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家宅院·东厢房(督军行辕)
炭盆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却驱不散房间内凝重肃杀的气氛。
阎长官靠坐在铺着厚厚毛毯的躺椅上,腿上盖着薄毯,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正专注地听着肃立在前的林永年汇报。
林永年一身风尘仆仆,眼底带着连日操劳的血丝,但腰背挺直,声音沉稳有力,条理清晰:
“长官,卑职赴任长治,已五日。首要之事,便是整肃吏治、安民赈灾、追查逆党!进展如下:”
一、整肃吏治,搭建班底:
“县府原有属员六十七人,经初步甄别、问询,五日内已清退、羁押与王怀仁关系密切、劣迹昭彰者二十九人!余者暂留观效。关键职位,已按计划擢拔可靠人手:”
“警察局副局长林大虎已到任,统率武装警察部队(原保安二连),正全力搜捕王怀仁余党及城内趁乱作奸犯科者,五日内已破获积案七起,抓捕趁火打劫之徒三十余人,城内治安初定。”
“县府秘书、民政、财政、工房主事等要职,已由卑职从林家村工业区及可靠流民中选拔之干员暂代,并启用数名本地素有清誉、未与王怀仁同流合污之老吏协助。”
“原城防营及警备队,经曹文轩司令整肃,剔除老弱及可疑分子近半,余者由柱子带去的保安一连骨干严加操练,军纪士气已截然不同!”
二、以工代赈,聚拢民心:
“依既定方略,上任次日,即发布《以工代赈告示》,征召灾民开垦林家村十万亩荒地及兴修水利。告示张贴全县,并由武装警察押送宣传队下乡宣讲。反应远超预期!”
林永年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告示发布三日,县府门前登记点昼夜不息!至昨日收工,已登记造册、符合条件之青壮灾民,已达一万八千七百余人!加上所属家属人员已达三万四千五百人)!且人数仍在增加!”
“首批受灾最严重的两万灾民(八千五百户),已于两日前由可靠工头带领,携简易工具口粮,开赴林家村工地,由石头及工业区周经理统筹安置,投入开荒。后续批次,正有序组织输送。工钱按日结算,管基本食宿。民心渐稳,流言蜚语大减!”
三、钱粮血脉,银行立基:
“晋兴银行长治分行,已于昨日在城内原‘汇通钱庄’旧址(已查封)正式挂牌开业!苏婉贞坐镇,首批银钱、账册俱已到位。现已开始承接县府‘以工代赈’款项代拨付、工钱代发放,并为灾民小额借贷(以工钱或未来收成担保)提供便利,运转初顺。”
四、王怀仁及王村铜矿调查进展:
1.王怀仁本人:“据其心腹管家及一名贴身护卫(后山重伤俘虏之一,经林百草先生妙手回春,已能开口)分别招供:王怀仁于刺杀事发当夜,并未坐镇县衙,而是秘密潜藏于城内其一处外宅。得知行动失败、阎长官脱险,惊惧万分,当夜便在其亲信护卫下,携带细软及部分机密账簿,由密道潜出县城,意图逃往王村铜矿核心区!其最后指令,是命矿上私兵头目‘刘疤瘌’死守矿场,并销毁一切证据!”
2.王村铜矿:“曹司令所部斥候及我警察局密探回报:”
“矿场已全面戒严,进出道路被私兵封锁,岗哨林立,戒备森严,远超平日。矿区内有异常调动迹象,疑为销毁证据、转移物资。”
“在溃兵丢弃辎重及后山俘虏身上搜获之武器弹药,其批号、来源,正加紧与太原兵工厂留存的发货记录进行秘密比对,初步指向兵工厂仓库管理员刘把头及采购科一名副科长!此二人已被太原方面秘密监控。”
“最重大突破!”林永年眼中寒光一闪,“在查封的王怀仁县衙密室及抄没其外宅时,起获数箱未及销毁的原始账簿及密信!其中清晰记录:”
“王村铜矿历年巨额‘黑铜’产量及走私去向(部分指向省外军阀)!”
“向太原兵工厂刘把头等人行贿的详细账目、时间、金额!”
“购买、囤积军火(包括刺杀所用之刘易斯机枪、太原造子弹)的渠道与数量!”
“豢养私兵、勾结土匪的支出及部分人员名单!”
“更有一份密函草稿,言辞隐晦,提及上峰默许及事成之后,晋南铜利共享等语,虽未署名,但笔迹与王怀仁心腹师爷吻合!此乃指向其背后更高层保护伞之铁证!”
结论与行动:“综合现有证据,王怀仁与王村铜矿武装总管刘疤瘌,乃刺杀长官、武装对抗官府之直接主谋与执行者!其背后,必有太原乃至更高层级之保护伞,提供军火、包庇走私、默许其割据一方!王怀仁本人,此刻极可能就藏匿于铜矿核心区负隅顽抗!”
“卑职已命曹司令:”
“严密监视王村铜矿一切动向,封锁其可能外逃之所有通道!”
“整军备械,随时准备强攻矿场,擒拿王怀仁、刘疤瘌等首恶!”
“将起获之核心账簿、密信副本,由最可靠之渠道,星夜加急呈送太原赵戴文先生及督军府机要处!原件由曹司令派重兵保管!”
汇报完毕,林永年肃立,等待指示。
房间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
阎长官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眼中已无半分病容,只剩下冰冷的、足以冻结空气的杀意和掌控一切的威严。
“好!很好!”阎长官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永年,五日之内,能于乱局中整肃衙门、聚拢数万灾民、立起银行、更将王怀仁这逆贼及其铜矿老巢查得如此水落石出。你,没让本座失望!更对得起这长治县长之位!”
他目光如电,射向长治方向:“王怀仁,躲进老鼠洞就有用了?传令曹文轩:”
1.“太原援军一到,立刻合围王村铜矿!本座要活的王怀仁!要那些账簿上所有人的脑袋!”
2.“起获之铁证,加急件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送达太原!告诉赵先生,按名单抓人!一个不漏!遇有抵抗或试图销毁证据者,格杀勿论!”
3.“长治城内,凡与王怀仁及铜矿有牵连之商户、士绅,由林大虎带武装警察,依律严查!该抓的抓,该抄的抄!乱世,需用重典!本座要这长治上下,再无王怀仁一丝余毒!”
他最后看向林永年,语气稍缓,却带着更深的期许:“永年,灾民安置、以工代赈,乃收拢民心之根基,务必稳妥,不容出错。待铜矿事了,长治百废待兴,正是你施展抱负之时!”
“卑职明白!定不负长官重托!”林永年沉声应道,眼中是同样的坚定与冰冷。
炭盆驱散了初春的寒意,却驱不散房间内凝重肃杀的气氛。
阎长官靠坐在铺着厚厚毛毯的躺椅上,腿上盖着薄毯,脸色依旧带着病后的苍白,但那双眼睛却锐利如鹰,正专注地听着肃立在前的林永年汇报。
林永年一身风尘仆仆,眼底带着连日操劳的血丝,但腰背挺直,声音沉稳有力,条理清晰:
“长官,卑职赴任长治,已五日。首要之事,便是整肃吏治、安民赈灾、追查逆党!进展如下:”
一、整肃吏治,搭建班底:
“县府原有属员六十七人,经初步甄别、问询,五日内已清退、羁押与王怀仁关系密切、劣迹昭彰者二十九人!余者暂留观效。关键职位,已按计划擢拔可靠人手:”
“警察局副局长林大虎已到任,统率武装警察部队(原保安二连),正全力搜捕王怀仁余党及城内趁乱作奸犯科者,五日内已破获积案七起,抓捕趁火打劫之徒三十余人,城内治安初定。”
“县府秘书、民政、财政、工房主事等要职,已由卑职从林家村工业区及可靠流民中选拔之干员暂代,并启用数名本地素有清誉、未与王怀仁同流合污之老吏协助。”
“原城防营及警备队,经曹文轩司令整肃,剔除老弱及可疑分子近半,余者由柱子带去的保安一连骨干严加操练,军纪士气已截然不同!”
二、以工代赈,聚拢民心:
“依既定方略,上任次日,即发布《以工代赈告示》,征召灾民开垦林家村十万亩荒地及兴修水利。告示张贴全县,并由武装警察押送宣传队下乡宣讲。反应远超预期!”
林永年语气中带着一丝振奋:“告示发布三日,县府门前登记点昼夜不息!至昨日收工,已登记造册、符合条件之青壮灾民,已达一万八千七百余人!加上所属家属人员已达三万四千五百人)!且人数仍在增加!”
“首批受灾最严重的两万灾民(八千五百户),已于两日前由可靠工头带领,携简易工具口粮,开赴林家村工地,由石头及工业区周经理统筹安置,投入开荒。后续批次,正有序组织输送。工钱按日结算,管基本食宿。民心渐稳,流言蜚语大减!”
三、钱粮血脉,银行立基:
“晋兴银行长治分行,已于昨日在城内原‘汇通钱庄’旧址(已查封)正式挂牌开业!苏婉贞坐镇,首批银钱、账册俱已到位。现已开始承接县府‘以工代赈’款项代拨付、工钱代发放,并为灾民小额借贷(以工钱或未来收成担保)提供便利,运转初顺。”
四、王怀仁及王村铜矿调查进展:
1.王怀仁本人:“据其心腹管家及一名贴身护卫(后山重伤俘虏之一,经林百草先生妙手回春,已能开口)分别招供:王怀仁于刺杀事发当夜,并未坐镇县衙,而是秘密潜藏于城内其一处外宅。得知行动失败、阎长官脱险,惊惧万分,当夜便在其亲信护卫下,携带细软及部分机密账簿,由密道潜出县城,意图逃往王村铜矿核心区!其最后指令,是命矿上私兵头目‘刘疤瘌’死守矿场,并销毁一切证据!”
2.王村铜矿:“曹司令所部斥候及我警察局密探回报:”
“矿场已全面戒严,进出道路被私兵封锁,岗哨林立,戒备森严,远超平日。矿区内有异常调动迹象,疑为销毁证据、转移物资。”
“在溃兵丢弃辎重及后山俘虏身上搜获之武器弹药,其批号、来源,正加紧与太原兵工厂留存的发货记录进行秘密比对,初步指向兵工厂仓库管理员刘把头及采购科一名副科长!此二人已被太原方面秘密监控。”
“最重大突破!”林永年眼中寒光一闪,“在查封的王怀仁县衙密室及抄没其外宅时,起获数箱未及销毁的原始账簿及密信!其中清晰记录:”
“王村铜矿历年巨额‘黑铜’产量及走私去向(部分指向省外军阀)!”
“向太原兵工厂刘把头等人行贿的详细账目、时间、金额!”
“购买、囤积军火(包括刺杀所用之刘易斯机枪、太原造子弹)的渠道与数量!”
“豢养私兵、勾结土匪的支出及部分人员名单!”
“更有一份密函草稿,言辞隐晦,提及上峰默许及事成之后,晋南铜利共享等语,虽未署名,但笔迹与王怀仁心腹师爷吻合!此乃指向其背后更高层保护伞之铁证!”
结论与行动:“综合现有证据,王怀仁与王村铜矿武装总管刘疤瘌,乃刺杀长官、武装对抗官府之直接主谋与执行者!其背后,必有太原乃至更高层级之保护伞,提供军火、包庇走私、默许其割据一方!王怀仁本人,此刻极可能就藏匿于铜矿核心区负隅顽抗!”
“卑职已命曹司令:”
“严密监视王村铜矿一切动向,封锁其可能外逃之所有通道!”
“整军备械,随时准备强攻矿场,擒拿王怀仁、刘疤瘌等首恶!”
“将起获之核心账簿、密信副本,由最可靠之渠道,星夜加急呈送太原赵戴文先生及督军府机要处!原件由曹司令派重兵保管!”
汇报完毕,林永年肃立,等待指示。
房间内一片寂静,只有炭火偶尔噼啪作响。
阎长官闭目片刻,再睁开时,眼中已无半分病容,只剩下冰冷的、足以冻结空气的杀意和掌控一切的威严。
“好!很好!”阎长官的声音不高,却字字如冰锥,“永年,五日之内,能于乱局中整肃衙门、聚拢数万灾民、立起银行、更将王怀仁这逆贼及其铜矿老巢查得如此水落石出。你,没让本座失望!更对得起这长治县长之位!”
他目光如电,射向长治方向:“王怀仁,躲进老鼠洞就有用了?传令曹文轩:”
1.“太原援军一到,立刻合围王村铜矿!本座要活的王怀仁!要那些账簿上所有人的脑袋!”
2.“起获之铁证,加急件必须确保万无一失送达太原!告诉赵先生,按名单抓人!一个不漏!遇有抵抗或试图销毁证据者,格杀勿论!”
3.“长治城内,凡与王怀仁及铜矿有牵连之商户、士绅,由林大虎带武装警察,依律严查!该抓的抓,该抄的抄!乱世,需用重典!本座要这长治上下,再无王怀仁一丝余毒!”
他最后看向林永年,语气稍缓,却带着更深的期许:“永年,灾民安置、以工代赈,乃收拢民心之根基,务必稳妥,不容出错。待铜矿事了,长治百废待兴,正是你施展抱负之时!”
“卑职明白!定不负长官重托!”林永年沉声应道,眼中是同样的坚定与冰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