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多年前,寇父村还不叫寇父村,叫“茱萸村”。
东南江临郡,妖魔横行,有些人为了逃离妖魔,背井离乡。
身无细软,肚饿难耐,渐渐开始拉帮结伙,一路上边逃边抢,做起了贼寇。
一日,一伙贼寇在某地抢劫了一家唐姓大户庄子。
他们趁夜翻墙进了庄子里,砍杀劫掠,把抢来的财宝、珍奇、食物、美酒装了好几车。
其中,这个大户家里有一卷私藏的脉种图卷,可指导普通人突破极限,强行觉醒“疯血脉种”。
这伙贼寇抢掠后,一把火烧了庄子,连夜流亡到茱萸村旁边山里。
他们先是一顿吃喝狂欢,打开一箱箱财宝,倒在一起,堆成金山银山,忽然发现一轴装裱精美的图卷从金山上滚了下来。
打开图卷,上面画着人体、经脉,旁边还有像蛇虫一般扭曲的小字。
贼寇大多不认识字,识字的也认不得这么多字。
可他们看得懂画呀!
他们发现,这个图卷上的内容竟然可以教人突破极限,立地飞升,不禁一阵欢呼大喜,互相约好一起修炼,一气成为“人上人”!
他们躲在山洞里,修炼了十几天。
某日深夜,杀欲齐齐发作。
众贼寇几乎同时意识混乱,陷入浑浑噩噩之中,按耐不住杀戮的欲望,纷纷跑出洞窟,冲进山下的村子里。
发了疯一样屠杀任何见到的活物。
杀到最后,理智完全被淹没,开始连自己人都杀!
一夜过去,整个村子几乎变成了一堆废墟,地上倒着数不清的尸体。
却有一个贼寇活了下来。
这个贼寇清醒后,见到满地残肢和血迹,内心陷入极度的恐慌害怕。
他慌乱地在村子中跑来跑去,发现废墟中还有一个幸存的幼童。
这个幼童嚎啕大哭,声音刺耳,一瞬间让这个贼寇清醒过来。
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前不久也是个村民,也有一个像这个幼童一样大的娃娃。
他赶忙抱起这个幼童,哄了好久,咬破手指,把血当成奶水,喂给幼童喝。
从那天起,他就把自己伪装成幸存下来的村人。
可脉种图卷还在山洞里!
他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又不舍得销毁。
于是他把图卷的内容刻在山里的洞窟内,然后销毁了手里的原图。
再后来,贼寇把房子搬到村子北面,像一个守卫一样,看守那座刻有图录的山洞。
每当有人靠近,他便出声喝止,说那山洞里有鬼神传言,靠近则容易被鬼上身。
在县衙的安排下,村子里迁移进来不少人,贼寇的年龄也慢慢变大,孩子也渐渐长大。
这个孩子本来就对当年的事情有一定的奇诡印象,一直觉得父亲并非自己的父亲。
再加上父亲这些年若有若无的离奇行为,以及周边的谣传,孩子竟然把当年的真相拼凑的七七八八!
孩子与父亲对峙,父亲愧疚的承认,希望得到孩子的谅解。
孩子杀死了父亲。
又找到了山洞,修炼了血脉脉种。
再后来,人们把后来的村子叫作“寇父村”。
至于是谁起的,又是怎么知道的,已经无从追溯了。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村里人丁再次兴旺起来。
其中就有一户家人,姓赵。
赵家生了个孩子,相貌清秀,不喜劳力,酷爱读书。
叫赵毅。
三年前,赵毅和李苒结婚,婚后没多久,赵毅就进京赶考。
考试,落榜,回家。
在快到家乡的时候,赵毅被附近的山贼劫掠,被强迫到寨子里当仆人,伺候山贼。
为了防止赵毅逃跑,山贼们打断了他的腿,从此他变成了——“赵瘸子”。
因赵瘸子是书生,又会写字,所以在寨子里,山贼们对他与其他仆人不同,偶尔会尊称一句“赵先生”。
“赵先生,帮忙写个告示呗?”
“那不叫告示,告示是衙门写的,贴在城门口的。你们想写的,叫勒索信。”
他们经常让赵瘸子念念县里的告示,写写一些门对子、家书、勒索的物资清单等等。
偶尔人手不够,也会满是歉意地让他帮忙抬抬尸体,丢到山下。
这给了赵瘸子许多接近山贼,聆听秘闻的机会。
包括山贼们口口相传的传说,寇父村里有“宝藏”——有图卷能让人立地飞升。
后来山贼们胆大妄为,居然勒索到一家大户头上。
很快就被县衙出兵剿灭了。
赵瘸子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县官老爷辩解,说自己本是落榜的学子,被贼人半道掳走,除了写写对联,从来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县官见他被打断了腿,又见他姓赵,便信了他的话,将他放了。
赵瘸子回到家,闭门不见人,也不读书,落榜让他对考功名失去了兴趣。
此时的他,看着自己的一条瘸腿,只会一心一意钻研一个问题:那个传说中可以让普通人飞升的图卷,究竟在哪?
终于,赵瘸子反复寻找,最终在山洞里找到了。
赵瘸子刻苦修炼,想早一日立地飞升,摆脱这条瘸腿。
终于,月初的一个清晨,他的心中如几十年前的匪徒一般,盛满了杀欲,疯癫地跑出山洞。
恰好遇到了绕山晨跑的白衣少年。
等到他清醒后,白衣少年已经失去了生命。
他不敢扔到山里,怕人发现洞窟的秘密,于是把少年的尸体从山上丢了下去。
特别顺手。
这一次的经历,让赵瘸子感到后怕。
他怕得是,如果不是少年恰好上山,自己就暴露了。
他深吸一口气,果断吸取了教训。
临近月中的时候,每个清晨,赵瘸子都会换成和白衣少年一样的白衣,在山腰对着村里招手。
就像一个阴暗的鬼魂,布置了一个摆放诱惑食物的陷阱,呼唤某个人的到来。
结果某个清晨,这个人真的来的——老寡妇。
赵瘸子一边堵住老寡妇的嘴,一边往她身上捆绳子,一边捆一边骂骂咧咧。
“都说你跟你干儿子有一腿,我看果然不假。”
他将她带到洞窟里,丢在一旁,自己开始修炼。
在杀欲发作的时候,老寡妇就成了“解药”。
和上次一样,赵瘸子手脚麻利地把尸体丢到山下。
村长发现前两个人死亡的规律,符合修炼疯血脉种的方法。
结合最近清晨,总是在自家窗户里看到“白衣女鬼”行走时跛脚的样子,村长猜测,是赵瘸子发现了洞窟的秘密。
村长去洞窟里检查,发现这里果然有人来过。
不过村长和“寇父”不一样,他并不介意有人学。
相反,他很庆幸,也很舒心,自己终于可以把秘密以一种“稳妥”的形式,交接出去了。
既然是“交接”,总得有个仪式吧。
村长找到赵瘸子换房子,赵瘸子确认的位置,是一个去往洞窟的好位置。
于是满口答应了。
村长很欣慰,他没有孩子,这栋村北的房子,就像是一个“王位”,从寇父手里,传到自己手里,现在再传给赵瘸子。
如薪火一般,代代相传,这让村长心里有颇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满足感。
赵家这边,因为换房子的事情,赵李氏,也就是李苒,和赵瘸子频频吵架。
这日,赵李氏早早打了洗脸水,伺候赵瘸子洗漱。
一想到这些年跟着赵瘸子没享到什么福,又出现好房子换破房子这档子事,成了村里人的笑柄,就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对着赵瘸子絮絮叨叨。
在赵李氏的絮絮叨叨之下,本应明日最后一次发作的杀欲,提前发作了。
他杀了自己的媳妇。
也不知道是为自己的野兽行径难过,还是为即将超脱感到兴奋,赵瘸子跪在李苒身旁痛哭。
赵瘸子迈着健壮的腿脚,跑回山上的洞窟,打算销毁修炼图,一走了之。
在洞窟里碰到了提前等待他的村长
可出乎村长意料的是,尽管他表述了这一切,赵瘸子也并不感激,更不想留在村子里,甚至想要销毁洞窟上的壁画。
他甚至想连村长一起杀了。
这让村长有一种望子成龙,却遭到背叛的感觉。
在村长几十年的功力镇压下,赵瘸子很快不是对手。
赵瘸子死了。
村长把赵瘸子扔到了原本自己家的秘密地窖里面。
地窖里,除了赵瘸子的尸体,还有几具妖魔的白骨,几具寻宝者的尸骨。
在满灰尘和蜘蛛网的角落,还有一具老人的骨骸。
东南江临郡,妖魔横行,有些人为了逃离妖魔,背井离乡。
身无细软,肚饿难耐,渐渐开始拉帮结伙,一路上边逃边抢,做起了贼寇。
一日,一伙贼寇在某地抢劫了一家唐姓大户庄子。
他们趁夜翻墙进了庄子里,砍杀劫掠,把抢来的财宝、珍奇、食物、美酒装了好几车。
其中,这个大户家里有一卷私藏的脉种图卷,可指导普通人突破极限,强行觉醒“疯血脉种”。
这伙贼寇抢掠后,一把火烧了庄子,连夜流亡到茱萸村旁边山里。
他们先是一顿吃喝狂欢,打开一箱箱财宝,倒在一起,堆成金山银山,忽然发现一轴装裱精美的图卷从金山上滚了下来。
打开图卷,上面画着人体、经脉,旁边还有像蛇虫一般扭曲的小字。
贼寇大多不认识字,识字的也认不得这么多字。
可他们看得懂画呀!
他们发现,这个图卷上的内容竟然可以教人突破极限,立地飞升,不禁一阵欢呼大喜,互相约好一起修炼,一气成为“人上人”!
他们躲在山洞里,修炼了十几天。
某日深夜,杀欲齐齐发作。
众贼寇几乎同时意识混乱,陷入浑浑噩噩之中,按耐不住杀戮的欲望,纷纷跑出洞窟,冲进山下的村子里。
发了疯一样屠杀任何见到的活物。
杀到最后,理智完全被淹没,开始连自己人都杀!
一夜过去,整个村子几乎变成了一堆废墟,地上倒着数不清的尸体。
却有一个贼寇活了下来。
这个贼寇清醒后,见到满地残肢和血迹,内心陷入极度的恐慌害怕。
他慌乱地在村子中跑来跑去,发现废墟中还有一个幸存的幼童。
这个幼童嚎啕大哭,声音刺耳,一瞬间让这个贼寇清醒过来。
他忽然想起来,自己前不久也是个村民,也有一个像这个幼童一样大的娃娃。
他赶忙抱起这个幼童,哄了好久,咬破手指,把血当成奶水,喂给幼童喝。
从那天起,他就把自己伪装成幸存下来的村人。
可脉种图卷还在山洞里!
他害怕被别人发现自己的秘密,又不舍得销毁。
于是他把图卷的内容刻在山里的洞窟内,然后销毁了手里的原图。
再后来,贼寇把房子搬到村子北面,像一个守卫一样,看守那座刻有图录的山洞。
每当有人靠近,他便出声喝止,说那山洞里有鬼神传言,靠近则容易被鬼上身。
在县衙的安排下,村子里迁移进来不少人,贼寇的年龄也慢慢变大,孩子也渐渐长大。
这个孩子本来就对当年的事情有一定的奇诡印象,一直觉得父亲并非自己的父亲。
再加上父亲这些年若有若无的离奇行为,以及周边的谣传,孩子竟然把当年的真相拼凑的七七八八!
孩子与父亲对峙,父亲愧疚的承认,希望得到孩子的谅解。
孩子杀死了父亲。
又找到了山洞,修炼了血脉脉种。
再后来,人们把后来的村子叫作“寇父村”。
至于是谁起的,又是怎么知道的,已经无从追溯了。
经过五十多年的发展,村里人丁再次兴旺起来。
其中就有一户家人,姓赵。
赵家生了个孩子,相貌清秀,不喜劳力,酷爱读书。
叫赵毅。
三年前,赵毅和李苒结婚,婚后没多久,赵毅就进京赶考。
考试,落榜,回家。
在快到家乡的时候,赵毅被附近的山贼劫掠,被强迫到寨子里当仆人,伺候山贼。
为了防止赵毅逃跑,山贼们打断了他的腿,从此他变成了——“赵瘸子”。
因赵瘸子是书生,又会写字,所以在寨子里,山贼们对他与其他仆人不同,偶尔会尊称一句“赵先生”。
“赵先生,帮忙写个告示呗?”
“那不叫告示,告示是衙门写的,贴在城门口的。你们想写的,叫勒索信。”
他们经常让赵瘸子念念县里的告示,写写一些门对子、家书、勒索的物资清单等等。
偶尔人手不够,也会满是歉意地让他帮忙抬抬尸体,丢到山下。
这给了赵瘸子许多接近山贼,聆听秘闻的机会。
包括山贼们口口相传的传说,寇父村里有“宝藏”——有图卷能让人立地飞升。
后来山贼们胆大妄为,居然勒索到一家大户头上。
很快就被县衙出兵剿灭了。
赵瘸子跪在地上,一把鼻涕一把泪,向县官老爷辩解,说自己本是落榜的学子,被贼人半道掳走,除了写写对联,从来没做过伤天害理的事情。
县官见他被打断了腿,又见他姓赵,便信了他的话,将他放了。
赵瘸子回到家,闭门不见人,也不读书,落榜让他对考功名失去了兴趣。
此时的他,看着自己的一条瘸腿,只会一心一意钻研一个问题:那个传说中可以让普通人飞升的图卷,究竟在哪?
终于,赵瘸子反复寻找,最终在山洞里找到了。
赵瘸子刻苦修炼,想早一日立地飞升,摆脱这条瘸腿。
终于,月初的一个清晨,他的心中如几十年前的匪徒一般,盛满了杀欲,疯癫地跑出山洞。
恰好遇到了绕山晨跑的白衣少年。
等到他清醒后,白衣少年已经失去了生命。
他不敢扔到山里,怕人发现洞窟的秘密,于是把少年的尸体从山上丢了下去。
特别顺手。
这一次的经历,让赵瘸子感到后怕。
他怕得是,如果不是少年恰好上山,自己就暴露了。
他深吸一口气,果断吸取了教训。
临近月中的时候,每个清晨,赵瘸子都会换成和白衣少年一样的白衣,在山腰对着村里招手。
就像一个阴暗的鬼魂,布置了一个摆放诱惑食物的陷阱,呼唤某个人的到来。
结果某个清晨,这个人真的来的——老寡妇。
赵瘸子一边堵住老寡妇的嘴,一边往她身上捆绳子,一边捆一边骂骂咧咧。
“都说你跟你干儿子有一腿,我看果然不假。”
他将她带到洞窟里,丢在一旁,自己开始修炼。
在杀欲发作的时候,老寡妇就成了“解药”。
和上次一样,赵瘸子手脚麻利地把尸体丢到山下。
村长发现前两个人死亡的规律,符合修炼疯血脉种的方法。
结合最近清晨,总是在自家窗户里看到“白衣女鬼”行走时跛脚的样子,村长猜测,是赵瘸子发现了洞窟的秘密。
村长去洞窟里检查,发现这里果然有人来过。
不过村长和“寇父”不一样,他并不介意有人学。
相反,他很庆幸,也很舒心,自己终于可以把秘密以一种“稳妥”的形式,交接出去了。
既然是“交接”,总得有个仪式吧。
村长找到赵瘸子换房子,赵瘸子确认的位置,是一个去往洞窟的好位置。
于是满口答应了。
村长很欣慰,他没有孩子,这栋村北的房子,就像是一个“王位”,从寇父手里,传到自己手里,现在再传给赵瘸子。
如薪火一般,代代相传,这让村长心里有颇有一种传宗接代的满足感。
赵家这边,因为换房子的事情,赵李氏,也就是李苒,和赵瘸子频频吵架。
这日,赵李氏早早打了洗脸水,伺候赵瘸子洗漱。
一想到这些年跟着赵瘸子没享到什么福,又出现好房子换破房子这档子事,成了村里人的笑柄,就气不打一处来,又开始对着赵瘸子絮絮叨叨。
在赵李氏的絮絮叨叨之下,本应明日最后一次发作的杀欲,提前发作了。
他杀了自己的媳妇。
也不知道是为自己的野兽行径难过,还是为即将超脱感到兴奋,赵瘸子跪在李苒身旁痛哭。
赵瘸子迈着健壮的腿脚,跑回山上的洞窟,打算销毁修炼图,一走了之。
在洞窟里碰到了提前等待他的村长
可出乎村长意料的是,尽管他表述了这一切,赵瘸子也并不感激,更不想留在村子里,甚至想要销毁洞窟上的壁画。
他甚至想连村长一起杀了。
这让村长有一种望子成龙,却遭到背叛的感觉。
在村长几十年的功力镇压下,赵瘸子很快不是对手。
赵瘸子死了。
村长把赵瘸子扔到了原本自己家的秘密地窖里面。
地窖里,除了赵瘸子的尸体,还有几具妖魔的白骨,几具寻宝者的尸骨。
在满灰尘和蜘蛛网的角落,还有一具老人的骨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