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章 没事就去找个牢坐-《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反、反省啥呀?”

  常涂眨巴了一下眼睛,语气里是真茫然。

  赢世民正值怒火上头,闻言顿时怒极反笑。

  抬手指了指他,又收回来,像是骂不出口也懒得骂。

  反省什么?

  当然是反省他不听话!不办事!磨洋工!阳奉阴违!

  这事说起来,锅确实主要得赢高明去背,没得洗。

  他疯,他闹,他搅得熙和园天翻地覆、还被自己亲妹子抽了一耳光,这等丢人现眼的事情,传出去让人听见,只怕宫闱上下都得笑掉大牙。

  赢世民自认给了这傻儿子够多机会,出事前还特意让常涂去打招呼,就是希望北玄能稍微迁就一下,给太子一点体面。

  毕竟那是太子。

  可结果呢?

  李北玄自己确实没把事闹大。

  赢丽质却冲上去了,还结结实实扇了赢高明一耳光,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丝毫没顾太子的颜面。

  这……真不算李北玄的错吗?

  赢世民心里不是没衡量过。

  从道理上讲,是赢高明先乱来,是他自取其辱,是他自己先犯贱,还没讨着半点好,怪不了别人。

  但站在帝王的位置,赢世民看的不是谁在理谁在情,而是谁更该稳住局面,谁更该懂得分寸。

  而李北玄……他显然是有那个能力的。

  赢世民自问,还算了解李道正这个儿子。

  李北玄从来不是个鲁莽之人,也不是那种冲动行事、毫无顾忌的家伙。

  他心里有数,眼里有光。

  最擅长的,就是权衡利弊、拿捏人心。

  赢高明在园子里闹得那一出,以李北玄的心性,他若真想平事,必然能想出更妥帖的法子。

  譬如让人把人劝走,譬如主动服个软转移矛盾,譬如搬出自己来给太子撑个台阶下。

  这些法子他不是没想过,他是根本……没做。

  他甚至就那么静静看着,甚至纵着丽质出手。

  换句话说,他明明有能力收场,却没去收。

  为什么?

  赢世民闭了闭眼,心头怒意又是一阵翻涌。

  他当然知道为什么。

  因为李北玄那会儿也窝着一口气。

  赢高明跑到他园子里撒野,把他这个定远伯的面子放到地上踩。

  他能不气?能不记仇?

  可就算心里不痛快,就算再委屈,赢高明也是储君,是未来登基为帝之人。

  李北玄难道真不懂这点?

  赢世民不是没心没肺的暴君,他能理解李北玄那股子不服气。

  甚至……换他是李北玄,或许也会恼,也会怒,也会不甘心。

  但,那是你该有的态度吗?

  那是你该有的做法吗?

  抛开事实不谈,你特么就一点问题都没有吗?

  但这些话,赢世民没说出口。

  他抬起手,想挥,却最终只是狠狠一握。

  不能说。

  一旦说出来,就好像是在指责李北玄操控赢丽质,是在说他手段太多、心术不正,是在暗示他在宫中结党营私、挑唆公主对太子无礼……

  就等于亲口给他安了一个“佞臣”的名头。

  他不能这么做。

  他不能逼着李北玄走到“权宠骄纵”的那条路上。

  他更不能让外人觉得,太子丢了脸,是因为有人在背后设计。

  赢世民深知,这不是李北玄的错。

  是赢高明自己不中用。

  他该镇场的时候不镇场,该回击的时候不回击。明明是一殿之储,却连一句重话都不敢说出口。

  软,太软了。

  就这么点挫折,就灰头土脸地退回来,还敢做储君?

  赢世民握紧了拳头。

  可归根结底,这锅还是得赢高明自己背。

  李北玄再多错,也只是没及时圆场而已,说重了,是个心里不痛快的年轻人。

  不是佞臣,也不是祸害。

  他在这场乱局中唯一的错,就是冷眼看了一出戏。

  而这出戏的主角,是赢高明自己演砸的。

  “玛德,看着人家的儿子进退有礼,年少有为,朕心里怎么就这么不痛快呢?”

  赢世民抬起手搓了搓脸。

  又对常涂招了招手:“给我随便找几条李北玄的小辫子,让他闲的没事就去找个牢坐!”

  “……扔几天就好,别真把人磋磨坏了。”

  赢世民甩了甩手,语气里带着三分烦躁,七分敷衍。

  像是在训人,又像是在发泄。

  而常涂愣了一下,立刻躬身应下:“喏。”

  瞬间明白过来。

  陛下这不是要治李北玄的罪,也不是动了杀心,甚至连敲打都算不上。

  充其量,就是在给太子一个交代。

  这江山以后归谁不一定。

  但现在,他这个当皇帝的,得把规矩再立一遍。

  赢丽质能骂、能打、能气人,却不该不顾礼数,给太子当众一个耳光。

  李北玄能权衡利弊、藏锋敛势,却不该冷眼旁观,任场面失控。

  太子再不中用,那也是太子。

  不管怎么样,不能让太子的脸掉地上。

  不过,给李北玄找小辫子?

  那这事儿可不好办啊。

  常涂坐在台阶上,一边发呆一边暗暗叫苦。

  说是“随便找几条小辫子”,但李北玄那是什么人?

  他不是没毛病,他是毛病多得数不过来!

  真要下死劲翻账本,单是前两年跟随朱知节出征那回,随便抠一抠,就能定他个“私调军政”、“越权擅作主张”的大罪。

  换个皇帝坐这儿,说不得早就把他一撸到底,贬去岭南喂蚊子了。

  更别提他跟那几位阁老尚书节度使、封疆大吏老国公们,私下走动得也忒密了些。

  来往的信、送的物、口头打的招呼……

  哪一样捋不出点结党营私的味儿?

  甚至京里几家盐商、钱庄、粮行,全有他的影子。

  换个年头,这都够“操纵国计”、“扰乱市利”的罪名了。

  只不过是因为,赢世民知道他不是反贼,也没什么野心,又看在他确实有能力的份上,懒得跟他计较而已。

  而现在陛下的意思,明显也不是要杀他,是要关几天,做个样子。

  做样子,那就得做得巧,做得轻,不伤筋骨、不损脸面。

  还得让外人看着合情合理。

  所以只能挑点李北玄自己都懒得掩饰的小毛病来糊弄个过场。

  可问题是,李北玄从不犯小错。

  他犯的,全是动摇根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大错!

  要真办他,去按他那些大事查?

  呵。

  随便挑一条,枪毙他五分钟都不冤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