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治县的防疫机器,在玄明师叔接过指挥棒的那一刻,便以一种高效而沉稳的节奏运转起来。
这架庞大机器的核心,临时设在了县衙旁一处宽敞的院落——防疫总办。
这里原本是存放文书档案的库房,此刻却被迅速清空,几张长条桌拼凑成巨大的办公台面,墙上挂满了长治县及周边的详尽舆图。
得益于林永年县长以工代赈打造的庞大工程体系,所积累的组织能力和动员网络,以及领航者公司近乎恐怖的物资生产、调配能力,玄明师叔手中掌握的资源,远超一场常规防疫所需。
这让他能跳出捉襟见肘的窘境,以一种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和力度,直击要害。
防疫总办内,灯火通明,人声却并不嘈杂,只有急促的脚步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低沉但清晰的指令声。
玄明师叔端坐主位,他那清癯的身影此刻却散发着无形的定力。
他面前摊开的是全县最新的疫情报告汇总和水源地标记图,旁边一块巨大的木板上,用不同颜色的木钉标记着重点区域:红色代表已知污染源或高发疫点,黄色代表可疑区域,蓝色代表已消杀区域。
“报!城西三号安置点新增两例腹泻,一例低热,已按指令就地隔离!水源检查未发现新污染,疑为昨日新迁入者自带疫气。”一名风尘仆仆的蓝袖箍小组长冲进来,语速极快地汇报。
玄明目光在地图上的“城西三号”区域扫过,手指迅速点向旁边一张名单:“查昨日迁入人员登记册!找出同批迁入者,立即通知该区域防疫组,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重点观察,饮水、食物加倍监督!通知医药公司,向该点增配行军丹二十份!”
“是!”记录员飞速记下指令,转身跑向通讯处——那里有几部摇把电话,直接连通着几个关键区域的工棚办公室。
又一人进来:“玄明先生!辛安泉水库工段报告,下游五里处发现一处新坟被雨水冲刷,疑似有污物流入支流!”
玄明眼神一凛,立刻转向地图,手指精准地找到位置:“标记!红色!通知就近的第三消毒大队,带足石灰、石炭酸,立刻前往!封锁下游取水点,设立临时煮沸站!同时,通知百草先生,调派两名有经验的老药工,携带防疫散随队,监督指导药汤熬煮分发!务必在今日日落前完成消杀和饮水保障!”
“明白!”指令再次被迅速传达。
总办的指令如同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而物资调配则是奔涌的动脉血液。领航者医药公司的库房,此刻成了真正的“兵工厂”。
一辆辆标着防疫专运的马车,在武装人员的护卫下,如同精确的钟摆,按照总办发来的清单,驶向指定的战场。
消毒大队:他们是攻坚的先锋。每支大队配备数辆大车,满载着生石灰粉、桶装石炭酸溶液、铁锹、长柄喷洒器(简易的竹筒或铁皮制成)。他们的目标直指地图上的红色标记点——被污染的源头。在工兵或民夫的协助下,挖掘深坑掩埋暴露遗骸,在污染水体周围泼洒厚厚的石灰,用石炭酸溶液反复冲刷污染严重的水洼、沟渠。刺鼻的气味和飞扬的粉尘是他们战斗的硝烟。
环境阻断组:他们负责“断径”。车辆装载着成捆的干艾草、苍术,大包的硫磺粉。他们深入每一个安置点、工棚区、城镇密集区。在开阔地架起大铁锅,焚烧艾草苍术,辛辣苦涩的浓烟在居住区上空盘旋、沉降,驱赶着蚊虫,净化着空气。硫磺粉则被仔细地撒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垃圾堆放处和厕所周围。
药汤保障队:他们是最贴近民众的生命线。车上装载的是按比例分装好的防疫散和行军丹。他们抵达每一个饮水煮沸点——通常是安置点或工棚区中心架起的大锅灶。在防疫组员或少年团成员的监督下,将防疫散投入沸腾的开水锅中,熬煮成褐色的药汤。专人负责维持秩序,确保每个人都分到一碗滚烫的、带着药草清香的“保命汤”。行军丹则直接分发到各点的卫生观察员手中。
得益于工业区强大的后勤保障,这些物资的补充源源不绝。石灰窑、药田、加工厂昼夜不停。
当一支队伍报告物资消耗过半,总办的计算员会根据其任务量和进度,立刻计算出所需补充的品类和数量,指令瞬间传回医药公司库房。
往往在队伍返回驻地前,新的补给已经等在路上了。这种无缝衔接的后勤,是高效防疫的基石。
防疫总办的一角,专门为林百草设了一张书案。
这位老郎中坐镇于此,负责协调所有药剂的配发、使用,并监控各点上报的异常症状。
玄明大步走过来,将一份刚标注好的地图摊在百草面前:
“师兄,你看,城东这片新安置区,靠近旧河道,地势低洼潮湿。我担心水源虽已消杀,但湿邪疫气滞留难散。单靠焚烧艾苍,恐力有不逮。”
百草捋着胡须,仔细看着地图,沉吟道:
“师弟所虑极是。湿浊困脾,最易诱发霍乱吐泻之症。
除了常规防疫散,我立刻安排加配一批藿香正气汤浓缩药粉,专供此区域!投入沸水稀释即可饮用,化湿辟秽之力更强!”
他提笔疾书药方和调配指令。
“好!”玄明眼中闪过赞许,“另外,各点卫生员反映,部分灾民体质极虚,饮用药汤后有轻微胃脘不适。可有缓解之法?”
百草立刻道:“此乃药性稍峻,虚体不受。无妨,在熬煮药汤时,每锅额外加入三钱炒焦的粳米,或一小把切碎的生姜,即可护胃和中,不影响药效。我即刻通传各点!”
两人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着眼于外环境消杀阻断,一个专注于内环境固本安和,方案却在碰撞中迅速完善,形成合力。这种默契,没几十年的交是配合不来的,也让防疫的内外兼修落到了实处。
高效的运转离不开严格的监督。玄明深知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在疲惫和侥幸心理作祟下。
他要求各防疫组、消毒大队、环境阻断组,每日必须提交详细的行动日志:到达地点、执行任务内容、消耗物资数量、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这些日志由总办专人核查,一旦发现敷衍、遗漏或虚报,严惩不贷。
同时,林永年县长赋予了防疫总办临时调用地方武装的权力。佩戴特殊臂章的督察员,随机出现在各个防疫点。他们不直接指挥,只做两件事:
查记录:对照行动日志,实地查看消杀痕迹、药汤熬煮分发记录、焚烧点灰烬。
问民众:随机询问民众是否按时领到药汤?是否看到有人喝生水?是否知晓隔离上报的途径?
督察员的存在,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一把利剑,确保了政令的畅通和执行的到位。
对于胆敢阳奉阴违、克扣物资或玩忽职守者,无论是吏员、工头还是普通组员,处罚都极其严厉,轻则开除出防疫队伍、扣罚工分口粮,重则直接扭送县衙法办。
铁腕之下,无人敢懈怠。
夜幕再次降临长治。
站在防疫总办院中,玄明师叔望着远处。
县城、工棚区、安置点的方向,不再是纯粹的黑暗。
点点灯火中,升腾起的不再仅仅是煮饭的炊烟。
那是一道道由石灰粉尘、艾草苍术的苦涩青烟、以及无数口大锅中蒸腾起的、饱含药草气息的水雾共同构成的奇特屏障。
它弥漫在空气中,笼罩在聚居地的上空,带着生石灰的杀伐之气、草药的清冽之香和沸水滚烫的生命力。
空气里弥漫着复杂的气味:
石炭酸的刺鼻、艾草的苦涩、石灰的干燥、药汤的微甘,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属于这场生死之战的气息。
它不那么好闻,却让人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这是一道由决心、组织、资源和无数双手共同构筑的,对抗无形死神的坚实防线。
玄明深深吸了一口这混杂的气息,目光沉静而坚定。
机器已经全速运转,但这仅仅是开始。
他必须像最精密的仪器,维持着这庞大机器的每一个齿轮都严丝合缝,直到胜利的曙光刺破阴霾。
他转身走回灯火通明的总办,那里,新的信息和指令正等待着他去处理。长治的命运,系于此刻的每一分严谨与高效。
这架庞大机器的核心,临时设在了县衙旁一处宽敞的院落——防疫总办。
这里原本是存放文书档案的库房,此刻却被迅速清空,几张长条桌拼凑成巨大的办公台面,墙上挂满了长治县及周边的详尽舆图。
得益于林永年县长以工代赈打造的庞大工程体系,所积累的组织能力和动员网络,以及领航者公司近乎恐怖的物资生产、调配能力,玄明师叔手中掌握的资源,远超一场常规防疫所需。
这让他能跳出捉襟见肘的窘境,以一种近乎外科手术般的精准和力度,直击要害。
防疫总办内,灯火通明,人声却并不嘈杂,只有急促的脚步声、纸张翻动的沙沙声和低沉但清晰的指令声。
玄明师叔端坐主位,他那清癯的身影此刻却散发着无形的定力。
他面前摊开的是全县最新的疫情报告汇总和水源地标记图,旁边一块巨大的木板上,用不同颜色的木钉标记着重点区域:红色代表已知污染源或高发疫点,黄色代表可疑区域,蓝色代表已消杀区域。
“报!城西三号安置点新增两例腹泻,一例低热,已按指令就地隔离!水源检查未发现新污染,疑为昨日新迁入者自带疫气。”一名风尘仆仆的蓝袖箍小组长冲进来,语速极快地汇报。
玄明目光在地图上的“城西三号”区域扫过,手指迅速点向旁边一张名单:“查昨日迁入人员登记册!找出同批迁入者,立即通知该区域防疫组,对其密切接触者进行重点观察,饮水、食物加倍监督!通知医药公司,向该点增配行军丹二十份!”
“是!”记录员飞速记下指令,转身跑向通讯处——那里有几部摇把电话,直接连通着几个关键区域的工棚办公室。
又一人进来:“玄明先生!辛安泉水库工段报告,下游五里处发现一处新坟被雨水冲刷,疑似有污物流入支流!”
玄明眼神一凛,立刻转向地图,手指精准地找到位置:“标记!红色!通知就近的第三消毒大队,带足石灰、石炭酸,立刻前往!封锁下游取水点,设立临时煮沸站!同时,通知百草先生,调派两名有经验的老药工,携带防疫散随队,监督指导药汤熬煮分发!务必在今日日落前完成消杀和饮水保障!”
“明白!”指令再次被迅速传达。
总办的指令如同大脑发出的神经信号,而物资调配则是奔涌的动脉血液。领航者医药公司的库房,此刻成了真正的“兵工厂”。
一辆辆标着防疫专运的马车,在武装人员的护卫下,如同精确的钟摆,按照总办发来的清单,驶向指定的战场。
消毒大队:他们是攻坚的先锋。每支大队配备数辆大车,满载着生石灰粉、桶装石炭酸溶液、铁锹、长柄喷洒器(简易的竹筒或铁皮制成)。他们的目标直指地图上的红色标记点——被污染的源头。在工兵或民夫的协助下,挖掘深坑掩埋暴露遗骸,在污染水体周围泼洒厚厚的石灰,用石炭酸溶液反复冲刷污染严重的水洼、沟渠。刺鼻的气味和飞扬的粉尘是他们战斗的硝烟。
环境阻断组:他们负责“断径”。车辆装载着成捆的干艾草、苍术,大包的硫磺粉。他们深入每一个安置点、工棚区、城镇密集区。在开阔地架起大铁锅,焚烧艾草苍术,辛辣苦涩的浓烟在居住区上空盘旋、沉降,驱赶着蚊虫,净化着空气。硫磺粉则被仔细地撒在阴暗潮湿的角落、垃圾堆放处和厕所周围。
药汤保障队:他们是最贴近民众的生命线。车上装载的是按比例分装好的防疫散和行军丹。他们抵达每一个饮水煮沸点——通常是安置点或工棚区中心架起的大锅灶。在防疫组员或少年团成员的监督下,将防疫散投入沸腾的开水锅中,熬煮成褐色的药汤。专人负责维持秩序,确保每个人都分到一碗滚烫的、带着药草清香的“保命汤”。行军丹则直接分发到各点的卫生观察员手中。
得益于工业区强大的后勤保障,这些物资的补充源源不绝。石灰窑、药田、加工厂昼夜不停。
当一支队伍报告物资消耗过半,总办的计算员会根据其任务量和进度,立刻计算出所需补充的品类和数量,指令瞬间传回医药公司库房。
往往在队伍返回驻地前,新的补给已经等在路上了。这种无缝衔接的后勤,是高效防疫的基石。
防疫总办的一角,专门为林百草设了一张书案。
这位老郎中坐镇于此,负责协调所有药剂的配发、使用,并监控各点上报的异常症状。
玄明大步走过来,将一份刚标注好的地图摊在百草面前:
“师兄,你看,城东这片新安置区,靠近旧河道,地势低洼潮湿。我担心水源虽已消杀,但湿邪疫气滞留难散。单靠焚烧艾苍,恐力有不逮。”
百草捋着胡须,仔细看着地图,沉吟道:
“师弟所虑极是。湿浊困脾,最易诱发霍乱吐泻之症。
除了常规防疫散,我立刻安排加配一批藿香正气汤浓缩药粉,专供此区域!投入沸水稀释即可饮用,化湿辟秽之力更强!”
他提笔疾书药方和调配指令。
“好!”玄明眼中闪过赞许,“另外,各点卫生员反映,部分灾民体质极虚,饮用药汤后有轻微胃脘不适。可有缓解之法?”
百草立刻道:“此乃药性稍峻,虚体不受。无妨,在熬煮药汤时,每锅额外加入三钱炒焦的粳米,或一小把切碎的生姜,即可护胃和中,不影响药效。我即刻通传各点!”
两人无需过多言语,一个着眼于外环境消杀阻断,一个专注于内环境固本安和,方案却在碰撞中迅速完善,形成合力。这种默契,没几十年的交是配合不来的,也让防疫的内外兼修落到了实处。
高效的运转离不开严格的监督。玄明深知人性的弱点,尤其是在疲惫和侥幸心理作祟下。
他要求各防疫组、消毒大队、环境阻断组,每日必须提交详细的行动日志:到达地点、执行任务内容、消耗物资数量、发现的问题、处理结果。这些日志由总办专人核查,一旦发现敷衍、遗漏或虚报,严惩不贷。
同时,林永年县长赋予了防疫总办临时调用地方武装的权力。佩戴特殊臂章的督察员,随机出现在各个防疫点。他们不直接指挥,只做两件事:
查记录:对照行动日志,实地查看消杀痕迹、药汤熬煮分发记录、焚烧点灰烬。
问民众:随机询问民众是否按时领到药汤?是否看到有人喝生水?是否知晓隔离上报的途径?
督察员的存在,如同悬在所有人头顶的一把利剑,确保了政令的畅通和执行的到位。
对于胆敢阳奉阴违、克扣物资或玩忽职守者,无论是吏员、工头还是普通组员,处罚都极其严厉,轻则开除出防疫队伍、扣罚工分口粮,重则直接扭送县衙法办。
铁腕之下,无人敢懈怠。
夜幕再次降临长治。
站在防疫总办院中,玄明师叔望着远处。
县城、工棚区、安置点的方向,不再是纯粹的黑暗。
点点灯火中,升腾起的不再仅仅是煮饭的炊烟。
那是一道道由石灰粉尘、艾草苍术的苦涩青烟、以及无数口大锅中蒸腾起的、饱含药草气息的水雾共同构成的奇特屏障。
它弥漫在空气中,笼罩在聚居地的上空,带着生石灰的杀伐之气、草药的清冽之香和沸水滚烫的生命力。
空气里弥漫着复杂的气味:
石炭酸的刺鼻、艾草的苦涩、石灰的干燥、药汤的微甘,混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独特的、属于这场生死之战的气息。
它不那么好闻,却让人感到一种奇异的安心——这是一道由决心、组织、资源和无数双手共同构筑的,对抗无形死神的坚实防线。
玄明深深吸了一口这混杂的气息,目光沉静而坚定。
机器已经全速运转,但这仅仅是开始。
他必须像最精密的仪器,维持着这庞大机器的每一个齿轮都严丝合缝,直到胜利的曙光刺破阴霾。
他转身走回灯火通明的总办,那里,新的信息和指令正等待着他去处理。长治的命运,系于此刻的每一分严谨与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