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日,鸡鸣山梁军大营。
正午的日头像一盆熔化的铜汁倾泻在校场上。士兵们的铠甲烫得能烙饼,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蒸发,只在黝黑的脸颊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
"军师真要登台求雨?"年轻士兵王二狗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他不安地摩挲着长矛,矛杆已经被手汗浸得发亮。
老兵赵铁柱狠狠瞪了他一眼,脸上的刀疤在烈日下显得格外狰狞:"闭上你的鸟嘴!陆军师是得道高人,说能求来雨就一定能!他老人家在江陵时,连蛟龙都召得来!"
校场中央,三丈高的木台巍然矗立。陆法和缓步登台,玄色道袍在热风中纹丝不动。他每一步踏在木阶上都发出沉闷的"咚"声,仿佛踩在众人心头。
陈庆之抱臂立于台下阴影处,眯眼望着这位神秘的军师。阳光透过帐幔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人看不清表情。他知道陆法和并非真有什么神通,不过是精通天文气象罢了。但此刻,他需要这场表演——需要将士们相信天意在梁。
"咚——咚——咚——"三声战鼓响彻军营,嘈杂的校场瞬间鸦雀无声。
陆法和立于高台中央,桃木剑指天,剑穗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他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五方龙王听我令..."那咒语晦涩难懂,却带着奇特的韵律,像一条冰凉的小蛇钻入每个听众的耳中。
王二狗仰着头,阳光刺得他眼泪直流也不敢眨眼。他感觉膝盖发软,某种无形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要念到什么时候?"校尉李麻子小声嘀咕,手指不安地敲打着刀鞘。
"噤声!"胡僧佑厉声喝道,铜铃般的眼睛瞪得几乎要凸出来,"扰了军师作法,老子活剐了你!"他腰间的九环刀随着怒吼哗啦作响,吓得李麻子一缩脖子。
陆法和心知肚明,他根本不需要这些咒语。三日前观紫微星暗淡,昨日晨起见东南方有鱼鳞云,他早已断定今日午时三刻必有暴雨。但这场戏,必须演足。
桃木剑在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陆法和的吟诵声越来越急。一刻钟过去了,天空依然湛蓝如洗,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将士们开始窃窃私语,怀疑的目光在彼此间传递。胡僧佑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不知是热的还是急的。
就在此时——
"呼——"一阵凉风突兀地掠过校场,卷起地上的尘土打着旋儿。陆法和的衣袍突然猎猎作响,桃木剑上的铜铃无风自鸣。
"来了。"陈庆之轻声道,嘴角微微上扬。他敏锐地注意到西北方的天际线泛起一道不寻常的灰影。
几乎是转眼间,那片灰影化作翻滚的乌云,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军营压来。云层中电光隐现,仿佛有巨龙在云海中翻腾。
"天啊!"王二狗惊呼一声,直接跪倒在地。他感觉后背一阵发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陆法和的吟诵声陡然拔高,桃木剑直指苍穹:"雨来!"
"轰隆——"一声惊雷炸响,震得木台都微微颤动。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如天河决堤般倾泻而下,砸在干燥的土地上发出"嗤嗤"的声响,激起一片尘土。
"神了!真神了!"将士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扯开衣襟让雨水直接浇在胸膛上。几个虔诚信佛的士兵对着高台上的陆法和连连叩首,额头撞在泥水里也浑然不觉。
暴雨中,陆法和收剑入鞘,缓步下台。诡异的是,他的道袍滴水不沾,仿佛有无形的屏障将雨水隔绝在外——这不过是他提前用蜂蜡处理过衣料的把戏。
军帐内,陈庆之早已等候多时,正在擦拭他那柄从不离身的长剑。
"军师果然神机妙算。"陈庆之递上一杯热茶,茶汤里浮着两片生姜。
陆法和接过茶杯,脸上毫无得意之色:"将军,事已成,请按原定计划进行。"他啜了一口茶,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贫道观天象,此雨恐有蹊跷,将军务必小心。"
陈庆之擦刀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军师何出此言?"
陆法和望向帐外如注的暴雨,长眉微蹙:"雨势太急,云色发黑,恐非吉兆。"
——————
暴雨如注,河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已经漫过了岸边的礁石。梁军士兵们挤在营帐内,听着雨点砸在帆布上的密集声响。
"军师真乃神人也!说下雨就下雨!"一个年轻水手兴奋地说,手指不停地摆弄着挂在脖子上的护身符。
老兵张秃子咧嘴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老子当兵二十年,头回见到这么邪乎的事。那陆军师念咒的时候,老子后背汗毛都竖起来了!"
胡龙牙披着蓑衣巡视各营,听到士兵们的议论,心中暗喜。陆法和这一手求雨不仅提升了士气,更为他们的水攻计划创造了绝佳条件。
"都别废话了!"胡龙牙粗声喝道,蓑衣上的雨水随着他的动作甩出一道弧线,"水位一到红线,立刻开闸!让那些北蛮子尝尝梁人的厉害!"
士兵们齐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他们早就听说汉军铁骑如何凶残,如今终于能报仇雪恨了。
胡龙牙走到闸口处,望着汹涌的河水,嘴角扯出一抹狞笑。浑浊的浪头拍打着堤岸,像一头急于破笼而出的猛兽。他仿佛已经看到义阳城被洪水吞没的景象,看到汉军在滔天巨浪中挣扎哀嚎。
"刘璟啊刘璟,"他低声自语,手指抚过腰间刀柄上的鲨鱼皮缠绳,"任你骑兵再强,在水神面前也不过是蝼蚁!"
一个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跑来:"报——!水位已达红线!"
胡龙牙眼中凶光毕露,猛地抽出佩刀:"开闸!"
十名壮汉同时扳动绞盘,沉重的闸门缓缓升起。刹那间,积蓄多时的洪水如脱缰野马,咆哮着冲向下游。巨浪翻滚,裹挟着泥沙、断木甚至几头死去的牲畜,势不可挡。
"哈哈哈!"胡龙牙站在高处,狂笑不止,雨水顺着他的络腮胡须往下淌,"汉军完了!全完了!"
义阳城头———
刘璟负手而立,任凭雨水打湿衣袍。冰凉的雨水顺着他的脖颈流进铠甲,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目光穿透雨幕,望向远处的淮河方向。
"看来这陆法和还真有本事,果然下雨了。"刘亮撑着油纸伞走过来,伞面上的桐油在雨中泛着微光。
刘璟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地图。尽管有油纸包裹,边缘还是被雨水浸湿了:"这雨下得好。沟渠改道已经完成,就等他们开闸放水了。"
刘亮眼中精光一闪:"大哥高明!"他凑近地图,指着上面几条新画的墨线,"这几条引水渠直通鸡鸣山,陈庆之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几日汉军一直在暗中挖掘沟渠,改变水道走向。士兵们不解其意,只当是寻常的防御工程。一切都在刘璟算计之中。
"传令下去,"刘璟转身下城,战靴踩在湿滑的台阶上却稳如磐石,"全军撤往高地,准备欣赏一场好戏。"
鸡鸣山·梁军大营
暴雨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鸡鸣山下的洼地已经变成一片沼泽。陈庆之正在帐中研究地图,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惊恐的喊叫声。
"洪水!洪水来了!"
他冲出军帐,眼前的景象让他如坠冰窟。滔天巨浪正从四面八方涌来,鸡鸣山转眼间成了孤岛。梁军士兵惊慌失措,有的抱着木桶试图漂浮,有的直接跪地祈祷,更多人像无头苍蝇般四处奔逃。
一个浪头打来,十几名士兵瞬间被卷入水中。陈庆之眼睁睁看着那个曾经夸赞陆法和的年轻士兵王二狗在水中挣扎,很快就被浑浊的浪涛吞没。
这一刻,陈庆之仿佛回到了七年前。
那时,他率领七千白袍军北伐,连克三十二城,却在撤退时遭遇嵩高河突然涨水。他最精锐的部队,他最信任的兄弟,一个个被洪水吞噬...那些画面至今仍会在噩梦中重现。
"历史...重演了..."陈庆之喃喃自语,握剑的手微微颤抖。冰凉的雨水打在他脸上,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只有无尽的绝望在胸腔蔓延。
远处高坡上,刘璟骑在乌骓马上,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四万多汉军铁骑在他身后肃立,如同一片沉默的森林。雨水顺着铁甲流淌,在马蹄下汇成小溪。
"大王神机妙算,"李虎恭敬道,眼中满是钦佩,"陈庆之这次插翅难飞了。"
刘璟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穿过雨幕,与远处鸡鸣山上那个孤独的身影遥遥相对。即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他也能感受到陈庆之眼中的震惊与不甘。
两位名将,一高一低,一胜一败,命运在这一刻完成了它的讽刺轮回。
洪水仍在肆虐,卷走无数梁军性命。鸡鸣山上的旗帜东倒西歪,如同梁军摇摇欲坠的士气。陈庆之的佩剑"哐当"一声掉在泥水里,他却没有弯腰去捡。
他知道,他败了。而且是以最讽刺的方式——被自己准备用来对付敌人的洪水反噬。雨水混合着泥土从他脸上滑落,像是老天爷无情的嘲笑。
远处的汉军大阵突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那声音甚至压过了洪水的轰鸣。刘璟缓缓举起右手,汉军立刻肃静。他最后看了一眼鸡鸣山的方向,调转马头。
"收兵。"汉王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三日后,来此烧尸…除瘟。"
正午的日头像一盆熔化的铜汁倾泻在校场上。士兵们的铠甲烫得能烙饼,汗水刚渗出皮肤就被蒸发,只在黝黑的脸颊上留下一道道白色的盐渍。
"军师真要登台求雨?"年轻士兵王二狗舔了舔干裂的嘴唇,声音沙哑得像砂纸摩擦。他不安地摩挲着长矛,矛杆已经被手汗浸得发亮。
老兵赵铁柱狠狠瞪了他一眼,脸上的刀疤在烈日下显得格外狰狞:"闭上你的鸟嘴!陆军师是得道高人,说能求来雨就一定能!他老人家在江陵时,连蛟龙都召得来!"
校场中央,三丈高的木台巍然矗立。陆法和缓步登台,玄色道袍在热风中纹丝不动。他每一步踏在木阶上都发出沉闷的"咚"声,仿佛踩在众人心头。
陈庆之抱臂立于台下阴影处,眯眼望着这位神秘的军师。阳光透过帐幔的缝隙在他脸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让人看不清表情。他知道陆法和并非真有什么神通,不过是精通天文气象罢了。但此刻,他需要这场表演——需要将士们相信天意在梁。
"咚——咚——咚——"三声战鼓响彻军营,嘈杂的校场瞬间鸦雀无声。
陆法和立于高台中央,桃木剑指天,剑穗上的铜铃叮当作响。他闭目凝神,口中念念有词:"天灵灵,地灵灵,五方龙王听我令..."那咒语晦涩难懂,却带着奇特的韵律,像一条冰凉的小蛇钻入每个听众的耳中。
王二狗仰着头,阳光刺得他眼泪直流也不敢眨眼。他感觉膝盖发软,某种无形的压力让他几乎喘不过气来。
"这要念到什么时候?"校尉李麻子小声嘀咕,手指不安地敲打着刀鞘。
"噤声!"胡僧佑厉声喝道,铜铃般的眼睛瞪得几乎要凸出来,"扰了军师作法,老子活剐了你!"他腰间的九环刀随着怒吼哗啦作响,吓得李麻子一缩脖子。
陆法和心知肚明,他根本不需要这些咒语。三日前观紫微星暗淡,昨日晨起见东南方有鱼鳞云,他早已断定今日午时三刻必有暴雨。但这场戏,必须演足。
桃木剑在空中划出复杂的轨迹,陆法和的吟诵声越来越急。一刻钟过去了,天空依然湛蓝如洗,连一丝云彩都没有。
将士们开始窃窃私语,怀疑的目光在彼此间传递。胡僧佑的额头渗出豆大的汗珠,不知是热的还是急的。
就在此时——
"呼——"一阵凉风突兀地掠过校场,卷起地上的尘土打着旋儿。陆法和的衣袍突然猎猎作响,桃木剑上的铜铃无风自鸣。
"来了。"陈庆之轻声道,嘴角微微上扬。他敏锐地注意到西北方的天际线泛起一道不寻常的灰影。
几乎是转眼间,那片灰影化作翻滚的乌云,以排山倒海之势向军营压来。云层中电光隐现,仿佛有巨龙在云海中翻腾。
"天啊!"王二狗惊呼一声,直接跪倒在地。他感觉后背一阵发凉,浑身的汗毛都竖了起来。
陆法和的吟诵声陡然拔高,桃木剑直指苍穹:"雨来!"
"轰隆——"一声惊雷炸响,震得木台都微微颤动。紧接着,豆大的雨点如天河决堤般倾泻而下,砸在干燥的土地上发出"嗤嗤"的声响,激起一片尘土。
"神了!真神了!"将士们欢呼雀跃,有人甚至扯开衣襟让雨水直接浇在胸膛上。几个虔诚信佛的士兵对着高台上的陆法和连连叩首,额头撞在泥水里也浑然不觉。
暴雨中,陆法和收剑入鞘,缓步下台。诡异的是,他的道袍滴水不沾,仿佛有无形的屏障将雨水隔绝在外——这不过是他提前用蜂蜡处理过衣料的把戏。
军帐内,陈庆之早已等候多时,正在擦拭他那柄从不离身的长剑。
"军师果然神机妙算。"陈庆之递上一杯热茶,茶汤里浮着两片生姜。
陆法和接过茶杯,脸上毫无得意之色:"将军,事已成,请按原定计划进行。"他啜了一口茶,突然压低声音,"不过贫道观天象,此雨恐有蹊跷,将军务必小心。"
陈庆之擦刀的手微微一顿,眼中闪过一丝警觉:"军师何出此言?"
陆法和望向帐外如注的暴雨,长眉微蹙:"雨势太急,云色发黑,恐非吉兆。"
——————
暴雨如注,河水以肉眼可见的速度上涨,已经漫过了岸边的礁石。梁军士兵们挤在营帐内,听着雨点砸在帆布上的密集声响。
"军师真乃神人也!说下雨就下雨!"一个年轻水手兴奋地说,手指不停地摆弄着挂在脖子上的护身符。
老兵张秃子咧嘴一笑,露出参差不齐的黄牙:"老子当兵二十年,头回见到这么邪乎的事。那陆军师念咒的时候,老子后背汗毛都竖起来了!"
胡龙牙披着蓑衣巡视各营,听到士兵们的议论,心中暗喜。陆法和这一手求雨不仅提升了士气,更为他们的水攻计划创造了绝佳条件。
"都别废话了!"胡龙牙粗声喝道,蓑衣上的雨水随着他的动作甩出一道弧线,"水位一到红线,立刻开闸!让那些北蛮子尝尝梁人的厉害!"
士兵们齐声应诺,眼中闪烁着嗜血的光芒。他们早就听说汉军铁骑如何凶残,如今终于能报仇雪恨了。
胡龙牙走到闸口处,望着汹涌的河水,嘴角扯出一抹狞笑。浑浊的浪头拍打着堤岸,像一头急于破笼而出的猛兽。他仿佛已经看到义阳城被洪水吞没的景象,看到汉军在滔天巨浪中挣扎哀嚎。
"刘璟啊刘璟,"他低声自语,手指抚过腰间刀柄上的鲨鱼皮缠绳,"任你骑兵再强,在水神面前也不过是蝼蚁!"
一个传令兵跌跌撞撞地跑来:"报——!水位已达红线!"
胡龙牙眼中凶光毕露,猛地抽出佩刀:"开闸!"
十名壮汉同时扳动绞盘,沉重的闸门缓缓升起。刹那间,积蓄多时的洪水如脱缰野马,咆哮着冲向下游。巨浪翻滚,裹挟着泥沙、断木甚至几头死去的牲畜,势不可挡。
"哈哈哈!"胡龙牙站在高处,狂笑不止,雨水顺着他的络腮胡须往下淌,"汉军完了!全完了!"
义阳城头———
刘璟负手而立,任凭雨水打湿衣袍。冰凉的雨水顺着他的脖颈流进铠甲,他却浑然不觉。他的目光穿透雨幕,望向远处的淮河方向。
"看来这陆法和还真有本事,果然下雨了。"刘亮撑着油纸伞走过来,伞面上的桐油在雨中泛着微光。
刘璟冷笑一声,从怀中掏出一张羊皮地图。尽管有油纸包裹,边缘还是被雨水浸湿了:"这雨下得好。沟渠改道已经完成,就等他们开闸放水了。"
刘亮眼中精光一闪:"大哥高明!"他凑近地图,指着上面几条新画的墨线,"这几条引水渠直通鸡鸣山,陈庆之这次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这几日汉军一直在暗中挖掘沟渠,改变水道走向。士兵们不解其意,只当是寻常的防御工程。一切都在刘璟算计之中。
"传令下去,"刘璟转身下城,战靴踩在湿滑的台阶上却稳如磐石,"全军撤往高地,准备欣赏一场好戏。"
鸡鸣山·梁军大营
暴雨持续了整整三个时辰,鸡鸣山下的洼地已经变成一片沼泽。陈庆之正在帐中研究地图,突然听到外面传来惊恐的喊叫声。
"洪水!洪水来了!"
他冲出军帐,眼前的景象让他如坠冰窟。滔天巨浪正从四面八方涌来,鸡鸣山转眼间成了孤岛。梁军士兵惊慌失措,有的抱着木桶试图漂浮,有的直接跪地祈祷,更多人像无头苍蝇般四处奔逃。
一个浪头打来,十几名士兵瞬间被卷入水中。陈庆之眼睁睁看着那个曾经夸赞陆法和的年轻士兵王二狗在水中挣扎,很快就被浑浊的浪涛吞没。
这一刻,陈庆之仿佛回到了七年前。
那时,他率领七千白袍军北伐,连克三十二城,却在撤退时遭遇嵩高河突然涨水。他最精锐的部队,他最信任的兄弟,一个个被洪水吞噬...那些画面至今仍会在噩梦中重现。
"历史...重演了..."陈庆之喃喃自语,握剑的手微微颤抖。冰凉的雨水打在他脸上,却感觉不到丝毫凉意,只有无尽的绝望在胸腔蔓延。
远处高坡上,刘璟骑在乌骓马上,冷眼旁观着这一切。四万多汉军铁骑在他身后肃立,如同一片沉默的森林。雨水顺着铁甲流淌,在马蹄下汇成小溪。
"大王神机妙算,"李虎恭敬道,眼中满是钦佩,"陈庆之这次插翅难飞了。"
刘璟没有回答。他的目光穿过雨幕,与远处鸡鸣山上那个孤独的身影遥遥相对。即使隔着这么远的距离,他也能感受到陈庆之眼中的震惊与不甘。
两位名将,一高一低,一胜一败,命运在这一刻完成了它的讽刺轮回。
洪水仍在肆虐,卷走无数梁军性命。鸡鸣山上的旗帜东倒西歪,如同梁军摇摇欲坠的士气。陈庆之的佩剑"哐当"一声掉在泥水里,他却没有弯腰去捡。
他知道,他败了。而且是以最讽刺的方式——被自己准备用来对付敌人的洪水反噬。雨水混合着泥土从他脸上滑落,像是老天爷无情的嘲笑。
远处的汉军大阵突然爆发出震天的欢呼声,那声音甚至压过了洪水的轰鸣。刘璟缓缓举起右手,汉军立刻肃静。他最后看了一眼鸡鸣山的方向,调转马头。
"收兵。"汉王的声音平静得可怕,"三日后,来此烧尸…除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