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7章 吓唬谁呢你?-《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五十万?

  想得美。

  等你试完车,劳资再找机会扣你一笔。

  想到这,李北玄眼神一闪,脸上露出几分坏笑。

  毕竟李北玄也清楚。

  赢世民是个很少拔毛的铁公鸡。

  要是不趁这种时候多要点银子,那以后就没机会了。

  而且他要钱,也不仅是为了实验室,也是为了将来手头能宽裕点。

  搞研发?

  要钱。

  请工匠?

  要钱。

  买材料?

  要钱。

  哪一样不烧钱?

  蓝田虽然是个下金蛋的老母鸡,但架不住他花钱的地方多啊!

  两个无底洞在蓝田摆着呢。

  一个学院,一个实验室。

  前者还好,毕竟除了化学和机械与工程学院,其他的学院里讲的大部分都是理论上的知识。

  花不了几个钱。

  但后者烧钱可就烧的厉害了。

  尤其是在现在这个档口。

  李北玄已经把他知道的,大概的理学基础,各项公式都教给了学生们。

  在这种情况下,再往前走一步,就是从纸上谈兵到能造出来的阶段了。

  这一步,说难不难,但说容易,也绝不容易。

  因为纸上画一画、嘴上讲一讲,成本不过是几张宣纸、几块砚台。

  但一旦落到实处,那就是一斤钢、一两铜、一尺布料都得真金白银地往里砸。

  特别是眼下李北玄手头同时推的几样东西。

  自行车已经试做出第一代雏形,但若真要量产,还得有专门模具,还得配专门车间。

  机械传动的抽水机,图纸已经画好,但真正造出来,还得试误无数次,才能确定是可靠可修的东西。

  高炉炼钢的实验,一直卡在反复实验的比例难题上,得靠大量试验数据才能调出稳定配方。

  这些,不是一帮抄书先生能解决的事。

  而李北玄带的这批学生,大部分还是靠画图和手工的方式推进项目,慢得很。

  他得给他们时间,也得给他们条件。

  而条件这俩字,归根到底,就是钱堆出来的。

  他要这五十万,不光是为了眼前要交差的自行车。

  而是要借这个由头,把蓝田整个科研系统,撑出个框架来。

  所以此时坐在车中,看着一路从御道驶向蓝田的车队,李北玄心情倒还算不错。

  而他对面的赢世民,自然不知道这小子心里打的算盘。

  此时,只是半信半疑地想着:“真能有那种怪物?能让兵士不用马,就跑得比快马还远?”

  可心里虽然疑着,但表情却越来越期待,已经迫不及待地想看个究竟。

  “人和啊……你说的那自行车,到底是个什么玩意儿?给朕讲讲?”

  赢世民有些期待的问道。

  而李北玄闻言,顿时弹起来,用销冠的语气对赢世民忽悠道:“陛下,那可真是个宝贝东西。”

  “简而言之,就是两只轮子一根链儿,人踩踏板,它就走。省力、省时,还省草料。”

  “一个士卒,平地上骑这玩意儿,一天跑他个五百里,轻轻松松!”

  赢世民听得有些惊,睁开一只眼看他:“……你这玩意儿,比战马还快?”

  李北玄一笑,摊手:“真比不了马快,毕竟马是四条腿,人就俩。但这玩意儿稳定啊,能量小、回报高。”

  “最要紧的是,便宜!十两银子一辆,用几年都不带坏的。”

  “咱不拿它上战场冲锋,用来传令、巡逻、运东西,完美得很。”

  “而且皮实耐草,就算坏了也好修,工匠拿个扳子一撬,链条一接,又能蹬出去三百里。”

  赢世民听得眉毛直跳。

  但再一想李北玄那张嘴,向来能把茅厕说成御花园,也不好真信得太全。

  于是犹豫了一下,问道:“人和,你跟朕说句实话,你是不是想趁机又多讹我点?”

  李北玄无奈一摊手:“陛下您太冤枉我了,我要真讹您,我早就该把这玩意儿捧成九天仙兵、玄天神器了。”

  “可我说的,全是实话,哎,你看了就知道了,可能有点丑,但绝对好用!”

  李北玄拍着胸脯说道。

  而赢世民虽然还有些不太相信李北玄的人品,但犹豫了半晌,还是选择相信李北玄的实力。

  毕竟这货在奇技淫巧这方面,确实是有点天份在的。

  不说别的,现在基本已经全国推广的贞观犁,不就是这小子整出来的?

  “……行,你要是诳朕,那那五十万两你也别想要了。”

  “哎呀知道了知道了,吓唬谁呢……”

  李北玄不以为意的摆了摆手。

  而赢世民见状,忍不住笑了一声,抬手拍了李北玄的后脑勺一把,倒是真没再说什么。

  而李北玄微微眯起眼睛,不自觉,心中有些感慨。

  自行车这个概念,确实是他先提出来的。

  而且,也确实是蓝田实验室自主研发出来的。

  从理论到实物,从想法到样品,全程没有照搬图纸,更没有外来援助。

  但要说李北玄在其中立了多大功劳,倒也不尽然。

  毕竟李北玄作为一个穿越者,作为一个曾经靠骑共享单车通勤上下班的职场牛马,说熟悉自行车吧,也的确熟悉。

  但说专业吧,他也实在谈不上。

  他确实清楚自行车的大致结构。

  两个轮子,一副车架,一根链条,一套踩动踏板带动后轮的传动装置。

  更进一步,他也隐约知道要想这玩意儿跑起来,至少得有几个关键部件。

  链条与齿轮的咬合关系,轴承的作用,车把的转向控制,以及整车重心的分布。

  但说到底,这些知识,只是他的使用者经验,并非工程师能力。

  他知道链条得绕过齿盘,知道后轮要有飞轮,知道踏板转动方向要一致,还得能倒骑刹停。

  但真让他掏出纸笔,画出一整套标准比例图?

  或者让他解释链条节距、齿比计算、轴承摩擦力学?

  那他就只有一个字。

  不会。

  所以在最初,他其实是有点心虚的。

  而且,做得也很不厚道。

  只是心血来潮画了张概念图,图上稀里糊涂地画了两个轮子、一根链条、一对踏板,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

  自以为这是个遥遥无期的目标,没指望能在短时间内见到成果。

  然而蓝田这地方,从来不缺聪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