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3章 授人予鱼,不授人予渔-《从负债百万到最强锦衣卫》

  想到这里,赢世民不觉有些沉默。

  他虽然出身赢家嫡脉,但却并不是顺理成章登上皇位的那位天命之子,而是一步血淋淋地踩着玄武门的尸骨夺来的皇位。

  那一日的血雨腥风,至今仍在许多人心底留下阴影。

  那一天,天下人都知道长安城里,出了个不择手段的狠皇帝。

  后来这些年,他是雄主还是昏主,还没有定论。

  可心狠手辣这四个字,已经跟在他身后甩不掉了。

  赢世民不怕被人骂。

  但他知道,这个名声一旦定死,就像给脸上刺了刺青。

  任他怎么洗,也洗不掉。

  而过去打仗、平叛时,赢世民懒得在乎世人怎么说。

  因为那时威比恩重要。

  但现在,天下格局渐稳,武朝已经站在三分之一的天下之巅,他反倒开始在意起别人的眼光了。

  尤其是那些在册封体制里承认他正统的小国、藩属、藩商。

  他不想有一天,在史官的笔下只留下酷烈无恩的评语。

  不是因为害怕后人非议,而是赢世民本就有一份要做真天子的野心。

  天子要的是威服四海、恩泽万邦。

  若只是屠刀见血的匠人,那是霸,不是王。

  可话说回来,肥料、青霉素、煤炉这些玩意儿,是真正能改变国力的东西。

  肥料一旦外泄,吐蕃的粮食缺口就能补一半。

  青霉素更不用说,战场上用得上,流行病里也用得上。

  至于煤炉,能熬过高原的长冬,省去多少伐木劈柴的劳力。

  这些东西若是落到吐蕃手里,不只是救命,而是能让他们迅速缓过一口气。

  而缓过来之后,他们会不会反咬一口?

  谁能保证?

  越想越烦躁。

  赢世民揉了揉眉心,眼神里透着几分不甘与暴躁。

  冷声嗤道:“那劳资难道就为了个破名声,去养虎为患?”

  李北玄闻言,忽然笑了。

  那笑容里带着点狡黠,又带着点漫不经心的轻松,仿佛早就料到他会这么问。

  “养虎啊……”

  他慢悠悠地道:“可养虎,也不一定就是为患。”

  赢世民抬起眼来,眯着眼睛盯着他,没有说话。

  只是用那种沉默压迫的目光,催他把后半句说出来。

  而李北玄则伸手,虚虚在空中比划了一下。

  语气平淡道:“养虎确实是有危险,如果那头老虎,被你套上了锁链,被你拔了牙,被你剪了爪,那它还算是患吗?”

  听到这话,赢世民的眼皮微微跳动了一下,仍旧没有开口。

  他知道,这小子接下来要说的,才是关键。

  果然,李北玄往椅背一靠,换了个更舒服的姿势,开始慢条斯理地铺开他的算盘。

  “陛下,谁说给他们肥料,就一定要把配方全交了?谁说卖药,就一定要告诉他们怎么炼?谁说给煤炉,就一定要让他们自己造得出来?”

  “咱们可以给成品,不给技术。可以限量供应,不许多要。让他们用得爽,却又用得离不开咱们。”

  “说白了,就是授人予鱼,不授人予渔。第二个是带水字旁的渔,你懂。”

  说罢,李北玄微微一挑嘴角,露出了一个堪称魔性的笑容。

  而赢世民,一时间有些愣住。

  指尖在案几上轻轻敲着,眼底闪过一丝若有所思。

  不得不承认,李北玄的这番话,听起来既阴险,又有几分说服力。

  可在这个时代,这种技术封锁的念头,几乎没人往深处想过。

  古人的观念,总归是质朴的。

  自家有好东西,若有人来求,大多数人下意识的反应,不是藏起来不给,而是拿出来显摆,甚至还要主动送出去,让人知道自己慷慨大方。

  汉代的时候,就已经有了“敝帚自珍”这个成语。

  意思是破扫帚也当宝贝一样珍惜,本是讥讽人小气吝啬的。

  这说明什么?

  说明在古人的价值观里,护着自己的东西不让别人碰,并不是光彩的事,反而容易落下不义、狭隘的名声。

  所以,在这样的文化土壤里,技术封锁是个很生僻、甚至让人不适的概念。

  哪怕是朝廷重臣,很多时候在得知李北玄会故意设置技术壁垒时,也只会认为,哦,李北玄这是在保密军事机密。

  哪怕是连工部也不告诉,他们也可以理解。

  甚至还会觉得李北玄这是谨慎、忠君爱国的表现。

  但他们却怎么也不会想到,李北玄这是在玩分割技术链条、断绝核心环节这种玩法。

  因为这对于他们来说太超纲了,而且也太不厚道了。

  就算想到了,大多数人碍于面皮,也不会这么去做。

  而李北玄不同。

  他的脑子里,装着的是后世几百年的经验。

  而他也太清楚,这种只给成品,不给方法的生意,是怎么让一个国家牢牢掐住另一个国家的咽喉的。

  后世那些跨国军工巨头,哪一桩不是这么干的?

  飞机卖给你,可以。

  发动机核心数据,绝不交。

  导弹发射车卖给你,可以。

  制导芯片的底层算法,绝不交。

  哪怕是卖化肥、卖药剂,也会用配方分级、工艺分段、原料替换这些手段,保证你永远离不开它的供应链。

  而李北玄的意思,就是把这套后世的思路搬到武朝来用。

  卖,可以卖。

  但卖的不是技术,而是一条看得见、摸得着,却永远离不开的锁链。

  赢世民听到这里,目光渐渐收紧。

  这种想法,对他来说既陌生,又危险。

  可偏偏,这危险带着一种极强的控制感。

  就像用一根细长而结实的缰绳,勒住了吐蕃的脖子。

  让他们在活下去的同时,永远别想跑远。

  “人和啊人和……”

  赢世民的眼神不自觉暗了下来,看着李北玄,忍不住喃喃道:“难怪你跟许延族那货能混到一起去,你俩还真是一丘之貉……”

  “不不不。”

  李北玄摇了摇手指,慢条斯理的一呲牙:“我比他聪明多啦。”

  “……嗯,那倒是。”

  赢世民抽了抽嘴角,但也没有塌他的台。

  点点头后对李北玄招了招手,道:“来,把你说的那个什么技术封锁,好好跟朕讲一讲。”

  “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