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名将的困境-《北魏谋国:这个玄德太强了》

  十日后,南阳城外,秋风卷着枯黄的落叶在旷野上翻滚。慕容绍宗勒住战马,眯起眼睛望向那座灰褐色的城池。城墙上旌旗猎猎,守军的身影在垛口间来回穿梭。

  "将军,前锋已抵达城下三里处。"副将梁士彦策马而来,铠甲上沾满尘土。

  慕容绍宗微微颔首,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马鞭。"传令下去,全军列阵,但不要轻举妄动。"

  他心中盘算着:南阳城防坚固,胡龙牙又是个谨慎之人,强攻必然损失惨重。若能不战而屈人之兵...

  "报——"一名斥候飞奔而来,"南阳守军紧闭城门,城头守备森严!"

  慕容绍宗眼中闪过一丝赞赏。果然如情报所说,这个胡龙牙不是易与之辈。他转头对身边的大将杜朔周:"看来得先礼后兵了。"

  杜朔周低声道:"将军不妨先试探一番,看看这胡龙牙是何等人物。"

  慕容绍宗点头,随即策马向前,身后只带了十余名亲卫。他在城下百步处勒马,仰头高声道:"南阳守将何在?汉军大将慕容绍宗在此!"

  城头一阵骚动,不多时,一名身着铁甲、面容沉稳的将领出现在城楼上。他约莫三十五六岁,眉目间透着沉稳与精明。

  "在下南阳守将胡龙牙。"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有力,"汉、梁两国素无仇怨,慕容将军率大军犯我疆土,是何道理?"

  慕容绍宗心中暗赞此人镇定,面上却不动声色:"胡将军有所不知。中原大战即将分出胜负,汉王命我等驻守南阳,防备宇文泰大军趁势南下!还请将军以大局为重,让出南阳。"

  "放屁!"一声暴喝突然从城头炸响。一个满脸络腮胡的壮硕将领挤到胡龙牙身旁,指着慕容绍宗大骂:"你他娘的骗鬼呢!贺拔岳席卷三州,马上就要全取中原,宇文泰怎么南下?"

  胡龙牙眉头微皱,抬手制止了副将成景俊的怒骂。他仔细打量着城下的慕容绍宗,心中疑窦丛生:汉军此来,究竟意欲何为?若真如其所言是为防备宇文泰,为何不提前通传?若是另有所图...

  慕容绍宗听到成景俊的怒骂,眼中闪过一丝不耐。这些南蛮子果然不识大体!他强压怒火,沉声道:"军国大事,岂是尔等能妄加揣测的?"

  成景俊还要再骂,被胡龙牙一把拉住。"慕容将军,"胡龙牙的声音依然平稳,"若真如将军所言是为防备宇文泰,不妨先退兵三十里,待我向朝廷请示后再作定夺。"

  慕容绍宗心中冷笑:拖延之计?他朗声道:"军情紧急,恕难从命!胡将军若执意阻拦,休怪本将不客气了!"

  胡龙牙面色一沉,心知谈判已无可能。他低声对成景俊道:"传令下去,全军戒备,准备守城。"又转向城下,"既然如此,胡某只好与南阳共存亡了!"

  慕容绍宗不再多言,拨转马头返回本阵。他心中盘算:南阳城高池深,强攻不易。但汉王有令,必须拿下此城,切断梁国与中原的联系...

  "传令,"他对等候的众将道,"围城扎营,打造攻城器械。杜朔周负责东门,韩雄守西门,我亲自坐镇北门。南门临水,留少量兵力监视即可。"

  与此同时,城内的胡龙牙正在召集众将议事。

  "汉军来势汹汹,绝非仅仅为了防备宇文泰。"胡龙牙指着沙盘道,"他们是想切断我们与中原的联系,阻止我军再度北伐。"

  成景俊拍案而起:"那还等什么?趁他们立足未稳,我带兵杀出去!"

  "胡闹!"胡龙牙厉声喝止,"敌军三倍于我,贸然出击正中其下怀!"他转向参军柳仲礼,"城中粮草可支多久?"

  柳仲礼拱手道:"若节约使用,可支两月有余。"

  胡龙牙点点头,心中稍安。他环视众将:"传我命令,加固城防,清点箭矢滚木。另派快马连夜出城,向建康求援!"

  成景俊不满地嘟囔:"又是守城...当年跟着白袍将军时,哪次不是主动出击..."

  胡龙牙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复杂之色。他想起当年追随陈庆之北伐的峥嵘岁月,那时他们七千白袍军纵横中原,所向披靡...但今非昔比,他必须为全城军民负责。

  "景俊,"他沉声道,"守城不等于怯战。待时机成熟,自有你冲锋陷阵的时候。"

  就在南阳剑拔弩张之际,三百里外的颖州城下,贺拔岳正面临前所未有的困境。

  "将军,又一支征粮队空手而归。"若干惠满脸尘土,眼中布满血丝,"方圆三十里内的村庄全都空了,连一粒粮食都没留下。"

  贺拔岳一拳砸在临时搭建的案几上,茶盏跳起来又落下。这位以智勇兼备的楚王此刻眉头紧锁,短须上沾满灰尘。"王罴这个老匹夫!竟敢如此决绝!"

  他走出营帐,望向不远处的颖州城墙。城头上人影绰绰,隐约可见守军正在加固防御。更让他恼火的是,城外的田野一片荒芜,连庄稼秸秆都被收割一空。

  "报——"一名斥候飞奔入营,"发现王罴正在城头巡视!"

  贺拔岳眼中精光一闪:"备马!我要会会这个颖州刺史!"

  片刻后,贺拔岳率领百余精骑来到城下。他抬头望去,只见城头站着一个赤膊光脚的中年男子,手持一根白木棍,正对着守军大声训话。

  "王使君!"贺拔岳高声喊道,"何必负隅顽抗?只要你开城投降,我保你荣华富贵!"

  王罴闻声转头,那张饱经风霜的脸上露出讥讽的笑容。他突然举起白棍,指向贺拔岳:"贺拔小儿!这座城就是王罴的墓冢,我生死都在这里,要死的就来!"

  城上守军闻言,齐声高呼:"誓与使君共存亡!"声震四野。

  贺拔岳脸色铁青。他原以为颖州不过是个普通城池,没想到遇到如此顽强的抵抗。更糟的是,军中粮草已不足半月之用...

  回到营帐,贺拔岳召集众将议事。"诸位,形势不妙。"他直言不讳,"王罴坚壁清野,我军粮草告急。若不能速取颖州,只能退兵。"

  蔡俊急道:"不可!我军深入敌境,若仓促撤退,恐遭追击。"

  "那你说怎么办?"贺拔岳烦躁地问。

  帐中一片沉默。良久,副将若干惠开口道:"大王,听闻汉军大将慕容绍宗正在率三万人马攻打南阳,不如派轻骑绕道南下,向慕容将军求援?"

  贺拔岳沉吟片刻,摇头道:"不可!我们与汉军素无往来!慕容绍宗肩负攻打南阳重任,未必能分兵相助。"他站起身,踱了几步,突然站定:"传令全军,明日拂晓全力攻城!不成功,便成仁!"

  当夜,贺拔岳辗转难眠。他走出营帐,望着星光下的颖州城墙。这座不起眼的城池,竟成了他军事生涯中最大的绊脚石。他想起出征前妻儿的嘱托,想起三军将士的期待...一股前所未有的压力笼罩着他。

  "将军。"若干惠不知何时站在了他身后,"夜凉了。"

  贺拔岳没有回头,只是低声问:"阿惠,你说我们会不会...判断失误了?"

  若干惠沉默片刻,道:"战场之上,胜负难料。但大王用兵如神,将士用命,必能攻克此城。"

  贺拔岳苦笑一声,不再言语。他心中明白,或许明日一战,将决定此次远征的成败。而若干惠则偷偷以楚王的名义给慕容绍宗送了一封信……

  几日后,南阳城外的汉军大营中,慕容绍宗正借着烛光研究南阳城防图。

  "报!"一名亲兵匆匆入帐,"楚王派来信使!"

  慕容绍宗眉头一皱,接过竹筒,取出里面的绢书。烛光下,他的脸色越来越凝重。

  "将军,可是楚王在颖州战事不利?"梁士彦小心翼翼地问。

  慕容绍宗将信递给他:"贺拔岳粮草短缺,攻城受阻,请求支援。"

  梁士彦看完信,忧虑道:"我军若分兵救援,恐难攻克南阳..."

  慕容绍宗站起身,走到帐外。夜空中繁星点点,远处南阳城的轮廓在月光下显得格外森严。他心中天人交战:他作为武将,十分欣赏贺拔岳的才干。但汉军军纪森严,若无汉王令,私自出兵救援楚王……

  "速派信使回长安,”他终于下定决心,"向汉王禀报此间情况,加紧打造攻城器械,三日后全力攻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