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公园-《拜师修炼下山》

  顾倾城与陈晓阳二人,再次踏上了前往辽宁省锦州市万佛堂石窟的旅程。或许是冥冥中的召唤,或许是对那片千年石窟艺术的深深眷恋,这一次的重访,他们心中都带着几分熟稔的期待与新的探寻渴望。

  当车子驶离繁华的市区,窗外的景致渐渐染上了北方大地特有的苍茫与厚重。远远地,医巫闾山的轮廓在天际线上若隐若现,而万佛堂石窟,便如一位沉默的老者,静卧在这片山水之间,等待着知音的再次叩访。

  一下车,那股熟悉的、混杂着山野草木清香与历史尘埃的气息便扑面而来。相较于初来时的惊艳与好奇,此次故地重游,顾倾城和陈晓阳的心境更多了一份沉静与敬畏。他们沿着蜿蜒的石阶拾级而上,耳畔是山风拂过树梢的沙沙声,偶尔夹杂着几声清脆的鸟鸣,更显石窟的清幽与寂寥。

  “你看,”顾倾城停下脚步,指着一处经过岁月风霜洗礼的岩壁,“上次来的时候,我们只顾着惊叹佛像的精美,好像没太注意这些石壁上自然形成的纹理,它们和人工雕琢的佛像,历经千年,倒像是融为了一体,共同诉说着时光的故事。”

  陈晓阳顺着她手指的方向望去,果然,那些深浅不一的沟壑、斑驳的色彩,与旁边雕刻的佛像衣袂翩跹的线条相映成趣,仿佛是大自然与人类文明的对话。“是啊,每一次来,都会有新的发现。这里的每一尊佛像,每一处题记,甚至每一块石头,都像是一本厚重的书,等着我们去细细品读。”

  他们首先来到了西区石窟。这里的“千佛洞”依旧庄严肃穆,洞内石壁上,密密麻麻雕刻着大小不一、神态各异的佛像。有的慈眉善目,俯瞰众生;有的金刚怒目,守护一方。顾倾城驻足在一尊面带微笑的佛像前,轻声道:“还记得吗?上次我们在这里讨论过这尊佛像的年代风格,这次再看,似乎觉得它的笑容里,蕴含了更多的宽容与慈悲。”

  陈晓阳点头附和:“环境不同,心境不同,看到的东西自然也不一样。这些佛像在这深山之中,看过了多少朝代更迭,世事变迁,它们的眼神,仿佛也因此变得更加深邃。”他拿出随身携带的本子和笔,时而仔细描摹着佛像的衣纹细节,时而在本子上记录下自己的感悟,神情专注而虔诚。

  随后,他们又移步到东区石窟。那块着名的“元景造像记”碑刻,依然吸引着他们的目光。碑上的文字,虽然历经风化,有些已模糊不清,但那古朴的书法笔触,承载着北魏时期的历史信息与文化印记,依然散发着无穷的魅力。顾倾城用手指轻轻拂过石碑上的刻痕,仿佛能触摸到千年前工匠们留下的温度。“每次读到这些文字,都能感受到古人对于信仰的执着与虔诚。”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石窟的岩壁上,为那些古老的佛像镀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晕。顾倾城和陈晓阳站在石窟前,望着远处连绵的群山,久久没有言语。重游万佛堂,不仅仅是对旧地的回访,更是一次心灵的再洗礼。这里的石刻艺术,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了时空的阻隔,依然能够深深触动每一个走近它的人。

  “下次,我们或许可以换个季节再来,”顾倾城轻声说,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看看春天的万佛堂,被绿意环绕会是怎样一番景象。”

  陈晓阳微微一笑:“好啊,这里的故事,值得我们一次次来倾听,一次次来感悟。”

  他们带着满满的收获与新的期盼,缓缓走下石阶。万佛堂石窟的身影,在暮色中渐渐显得模糊,却又在他们的心中,愈发清晰而深刻。这次重访,无疑又为他们关于万佛堂的记忆,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初夏的午后,阳光带着恰到好处的暖意,透过层层叠叠的树叶,在辽宁省锦州市凌河公园的石板路上洒下斑驳的光影。顾倾城和陈晓阳并肩走在公园入口处,熟悉的亲切感扑面而来。

  “记得上次来,还是去年秋天,”顾倾城微微侧头,望着陈晓阳,眼中带着一丝怀念,“那时候银杏叶黄得像金子一样,铺满了这条小径。”

  陈晓阳笑着点头,目光扫过不远处碧波荡漾的小凌河,河水在微风中泛起粼粼波光,几只野鸭悠闲地在水面上游弋,划出一道道浅浅的水痕。“是啊,时间过得真快。不过夏天的凌河公园也别有一番风味,你看这满眼的绿色,多舒服。”

  他们沿着河边的林荫道慢慢走着,空气中弥漫着青草、泥土和淡淡的花香混合的清新气息。道旁的垂柳依依,长长的柳条如同少女的发丝,垂落至水面,随风轻轻摇曳,偶尔有调皮的枝条拂过路人的脸颊,带来一阵轻柔的痒意。不远处的花坛里,各色夏花正竞相开放,红的、黄的、粉的,开得热烈而奔放,引得蜂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嗡嗡作响,为这宁静的午后增添了几分生机与活力。

  公园里很是热闹,却又不失和谐。有几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聚在河畔的凉亭下,或下棋对弈,楚河汉界间,楚河汉界间,每一步都深思熟虑,旁边还有几位看得津津有味,时不时发出一两声喝彩或惋惜;或手持二胡、京胡,自拉自唱,那悠扬婉转的戏曲唱腔,韵味十足,引得不少游人驻足聆听。不远处的空地上,一群阿姨们正随着欢快的音乐跳着广场舞,她们的动作整齐划一,脸上洋溢着健康快乐的笑容,充满了感染力。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孩子们的笑声更是公园里最动听的旋律。他们在家长的看护下,有的在草坪上追逐嬉戏,像一群快乐的小鸟;有的则在旁边的儿童游乐区,玩着滑梯、秋千,银铃般的笑声此起彼伏,清脆悦耳。

  顾倾城和陈晓阳找了一处河边的长椅坐下,静静地看着眼前这幅生动的画卷。微风拂过,带来河水的湿润气息,也吹散了些许午后的慵懒。

  “在这里待着,感觉所有的烦恼都消失了,”顾倾城轻轻靠在椅背上,闭上眼,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真好。”

  陈晓阳看着她恬静的侧脸,嘴角也不自觉地弯起一抹温柔的弧度。“是啊,远离了城市的喧嚣,这里就像一个世外桃源。以后,我们要常来。”

  他们就这样静静地坐着,时而低声交谈几句,分享着彼此的心情和对眼前美景的赞叹,时而只是默默地看着河水静静流淌,看着公园里的人们悠闲自在地活动。阳光依旧温暖,微风依旧和煦,凌河公园因为他们的到来,也因为这份平和的心境,更添了一份温馨与美好。这熟悉的地方,因为身边人的陪伴,每一次到来,都有新的感受和值得珍藏的记忆。

  顾倾城和陈晓阳这对好友,时隔数年,又兴致勃勃地携手来到了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的锦州世博园。

  再次踏入这片曾给他们留下美好回忆的园区,仿佛打开了一幅流动的画卷。初夏的阳光透过稀疏的云层,温柔地洒在园区的每一个角落,空气中弥漫着青草、花卉与湿润泥土混合的清新气息。相较于记忆中的模样,世博园似乎又添了几分精致与活力。

  他们沿着蜿蜒的步道缓缓前行,两侧是精心修剪的绿植和五彩斑斓的花海。虞美人、薰衣草、波斯菊……竞相绽放,红的似火,粉的如霞,紫的若梦,黄的赛金,引得蜂飞蝶舞,生机勃勃。顾倾城忍不住停下脚步,拿出手机,将这绚烂的色彩与陈晓阳的笑脸一同定格。

  耳边传来悠扬的背景音乐,混合着远处喷泉的哗哗水声和游人的欢声笑语,构成了一曲轻松愉悦的夏日乐章。他们走过标志性的“水韵之舞”音乐喷泉广场,巨大的喷泉随着音乐的节奏变幻出各种姿态,时而婉约,时而激昂,在阳光的照射下,形成一道道美丽的彩虹,引得游人纷纷驻足观赏,赞叹不已。

  不远处,便是那座宏伟的百花塔。塔身设计独特,宛如一朵含苞待放的巨型花朵,高耸入云。他们相视一笑,默契地走向登塔的入口。拾级而上,每一层都能欣赏到不同的景致。越往上,视野越发开阔,整个世博园的美景尽收眼底:星罗棋布的湖泊、造型各异的各国展馆、郁郁葱葱的林木,以及远处与蓝天相接的渤海湾,构成了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卷。海风吹拂,带着一丝咸湿的气息,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他们回忆着上次来时的情景,那时的激动与好奇仍历历在目,而今故地重游,又多了几分熟悉与亲切。陈晓阳指着远处一片正在建设的区域,兴奋地告诉顾倾城:“听说那里要新建一个水生植物园,下次我们再来,又有新的看点了!”顾倾城笑着点头,眼中充满了期待。

  漫步在“国际古生态馆”,他们仿佛穿越了时空隧道,与那些曾经统治地球的庞然大物隔空对话。巨大的恐龙骨架模型、栩栩如生的猛犸象复原场景,都让他们啧啧称奇,感叹生命的神奇与地球的变迁。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为世博园披上了一层温暖的轻纱。顾倾城和陈晓阳坐在湖边的长椅上,看着落日的霞光映红了湖面,也映红了彼此的脸庞。他们聊着近况,谈着未来,享受着这份难得的宁静与惬意。

  锦州世博园,这座融合了园林艺术、海洋文化、科技展示与生态环保的美丽园区,不仅再次给了他们视觉的盛宴和心灵的放松,也让他们的友谊在共同的体验与回忆中愈发深厚。他们约定,未来还要一同探寻更多未知的美好。

  秋日的午后,阳光带着一丝慵懒,透过稀疏的云层,洒在辽宁省锦州市古塔公园的红墙黛瓦之上。顾倾城与陈晓阳并肩站在公园入口,望着那块镌刻着“古塔公园”四个遒劲大字的石碑,彼此眼中都漾起几分熟稔的笑意。这已经是他们第三次携手来到这里了,每一次,似乎都有不同的心境与发现。

  “还记得第一次来,你非要跟那棵老槐树比谁高,结果踮着脚尖也只到它一半的枝桠。”顾倾城率先开口,声音里带着几分戏谑,目光却不自觉地飘向园内深处那棵虬枝盘曲、冠盖如云的古槐。阳光透过层层叠叠的叶片,在地上投下斑驳的光影,像一幅流动的画。

  陈晓阳挠了挠头,脸上泛起一丝微红,却也不恼,反而笑着回敬:“那你呢?上次看到卖糖画的老爷爷,非要买一个最复杂的‘龙凤呈祥’,结果拿在手里小心翼翼,生怕化了,最后还是我帮你吃掉了大半。”

  两人相视一笑,往昔的温馨记忆如同眼前缓缓流淌的护城河河水,温柔地漫过心田。他们沿着铺着青石板的小径慢慢往里走,脚下发出轻微的“沙沙”声,与远处传来的几声清脆鸟鸣交织在一起,格外宁静。路两旁,各色秋菊开得正盛,黄的似金,白的像雪,粉的若霞,微风拂过,送来阵阵沁人心脾的幽香。偶尔有几片调皮的枫叶,挣脱了树枝的怀抱,打着旋儿飘落下来,恰好落在顾倾城的发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陈晓阳眼疾手快地帮她取下,指尖不经意间触碰到她的发丝,两人都微微一怔,随即又恢复了自然。他将那片枫叶夹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里,笑着说:“留作纪念,这次古塔公园的秋天。”

  顾倾城点点头,目光被不远处那座巍峨矗立的古塔所吸引。那便是始建于辽代的大广济寺塔,历经千年风霜,依旧挺拔雄伟。塔身的砖石在岁月的侵蚀下略显斑驳,却更增添了几分历史的厚重感。塔檐上悬挂的风铃,在风中轻轻摇曳,发出“叮铃铃”的悦耳声响,仿佛在低声诉说着古老的故事。

  “每次看到这座塔,都觉得特别震撼。”顾倾城轻声感叹,“它就像一位沉默的守望者,见证了锦州城的兴衰变迁。”

  “是啊,”陈晓阳附和道,“也见证了我们……”他的声音越来越低,眼神却变得深邃而温柔,紧紧锁住顾倾城的目光。

  顾倾城的心猛地一跳,脸颊有些发烫,她连忙移开视线,望向塔下悠闲散步的人们。有白发苍苍的老者在打太极,一招一式,舒缓沉稳;有年轻的父母推着婴儿车,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还有几个孩童,在草地上追逐嬉戏,清脆的笑声回荡在空中。这一派平和安乐的景象,与古塔的沧桑历史交相辉映,构成了一幅生动而和谐的画面。

  他们在塔下的石凳上坐了下来,静静地看着眼前的一切。不需要太多的言语,彼此的陪伴便是最好的慰藉。阳光暖暖地照在身上,驱散了秋日的微凉,也照亮了他们心中对未来的期盼。

  “晓阳,”顾倾城忽然开口,“以后,我们每年都来这里好不好?”

  陈晓阳转过头,眼中闪烁着惊喜的光芒,他用力地点了点头,握紧了顾倾城的手:“好,每年都来。”

  古塔依旧,秋风正好。顾倾城和陈晓阳的身影,在古塔公园的秋色中,被拉得很长很长,成为了这幅美丽画卷中又一道温馨而动人的风景。他们知道,这座古塔,这个公园,将继续见证他们更多的故事,承载他们更多的回忆。

  喜欢拜师修炼下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