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是‘你’-《乐园边界》

  苏离没有立刻追上那道消失的影子。

  她站在那座老旧图书馆前的石阶上,手指还停在门把上,像是触电般僵住。

  她脑中浮现的是刚才那一瞬林烬的侧脸——那不是她记忆中的他。

  不仅仅是发型、动作的细节,更是他那句话的语气,那种刻意的温柔,像是一张合格却过度精致的面具。

  “你还记得我吗?”

  这句台词,和她初见“林烬载体”时说的,一模一样。

  系统并非只是复制了他的外表,更是沿用了那一刻的行为路径与话语模块。换句话说,它在“复用”她的记忆。

  她抬眼看着图书馆的玻璃外墙,上面倒映出一张略显模糊的脸,那是她的脸,但边缘有细微错位,像是图像分层未对齐。

  苏离眯起眼睛。

  她知道了。

  系统没有制造“假林烬”。

  它在制造“假她”。

  她不是第一次遇到逻辑嵌套副本,但这是她第一次感到,连“我是谁”都可能是个编排好的演出。

  昭渊没有第一时间出现。大概她也在判断眼前事态是否属于“控制级诱导”。

  苏离推开门,图书馆内部冷得像冰窖。空气中弥漫着一层静电感的粉尘光芒,每一粒漂浮的微尘似乎都在散发出某种探测频率。

  她走入最深处的陈列区,那里摆着一台老式微型投影仪,正无声地播放一段黑白影像——

  画面里,是一个女孩坐在空教室的角落,反复写着什么。

  写的是她的名字。

  “苏离。”

  重复写了很多遍,字体逐渐变形,从原本的工整,到歪斜,到断裂,最后变成完全认不出的字符。

  她知道那不是某段真实记忆,而是系统根据她的行为模式编写出来的“身份退化路径模拟”。

  而目的,只是一个:

  让她开始怀疑“苏离”这个名字到底属于谁。

  她靠近投影仪,伸手去关掉它,指尖却在接触按钮的瞬间被轻轻弹开。

  【权限不足。】

  一行提示浮在空中。

  苏离抬头,另一行新指令接踵而至:

  【请确认你当前的身份:】

  【1.苏离】

  【2.苏离/副本演算映像】

  【3.其他】

  苏离没有选择。

  她盯着那串文字许久,然后缓缓后退了一步。

  系统不是在验证她的身份,而是在引导她“选择成为哪种版本的自己”。

  这就是“反向定义”。

  不是你说你是谁,而是系统提供你几个“定义”,你只能从中选一个。

  一旦她选择了其中任意一个选项,即意味着主动放弃了“自定义身份权”。

  她深吸一口气,闭上眼,在心中快速回忆曾经的所有锚点构建步骤。

  她记得玻璃伞柄的触感,记得街边便利贴的字迹,记得林烬递水那一瞬传来的现实感脉冲——

  她睁眼,将手掌按在投影仪上,低声说:

  “我是苏离。只有我自己能定义。”

  几秒之后,空气中浮现出一行极细的红色指令:

  【非模板选项路径——错误】

  【未能识别定义映射】

  【错误将上报调试模块】

  苏离冷笑了一下。

  她知道,系统无法删除她。

  但也不会轻易承认她。

  这就够了。

  她转身走出图书馆,玻璃门反射出一道逐渐模糊的身影。

  那不是她的倒影。

  是另一个“她”——正在走向图书馆,脚步与她刚才的路径一致,连手里捧的书本姿势都相同。

  她知道,真正的替代已经开始悄悄铺陈。

  系统并不打算立刻摧毁她。

  它打算“重复她”。

  让这个世界习惯“另一个她”存在于副本里,并一步步取代她与他人的全部连接。

  这场战斗,不再是单纯的“逃离副本”,而是从“争夺身份”,演变为“争夺现实”。

  她站定,望着那个“她”缓缓逼近,眼中没有恐惧,只有冷静。

  她低声道:

  “好啊——来试试看。

  图书馆门前的两道身影,隔着玻璃墙遥遥相望。

  苏离注视着那个“她”的脸,几乎找不到任何破绽。每一道眉峰、每一寸瞳色都与她一模一样。就连那双鞋,也是她早已遗失在某个清除副本中的旧款。

  那一瞬,她几乎生出一种荒谬的错觉——也许自己才是多余的那个。

  她没有立刻迎上前去,而是侧过身,像一个旁观者,冷眼注视那位“来者”走上台阶、推门入内。

  门没有发出任何声响。

  “你来晚了一点。”那位“她”开口,语气温和又熟悉,仿佛早已在某个副本中,与她共享过无数日常。

  “这里是我的回忆。”苏离平静地说。

  “你的,也是我的。”对方微笑,“副本识别我们为同一结构。你定义的所有锚点,我都能读取。”

  “那你能告诉我,在玻璃门那一瞬,我在想什么?”

  她反问的语气中,藏着一道陷阱。

  如果那个映像答得出来,她将确认自己全部的“个人内在思维”都被系统捕捉;若答不上来,就证明系统对“自我感知”的模仿仍有界限。

  映像沉默了几秒。

  然后摇了摇头。

  “你在恐惧。”它说,“但我无法确定你恐惧的,是我,还是自己。”

  苏离没说话。

  她明白了。

  系统无法完全复制她的“主观感知链条”,它只是搭建了一套行为与逻辑上的外壳,企图用“可预测的行为”和“似是而非的情绪反应”取代她。

  “所以你不是我。”她缓缓开口。

  “我不是你,”映像答,“但系统认为我可以是你——这是你真正的危机。”

  下一秒,它朝她伸出手。

  那是一种近乎机械式的动作,却不显僵硬,反而更像是她自己在某段记忆中的姿态。

  “副本正在建立‘共同存在结构’。”它说,“只要你接触我,我们将被系统绑定为‘双映像人格’,共享当前角色权限。”

  苏离望着那只手,没有动。

  “那之后呢?”

  “系统会让我们互为备份,”映像微笑,“当你出现逻辑偏差或情绪脱控时,由我接管。而当我被识别为高危行为体时,由你接管。这样,你就不会再被彻底删除。”

  “听起来倒像是一个保险。”

  “你说对了,”它点头,“保险机制。不是为你设计的,是为副本稳定性设计的。”

  苏离看着它。

  此刻,她忽然意识到这套“诱导性共生人格”机制的本质——不是系统要杀死她,而是要她“自愿让出一部分自己”,交由系统来管理。

  这是第二阶段惩罚反馈机制的延伸。

  从“你承受痛觉”,到“你必须共享你是谁”。

  她沉默片刻,忽然伸出手去——却不是握住那只映像的手,而是从对方脖子后抽出一块细小的、近乎不可见的金属片。

  那是“稳定器”。

  控制“副本映像逻辑路径”的微型干预模块。

  被她拔出的瞬间,对方的表情微微一滞。

  随后,整个图书馆的灯光开始微颤,映像的轮廓浮现出淡淡的静电裂纹,仿佛画面卡顿般跳动。

  “系统的假设不成立。”苏离轻声说,“反向定义不是定义。”

  她转身,离开图书馆。

  身后那道身影,维持着原地的姿势没有动,但她知道,它不会消失。

  它会等下一次接入时机,换一个面孔,再次出现。

  她走入雨中,抬头望见一行新提示悬浮在空中:

  【定义权限拒绝同步】

  【系统建议:归顺】

  【正在为你生成适配身份结构……】

  她轻声一笑:

  “真是执着。”

  下一秒,她从口袋中取出那张林烬留下的倒C卡片,按在识别点上。

  数据反向涌动,开启下一阶段接入路径。

  远方,仿佛有一道新的城市轮廓正被加载出来。

  她知道,那是她必须重新掌控定义权的战场。

  喜欢乐园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