫡又长的那种,所以说从法理——忽必烈应该也还是比较认同这个法理的——上讲,他的地位相当稳固。而且,他在至元十年的时候被立为了皇太子,而至元八年的时候忽必烈才确立了元朝这个国号,定都在大都,因此,他也可以说是飞快地被立为了太子……
啊,那这不就是说太子真金地位稳固,而且还是正统嫡长子,非常符合法理嘛,要是他继位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够影响一下蒙古人的风气呢
会不会不知道,但确实,地位理论上应该是非常稳固。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太子真金的前提条件,然后呢,他这个太子的具体情况,也深受儒学方面的影响,如果按照大部分人所想的正常流程走下去,他继位称帝,那确实可能推动元朝的进一步汉化等等……
这不挺好?
也只是可能啊,要是他手段不行不能安抚住那些蒙古贵族,可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而且这不是说太子真金的手段有点问题?
所以到底有什么问题?
总之,介绍了上面的这一堆,大家对真金有了基本了解,没错吧?都赞同他的地位比较稳固这一点吧?至于说为什么认为太子真金的手段有问题,那就和他的死有关系了
至元二十二年的时候,突然就有一个御史上奏折,表示请求忽必烈禅位给太子真金(这个时候其实忽必烈和真金之间已经存在那种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很久了),然后太子真金知道这件事情后大惊失色,连忙想办法把这个折子给隐匿了起来,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消息还是被敌对党派知道了,他们就想办法把这件事情捅到了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非常生气,于是就要把这个奏折找出来然后惩处相关人员,太子一系的官员便觉得只有抢先承认罪名并且尽可能表示太子这边的清白才行,于是他们率先入宫见了忽必烈,表示承认罪名,但是敌对派系也是绝对的祸害天下,最终忽必烈没有把太子怎么样,也没有把这几个入宫的太子派系重要官员如何,最后倒是把那几个敌对拍休息的官员处死了
但虽然情况如此,可是——按照记载哈,咱也不是当事人,当然不能说一定如何,但是按照记载,太子真金却根本没有过了这一件事儿,他因此而非常忧惧,甚至最后因为忧惧成疾,然后就在至正二十二年十二月的时候给病逝了,四十多岁……
……
……
为什么没人说话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说不出话来
因为,因为……
为什么啊?这为什么就要忧惧不已?不就是和忽必烈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皇帝和太子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其实这都不算很正面吧,真要正面了那应该是真刀真枪来一场厮杀,总之确实是产生了一点冲突,然后太子这一边暴露了一些野心,父子双方应该对彼此的信任更加减少,忽必烈可能会对太子真金产生更大的警惕……可到底你还是皇太子啊!你的敌对派系的人还被处死了,你的损失也没有太大啊,忧惧什么???
是啊,说得好,我反正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要自己的位置还在,只要还是皇太子,那就不需要太过忧惧啊,反正你还是皇太子,你还在那个位置上,你还没有被废,你还有机会……忧惧什么忧惧,怎么还能忧惧成疾然后病死呢……
要真的是这样,而不是有人(你懂得)给真金下毒杀了他的话,那这个太子真金的手段和心态确实都不太行
没错,一次冲突一场政治斗争就成了这样,慌乱还忧惧,那还能说什么?以后他要是还想要在太子之位上坐下去,乃至于登基称帝,这种政治斗争甚至兵变政变都不会少了的,他要怎么办?
我觉得应该也不是什么忽必烈主动把真金给弄死了的——别误会,我不是说皇帝有多么真情实感,但是忽必烈他完全没这个必要不是,他还掌握大权,真金虽然是太子但显然也不是如何强势,所以如果忽必烈不爽,他完全可以直接把真金给软禁了完事儿,根本没必要杀子,甚至连废太子都不需要
……啊……这话说的……难道太子真金忧惧成疾,其实是因为忽必烈把他变相软禁了?所以他才非常害怕恐惧?
这个思路,也不是不可能,要说逻辑的话也挺顺畅的
我记得后来忽必烈是把皇太子的身份给了真金的儿子了?
是了,给了真金的儿子了,也没给他的弟弟们
……】
【回复:啊,是这样吗,不是从一开始其实就挺乱的吗,忽必烈他们也都不是什么正经继位的,他们就不是什么顺顺当当继位的先例
不是,我是说,忽必烈他们不算在内,毕竟一个算是元朝的开国皇帝,其他的那什么都算是蒙古的,不算是元朝的;等到元朝正经建立起来之后,忽必烈就立了太子啊,太子真金,这不就是名正言顺的正统了吗,结果他死了……
要是他不死,说不定情况还能不一样一点点
怎么不一样,难道只要这个太子没死而是登基了,元朝的即位情况就不会混乱了?
那不能,那谁也不能保证,但是我是这样觉得的,就是情况起码能够好上一点吧,毕竟正统继位的皇帝,一般情况下不还是比较愿意维护正统的么
……这倒也是……
也不能这么是说,你只是觉得真金死了所以后面乱了,但是谁能说真金不死,他后面就不会乱?他要是顺利登基但是手段不行呢?那个二十多岁被刺杀的皇帝也是皇太子登基来着,结果情况一点都没有好转;要是真金不行,直接就被弄死了,那情况说不定还要更加恶化
以及,也不能说真金如果顺利登基,就一定会重视和维护正统……虽然这应该大部分人会这么做,可你咋知道这个太子真金就是大部分人,而不是少部分人?
……是你在抬杠吧,哪儿来的这么多如果不如果
这种事情不就是应该尽可能想的全面一点吗,不把最坏的情况想进去还算什么?
我觉得其他的不说,但是太子真金的手段可能确实有点问题
怎么说怎么说
太子真金嘛,忽必烈的儿子,而且还是又嫡又长的那种,所以说从法理——忽必烈应该也还是比较认同这个法理的——上讲,他的地位相当稳固。而且,他在至元十年的时候被立为了皇太子,而至元八年的时候忽必烈才确立了元朝这个国号,定都在大都,因此,他也可以说是飞快地被立为了太子……
啊,那这不就是说太子真金地位稳固,而且还是正统嫡长子,非常符合法理嘛,要是他继位的话,说不定真的能够影响一下蒙古人的风气呢
会不会不知道,但确实,地位理论上应该是非常稳固。
没错,我就是这个意思,这是太子真金的前提条件,然后呢,他这个太子的具体情况,也深受儒学方面的影响,如果按照大部分人所想的正常流程走下去,他继位称帝,那确实可能推动元朝的进一步汉化等等……
这不挺好?
也只是可能啊,要是他手段不行不能安抚住那些蒙古贵族,可就要出师未捷身先死了,而且这不是说太子真金的手段有点问题?
所以到底有什么问题?
总之,介绍了上面的这一堆,大家对真金有了基本了解,没错吧?都赞同他的地位比较稳固这一点吧?至于说为什么认为太子真金的手段有问题,那就和他的死有关系了
至元二十二年的时候,突然就有一个御史上奏折,表示请求忽必烈禅位给太子真金(这个时候其实忽必烈和真金之间已经存在那种皇帝和太子之间的矛盾和斗争很久了),然后太子真金知道这件事情后大惊失色,连忙想办法把这个折子给隐匿了起来,但没有不透风的墙,这消息还是被敌对党派知道了,他们就想办法把这件事情捅到了忽必烈面前
忽必烈非常生气,于是就要把这个奏折找出来然后惩处相关人员,太子一系的官员便觉得只有抢先承认罪名并且尽可能表示太子这边的清白才行,于是他们率先入宫见了忽必烈,表示承认罪名,但是敌对派系也是绝对的祸害天下,最终忽必烈没有把太子怎么样,也没有把这几个入宫的太子派系重要官员如何,最后倒是把那几个敌对拍休息的官员处死了
但虽然情况如此,可是——按照记载哈,咱也不是当事人,当然不能说一定如何,但是按照记载,太子真金却根本没有过了这一件事儿,他因此而非常忧惧,甚至最后因为忧惧成疾,然后就在至正二十二年十二月的时候给病逝了,四十多岁……
……
……
为什么没人说话
……我的沉默震耳欲聋
因为不知道该说什么
因为说不出话来
因为,因为……
为什么啊?这为什么就要忧惧不已?不就是和忽必烈发生了一次正面冲突,皇帝和太子进行了一次正面交锋——其实这都不算很正面吧,真要正面了那应该是真刀真枪来一场厮杀,总之确实是产生了一点冲突,然后太子这一边暴露了一些野心,父子双方应该对彼此的信任更加减少,忽必烈可能会对太子真金产生更大的警惕……可到底你还是皇太子啊!你的敌对派系的人还被处死了,你的损失也没有太大啊,忧惧什么???
是啊,说得好,我反正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只要自己的位置还在,只要还是皇太子,那就不需要太过忧惧啊,反正你还是皇太子,你还在那个位置上,你还没有被废,你还有机会……忧惧什么忧惧,怎么还能忧惧成疾然后病死呢……
要真的是这样,而不是有人(你懂得)给真金下毒杀了他的话,那这个太子真金的手段和心态确实都不太行
没错,一次冲突一场政治斗争就成了这样,慌乱还忧惧,那还能说什么?以后他要是还想要在太子之位上坐下去,乃至于登基称帝,这种政治斗争甚至兵变政变都不会少了的,他要怎么办?
我觉得应该也不是什么忽必烈主动把真金给弄死了的——别误会,我不是说皇帝有多么真情实感,但是忽必烈他完全没这个必要不是,他还掌握大权,真金虽然是太子但显然也不是如何强势,所以如果忽必烈不爽,他完全可以直接把真金给软禁了完事儿,根本没必要杀子,甚至连废太子都不需要
……啊……这话说的……难道太子真金忧惧成疾,其实是因为忽必烈把他变相软禁了?所以他才非常害怕恐惧?
这个思路,也不是不可能,要说逻辑的话也挺顺畅的
我记得后来忽必烈是把皇太子的身份给了真金的儿子了?
是了,给了真金的儿子了,也没给他的弟弟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