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0章 穴位是穴位-《寻幽探异实录》

  茶水入口,一股说不出的苦涩直冲天灵盖。

  口中清冽的回甘让鼎羽咂了咂嘴巴,竖起了大拇指。

  放下茶杯仔细打量了一下丁铛,脑子里突然冒出“女大十八变”这么个词。

  打开平板将“志异堂名单”上小孔的原始版本交给叮当。

  “记得这份名单吗?”

  “名单上的‘点’我怀疑跟这座小院有关系。”

  “因为除了名单之外,这座院子是你师公去世后唯一留下的东西。”

  “鼎家祖上可能留下一份重要的东西交给了你师公的师傅。”

  “我认为他留在了这座小院里。”

  “藏宝图?”

  丁铛很兴奋的盯着平板上的“点”,没一会儿脸上的表情变得越来越严肃。额头的“川”字越拧越高,平板在她手上不断调转着方向。

  突然开口惊呼道:“这是鬼门十三针!”

  “啥?”

  “这不是‘藏宝图’,这是十三张叠加在一起的施针图。”

  丁铛指着上面的“点”,嘴里念叨着:“鬼封、鬼窟、鬼路、鬼堂……”

  鼎羽连忙根据丁铛的话,将那些杂乱的“点”分层。

  一张图变成了十三张图,每张图上的“穴道”有多有少。

  “那啥,这就是鬼门十三针?”

  “这些穴道扎一轮下来,得一百针了吧?!”

  丁铛犹豫了一下给鼎羽科普道:

  “真正的鬼门十三针不是十三个穴道扎十三针,就像‘开药方’一样,需要因人而异。”

  “不同的‘病症’按照不同的顺序选择穴道组合,每个组合算一针。”

  “还得配合施术者特殊的施针手法。”

  “我就不详细给你解释了。”

  “按照这套手法施针,主治焦虑导致的噩梦缠身、失魂落魄。”

  “失魂落魄?”鼎羽不知这个词用在这里是字面上的意思,还是另有所指。

  丁铛吐了吐舌头,对鼎羽挤挤眼睛:“三魂七魄,你懂的。”

  “不过……好像每一针都缺少一个‘穴位’。”

  “?”

  “上星穴!”

  “别名鬼堂,明堂,神堂。属督脉,位于头部发际正中直上1寸。”

  丁铛手中突然银光闪过,不知从什么地方冒出一根银针,当着鼎羽的面比划了了一下,道:

  “宜用‘追魂针法’直刺三分。”

  丁铛行云流水的动作,让鼎羽大吃一惊,下意识缩了缩脖子。

  “嘿嘿,我这招怎么样?”丁铛像小狐狸一样得意的笑。

  “嗯?”

  鼎羽突然站起身,回头看向院子外面,嘴里反复嘀咕着:“明堂、正中直上、追魂……”

  “我靠!这不是‘穴位’。”

  “不对,这就是‘穴位’。”

  鼎羽神叨叨的举动,差点让丁铛手中的银针扎过去。

  知道自己有些失态的鼎羽重新坐了下来,端起面前的清心茶一饮而尽。

  “刚才你说的‘明堂’,既能够当做中医用语,也能理解为‘风水术语’。”

  自古“山医命相卜”不分家,学中医的丁铛略微一琢磨就明白鼎羽想要表达什么。

  “跟我来!”

  拉着鼎羽就往外跑,从东厢房后面拖出梯子靠在院子中央的“古树”上,做了个“请”的手势。

  “你先上,我掩护。”

  鼎羽哭笑不得的看着颤巍巍马上就要散架的破梯子,心里嘀咕“我还不如徒手爬上去呢!”

  在丁铛殷切的“注视”下,只好一咬牙硬着头皮爬了上去。

  两人坐在古树的一个粗大的枝桠上,望向小院大门正对着的一大片坡地。

  鼎羽对于“风水”的了解并没有多深,但还是能看出小院外的坡地应该“很有讲究”。

  倒是丁铛摇头晃脑说的头头是道:“明堂分内外,百步转栏即为案。”

  “客山千里来作朝,朝在面前为近案。如有朝迎情性真,将相公侯立可断。”

  鼎羽诧异的看了一眼丁铛:“你还懂这个?”

  “我要说这是医书上说的,你信么?”

  “滚犊子,别以为我不知道。这是杨筠松的《撼龙经》里的话。”

  “按我的理解,说白了好的‘明堂’就是平平整整,大了也不行,小了也不行,中间有个小窝最好。不能出现大坑、小包、碎石、崩裂各种奇奇怪怪的地形或者东西。”

  丁铛不服气的插嘴道:

  “其实中医也是一个道理。”

  “如果把‘人’看作一个‘整体’或者是一盘‘风水局’,身体上的‘风水’出了问题,必然会有对应的‘病症’产生。”

  “‘明堂’出现‘瘢痕、痘痘、色变’各种损伤,就像你刚才说的‘大坑小包、碎石崩裂’,那一定是体内出现了病变的外在表现。”

  “额……”

  鼎羽哑然无语,他确实没想到这才几年的功夫,丁铛对于“中医”的理解已经能够“深入”到这种程度。

  玄学五术出于“同源”,李老当时舔着老脸也要收下丁铛当徒弟,足见其并不只是医术高明,“相人之术”也绝对差不到哪儿去。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自己认识的几个老家伙,就没有一个简单的。

  “娘的,姜确实是越老越辣。”

  鼎羽在心里嘀咕了一句,指着小院外那一大片坡地问丁铛:“你猜你师公会把东西藏在什么地方?”

  “潭柘寺以前就叫做‘龙泉寺’,那边有一眼泉,叫做‘龙宏泉’,过去是潭柘寺的主要水源。”

  “不过很早就干涸了。”

  “听师公说那山泉早就断流,1978年重修潭柘寺,还搞了什么‘生态补水计划’。”

  “现在那泉水也是小孩撒尿一样,龙潭里面的水再也没满过。”

  丁铛的介绍让鼎羽眉头紧锁。

  “那不对了。”

  “风水也好,中医也罢,都讲的是‘平衡’二字。”

  “水入穴而不盈者,主天灾死绝。”

  “应在一个‘漏’字上。”

  鼎羽掏出手机,询问AI燕京的潭柘寺曾经经历过哪些天灾人祸,看着AI的反馈说道:

  “明代的时候,这里还是‘顺风顺水’,姚广孝写出过‘潭龙蜇水逾千丈’的诗文。”

  “到了清朝就完犊子,不光龙潭水断流,还经历过多次火灾。民国时期遭遇了数次抢掠,八十年代修缮的时候,遭遇盗窃。”

  “说是‘坏了风水’也可以,说是巧合也行,看你怎么理解。”鼎羽又找补了一句。

  丁铛翻了个白眼:“如果师公留下的针法不是暗指那边的‘明堂’,那你说会指什么?”

  喜欢寻幽探异实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