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林,菩提树下大街,帝国总参谋部大楼。
厚重的橡木门紧闭,将冬日的严寒与城市的喧嚣彻底隔绝。
室内,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冰冷而明亮的光,照亮了长条会议桌旁一张张凝重如铁的面孔。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雪茄的烟雾、陈年橡木的气息。
这里聚集着德意志帝国战争机器的最高大脑:皇帝威廉二世(虽未亲临,但意志如影随形)、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小毛奇将军、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元帅、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雅戈、财政大臣,以及几位核心的军事情报首脑。
长桌中央,那个由冯·施特拉赫维茨少校护送回来的黑色密码箱已被打开。
里面,那份由克劳斯博士以最高级密码记录、皇帝陛下亲自启封的情报原文(已由机要秘书誊抄为清晰文本),正静静地躺在猩红的天鹅绒衬垫上。
情报内容只有短短一行,却字字千钧:
英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之确切时间:
宣战照会递交柏林时间:公历1914年8月4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时整(中欧夏令时间8月5日0时整)
寂静笼罩着会议室。只有壁炉里木柴燃烧发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几位重臣粗重压抑的呼吸声。
小毛奇将军第一个打破了沉默,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着那页纸,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仿佛在计算着倒计时。
“8月4日午夜24时”他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距离现在只有不到十个月了!”他猛地抬起头,眼中血丝密布,“这时间点太具体了!具体到令人恐惧!如果这是真的…”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英国真在那个精确的时刻宣战,那么施利芬计划启动的每一个齿轮,都必须据此重新校准!
分秒之差,可能意味着西线百万大军的生死!
提尔皮茨元帅的脸色同样难看,他更关注的是海军:
“格林尼治23时柏林0时这个时间点选择极其恶毒!
掐在午夜转换之时,无论是对我们外交斡旋的最后一刻,还是对舰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都制造了最大的混乱和心理压力!”
“我们的情报部门,对此可有任何佐证?!”
军事情报局局长额头冒汗,连忙起身:“元帅阁下,将军!我们确实监听到英国外交部与驻柏林大使馆之间异常频繁的加密通讯,层级极高。但,其最新使用的灰鹰密码,我们尚未完全破译,目前无法核实。”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无法核实?”外交大臣雅戈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一个来自中国山西的、六岁孩童提供的情报,竟然比我们耗费巨资建立的情报网络还要精确?!这简直是对帝国情报机构的莫大讽刺!”
他转向那份情报,眼中充满了怀疑与焦虑,“陛下!诸位!这太离奇了!我们难道要将帝国的战争决策,建立在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源头之上吗?”
“离奇?”一直沉默的财政大臣冷冷开口,他拿起面前另一份厚厚的卷宗,“雅戈阁下,您忘了第一次对赌了吗?”
他翻开卷宗,指着里面详尽的地质勘探报告、储量分析图表和初步开采数据,“那个同样匪夷所思的油田情报!
位置分毫不差!
储量预测精确到令人发指!
开采数据完全吻合!
帝国地质研究院的专家们,至今还在研究那个孩子是如何知晓那片无人荒原地下埋藏着黑金的!
这份信任,是用价值千万马克的、已经被证实的神迹换来的!”
他的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雅戈和其他心存疑虑的人心头。
第一次对赌的成功,像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为第二次情报的可信度提供了最坚实的背书。
怀疑的声音被硬生生压了下去。
小毛奇将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最初的震撼中冷静下来,将目光投向了更现实的层面,那份对赌协议中,林砚索取的赌注。
他拿起协议副本,声音恢复了军人的冷硬:
“即便我们假定情报为真,这份赌注,”他的手指划过清单,“十万支Gewehr98!我们现役最优秀的步枪!
青岛仓库几乎全部的库存!
还有所有75以上口径的克虏伯炮!
以及所有备用机械设备和整个啤酒厂!
这几乎是要搬空我们在远东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和工业储备!
一旦移交,青岛的防御力量将被抽干脊梁骨!”
“抽干脊梁骨?”提尔皮茨元帅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他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海军将领特有的、对地缘政治的清醒认知,“小毛奇将军,恕我直言,一旦英国如情报所示在8月4日午夜宣战,您认为,以帝国海军目前被英国皇家海军全球封锁的态势,我们还有任何可能,守住万里之外、孤悬东亚的青岛吗?”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胶州湾的位置:
“看看这里!
英国在远东有香港、新加坡两大要塞,其远东舰队实力远超我们那几艘巡洋舰!
日本,这个贪婪的豺狼,早已与英国眉来眼去,一旦英国参战,日本必然趁火打劫,对德宣战以夺取青岛和我们在太平洋的岛屿!
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力量也不会袖手旁观!
青岛,从英国宣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陷落的命运!
我们留在那里的每一支枪,每一门炮,每一台机器,最终都会成为日本人、或者英国人的战利品!
帝国投入巨资建设的远东据点,将白白便宜了敌人!”
提尔皮茨元帅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
“与其让这些宝贵的战争资源落入敌手,成为将来射向帝国士兵的子弹,不如现在,就用它们,去换取这份可能挽救西线数十万将士生命、甚至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情报!
用注定要失去的东西,去换取一个可能赢得的未来!
这难道不是最明智、最冷酷、也最符合帝国利益的选择吗?!”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钢水,浇铸进在场每一个决策者的心中。
残酷,却无比真实。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沉默中涌动着的不再是怀疑,而是对现实困境的冷酷评估和对未来赌局的权衡。
“元帅阁下所言切中要害。”一位负责殖民地事务的官员低声附和,他看向皇帝陛下御座的方向(虽然空着,但象征着意志),“青岛孤悬海外,一旦欧战爆发,陷落只是时间问题。那些物资设备,与其资敌,不如做个人情,交给那个神秘的林家。
毕竟,他们两次提供了如此关键的情报,背后展现出的能量深不可测。
在遥远的东方,保留这样一位拥有通天之能的朋友,或许在未来,能为帝国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旋余地?
即便只是商业上的联系,其价值也远超那些注定不保的死物。”
“人情?朋友?”小毛奇将军咀嚼着这两个词,锐利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情报和林砚的名字上。
他想起了第一次对赌后克虏伯发回的密报,关于那个孩童超乎常理的行为。
用注定丢失的远东堡垒,换取一个可能洞悉天机的东方奇人的友谊,以及一份可能决定国运的情报,这笔交易,似乎值得倾斜。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代表着皇帝意志的内廷总管身上。
总管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性的力量:
“陛下御览情报及诸位分析后,口谕如下:”
“其一,此情报价值无可估量,无论真伪,帝国必须以其为真之最高规格应对,即刻据此调整施利芬计划及相关外交、军事部署!分秒必争!”
“其二,对赌协议,照准执行!青岛清单所列物资设备,按协议要求,准备移交!”
“其三,严令:此情报及协议内容,属帝国最高机密!泄密者,以叛国罪论处,株连家族!”
“其四,”总管的声音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提尔皮茨元帅和殖民地官员,“青岛之命运,既已预见,移交物资之举,可视为与东方合作伙伴之必要投资与善意。望礼和洋行及远东驻军,妥善办理交接事宜,勿失帝国体面。”
投资与善意!
皇帝的口谕,为这场惊天交易和注定沉没的青岛堡垒,定下了最后的基调。
用注定沉没的船上的财宝,去换取一张可能通向胜利彼岸的、神秘莫测的航海图,并试图在遥远的东方,埋下一颗未来或许有用的种子。
小毛奇将军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遵陛下旨意!总参谋部将即刻启动零时校准预案!”
提尔皮茨元帅微微颔首:“海军部将确保情报传递及后续资产处置之保密与效率。”
雅戈外交大臣虽然脸色依旧难看,但也只能躬身:“外交部将据此调整所有对英外交策略及时间节点。”
沉重的帝国鹰徽火漆印,再次被重重地盖在相关的执行命令文件上。
德国总参谋部大楼,网上没有找到一战时的图片,就用这张现代的替代一下!
厚重的橡木门紧闭,将冬日的严寒与城市的喧嚣彻底隔绝。
室内,巨大的水晶吊灯洒下冰冷而明亮的光,照亮了长条会议桌旁一张张凝重如铁的面孔。
空气里弥漫着上等雪茄的烟雾、陈年橡木的气息。
这里聚集着德意志帝国战争机器的最高大脑:皇帝威廉二世(虽未亲临,但意志如影随形)、总参谋长赫尔穆特·冯·小毛奇将军、海军大臣阿尔弗雷德·冯·提尔皮茨元帅、外交大臣戈特利布·冯·雅戈、财政大臣,以及几位核心的军事情报首脑。
长桌中央,那个由冯·施特拉赫维茨少校护送回来的黑色密码箱已被打开。
里面,那份由克劳斯博士以最高级密码记录、皇帝陛下亲自启封的情报原文(已由机要秘书誊抄为清晰文本),正静静地躺在猩红的天鹅绒衬垫上。
情报内容只有短短一行,却字字千钧:
英国对德意志帝国宣战之确切时间:
宣战照会递交柏林时间:公历1914年8月4日,格林尼治标准时间23时整(中欧夏令时间8月5日0时整)
寂静笼罩着会议室。只有壁炉里木柴燃烧发出的轻微噼啪声,以及几位重臣粗重压抑的呼吸声。
小毛奇将军第一个打破了沉默,他鹰隼般的目光死死盯着那页纸,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桌面,发出沉闷的“笃、笃”声,仿佛在计算着倒计时。
“8月4日午夜24时”他的声音干涩沙哑,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撼,“距离现在只有不到十个月了!”他猛地抬起头,眼中血丝密布,“这时间点太具体了!具体到令人恐惧!如果这是真的…”
后面的话他没说出口,但在场所有人都明白,如果英国真在那个精确的时刻宣战,那么施利芬计划启动的每一个齿轮,都必须据此重新校准!
分秒之差,可能意味着西线百万大军的生死!
提尔皮茨元帅的脸色同样难看,他更关注的是海军:
“格林尼治23时柏林0时这个时间点选择极其恶毒!
掐在午夜转换之时,无论是对我们外交斡旋的最后一刻,还是对舰队进入最高战备状态,都制造了最大的混乱和心理压力!”
“我们的情报部门,对此可有任何佐证?!”
军事情报局局长额头冒汗,连忙起身:“元帅阁下,将军!我们确实监听到英国外交部与驻柏林大使馆之间异常频繁的加密通讯,层级极高。但,其最新使用的灰鹰密码,我们尚未完全破译,目前无法核实。”他的声音越来越低。
“无法核实?”外交大臣雅戈猛地一拍桌子,脸色铁青,“一个来自中国山西的、六岁孩童提供的情报,竟然比我们耗费巨资建立的情报网络还要精确?!这简直是对帝国情报机构的莫大讽刺!”
他转向那份情报,眼中充满了怀疑与焦虑,“陛下!诸位!这太离奇了!我们难道要将帝国的战争决策,建立在这样一个匪夷所思的源头之上吗?”
“离奇?”一直沉默的财政大臣冷冷开口,他拿起面前另一份厚厚的卷宗,“雅戈阁下,您忘了第一次对赌了吗?”
他翻开卷宗,指着里面详尽的地质勘探报告、储量分析图表和初步开采数据,“那个同样匪夷所思的油田情报!
位置分毫不差!
储量预测精确到令人发指!
开采数据完全吻合!
帝国地质研究院的专家们,至今还在研究那个孩子是如何知晓那片无人荒原地下埋藏着黑金的!
这份信任,是用价值千万马克的、已经被证实的神迹换来的!”
他的话如同重锤,狠狠砸在雅戈和其他心存疑虑的人心头。
第一次对赌的成功,像一座无法撼动的大山,为第二次情报的可信度提供了最坚实的背书。
怀疑的声音被硬生生压了下去。
小毛奇将军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从最初的震撼中冷静下来,将目光投向了更现实的层面,那份对赌协议中,林砚索取的赌注。
他拿起协议副本,声音恢复了军人的冷硬:
“即便我们假定情报为真,这份赌注,”他的手指划过清单,“十万支Gewehr98!我们现役最优秀的步枪!
青岛仓库几乎全部的库存!
还有所有75以上口径的克虏伯炮!
以及所有备用机械设备和整个啤酒厂!
这几乎是要搬空我们在远东最重要的军事据点和工业储备!
一旦移交,青岛的防御力量将被抽干脊梁骨!”
“抽干脊梁骨?”提尔皮茨元帅发出一声短促而冰冷的嗤笑,他蓝色的眼眸中闪烁着海军将领特有的、对地缘政治的清醒认知,“小毛奇将军,恕我直言,一旦英国如情报所示在8月4日午夜宣战,您认为,以帝国海军目前被英国皇家海军全球封锁的态势,我们还有任何可能,守住万里之外、孤悬东亚的青岛吗?”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世界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胶州湾的位置:
“看看这里!
英国在远东有香港、新加坡两大要塞,其远东舰队实力远超我们那几艘巡洋舰!
日本,这个贪婪的豺狼,早已与英国眉来眼去,一旦英国参战,日本必然趁火打劫,对德宣战以夺取青岛和我们在太平洋的岛屿!
法国在印度支那的力量也不会袖手旁观!
青岛,从英国宣战的那一刻起,就已经注定了陷落的命运!
我们留在那里的每一支枪,每一门炮,每一台机器,最终都会成为日本人、或者英国人的战利品!
帝国投入巨资建设的远东据点,将白白便宜了敌人!”
提尔皮茨元帅转过身,目光如炬地扫视全场,声音斩钉截铁:
“与其让这些宝贵的战争资源落入敌手,成为将来射向帝国士兵的子弹,不如现在,就用它们,去换取这份可能挽救西线数十万将士生命、甚至可能改变战争进程的情报!
用注定要失去的东西,去换取一个可能赢得的未来!
这难道不是最明智、最冷酷、也最符合帝国利益的选择吗?!”
他的话语,如同冰冷的钢水,浇铸进在场每一个决策者的心中。
残酷,却无比真实。
会议室里再次陷入沉默,但这一次,沉默中涌动着的不再是怀疑,而是对现实困境的冷酷评估和对未来赌局的权衡。
“元帅阁下所言切中要害。”一位负责殖民地事务的官员低声附和,他看向皇帝陛下御座的方向(虽然空着,但象征着意志),“青岛孤悬海外,一旦欧战爆发,陷落只是时间问题。那些物资设备,与其资敌,不如做个人情,交给那个神秘的林家。
毕竟,他们两次提供了如此关键的情报,背后展现出的能量深不可测。
在遥远的东方,保留这样一位拥有通天之能的朋友,或许在未来,能为帝国带来意想不到的回旋余地?
即便只是商业上的联系,其价值也远超那些注定不保的死物。”
“人情?朋友?”小毛奇将军咀嚼着这两个词,锐利的目光重新落回那份情报和林砚的名字上。
他想起了第一次对赌后克虏伯发回的密报,关于那个孩童超乎常理的行为。
用注定丢失的远东堡垒,换取一个可能洞悉天机的东方奇人的友谊,以及一份可能决定国运的情报,这笔交易,似乎值得倾斜。
最终,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到了代表着皇帝意志的内廷总管身上。
总管清了清嗓子,声音不高,却带着决定性的力量:
“陛下御览情报及诸位分析后,口谕如下:”
“其一,此情报价值无可估量,无论真伪,帝国必须以其为真之最高规格应对,即刻据此调整施利芬计划及相关外交、军事部署!分秒必争!”
“其二,对赌协议,照准执行!青岛清单所列物资设备,按协议要求,准备移交!”
“其三,严令:此情报及协议内容,属帝国最高机密!泄密者,以叛国罪论处,株连家族!”
“其四,”总管的声音微微一顿,目光扫过提尔皮茨元帅和殖民地官员,“青岛之命运,既已预见,移交物资之举,可视为与东方合作伙伴之必要投资与善意。望礼和洋行及远东驻军,妥善办理交接事宜,勿失帝国体面。”
投资与善意!
皇帝的口谕,为这场惊天交易和注定沉没的青岛堡垒,定下了最后的基调。
用注定沉没的船上的财宝,去换取一张可能通向胜利彼岸的、神秘莫测的航海图,并试图在遥远的东方,埋下一颗未来或许有用的种子。
小毛奇将军深吸一口气,挺直脊背:“遵陛下旨意!总参谋部将即刻启动零时校准预案!”
提尔皮茨元帅微微颔首:“海军部将确保情报传递及后续资产处置之保密与效率。”
雅戈外交大臣虽然脸色依旧难看,但也只能躬身:“外交部将据此调整所有对英外交策略及时间节点。”
沉重的帝国鹰徽火漆印,再次被重重地盖在相关的执行命令文件上。
德国总参谋部大楼,网上没有找到一战时的图片,就用这张现代的替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