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3章 作赋:血器-《刚当上校长,典狱长系统什么鬼?》

  《血器赋》

  “君子不器”,圣人之言。今观之,临文泣血!

  所谓专才者,非人也,乃刃也!程氏明光者,治校如锻铁:朝榨髓为淬油,暮折骨作柴薪!

  君不见,吾队长,胫裂如瓦,犹驱赛场?涕血沾襟,叱以“报校”!

  或言,通才可免?谬矣!

  吾校所求,乃“超越”耳!或“专”其体,或“通”其文,终为“器”用!

  吾究得程氏铸器之法:青春为范,人命碾为陶土;窑火熊熊,尽焚君子之道!

  嗟乎!程门立血!视健儿若冶陶!成则炫于庙堂,败则弃如敝屣。以青春血肉,填无餍欲壑。此非育人,实乃戕生!

  专才乎?通才乎?“明光”所照,无非血器!难逃舛舛命途!

  苦也!

  但见领奖台前明光灿,谁听校高墙内夜哭寒?

  此文一出。

  就算是最不认可衡河中学的观众也必须承认:

  给出满分,实至名归!

  比喻得当,化用经典,对仗工整,行文流畅!

  字里行间更是饱含着最最真实的情感。

  一字一句,正如文中所言,宛若泣血!

  无法想象衡河中学的陈默言选手,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脑中流转着何种程度的绝望。

  再配合上,此时演播室内程明光手舞足蹈的丑态……

  直播间的观众们那是瞬间疯狂!

  【哈哈哈哈哈!这傻逼还在那笑呢!这拿满分的文章,简直就是指着你程明光的鼻子骂!】

  【没得喷,这文章写的是真好!确实比李婷婷的那篇要好。】

  【两篇文章写的都是校长,足以见得,这两位校长给学生们带来的印象都非常深刻,虽然是完全相反的两个极端。】

  【这篇文章,最妙之处,还是他对程明光名字的化用。“明光”所照,无非血器!这句子真绝了!】

  【妈的!我是读明白了,原来谢东博参赛居然还是你程明光逼着他去的?你死不死啊?】

  【文化人!真的是文化人!全篇没一个脏字。竟然骂的这么到位!】

  【好消息!这样的天才学生,以后就不在衡河中学喽!】

  而演播室内。

  饶是程明光再没文化,但看得自已名字在这篇文章中出现的频率如此之高。

  而且后面接的好像都不是好话。

  他也知道,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在写什么了。

  当即笑容凝滞在脸上。

  随后是气急败坏,眉头紧皱。

  而此刻的演播室其他两位校长。

  堪称雅尔塔会议。

  “这样的好学生,到了我启新实验中学也发挥不出应有的实力。”

  “而且也没什么矫正的必要。”

  “还是你们劳芳中学接收吧。”

  赵欣荣校长,笑呵呵的对着关校长说道。

  “怎么能这么说呢?”

  “赵校长可不要半场开香槟呐。”

  “不过你说的确实有道理,这孩子我是真喜欢。”

  两人相视一笑,颇有一种狼狈为奸的丑恶。

  但丑恶,也是正当的丑恶。

  毫不夸张的说,会变成今天这样完全是程明光校长咎由自取。

  甚至和衡河模式理论的提出者王成芳教授,都不大有关系。

  而程明光校长,见着这两人当着自已的面,竟是已经在瓜分利益。

  俨然已经把衡河中学落败当做必定会发生的现实。

  再结合叠加上现在,自已竟然是被学生这样狠狠骂了一通的恼羞成怒。

  最重要的是,骂他的那篇文章,他还不大看得懂。

  此时,更是憋得面红耳赤。

  他妈的!

  混账东西!

  就算是我们衡河中学拿了第一。

  这个陈默言,也别想在我们衡河中学继续待了!

  下周一就把他开除!

  “你们别高兴的太早!”

  他发出了小学生级别的挑衅。

  可,与此同时,在程明光现在无法关注的网络之上。

  陈默言的那篇《血器赋》,不到十分钟过去,便已经在全网疯传。

  无疑给昨天诞生的程明光SB这一热梗,做了最好的注脚。

  更是给热度又添了一把大火。

  之前,那些没看节目的路人还不清楚程明光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

  只是大势所趋,跟着玩梗而已。

  没准,再过个一两年,这样的黑红还会被逆转。

  把程明光变成一个中性的娱乐模因人物。

  被全网黑的人物,有不少都经历了这样的情况。

  而这篇来自衡河中学学生的亲笔控诉,在数千万人关注的直播间中公布的一瞬间。

  就给这种风评逆转的可能,彻底关上了大门!

  网民玩梗的情绪底色,是从戏谑,彻底转变为了恨意。

  更有甚者,恨不得生啖其肉!

  身为校长面对给自已的学校,争过无数荣耀的明星选手。

  竟是如此对待!

  不仅将其伤势视若罔闻,更是从观念上就把它当做工具。

  非人哉!

  而作为对比。

  在传播过程中,另一篇来自李婷婷的文章《观道有思赋》,也是常常同步出现。

  虽然比起文采那是略逊一筹。

  可其描述的人物却是不知道高尚了几百倍。

  两者放到一起。

  那当然是高尚的更高尚,可恨的更可恨。

  夸者,夸得天花乱坠;骂者,骂成罄竹难书。

  明明是衡河中学的负面舆情。

  却不知道为什么,却是给劳芳中学又拉了一波好感度。

  而很快。

  现实的重压再一次给洋洋得意的程明光带来了噩耗。

  就在衡河中学与劳芳中学的两位选手,还在第二赛段进行角逐的时候。

  启新实验中学的张扬峰,便已经在第四赛段的起跑线,紧紧接到了同伴给他递来的接力带。

  第4赛段,由天安门前交接,直到天坛北门,绕起祈年殿半圈,再至天坛西门交接点完成赛段。

  而,启新实验中学前面三段赛道共计十五公里的总用时,竟然只有一个小时四分钟。

  不做题,就是快!

  接棒之后,张扬峰立马飞速奔袭。

  他还是第一次这样奔跑。

  没有观众,没有教练,没有跑道……

  身边也没有任何的竞争者,无从对比自已的节奏是快还是慢。

  甚至对于自已要达成的目标,都不甚清楚。

  究竟是要跑到多快呢?

  没人能推算。

  要考虑的因素太多了。

  其他选手的奔跑速度、做题时间、还有做题得到的成绩。

  因此这次教官给他的指示也是语焉不详——

  有多快,就跑多快!

  可这样毫无紧迫感的赛道。

  却是让张扬峰,不由自主地产生了迷茫。

  他脑中不禁开始胡思乱想起来:

  他觉得今天发生的事情,真有点假吧?

  明明自已的跑步成绩是如此优异。

  就算是在强者如云的启新实验中学之中,也是当之无愧的佼佼者。

  而这次运动会。

  自已更是获得了多达四次比赛的机会。

  却还是,没能完成跟阿琳的冠军约定。

  怎么会变成这样的呢?

  究竟是多小的概率,才能达成这样的巧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