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圣旨到-《我一个兵修,凭什么跟你单挑啊》

  三日后,

  演武场内的兵家变得更少了,伐山楼内更是只能看到穿着红色长袍的兵部典吏在四处奔走。

  天色未亮卫渊便出来修行,此刻,他正站在演武场上的一处空地,传授几人一些简单的拳脚功夫。

  这是他从杀人拳和挫骨手中特意挑选出的几招,只要练熟便能做到空手杀敌。

  比几人本身的功夫不知高明多少。

  向来与张豹形影不离的柳青山自从那日之后,便再也没出柳府,甚至就连张豹上门去寻他,也被其婉拒。

  此举让张豹极为郁闷,连续几个晚上都跟卫渊念叨此事,说他翻脸如翻书,忒不讲究!

  若他有朝一日回来,定要六日不理他。

  ...

  “行了。”

  “这几招已经足够你们用了。”

  卫渊的眸光扫过高矮两人。

  “至于兵器之法,就等回了临安再说吧,毕竟我也不知道你们两人究竟擅长什么。”

  “多谢大人!”

  三人拱手抱拳齐声道,而后便开始各自练习了起来。

  …

  大日渐升,挥洒的金沙铺满整个演武场。

  卫渊躺在借来的竹椅上,口中含着糖块,右手枕在脑后,目光发直地望着万里无云的蓝天,也不知究竟在想什么。

  微风拂过,

  将那光秃枝桠吹得不停晃动,发出“沙沙”声。

  练了一个多时辰的张豹气喘吁吁走来,一屁股坐到卫渊身边,满脸不忿道。

  “大人,你说那柳青山…”

  “哎!”

  “打住打住!”

  卫渊一听张豹说话便感觉脑子嗡嗡的,好似有群蚊环伺,只能捂住耳朵,无奈笑骂道。

  “你他娘的别说这件事了行吗?听得我耳朵都出茧子了。”

  “有这功夫你多练练武不行?”

  他指了指不远处的归海鲸和骆病隐,斜着眼睛道。

  “你看看人家,再看看你,别以为修出了三枚煞轮,迈入二境以后便能轻松。”

  “我跟你说,差远了!”

  “你这样的再来十个,大人我也能从头到尾打上几个来回。”

  张豹的嘴角微微抽动几下,旋即,重重叹了口气。

  “唉!大人你还是不懂我啊!”

  说着,委屈巴巴地朝卫渊伸出大手。

  “做甚?”

  “心里发苦,给我拿块糖吃。”

  卫渊松了口气,将怀中的油纸包递了过去。

  “前几日教你的东西学的如何了?”

  “差不多了。”

  张豹将两块方糖放入口中,把油纸包又胡乱塞回卫渊胸口。

  心念一动,周身散发的骇人煞气登时便少了三成左右。

  “还不错,最近几日你要多多修行,最好能做到一直如此。”

  张豹点了点头,坐在一边沉默不语,许久之后,又忍不住开口问道。

  “不过,我还有一件事不明白。”

  “有屁就放。”

  “这藏匿煞轮的法子我学它干嘛?好不容易修出了三枚煞轮,这一下子又少了一个,总觉得心里空荡荡的。”

  卫渊倒吸了口凉气,咬着牙道。

  “滚一边去,你他娘的也忒矫情了,让你练就练,别他娘的废话。”

  “哎!”

  张豹捂脸摇头。

  “大人,你还是不懂我啊!”

  “滚。”

  “好嘞!”

  …

  临近正午,

  盘膝在地修行的卫渊缓缓睁开眸子,望着远处空荡荡的门口,口中呢喃道。

  “圣旨还没到吗?”

  “难不成这是要好好磨磨卫某的耐性?”

  “真他娘的离谱。”

  卫渊起身松了松筋骨,朝着不远处的三人招了招手。

  “走吧,填饱肚子后回来再练。”

  闻言,

  三人立刻收了把式,满头大汗地朝着卫渊走来。

  视线落在在两人身后一瘸一拐的骆病隐身上,望着他那双已经被磨损大半的高底靴子,他沉吟几息,开口道。

  “实在不行,等回了临安,我让人给你打双合脚的铁鞋吧?”

  “正好我那有一位手艺不错的铸兵大师。”

  “他见多识广,一定有办法能让你平日里的行动舒服些。”

  “全听大人的。”

  骆病隐咧嘴一笑。

  经过几日的接触,这个闷葫芦明显开朗不少,不再像之前那般苦大仇深,沉默不语。

  一行四人就这么有说有笑地朝着门口走去。

  可还没走几步,就听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来。

  卫渊抬眼望去,只见数匹通体乌黑的高头骏马,踏着鼓点般的沉重蹄音,自那朱红大门的洞开处闯入演武场。

  为首骏马上坐着一位身材臃肿的年老宦官,身着一件一尘不染的紫色大袍。

  腰间悬着金色鱼袋,满是褶皱的苍白大脸如深秋古井一般,无悲无喜。

  眉目线条更是纤细异常,隐隐透露出一股生人勿近的疏离之感。

  卫渊瞳孔微缩,只一眼便认出了为首那人!

  正是年轻皇帝身边的那位大宦官!

  自己还曾与他有过百两之交!

  视线下移,一抹明黄之色随着骏马奔跑,从其怀中露出一角。

  望着这一幕,卫渊的呼吸声明显急促了几分,眼神中也隐隐闪过一抹期待。

  这是圣旨来了?

  伐山楼内,

  无数身着红袍的典吏鱼贯而出,生怕自己出来的慢了,惹得这位明显是从宫中出来的贵人不快。

  老宦官拽住缰绳,骏马的口鼻之中吐出几道浑浊白雾。

  “圣旨到!”

  富有穿透力的尖细嗓音撕裂演武场内令人窒息的气氛,如同锐器划破丝帛。

  带着漠然的俯视目光缓缓扫过在场众人,在与卫渊对视的刹那。

  无悲无喜的苍白脸上仿佛冰山融化一般瞬间便露出笑意。

  本就纤长的双眼更是眯成了两道缝隙。

  正当恭敬站成几排的红衣典吏们好奇这贵人为何无故发笑之际。

  却见老宦官已经翻身下马。

  他落地无声,没有丝毫停顿,步履轻快如同施展轻功一般,直抵一位魁梧如山的年轻兵家面前,眉眼带笑道。

  “卫校尉…不对,是卫守捉使,接旨吧。”

  此话一出,

  附近众人这才知道,原来一直在这演武场内不肯离开的汉子,竟是此次兵部大试的魁首。

  “这究竟是得了多大的造化,竟让陛下身边的红人亲自来送圣旨?”

  一位红衣满脸不敢置信地小声道。

  “是啊,之前的兵部状元可都没有这般待遇。”

  “不错,上一次的兵部状元如今在禁军任职,听说已经升到从六品了,不知这卫状元…”

  “都闭上那张破嘴,静静看这便是。”

  卫渊将头埋低,恭敬作揖。

  老宦官从怀中掏出明光卷轴,缓缓扯开。

  “奉天承运皇帝昭曰,今有兵部状元卫渊英武超群,德才兼备,魁星耀世。

  值此边疆用人之际,特授尔为观江守捉城,五品守捉使…

  望尔能守土安民,以固邦疆……钦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