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走!我们不回头!-《纨绔舅舅和他的十个大帝外甥》

  李二牛抱着那个小小的包袱,埋头疾走。

  他脑子里全都是王氏的声音,他不敢想,怕想到他们就会忍不住想要回去。

  他凭着模糊的记忆,朝着远离村落、通往南州城外的方向奔去。

  月光时而被云层遮蔽,四周一片昏暗,只有他粗重的喘息和急促的脚步声在寂静的田野间回荡。

  他像一只离群的孤雁,仓惶地扑向未知的黑暗。

  不知奔走了多久,双腿早已酸痛麻木,汗水浸透了单薄的衣衫。

  终于,他看到了前方不远处模糊的城郭轮廓,那是南州城的边界。

  再往前,就是通往更广阔天地的官道岔口了。

  他停下脚步,靠在一棵老树上喘息,胸膛剧烈起伏。

  离别的痛苦和前途的迷茫交织在一起,几乎让他窒息。

  他抬起头,茫然地望向岔路口的方向,那无边的黑暗仿佛要将他吞噬。

  就在这时,一点微弱的火光,在远处的岔路口旁摇曳了一下。

  李二牛以为自己眼花了,用力揉了揉眼睛。

  紧接着,第二点、第三点……越来越多的火光,如同黑暗中悄然苏醒的萤火,在官道岔口附近亮了起来。

  火光渐渐汇聚,出现一个个人影的轮廓。

  他们沉默地站在那里,火把的光芒跳跃着,映照着一张张熟悉的脸庞。

  他们大多和李二牛一样,穿着朴素的粗布衣裳,背着简单的行囊。

  他们的眼神,在火光的映衬下,锐利而坚定,没有半分迷茫。

  李二牛惊呆了,心脏猛地一跳。

  那些人显然也发现了他这个从黑暗中踉跄奔来的身影。

  短暂的寂静。

  只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在夜空中轻响。

  双方隔着一段距离,在摇曳的火光中对视着。

  李二牛看到了人群中有曾经一起冲击府衙的张三,有总是默默帮忙照顾伤员的老赵头。

  甚至还有那个在送别时鼓起勇气问“清平道还在吗”的年轻后生!

  他们怎么会在这里?

  疑惑、震惊、难以置信的情绪在他心中翻腾。

  就在这时,人群中不知是谁,看着李二牛那副惊愕呆立、风尘仆仆又带着点狼狈的样子,突然憋不住了,忍不住发出了笑声。

  “噗嗤……”

  又一个笑声响起。

  “哈哈哈……”

  紧接着,更多的人笑了起来。

  很快,整个聚集在岔路口的人群都爆发出了一阵爽朗,豪迈的大笑声。

  笑声在寂静的夜空下回荡,冲散了离别的愁绪和前途的阴霾。

  张三一边笑一边大步走上前来,用力拍了一下李二牛僵硬的肩膀:

  “二牛哥!瞧你这慌里慌张的样儿,跟后面有狼撵似的!咋地?也偷偷摸摸溜出来的?”

  老赵头捋着胡子,火光映着他眼角的皱纹,也带着笑意:

  “老婆子堵门口了?还是娃抱着腿不让走?”

  那个年轻后生挤到前面,脸上还带着离家出走的紧张,但眼睛亮晶晶的,也跟着笑道:

  “俺也是!俺娘差点把门栓插死!俺是从后窗户爬出来的!”

  但他不知道的是,那个后窗户是他娘为他留的。

  在他离开的时候,那个年迈的妇人正站在他的不远处,默默地看着,默默地抹着眼泪。

  在场人大都是这样,偷偷地离开,背井离乡,准备去新的地方。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笑声更大了,不再提及自己离开时的窘迫,彷佛只要笑着就能够冲刷离别的悲伤。

  这笑声里,没有嘲讽,只有一种心照不宣的默契。

  他们彼此打量着对方那相似的、偷偷摸摸离家、背着小小包袱的窘迫模样。

  看着对方眼中和自己一样的决心与忐忑,离家时的沉重和孤独感,竟在这哄堂大笑中奇异地消散了大半。

  李二牛看着眼前一张张在火光下大笑的脸庞,一股巨大的暖流猛地冲上心头。

  离家时强忍的泪水再也控制不住,汹涌而出。

  但他没有哭出声,嘴角却不受控制地向上咧开,最终也化为了释然和激动的大笑声。

  “哈哈哈……你们……你们这帮家伙!”

  李二牛又哭又笑,声音哽咽。

  “原来……原来都在这儿啊。”

  “废话!”

  张三搂住他的脖子。

  “泽公走了,明公钧公回家了,可清平道还在!”

  “这世上跪着的人还多着呢!咱们能吃饱穿暖了,就窝在家里享福?那还是清平道的好汉吗?”

  “对!” 年轻后生激动地挥舞着火把。

  “俺们得接着干!去帮那些还没站起来的人!”

  “没错!”

  “走!”

  “一起走!”

  群情激昂,火把的光芒在夜色中连成一片跳动的火焰长龙,驱散了黑暗,向着远处继续蔓延。

  李二牛抹了一把脸上的泪和汗,挺直了腰杆。

  他看着身边这些在火光下如同兄弟般的同伴,心中再无半点迷茫和孤独。

  原来,他并非孤身一人踏上这条路。

  清平道的火种从未熄灭,它只是散入了千千万万个像他们一样不甘沉默的心灵深处。

  此刻,又重新汇聚成了燎原的烈焰。

  “走!”

  李二牛接过旁边人递来的一支火把,高高举着。

  “向前走!不回头!”

  “走!”

  “不回头!”

  众人齐声应和,火把的光芒连成一片。

  希望,从来不是等待恩赐,而是薪火相传。

  是每一个在黑暗中觉醒的人,挺起脊梁,走向更深的黑暗去点亮光明的勇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