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贾张氏在那里撒泼打滚,她的大哥张国强那叫一个欲哭无泪,都被贾张氏气到脸色铁青了。
可又实在没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贾张氏还是他们家的人,户口还在这村里呢。
按理说,老贾把贾张氏带到城里去,一切都顺理成章,贾张氏也应该是城里人了。
可前两年户口工作推进的时候,贾张氏觉得,村里还留了块地,租出去每年都能收租子,那也是一笔钱,就没有把户口改到京城这边来。
平时隔三差五的,她还能从村里拿点好处。
结果,前两年土地改制,所有土地收归国有,户口定下来之后,再想要京城的户口就变得很困难了。
加上后来计划经济一推行,所有东西的买卖都需要票。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就没有定量。
贾张氏每个月都得买高价粮,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贾张氏就这样完美的错过了后来价值千金的京城户口。
如果她知道未来的京城户口有多值钱,城市户口有多难上,估计她更得后悔得捶胸顿足。
如今这个时间段,可不像后来物资那么丰富。
很多人还特意为了保持自己的农村户口做了很多功夫,城里的人也想回归田园生活。
现在大家都羡慕城市的繁华,都希望可以在城市里有个落脚的地方。
贾张氏更是没想到,因为这个决定,她竟然会被儿子和儿媳妇一起赶出来,送回到农村去。
如今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但她觉得,自己总有机会杀回去的。
到时候再好好收拾这些乱七八糟的人。
无论是自己儿子,还是那个儿媳妇,她都得镇压下去!
先把这两个白眼狼管好了,再跟四合院那帮家伙斗个你死我活。
而她的老哥张国强,实在拗不过贾张氏,最后还真的在村里找了个小破房子给贾张氏暂住。
看到这住处,贾张氏真是无比怀念京城的家:
“哥,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以前我在老娘家里可是有一席之地的,我的闺房难道不应该还给我吗?”
听到这里,张国强忍不住骂道: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让你回村里住已经够给你面子了,你还在这里挑三拣四?”
“不想住就滚蛋,反正也没有人愿意留你。”
“如果不是京城那边的人已经把你安排到这儿了,你以为村里愿意接收你?”
“记住,明天开始上工。现在大队里可以给你预支一点粮食,但如果你不上工的话,以后一点吃的都不会给你的!”
“你自己看着办!”
听到这里,贾张氏顿时就不干了:
“凭什么让我上工啊?我在城里过的都是好日子,多久都没有干过农活了。”
“让我做那些事,还不如让我去死呢!”
张国强冷哼一声,顿时就没好气地说道:
“哼,想死就赶紧去死,别在这里拖累我。”
“还拖累我们大队。”
“就你这破名声,我们本来也不想跟你有什么瓜葛。”
“你不上工也行,吃喝自己管。反正大队里面不会管你,饿死也是你自己的事!”
贾张氏一听这话更生气了:
“谁要你们管了?我只需要有个地方住,找人买点粮就行了。”
“我手里有钱,还能饿死呀?”
“我儿子孝顺着呢,每个月都会给我寄钱花。”
“泥腿子一个月才赚多少工分,一年到头能留下多少钱?”
“你们一年能留下十几块钱都了不起了吧?”
“我们家东旭,一个月就能赚你们两年的钱!”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事实上,贾张氏手里还真是有钱,而且还不少呢。
当初老贾的赔偿金,还有她自己存下的养老钱,以及老贾没死之前留下的一些积蓄,可都在她手里呢,足足有好几百块。
在这农村里,够她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听到这里,张国强顿时就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
“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如果像你说的这样更好,以后就更加不用问我要这要那的了。”
“以后也别来烦我们家,我能帮你到这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从此之后,我就跟你断亲了!”
听到张国强这话,贾张氏简直气得想骂娘。
但后来想起,张国强的娘也是她自己的娘,最后也只能悻悻然的收口了。
贾张氏觉得,她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被自己的儿子儿媳妇赶出来就算了,回到村里还要受窝囊气,真是想想就憋屈得慌。
不过即使是这样,她也没有软下态度来。
她过去在四合院横惯了,就没有她讲不了道理的地方。
所以,面对张国强的态度,贾张氏也十分强硬。
她觉得,反正自己有钱,在农村地界,那她就是富太太一样的存在。
明天她就请村里的年轻小伙帮忙修葺一下这破房子,然后,锅碗瓢盆买上一堆,自己弄点好吃的。
以后,这帮泥腿子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她过好日子,让他们都羡慕去吧。
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张国强给她找的这个地方到处漏风,头顶都有好几个破洞。
现在已经到了初秋时分,晚上已经很凉了。
还好贾张氏带了不少东西,都是京城那边她用过的衣服被褥,还有她常用用的趁手的一些家当。
贾东旭把她赶回来,本来就容易沾上一个不孝的名声。
所以,贾张氏想要拿什么他都不拦着。
反正大件的东西她也拿不动,就由着她去吧。
这么一大堆东西放在这么一个破房子里,还只有她自己一个人。
真是想想就觉得心里发毛。
想起这些天经历的一切,贾张氏不由得一阵凄苦。
今天她连烧火都没烧,只是铺好自己的被褥,啃了点干粮,就想上床睡觉去了。
明天一早起来就找人来修房子,再置办一点家当。
结果,没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她就遇到了状况……
两个矫捷的身影,悄悄翻过围墙,直接来到了门前。
“这老太婆今天回来可是带了不少东西的,你说,这京城的老女人,身上肯定得有些值钱的东西吧。”
“咱哥俩都已经饿那么长时间了,不得趁机来打打秋风吗?”
可又实在没办法,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贾张氏还是他们家的人,户口还在这村里呢。
按理说,老贾把贾张氏带到城里去,一切都顺理成章,贾张氏也应该是城里人了。
可前两年户口工作推进的时候,贾张氏觉得,村里还留了块地,租出去每年都能收租子,那也是一笔钱,就没有把户口改到京城这边来。
平时隔三差五的,她还能从村里拿点好处。
结果,前两年土地改制,所有土地收归国有,户口定下来之后,再想要京城的户口就变得很困难了。
加上后来计划经济一推行,所有东西的买卖都需要票。
如果没有城市户口,就没有定量。
贾张氏每个月都得买高价粮,那也是一笔不小的支出。
贾张氏就这样完美的错过了后来价值千金的京城户口。
如果她知道未来的京城户口有多值钱,城市户口有多难上,估计她更得后悔得捶胸顿足。
如今这个时间段,可不像后来物资那么丰富。
很多人还特意为了保持自己的农村户口做了很多功夫,城里的人也想回归田园生活。
现在大家都羡慕城市的繁华,都希望可以在城市里有个落脚的地方。
贾张氏更是没想到,因为这个决定,她竟然会被儿子和儿媳妇一起赶出来,送回到农村去。
如今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晚了。但她觉得,自己总有机会杀回去的。
到时候再好好收拾这些乱七八糟的人。
无论是自己儿子,还是那个儿媳妇,她都得镇压下去!
先把这两个白眼狼管好了,再跟四合院那帮家伙斗个你死我活。
而她的老哥张国强,实在拗不过贾张氏,最后还真的在村里找了个小破房子给贾张氏暂住。
看到这住处,贾张氏真是无比怀念京城的家:
“哥,这是人住的地方吗?以前我在老娘家里可是有一席之地的,我的闺房难道不应该还给我吗?”
听到这里,张国强忍不住骂道:
“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能让你回村里住已经够给你面子了,你还在这里挑三拣四?”
“不想住就滚蛋,反正也没有人愿意留你。”
“如果不是京城那边的人已经把你安排到这儿了,你以为村里愿意接收你?”
“记住,明天开始上工。现在大队里可以给你预支一点粮食,但如果你不上工的话,以后一点吃的都不会给你的!”
“你自己看着办!”
听到这里,贾张氏顿时就不干了:
“凭什么让我上工啊?我在城里过的都是好日子,多久都没有干过农活了。”
“让我做那些事,还不如让我去死呢!”
张国强冷哼一声,顿时就没好气地说道:
“哼,想死就赶紧去死,别在这里拖累我。”
“还拖累我们大队。”
“就你这破名声,我们本来也不想跟你有什么瓜葛。”
“你不上工也行,吃喝自己管。反正大队里面不会管你,饿死也是你自己的事!”
贾张氏一听这话更生气了:
“谁要你们管了?我只需要有个地方住,找人买点粮就行了。”
“我手里有钱,还能饿死呀?”
“我儿子孝顺着呢,每个月都会给我寄钱花。”
“泥腿子一个月才赚多少工分,一年到头能留下多少钱?”
“你们一年能留下十几块钱都了不起了吧?”
“我们家东旭,一个月就能赚你们两年的钱!”
“我有什么好担心的?”
事实上,贾张氏手里还真是有钱,而且还不少呢。
当初老贾的赔偿金,还有她自己存下的养老钱,以及老贾没死之前留下的一些积蓄,可都在她手里呢,足足有好几百块。
在这农村里,够她用很长一段时间了。
听到这里,张国强顿时就没好气的白了她一眼:
“那就是你自己的事儿了。如果像你说的这样更好,以后就更加不用问我要这要那的了。”
“以后也别来烦我们家,我能帮你到这里已经算是仁至义尽了。”
“从此之后,我就跟你断亲了!”
听到张国强这话,贾张氏简直气得想骂娘。
但后来想起,张国强的娘也是她自己的娘,最后也只能悻悻然的收口了。
贾张氏觉得,她真是倒了八辈子的血霉。
被自己的儿子儿媳妇赶出来就算了,回到村里还要受窝囊气,真是想想就憋屈得慌。
不过即使是这样,她也没有软下态度来。
她过去在四合院横惯了,就没有她讲不了道理的地方。
所以,面对张国强的态度,贾张氏也十分强硬。
她觉得,反正自己有钱,在农村地界,那她就是富太太一样的存在。
明天她就请村里的年轻小伙帮忙修葺一下这破房子,然后,锅碗瓢盆买上一堆,自己弄点好吃的。
以后,这帮泥腿子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她过好日子,让他们都羡慕去吧。
可想法是美好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张国强给她找的这个地方到处漏风,头顶都有好几个破洞。
现在已经到了初秋时分,晚上已经很凉了。
还好贾张氏带了不少东西,都是京城那边她用过的衣服被褥,还有她常用用的趁手的一些家当。
贾东旭把她赶回来,本来就容易沾上一个不孝的名声。
所以,贾张氏想要拿什么他都不拦着。
反正大件的东西她也拿不动,就由着她去吧。
这么一大堆东西放在这么一个破房子里,还只有她自己一个人。
真是想想就觉得心里发毛。
想起这些天经历的一切,贾张氏不由得一阵凄苦。
今天她连烧火都没烧,只是铺好自己的被褥,啃了点干粮,就想上床睡觉去了。
明天一早起来就找人来修房子,再置办一点家当。
结果,没等到第二天,当天晚上她就遇到了状况……
两个矫捷的身影,悄悄翻过围墙,直接来到了门前。
“这老太婆今天回来可是带了不少东西的,你说,这京城的老女人,身上肯定得有些值钱的东西吧。”
“咱哥俩都已经饿那么长时间了,不得趁机来打打秋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