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风华绝代-《谁是文仙》

  当李讲写完《水调歌头》的时候,原本还平静的纸页,这会居然有淡淡的才气云烟氤氲而起。

  皎洁出尘的月辉在字里行间中流转,最后越飞越高,越飞越远,化作一轮明月升起。

  这注定会掀起一场轩然大波。

  因为大唐,已经有差不多十年,没有诞生“天下知”级别的作品了。

  当这轮月亮升起之后,灿烂的辉光笼罩大地,凡是世家,都如同发生了一场剧烈的地震。

  “文成天下知?谁在中秋这天,写出了千古名作?!”

  消息传出去后,根本不用刻意地推波助澜,本身就足以让无数人瞬间酒意全消。

  一时之间,人声鼎沸,群雄皆震,成千上万名修士,不约而同地拿出通讯法宝,向外界询问情况。

  可当了解了真相之后,下到刚刚开始读书的蒙童,上到七老八十,已经有点走不动路的老者。

  全都沸腾了,

  仿佛体内有一股热流激荡而过,压抑不住的心潮澎湃,不计其数的人在这一刻发出振奋激动的呐喊。

  “天啊,李讲创下神话,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写出‘天下知’词作!”

  许多人像猴子一样激动兴奋。

  街头巷尾,更是突然就冒出了这么一帮人,穿着统一色系的服饰,挥舞着青色的旗帜,喜极而泣的大喊。

  “文道尽头谁为峰?一见李讲道成空!”

  就连世家都难以置身事外。

  远在青州的金太玄,在《水调歌头》完成后不过半刻,便收到了消息。

  当时,他正在院子里,与金忡等人吃饭。

  同样是中秋,同样是家宴。

  金家当然也想办得热热闹闹,可在拟定名册的时候就如鲠在喉。

  因为,金家的年轻一辈,实在是少得可怜。

  俗话说得好,孩子是家族的未来。

  一场家宴若是连孩子都没几个,那还算得上是家宴吗?

  这一顿饭,上上下下全都吃的异常沉默。

  即便为数不多的小辈,金棋康数度想要敬酒缓解气氛,单凭一己之力,也根本无力回天。

  更别说,此刻还多出了这么一条消息了……

  金太玄本就意兴阑珊的心,又是凉了半截。

  他沉默了半晌,手中的酒杯终于还是无力地放在了桌上。

  “我饱了,你们继续吃吧。”

  金太玄起身就走。

  桌子上的男男女女纷纷起身行礼目送。

  金棋康盯着金太玄的背影,忽然发现。

  自己的这位祖父……头发越来越少了。

  ————

  与凄惨压抑的金家不同。

  此刻,青州文院,一片欢呼之声。

  “李学长实在太厉害了,去到洛阳才短短两个多月,先是抚尺论法,现在又是写出惊天动地的天下知名篇,简直太给我们青州长脸了!”

  许多年轻人眼神炽热,拳头紧攥,充满崇拜敬佩之色。

  即便李讲在青州文院,只是待了短短一年的时间。

  但在他们看来,彼此却像是一个师门的师兄弟。

  李讲在外面闯出了自己的新天地,他们自然也与有荣焉。

  出门在外,甚至有人不说自己是“青州文院的”,而是说“我在世安侯李讲曾就读的文院”。

  书院某处。

  看着学生们如此高兴的模样,并肩站在一起的韩修德与陶彻两人,同样是老怀甚慰。

  “我就知道这小子能成。”院长含笑抚摸自己的胡须。

  “是啊,我们今年招生的数量甚至比前两年加起来都多,这里面,至少有八成的功劳可以记在李讲身上。”陶彻也笑道。

  “那小子在洛阳如此风光,我们青州也不能拖他的后腿啊。”

  “知道了院长,关于李讲那边提交过来的所谓‘小学’,我们在各个县城都已经完成选址施工,绝对能在一个月内完工。”

  “义务教育,是好事。”

  韩修德目光深远,止不住的赞叹,“李讲啊,他有圣人之资。”

  ————

  外界都是如此震动。

  可想而知,身处旋涡的中心,此刻的李家又是何等的热闹。

  观众席上,乐平公主清丽脱俗,身为皇家贵胄,她见过的天之骄子如过江之鲫,数不胜数。

  可即便是这样,她也是第一次亲眼目睹天下知作品的问世。

  乐平公主满脸复杂,显然深受震撼。

  “哎哟,疼!娘您拧我干吗?”

  李恩正盯着李讲呢,忽然感觉腰间传来一阵疼痛,低头一看才发现亲娘正在拧他的肉。

  “不是在做梦啊?李讲真写出天下知名篇了?”曹湘不信邪,又使劲。

  李恩疼得像鲶鱼一样蠕动,神情扭曲地说:“那是自然,我哥很厉害的,娘你别拧了!”

  本来,曹湘已经准备放手,结果看到儿子这个模样,气就不打一处来,又下手,

  “你还说意思说呢?我都不盼你天下知了,啥时候给我这当娘的一篇镇国?”

  李恩嘿嘿笑道:“娘你想要?要不我找二哥替你要一篇?”

  曹湘气死了,我要的是李讲的镇国作品吗?我要的是你的!

  “儿子你在这里站着,我给你找点东西吃。”曹湘低头就开始找家伙。

  李恩见大事不妙,转身就逃了。

  天空,《水调歌头》唤出的那轮月亮还没沉寂,说明异象还没完全结束。

  伴随着才气愈发汹涌,月亮升到一个高度后,天穹深处,顿时如同有两只无形的大手将其撕开。

  雷霆翻涌,狂风大作。

  灿烂的光芒,从月亮的方向远远射来,如同那一边有位仙人横甩钓竿,一道光团就这么垂落到了李讲的面前。

  “这是……天道赐宝!”

  “对啊!李讲二十岁不到的年纪,写出天下知名篇,理所当然应该打破记录,天道赐宝不奇怪!”

  人们吃惊之后,又很快释然。

  这可是天下知!

  一旦出世,注定成为流传千古的名篇,天道垂青太正常了,没有奖励才是奇怪之事。

  只是,天道会赐下什么呢?

  人们好奇不已,就连李家封地之外,都有目光望来,密切关注。

  毫无疑问,此刻的李讲俨然成为了洛阳城万众瞩目的存在,太多人动容了,手中的事再重要都放了下来。

  擂台中央,李讲站在书桌的背后,面前的光团霞光弥散,超然脱俗。

  相比前两次的激动,今天的李讲分外平静,泰然自若。

  他将手伸入光团之中,抓住那物件的同时,一行大字在他脑海浮现。

  “风华绝代。”

  这是新的天道评语。

  李讲将其拿出,当看清那物之后,脸上顿时浮现出一抹笑容。

  ——

  皇宫深处。

  借用宝物观察李家的唐帝瞳眸一缩,心中翻江倒海。

  “第二片……居然这么快就被他得手了!”

  此刻,就连唐帝都觉得有些震撼无言。

  什么时候,传说中青天宝箓的残片这么容易获得了?

  难不成,李讲说的……

  “不可能!下界之人,怎么凑得齐十块残片?”

  唐帝虽然在否定,但一颗心明显躁动起来。

  他意识到了,文相当日之语,简直如同靡靡之音般影响了他,深深扎根于心。

  “罢了罢了……”

  唐帝摇摇头,沉声喝道:“来人,传我谕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