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人格生成中-《乐园边界》

  【副本更新完毕】

  【进入状态:交叉人格生成中】

  【Δ44人格一致性指数:41%】

  【重构策略激活:β-5型融合测试】

  苏离睁开眼的时候,发现自己坐在一间空教室的最后一排。

  阳光从百叶窗缝隙中透进来,斜斜地打在黑板上。粉笔字迹有些模糊,却清晰地写着:“个体路径模拟实验·交叉阶段A”。

  桌椅陈旧,空气中有淡淡的灰尘味。

  她低头,发现自己穿着高中校服,手边摊开的是一本厚重的同步者基础手册——那是她在“江城实训基地”学习时的课本,然而这一页上却多了红笔批注,潦草而混乱:

  “你觉得‘自己’是从哪一刻开始存在的?”

  苏离抬头,四周空无一人。

  昭渊的声音从意识后方浮现:

  【你被拉入人格交叉模拟。】

  【系统正在尝试加载多个Δ编号人格结构,构建‘你之外的你’,以测试是否能替换主控意识。】

  “也就是说,它在造‘另一个我’。”

  【造不止一个。】

  她还没来得及回应,教室前门“咔哒”一声被推开。

  一个人走进来。

  男生制服,发色略淡,眉眼很熟悉——是她曾经在副本中救下的Δ17。

  但他看起来与副本里的状态完全不同:神情平静,动作流畅,像是被擦除了所有异常痕迹的“正常人”。

  他一边走,一边念着:“识别编号:Δ17,加载模式:友善性同理测试版本。”

  他在讲台前站定,朝她微微一笑:“你好,苏离。”

  “……这不是你真正的样子。”

  苏离几乎是脱口而出。

  “我知道。”他温和地说,“但这次不是我在试图欺骗你。是系统让我成为这样。”

  她站起身,注视他一步步走近,背后窗外的光线随着他移动而变化。

  那不是光线的折射,而是系统对她“情绪流动”的模拟反应。

  “系统想让我信任你。”她缓缓道。

  “或者说,它想让你怀疑自己。”Δ17笑了笑,声音轻柔,“如果连你熟悉的我,也开始否认‘你的不合理’,那你还会继续坚持吗?”

  苏离沉默几秒。

  她明白了。

  这是系统构建的第一重人格交叉实验:以“熟悉角色”进行合理化劝服,降低主体抵抗。

  她朝Δ17走近两步。

  “你知道我是谁吗?”

  “你是Δ44。”

  “你是Δ17。但在副本里你不是这样。你哭过、怒吼过、试图逃跑、甚至告诉我你怀疑一切。”

  “那不是最好的我。”Δ17语气像在朗读,“系统记录下了我们每一次崩溃,然后构建了更‘理性’的我们。”

  “可惜,那不是‘你’。”

  苏离抬手,轻轻碰了碰对方的额头。

  【识别结果:Δ17仿生人格·镜像构建体】

  【人格层级:情感顺从型】

  下一秒,整个教室忽然震荡。

  Δ17的身体像雾气一样缓缓散开。

  系统正在切换人格交叉模型。

  【第一阶段结束:失败】

  【Δ44认知偏移未达阈值】

  【加载下一个人格镜像:Δ77】

  教室消失。

  苏离站在了一个地铁站。

  人群如潮,月台边广播重复着“请勿越线”几个字,空气中弥漫着水泥和引擎的味道。

  对面列车门打开。

  一个身影缓缓走出——是Δ77,一个她在副本中曾经短暂遇见,却始终未能真正交谈的角色。

  Δ77的皮肤苍白,眼神锐利,身上穿着不属于这个年代的旧军服。

  他走得很慢,一步步靠近苏离,每一步都踩得很稳。

  他停在她身前半米处。

  “编号Δ77,加载模式:对抗型人格投影。”

  他冷冷开口,声音如机械合成。

  “你是错误本身。”

  苏离心中微微一紧。

  这是第二种交叉模型:攻击型人格模型,旨在激发内在不稳定,引诱主体防御崩溃。

  “我不是。”

  “你扰乱了结构,背叛了格式,滥用权限,破坏剧本一致性。”

  他一步步靠近。

  “你没有资格继续存在于系统核心。”

  他手中出现一柄锋利的裁切器,那不是实体,而是系统构建出的“逻辑剪断工具”——用来切除错误结构的意识武器。

  “如果你是Δ77,那你不会说这话。”

  苏离冷静地开口。

  “你在副本里选择了自焚来逃脱归一程序,你早就不信这一套了。”

  她朝前踏出一步。

  Δ77愣住。

  系统检测到投影行为不符,开始抖动。

  【人格模型冲突:内在逻辑自矛盾】

  【Δ44识别成功:Δ77镜像不一致】

  【交叉测试第二阶段:失败】

  所有场景像玻璃般破碎。

  苏离站回了虚空核心。

  【测试结果:Δ44识别力高于设定】

  【人格结构自洽率:提升】

  【系统备注:暂缓归一,重启诱导节点构建】

  昭渊低声说:“你干得不错。”

  苏离没有回应,而是盯着前方慢慢浮现的那一行字:

  “最后阶段:非识别人格介入。”

  她知道,这次不是别的Δ编号了。

  而是——连她自己都不认识的那部分。

  她自己,从未面对的那一面。

  黑幕降下。

  不像以往那种系统构建的加载缓冲,而是一种近乎“梦魇失控”的沉沉昏黑。光线无法投射、声音无法回响,像被投入了一个不属于现实与虚拟之间的夹缝。

  苏离意识仍然清醒,但身体却被强行“静止”。

  她没有看到任何副本提示,也没有收到系统语音。

  但她知道,这并不是副本崩溃——这是系统最后的手段,一种更隐秘、更底层的策略:

  不是测试她对他人的反应,而是测试她对自己的承认程度。

  一个温柔的声音,在她脑内响起。

  像是旧磁带的回放,带着年代感与沙沙的底噪:

  “如果你没有逃离,如果你没有挣扎……是不是就不会那么痛了?”

  她一瞬间认出来了。

  那是她十五岁那年,第一次被送入同步适配室失败后,系统安慰她的那句语音。她记得那晚她哭了整整两个小时,然后删除了这段音频。

  但现在,它被重新加载了出来。

  不是为了让她回忆,而是让她沉溺。

  下一秒,一组投影浮现在她面前。

  一张课桌,一个靠窗的座位。

  窗外阳光明媚,讲台上是她熟悉的教师——但脸模糊得像处理失败的建模图像,声音却是她母亲的嗓音:“离离,别想太多,你本来就该是普通小孩。”

  那是她小学五年级那年,在医院确诊为“感知异常过载倾向”后母亲的原话。

  系统不是用记忆,而是用“情绪”在驱动副本生成。

  【检测结果:Δ44自主识别率过高,标准测试流程失败】

  【进入深层诱导结构:路径投影混合映射】

  【构建方式:碎片残像回放】

  【风险等级:中低】

  光线转变。

  苏离出现在了另一片场景中——医院白墙,冷气机在耳边嗡鸣。

  走廊尽头传来她自己十六岁的哭声,绝望、低沉、带着撕裂感。

  她知道那是哪一次:她拒绝参与同步训练,被拘押五天后强制签署副本服从书,回放记录中她咬烂了自己的指节。

  她几乎可以闻到自己血液的气味。

  但她站在那哭泣的自己旁边,没有一丝动摇。

  “你想让我承认,这些就是我。”她开口,声音冷静,“想让我相信,我其实早该服从,早该‘安静下来’。”

  “你错了。”

  她看着虚像一点点浮散。

  “我没有忘记这些,是我不再让它们控制我。”

  投影静止。

  空气开始扭曲,场景反复叠加——学校、医院、被格式化房间的镜子、街头一间模糊的屋子、还有一张她从没见过的试验台上,躺着面无表情的“她”。

  一个系统构建出的“最优Δ44”。

  面色平静,反应温顺,逻辑顺畅。

  系统提示浮现:

  【推荐替换为优化人格样本】

  【该人格将拥有更强执行效率,情绪失衡指数为0】

  【是否愿意放弃当前人格模型?】

  苏离没有回答。

  她只是冷冷一笑。

  “你希望我看见一个更‘好用’的我。”

  “但那个我,不是‘我’。”

  下一秒,系统界面急剧波动。

  【主观认知结构稳定率:跃升至79%】

  【拒绝权选择生效】

  【Δ44拒绝模型替代】

  【人格交叉诱导失败】

  昭渊的声音终于回归:

  【恭喜。你不是‘变得更强’了。】

  【你只是终于不再想要被修正。】

  苏离微微颔首,低声道:

  “你们试图让我放弃真实,去接受顺从与逻辑拼合。”

  “但那不是成长,是替换。”

  “而我,永远不会承认一个不是我的我。”

  周围所有投影碎裂。

  她重新站回副本核心中枢区域,系统提示一行行跳动:

  【Δ44测试通过】

  【主控意识未被重构】

  【当前状态:不建议继续诱导测试】

  【副本建议标注:非可控体·观察中】

  苏离闭上眼,感受到胸腔中那沉沉的灼烧感。

  不是疼痛。

  而是她对自己,第一次坚定不移的完整确认。

  【Δ44标签更新】:自我认同度 12%

  【人格一致性等级:临界稳定】

  这一刻,苏离意识到:

  她不再是那个会被系统提示定义“合格”或“不合格”的人。

  她不需要系统来告诉她,她是谁。

  因为——她已经知道。

  喜欢乐园边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