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选择,马大佬-《这个影帝不务正业》

  “简子,到时候电影的首映礼你和亦妃要记得来啊。”宁昊担心杨简拍电影就不管不顾,《心花路放》可是有杨简4成的份额,杨简两口子要是去了,那天的新闻宣传都不用愁。

  “好好好,到时候有空肯定去。”杨简随口答应下来,他没把这事放心上,反正前世没他杨简,这电影不一样大卖嘛。

  大家吃过午饭,杨简和利柳亦妃正准备去休息一下,哪曾想宁昊把他叫住了。

  “简子,你等一下,有点事情和你聊一聊。”

  “茜茜,你先去眯一会儿,我和师哥聊点事情。”杨简拍了拍柳亦妃妃胳膊让他先去休息,他则是和宁昊找个休息间就坐了下来。

  “师哥,啥事儿?你就直说呗。”

  “是这样的,之前不是和你聊过嘛,董凭邀请我与他合伙。他准备收购香江21控股,借壳上市。你帮我参谋参谋,他这靠谱不?”

  “那边是怎么跟你说的?”杨简问道。

  “就是让我成为创始股东兼艺术决策核心,给我12%。不过签约协议上有要求。我需要在7到10年内为欢喜传媒制作一定数量的电影,公司也享有我作品的优先投资权及全球发行权益。”

  “那挺好啊,你肯定不会亏。”杨简想了想问道:“师哥,一直以来我都没主动邀请你加入天眼影业,今天我邀请你一次,你要是有想法,天眼影业随时欢迎你的加入。”

  “嗐,说这个干嘛。要加入你的公司我早就加入了。你们现在干的这么好,我就不去给你添麻烦了。”宁浩其实有些后悔,要是最开始就主动跟杨简说加入天眼影业,那他肯定是元老。现在天眼影业家大业大,他再去,先不说杨简能给他多少股份,肯定没有一开始那批人多。

  确实是这样,宁浩要是系现在加入天眼影业,股份最多给到0.5%,不是杨简舍不得,而是他要考虑一早就加入天眼影业那批人的感受。

  人家在天眼影业还没壮大起来的时候就加入了,杨简安排什么就做什么,虽然天眼影业的壮大还是靠杨简,可人家没功劳也有苦劳。

  现在随便来个人就拿到和他们一样的股份。

  张一谋就算了,那是真正的大导演,宁浩没办法和张一谋比啊。

  他们难说不会有什么想法。

  还有一点,加入天眼影业的自主程度和重要性肯定没有董凭那边那么高,董凭那边现在就他一个大导演,董凭不得供着他?

  天眼影业除了杨简和张一谋,饶小智、路洋、郭番都证明过自己,就连文木野都是潜力十足。

  宁昊加入天眼影业的重要性肯定没那么高,他多少有点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意思。

  关键是他野心还大,他和杨简的私交很好,他就算有什么项目,也可以拉上杨简一起。

  这时候让再成为董凭的合伙人,董凭这边的资源他也能调用,他可以“脚踏两只船”,他全都要。

  宁浩能不能脚踏两只船杨简不知道,但是天眼影业的项目肯定不会带上董凭。

  大家没拿关系,而且董凭没他杨简看中的东西。

  杨简还弱小的时候,他找的合作方都是对电影有帮助的,中影、上影就不用说了,两大巨头。

  小马和光线在国内电视广告宣传、发行上都很有一手,对杨简的帮助很大。

  就连下了车上不来的博纳在发行上都很厉害,杨简当时是想借鸡生蛋,也的确是杨简做到了。

  天眼影业现在是国内最有经验、渠道最全、能力最强的电影发行商,这都多亏了这几家的帮助。

  所以说,现在的天眼影业要是直接把他们踢出局,自己玩都没问题。

  只不过杨简肯定不是那样的人,也就是中影那边在《火星救援》上没有主动找他,他也觉得以前由于韩山屏的关系,大家的合作太过亲密,想要调整一下双方的合作状态,别整的杨简离不开中影一样,这样说不定会让中影那边想太多。

  即便是他要和中影合作,那也是中影主动来找他,而不是他主动去找中影。

  现在双方的位置要改变一下。

  像万达、横店两家都很有资源,杨简还有他们的股份,所以杨简现在都会带上。

  还没成立的欢喜有什么?什么都没有,杨简带他干什么?

  前世的欢喜通过所谓的精英创作人联盟 精准内容投放 发行模式创新,吹嘘自己是在重塑华夏电影产业格局。

  欢喜的发展路径既不同于传统影视公司,也区别于纯流媒体平台,开创了所谓独特的“华夏版flix 好莱坞制片厂”混合模式。

  他们也的确产出了好多部爆款作品,票房很成功,可是欢喜的市值一直不上不下,其实就是没办法一直持续的产出优质、爆款的内容。

  实际上这也是影视公司的短板,你要刺激股价,就要有爆款电影上市,否则就是华艺那种套路,通过并购或者其他方面的投资来让财务报表好看,让投(韭)资(菜)人们对你有信心,你的股价才会涨,否则就是要死不活的。

  不能在股市上捞钱,那这个公司上市干什么?单纯的为了融资拍电影啊?

  这倒是能搞到钱,但赚的都是小钱。

  不管你走的是哪一条路,用的是哪种模式,对于影视公司来说,最重要的还是内容。

  前世的欢喜有没有重塑华夏电影产业的格局杨简没看到,反正这一世他是重塑不了了。

  因为天眼影业所拥有的条件可比前世的欢喜好太多了。

  杨简手握番茄、藤讯、微博、字节、B站、猫眼等多家公司,他能很好且有效地整合资源,还有一条全国最大的院线以及第二院线的股份,还没成立的欢喜怎么比。

  不过欢喜的模式肯定能吸引到许多导演的,所以杨简觉得宁昊要是不来天眼影业,去董凭那边也能挣不少钱,未来也能混成圈内资本、一方大佬。

  “师哥,我还是那句话,天眼影业的大门随时为你敞开。”

  “那我就谢谢简子你了,来来来,我以茶代酒敬你一杯。”

  杨简也举起茶杯,回敬宁昊。

  宁昊加不加入天眼影业都不影响大家的私教,有可能他不加入天眼影业,大家的私教更好一些。

  下午的拍摄继续。

  到了快4点的时候,柳晓莉领着平平、安安和乐乐,在助理的陪同下来到了中戏北剧场这边。

  “爸爸,妈妈。”

  “爸爸妈妈,我们来啦!嘻嘻~”

  “舅舅舅妈,乐乐也来了鸭!”

  小朋友们的到来,杨简宣布剧组休息半小时。

  拍戏再大,也大不过自家孩子。

  “平平安安,乐乐,快过来,姑姑这里有好吃的。”

  韩佳女和舒倡都知道三个小朋友是小吃货,所以拿好吃的考验小朋友们。

  “什么好吃的鸭!佳女姑姑、倡倡姑姑。”

  果然,安安挨着爸爸妈妈,但是却伸着脖子盯着韩佳女和舒倡问道。

  “你到姑姑这里来你就知道了。”

  平平和安安还没过去,乐乐这个小朋友就迈着小短腿跑到韩佳女和舒倡跟前了。

  “我康康有什么好吃的鸭。”

  “哎哟,看来还是你个小家伙贪吃啊。”韩佳女捏了捏乐乐的小脸蛋哈哈笑道。

  “走,爷爷带你们去找好吃的。”韩山屏刚刚不知道上哪去了,这时候才回来,看到三个小朋友,就招呼起小朋友们跟他走。

  “去吧,跟你们韩爷爷玩去。”杨简对小朋友们点了点头,他们这才蹦蹦跳跳的跟着老韩头走了。

  由于今天是中秋节,拍摄工作持续到5点,剧组就下班了。

  杨简他们也没回史家胡同,而是直接去了他李叔李婶家。

  之前就说好,中秋节在这边过。

  可能是今天有四个小朋友要来家里过节,尤其是外孙要来吃饭,杨简他们到的时候,李大佬都已经到家了。

  “姥爷好,姥姥好!”×3

  三个小朋友很懂礼貌的问好,然后就被李大佬领着去串门去了。

  李大佬估计是去和老伙计们炫耀的。虽然只有一个承承是亲外孙,可是其他三个小朋友那也是叫他姥爷的。

  果然,他李婶直接拆穿了。

  “哎,我说你个老头子,承承他们刚来,你就带他们出去干什么?又去跟老张、老马他们炫耀啊?”

  “你别管,我带小家伙们去溜达溜达,吃饭前回来。”

  看着一老四小走远,李婶也没再管,而是招呼起杨简他们。

  “婶,有什么我能做的?我给做几个菜?”

  “哪用得着你做菜,今天专门请了大师傅来做菜,你休息你的。”

  闻言,杨简也没坚持,他李婶请的大师傅,厨艺肯定不差,他也乐得清闲。

  另一边,李大佬带着四个小朋友来到了离家不远的一个独门院子。

  “老马,在家没?”

  “嘿,我说谁呢?原来是你啊老伙计。快进来就快进来。”马姓老头连忙将一老四小让进了院子。

  “你们四个小家伙,快叫人,叫马爷爷。”

  “马爷爷好!”×4

  “哎哟,你们也好你们也好。走走走,快进屋。”马姓老头看着四个可可爱爱的小朋友,心生欢喜,露出一个慈祥的笑容。

  “这几个小家伙是?”

  “最大的这个我外孙,叫承承。”李大佬开始介绍起来:“这两个眉眼很像的是小瑞弟弟的孩子,是双胞胎,他们的爸爸就是杨简。至于最小的这个,是小瑞妹妹的孩子。”

  李大佬对杨瑞一家很满意,也很满意自己当初没看错人。

  老杨家的家风很好,没有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

  重要的是他闺女在老杨家过的也很好。

  还有他外孙,李大佬也不担心了。即便承承以后没什么出息,有他小叔在,最差能保证衣食无忧。

  起止衣食无忧,也就是承承现在还小,有些股份都是他爷爷奶奶代持,否则他现在都是亿万富翁了。

  要是未来他和乐乐再成器一些,几百亿上千亿的身家肯定没问题。

  杨简对自家人向来很大方的。

  要是他长大后搞仕途那就另说。

  “马爷爷好,我爸爸叫杨瑞,我妈妈叫李宛灵。”

  承承一带头,其他三个小朋友也有样学样。

  “马爷爷好,我叫杨平,我爸爸叫杨简,我妈妈叫柳亦妃。”

  “马爷爷好,我叫安安,杨安,我爸爸也是杨简,妈妈也是柳亦妃,嘻嘻~”

  “马爷爷好,我叫乐乐,周乐乐,妈妈是杨真,爸爸叫周...周...我不记得了鸭,嘻嘻~”

  “弟弟,你爸爸叫周志泽。”

  “噢,我爸爸叫周志泽。”

  “哈哈哈......”两老头看着四个可爱的小朋友,尤其是眼前这个小迷糊都是一阵开怀大笑。”

  听到动静,又有一个老妇人走了出来。

  “哟,原来是老李来了,快进屋坐。”

  “老嫂子,叨扰了,我领着四个小家伙出来溜达溜达。”李大佬又看向四个小朋友说道:“叫王奶奶。”

  “王奶奶好!”×4

  “哎呦喂,真是四个可爱的小家伙。他们是?”

  李大佬又示意四个小朋友自己介绍一遍。

  “还是老李你们享福,闺女女婿虽然没在身边,但是能经常见到外孙,不像我们,一年难得见到一次。”

  “嗐,老嫂子,说这个干嘛,孩子们有自己的工作和事业。这也就是小瑞弟弟他们都住在BJ,把我那两位亲家都接到这边来住,要不然我和你们还不是一样。”

  “好你个老李,我算是回过味来了,你今天是特意来炫耀的吧?”老马一瞪眼,没好气的瞪了李大佬一眼。

  “瞧你老马说的,家里没开饭,我这不是带他们出来溜达溜达,正好也叫你和老嫂子去家里一起吃饭。”

  “这还差不多,杨简今天来家里了?”

  “来了。”

  “那正好,我还没见过这个年轻人。一直听说他很厉害,我也想见见他。”

  杨简不知道,又一位大佬“惦记”上了他。

  不过这种惦记也是好事,他的影响力越强,其实对他哥的好处也越大。

  “那还等什么,我去叫上老张,一起到家里吃饭,也不知道他回来没有。”

  “他你就别叫了,我回来的时候,他去海子里了。”

  “那就算了。”

  “先等一会儿,我这还有个菜在炖着。老马,你来连锅一起端上,我们今天就去老李家蹭顿饭。”

  “老嫂子,说什么蹭,大家一起吃更热闹。”

  老马进屋端上锅,李大佬也端上两碗菜,王姓老妇人则是牵着四个小朋友往李家院子走。

  到了李家,大家自然又是一阵介绍。

  杨简也是厚脸皮叫了两位老人一声马叔王婶,反正这种时候他都习惯性的打蛇顺棍上,哪还会叫什么职务,就是要在第一次把称呼就定下来,这样显得亲近。

  对方听到杨简这么叫也是乐的开怀大笑,看得出他和李大佬的关系比较亲近。

  “小简啊,我这么叫你没关系吧?”马大佬拍了拍杨简的胳膊问道。

  “马叔,就得这么叫,家里人都这么叫我。”杨简主打一个懂事,他这个时候不是什么全球首富,只是一个晚辈而已。

  “我可是一直都听别人提起你,你李叔也没少提起你,今天正好借这个机会,我们可得好好聊一聊。”

  “好咧,马叔您有啥问题,要是懂的,晚辈肯定知无不言。”

  BJ中秋的傍晚景色别具韵味。

  暮色渐沉时,天坛祈年殿的金顶与橙红晚霞交相辉映,古建筑在斜阳中投下悠长剪影。

  前门大街华灯初上,朱红色的牌楼与灯笼将青石板路染成暖色,人流如织中飘来糖葫芦和月饼的甜香。

  若在景山万春亭远眺,可见故宫琉璃瓦泛着琥珀色光芒,西山轮廓如黛,而东边已有一轮淡月悄然升起。

  此时永定河畔的园博园彩灯初亮,数百组灯饰与天际晚霞共同描绘出绚烂画卷。

  秋风掠过,槐叶沙沙作响,院屋檐下的石榴缀满枝头,为杨简所在的这处守卫森严的大院暮色图再添一抹生动的红。

  中秋节这顿晚饭很热闹,大家吃的也很开心。

  吃了晚饭过后,小朋友们在屋里院子里跑来跑去,大人们则是喝茶聊天。

  一时间欢声笑语不断。

  李家很久没这么热闹过了。

  李大佬和马大佬叫上杨简去书房聊了很久,杨简也真的是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他不怕说错什么,反正今天不是正式场合,就是长辈与晚辈私下的谈话。

  杨简把他对未来经济形势、热门产业预判,以及华夏与欧美等国家的未来的关系形势也做了一个预判。

  当然,说是预判,不如是提前剧透。

  不过杨简也不会小看一个国家组织,何况还是越发强大,而且是拥有着无限智慧的国家。

  他们对未来的预判不会比杨简这个拥有先知优势的人差多少,起码在大势上他们会有比较准确的预判。

  而马大佬对于杨简的认知又被拔高了一个高度。

  三人聊完,由于杨简和柳亦妃明天有工作,所以他们就先带着小朋友们回了南锣鼓巷。

  李大佬和马大佬则是又留下来多聊了一会,也没聊别的,聊的就是杨简。

  “老李,小简这个年轻人厉害啊!他要是说走政途,搞经济是一把好手。”

  “这还用你说,你看看他的那些投资,上市的就破1000亿美元,他甚至还分出去很多股份。他那些没上市的,都是很有发展潜力的。他提到的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还有那什么脑机接口,这些都是尖端科技。”

  “不止如此,他对于我们和美国关系在未来的发展,他的预判你怎么看?”

  “我觉得很有道理,我们也要早做准备,防患于未然嘛,不能搞临时抱佛脚的事情。”

  “是啊,他提到的那个人我们要反应一下,要重点关注。如果真的是一位奉行‘美国主义’的人上台,那么小简判断的未来的各类贸易战、科技战势必会提前爆发。”

  实际上在上层的预判中,随着华夏的发展越来越快,国家实力越来越强大,和欧美迟早都会爆发更大的非热战冲突。

  这个世界的资源就那么多,生存空间就那么大,你多占一点,别人就要少占一点,冲突是必然的。

  “还有他提到的‘去杠杆化’,尤其是房地产行业存在的一些弊端,他肯定是有研究的。”

  “他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建议倒是和我们不谋而合。”

  实际上高层正在研究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的一揽子经济措施,不过船大难掉头,这些措施要实施,肯定需要时间。

  前世的“三去一降一补”要到2015年年底的经济工作会议才会被首次提出,到2016年《国务院关于积极稳妥降低企业杠杆率的意见》亦会下发,到时候的一些依靠“杠杆”存活的企业就会难了,尤其是恒某大这种高杠杆运营的房地产企业。

  华夏去杠杆的本质是债务结构优化而非简单压缩规模,通过资本市场改革,实行全面注册制,还会推行新旧动能转换(新能源/半导体投资)实现杠杆率“软着陆”。这一措施不是短时间能完成的,起码在未来十数年的时间内依然会持续,最起码要到2025年后才会进入稳定期。

  “你刚刚听到他的口气没?哈哈哈哈~‘房地产那种低端的产业根本瞧不上’。估计只有他瞧不上房地产这块肥肉了。”

  真不是杨简吹牛,他要是一心想在房地产这一行赚钱,成为恒某大、万某达那样的巨头绝对没问题,只不过那样太耗费精力,同时也会占用他很多现金流,那样有些得不偿失。

  关键是搞房地产,这里面的弯弯绕绕与人情往来太麻烦,你拿地要找关系吧?你不找别人也会找,你不找你就不会稳稳的拿到地。

  他现在就挺好,轻轻松松身家破千亿美元,这不比大老王、牢头许这些人有钱?

  关键他还不怎么欠钱。

  杨简敢保证,大老王、牢头许这两人挣的钱,普通人几十辈子都不一定挣得到,但是他们欠的钱,普通人上百辈子都还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