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武关县衙内———
盛子新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指尖沾了些唾沫,又翻过一页泛黄的路引文书。他的官服领口已经松散,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皮肤上,显得格外狼狈。
"子新,咱们是不是搞错了?"柳庆猛地将手中文书拍在案几上,震得烛火一阵晃动,"这最近来长安的梁国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咱们这么找无疑是大海捞针啊!"
盛子新抬起头,看见柳庆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开朗笑容的脸此刻布满阴云。他理解搭档的烦躁——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时辰,眼睛都快看瞎了,却毫无头绪。
"柳兄,稍安勿躁。"盛子新放下毛笔,活动了下僵硬的手指,"无论是凶杀案,还是假币案,都不是一般梁国百姓能做到的。我认为肯定是具备官方背景的人。"
柳庆撇撇嘴,抓起案几上的茶壶直接对着壶嘴灌了一大口凉茶。"你说得轻巧,"他抹了抹嘴角,"就算是有官方背景,这些人入境用的也未必是真路引。我听说南梁那边伪造文书的技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
盛子新刚要反驳,忽听县衙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不多时,门被猛地推开,绣衣卫张戡风尘仆仆地闯了进来,黑色劲装上沾满尘土,显然是星夜兼程赶来的。
"张兄?"盛子新惊讶道,"你怎么——"
"大统领有令,"张戡不等喘匀气息便打断他,"立刻返回长安,武关不用再查了。"
柳庆眉头紧锁:"为何突然——"
"大统领说你们俩被耍了,"张戡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赶紧回长安,有新的线索。"说完,他转身就走,靴子上的马刺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柳庆瞪大眼睛看向盛子新:"被耍了?什么意思?"
盛子新摇摇头,迅速收拾案几上的文书:"别问了,既然大统领有令,我们即刻启程。"他心里却翻涌着不安——杨檦从不会无的放矢,说他们被耍了,必定是发现了什么关键线索。
三人匆匆出了县衙,翻身上马。夜色中,马蹄声如雷,惊起路边树上栖息的乌鸦,扑棱棱飞向暗沉的天空。
与此同时,长安城东的中书令府邸内,新任中书令郦道元正襟危坐于大堂主位。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须发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腰背挺直如松。他面前站着绣衣卫大统领杨檦,一身墨色官服衬得他愈发挺拔如剑。
"杨统领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郦道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轻轻敲击着檀木扶手。
杨檦微微躬身行礼:"打扰郦公休息,实在抱歉。但有一事,非请教郦公不可。"
郦道元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郦公可还记得三十年前,"杨檦直视老臣的眼睛,"有一个叛将在梁、魏之间反复横跳,最后不知所踪了?"
郦道元的手指顿住了。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目光变得深远,仿佛穿透时光看向过去。大堂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燃烧的细微声响。
过了许久,郦道元缓缓开口:"我想到一个人,但是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确定他是否还活着。"他顿了顿,"此人行事诡秘,当年留下的线索极少。"
杨檦突然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是不是夏侯道迁?"
郦道元明显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错,我想到的正是此人。"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没想到这个名字会从你口中听到。夏侯道迁...那都是先帝时期的事了。"
"此人听说在南梁得罪权臣,投降后没多久就辞官隐居了。"郦道元继续道,"听说他的族侄夏侯夔出任南襄州刺史,官声不错。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人了?"
杨檦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郦公,实不相瞒,我奉命调查最近的失踪案,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城外的天净寺。"他走近几步,声音更低了,"我今日一早去见主持普惠,发现他的神态,很像我父亲杨猛所提及的故人。我幼时曾见过父亲辱骂夏侯道迁的画像,隐约觉得二人之间有些神似。"
郦道元闻言,眉头紧锁:"普惠大师在长安一带德高望重,信徒众多。若他真是夏侯道迁..."老臣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此事非同小可。"
"更可疑的是,"杨檦补充道,"天净寺近半年香火钱突然暴增,但寺内并无大规模修缮。而且据线人报告,近日常有疑似梁国口音的人前去上香。
郦道元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夏侯道迁当年确实才华横溢,若能忠心为国,本可成为一代良将。可惜..."他摇摇头,"若他与歹人勾结,务必严惩不贷。"
杨檦郑重地点头:"必不负郦公厚望。"
就在两位朝廷重臣密谈的同时,长安城西的法华寺内,一场秘密行动正在夜色掩护下进行。十余名身着灰色僧袍却目露凶光的"僧人"正将一个个昏迷不醒的妇孺从暗门抬入寺院深处。
"快些!天亮前必须全部安置好!"一个身材魁梧的僧人低声呵斥,他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嘴角的伤疤,在昏暗的灯笼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这些被掳走的妇女儿童在前夜就被打晕,此刻如同货物一般被搬运着。他们将被藏匿在法华寺的地窖中——那是汉国建立前寺院用来关押欠债不还的香客的地方,阴暗潮湿,隔音极好。
法华寺主持净空大师站在廊下冷眼旁观这一切。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慈祥,与眼前这一幕形成诡异反差。一个年轻僧人小跑过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普惠师兄倒是会找地方。"净空轻笑一声,声音里透着几分讥讽,"天净寺出了事就往我这里塞人。"他捻动着手中的佛珠,"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再有这种事,让他自己想办法。"
年轻僧人躬身退下。净空望向黑沉沉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法华寺与天净寺表面上各自为政,实则暗中勾结多年。在汉国建立前,两寺就靠着对香客放高利贷积累了大量财富。如今虽然改头换面,但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从未真正停止过。
地窖的铁门被缓缓关闭,落锁的声音在寂静的寺院中格外刺耳。净空转身走向自己的禅房,僧袍拂过青石板,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他知道,这些被拐来的人很快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梁国那边某些达官显贵,对魏国的妇孺可是出价不菲。
夜色更深了。长安城内,一场关乎无数人命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
盛子新揉了揉酸胀的眼睛,指尖沾了些唾沫,又翻过一页泛黄的路引文书。他的官服领口已经松散,额前的碎发被汗水黏在皮肤上,显得格外狼狈。
"子新,咱们是不是搞错了?"柳庆猛地将手中文书拍在案几上,震得烛火一阵晃动,"这最近来长安的梁国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咱们这么找无疑是大海捞针啊!"
盛子新抬起头,看见柳庆那张平日里总是挂着开朗笑容的脸此刻布满阴云。他理解搭档的烦躁——他们已经连续工作了六个时辰,眼睛都快看瞎了,却毫无头绪。
"柳兄,稍安勿躁。"盛子新放下毛笔,活动了下僵硬的手指,"无论是凶杀案,还是假币案,都不是一般梁国百姓能做到的。我认为肯定是具备官方背景的人。"
柳庆撇撇嘴,抓起案几上的茶壶直接对着壶嘴灌了一大口凉茶。"你说得轻巧,"他抹了抹嘴角,"就算是有官方背景,这些人入境用的也未必是真路引。我听说南梁那边伪造文书的技术比我们这边高明多了。"
盛子新刚要反驳,忽听县衙外传来急促的马蹄声。两人对视一眼,同时站起身。不多时,门被猛地推开,绣衣卫张戡风尘仆仆地闯了进来,黑色劲装上沾满尘土,显然是星夜兼程赶来的。
"张兄?"盛子新惊讶道,"你怎么——"
"大统领有令,"张戡不等喘匀气息便打断他,"立刻返回长安,武关不用再查了。"
柳庆眉头紧锁:"为何突然——"
"大统领说你们俩被耍了,"张戡的嘴角扯出一丝苦笑,"赶紧回长安,有新的线索。"说完,他转身就走,靴子上的马刺在青石板上敲出清脆的声响。
柳庆瞪大眼睛看向盛子新:"被耍了?什么意思?"
盛子新摇摇头,迅速收拾案几上的文书:"别问了,既然大统领有令,我们即刻启程。"他心里却翻涌着不安——杨檦从不会无的放矢,说他们被耍了,必定是发现了什么关键线索。
三人匆匆出了县衙,翻身上马。夜色中,马蹄声如雷,惊起路边树上栖息的乌鸦,扑棱棱飞向暗沉的天空。
与此同时,长安城东的中书令府邸内,新任中书令郦道元正襟危坐于大堂主位。这位年过六旬的老臣须发皆白,但双目炯炯有神,腰背挺直如松。他面前站着绣衣卫大统领杨檦,一身墨色官服衬得他愈发挺拔如剑。
"杨统领深夜来访,有何要事?"郦道元的声音低沉而有力,手指轻轻敲击着檀木扶手。
杨檦微微躬身行礼:"打扰郦公休息,实在抱歉。但有一事,非请教郦公不可。"
郦道元抬了抬手示意他继续。
"郦公可还记得三十年前,"杨檦直视老臣的眼睛,"有一个叛将在梁、魏之间反复横跳,最后不知所踪了?"
郦道元的手指顿住了。他捋了捋花白的胡子,目光变得深远,仿佛穿透时光看向过去。大堂内静得能听见烛芯燃烧的细微声响。
过了许久,郦道元缓缓开口:"我想到一个人,但是已经很久没有他的消息了,不确定他是否还活着。"他顿了顿,"此人行事诡秘,当年留下的线索极少。"
杨檦突然上前一步,声音压得极低:"是不是夏侯道迁?"
郦道元明显一怔,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不错,我想到的正是此人。"他仔细打量着眼前的年轻人,"没想到这个名字会从你口中听到。夏侯道迁...那都是先帝时期的事了。"
"此人听说在南梁得罪权臣,投降后没多久就辞官隐居了。"郦道元继续道,"听说他的族侄夏侯夔出任南襄州刺史,官声不错。你怎么突然想起来问这个人了?"
杨檦的眼中闪过一丝锐利的光芒:"郦公,实不相瞒,我奉命调查最近的失踪案,所有线索都指向了城外的天净寺。"他走近几步,声音更低了,"我今日一早去见主持普惠,发现他的神态,很像我父亲杨猛所提及的故人。我幼时曾见过父亲辱骂夏侯道迁的画像,隐约觉得二人之间有些神似。"
郦道元闻言,眉头紧锁:"普惠大师在长安一带德高望重,信徒众多。若他真是夏侯道迁..."老臣的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扶手,"此事非同小可。"
"更可疑的是,"杨檦补充道,"天净寺近半年香火钱突然暴增,但寺内并无大规模修缮。而且据线人报告,近日常有疑似梁国口音的人前去上香。
郦道元沉默良久,终于长叹一声:"夏侯道迁当年确实才华横溢,若能忠心为国,本可成为一代良将。可惜..."他摇摇头,"若他与歹人勾结,务必严惩不贷。"
杨檦郑重地点头:"必不负郦公厚望。"
就在两位朝廷重臣密谈的同时,长安城西的法华寺内,一场秘密行动正在夜色掩护下进行。十余名身着灰色僧袍却目露凶光的"僧人"正将一个个昏迷不醒的妇孺从暗门抬入寺院深处。
"快些!天亮前必须全部安置好!"一个身材魁梧的僧人低声呵斥,他脸上有一道从眉骨延伸到嘴角的伤疤,在昏暗的灯笼光下显得格外狰狞。
这些被掳走的妇女儿童在前夜就被打晕,此刻如同货物一般被搬运着。他们将被藏匿在法华寺的地窖中——那是汉国建立前寺院用来关押欠债不还的香客的地方,阴暗潮湿,隔音极好。
法华寺主持净空大师站在廊下冷眼旁观这一切。他约莫五十岁上下,面容慈祥,与眼前这一幕形成诡异反差。一个年轻僧人小跑过来,在他耳边低语几句。
"普惠师兄倒是会找地方。"净空轻笑一声,声音里透着几分讥讽,"天净寺出了事就往我这里塞人。"他捻动着手中的佛珠,"告诉他,这是最后一次。下次再有这种事,让他自己想办法。"
年轻僧人躬身退下。净空望向黑沉沉的夜空,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法华寺与天净寺表面上各自为政,实则暗中勾结多年。在汉国建立前,两寺就靠着对香客放高利贷积累了大量财富。如今虽然改头换面,但那些见不得光的勾当从未真正停止过。
地窖的铁门被缓缓关闭,落锁的声音在寂静的寺院中格外刺耳。净空转身走向自己的禅房,僧袍拂过青石板,没有发出丝毫声响。他知道,这些被拐来的人很快就会变成白花花的银子——梁国那边某些达官显贵,对魏国的妇孺可是出价不菲。
夜色更深了。长安城内,一场关乎无数人命的大网正在悄然收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