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各部列装燧发枪的计划与谏言-《军游勇闯明末》

  “距离上次交付,和差事出京归来也有些时日了;不知轶鸣你如今可还有打造好的库存燧发枪?”

  不等汪轶鸣回过神来,崇祯继续问道;

  “回圣上,有。”

  略微定神,汪轶鸣也没犹豫,直接答道。

  “哦?好,那能交付多少?”

  崇祯一喜,连忙追问道;

  王承恩之前给汪轶鸣准备的原材料汪轶鸣都早已收入系统加工厂当中;所以燧发枪的生产制造根本就没有停过;

  只是对于汪轶鸣来讲这中间过去了相当一段时间,这回到了明朝后,只是想着系统任务,还有调整换装,也没想着看一眼那系统加工厂,如今又生产了多少库存自己也不知道;

  只得抬手扶额,作思考状,查看系统;

  大殿内的众人皆是以为汪轶鸣在思索计算,就并未打扰;只是安静的齐齐盯着汪轶鸣,等待他给出的答案;

  查看了系统后,汪轶鸣也是呼出了一口气;

  果然很给力,自打回来全面启动系统开始,这大半日时间总共生产的燧发枪库存就有六万八千五百五十二支;其中短枪一万七千二百二十二支,长枪五万一千三百三十支;

  问题是前前后后投入系统加工厂里的原材料已几乎消耗殆尽,剩余的各种材料数量不一,竟然连一支完整的燧发枪都无法再继续制造了,属于彻底停产的状态;

  本想直接报出实数,可又是一瞬间汪轶鸣就否定了这个想法;

  “回禀圣上,臣目前已经造好的燧发枪,短枪一万七千支,长枪四万八千二百二十支;另还有短枪二百二十二支和三千一百一十支尚未最终组装完毕。”

  “若是马上可以交付的长短燧发枪总共六万五千二百二十支。”

  “嘶…”

  听到汪轶鸣报出的数字,在场众人不由齐齐发出惊叹;

  稍作叹息,崇祯又瞬间恢复镇定,微微点了点头,

  “干的好,轶鸣,如此厂卫和京卫营所需的算是绰绰有余了。”

  崇祯又看向曹化淳,道;

  “曹伴伴,你尽快将现有的燧发枪先分发下去;明日再去汪千户处将那已造好的燧发枪全部领回,再把厂卫和京卫营按所需数目全部补发到位。”

  “是,皇爷,奴婢遵旨。”

  曹化淳也是一脸喜悦的领旨应道。

  “陛下,既然厂卫和京卫营所需已经足够,并还有不少剩余,但不知臣等所求燧发枪也可否配发一些?”

  卢象升闻此,忙出列上前询问道;

  “是啊,陛下,末将麾下儿郎也急需配备这燧发枪,恳请陛下下旨也分末将一些。”

  曹文昭见卢象升率先提出,自己也不得不厚着脸皮向崇祯索要一批燧发枪;

  “陛下,末将也恳请陛下划拨一批燧发枪给末将麾下装备!”

  曹变蛟见自己叔叔出列请求,反应过来的他也立马紧跟其后附和道;

  “陛下,臣就快要入秦地练兵,也恳请陛下能划拨一批给臣。”

  这个时候,孙传庭又岂能落于人后,跟着前面三位也出列向着崇祯索要燧发枪。

  “咳咳…”

  见状,崇祯也是颇有为难;本来听汪轶鸣报出的数量,加上现有的库存,这燧发枪总库存数量妥妥的七万余支,完全解决了厂卫和黄得功所部的需求外,还能结余近三万支用于整顿三大营,虽然距离自己理想的还差了十几万支,但京营整顿才刚刚开始,倒也不至于这么着急,毕竟汪轶鸣还能替他继续锻造;

  可就是因为这暂时多出的近三万支燧发枪让下首的卢象升、孙传庭和曹文昭、曹变蛟叔侄得知后,马上动了心思,便直接朝自己索要,他们现在除了孙传庭要去秦地练兵,还能稍微缓缓外,而卢象升和大小曹都已成军,而且还是在剿灭流寇和激战后金建奴的第一线,说什么都不好直接拒绝;

  想到此,崇祯也是头大如斗,彻底犯了难;总不能刚刚对曹化淳下的旨意现在就变了卦,再从厂卫和京卫营的份额里再挪出一些来给他们吧?

  这样东一榔头西一棒的事,虽然崇祯也没少干,可自己已经事先计划好的事,那是真不想打破;

  无奈之下,崇祯只能略过下首几人殷切等待答复的目光,向着汪轶鸣投来求助的眼神。

  靠!这特么又把问题甩给自己了;

  收到崇祯求助的眼神,汪轶鸣也是秒懂;

  如此汪轶鸣也是彻底麻了;

  你特么大张旗鼓捅出的娄子,不但暴露了兄弟,还得兄弟反过来给你擦屁股;你特么还真是个思虑周全的好大哥;

  心中短暂腹诽,汪轶鸣也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深呼一口气,汪轶鸣向着殿中几人抱拳行了一礼,问道;

  “不知几位大人所部各需要多少燧发枪?短的多少?长的又是多少?在下好心中有数。”

  “这…”

  汪轶鸣这一问,倒是让原本心情激动的几人愣住了;

  是啊,你想要,那总得报出个数吧,长的多少,短的又是多少;你不报让皇帝怎么给你调配;

  见几人一时语塞,崇祯心中也是稍稍暗喜;

  看他们你瞅瞅我,我瞧瞧你,却是一时答不上来;

  汪轶鸣也不着急,又继续说道;

  “几位大人都已经见识过燧发枪了,想必对燧发枪长短的适用配发也是有一定的考量;在下有些建议,不知几位大人可愿听否?”

  闻言,几人再次将目光集中在汪轶鸣的身上;

  “这燧发枪既然是汪千户所制,那汪千户的建议自当听取;还请汪千户赐教。”

  孙传庭率先应道;

  “孙大人所言极是,我等自是要听取汪千户给予的建议。”

  卢象升也紧跟附和道;

  “没错没错,是要听听。”

  “要听,要听,汪千户还请直言!”

  大小曹叔侄二人也跟着应和道。

  先向着崇祯施了一礼,又对着几人抱了抱拳;

  “那在下就托大不客气了。”

  汪轶鸣也不拖拉,便将长短燧发枪各适用的人员讲给了几人听,并提醒几人燧发枪只有集中分段式使用才能发挥出它的最大威力;

  因为李若琏有过使用和指挥成建制武装燧发枪实战的经验,也跟着出言证实,和补充了一些更具体的细节;

  如此听的几人连连点头;

  汪轶鸣还鼓励他们既然要报自己所需数量,就尽量一次性报满;别不好意思的还藏着掖着,如此后面反倒是不好调配。

  在听了汪轶鸣的建议后,四人也没客气,经过短暂的深思熟虑后,便各自向汪轶鸣报出了所需的长短燧发枪数量;

  三部人马,燧发短枪需要两万两千支,燧发长枪需要两万九千支,共计五万一千支;

  这么一算,那目前剩余库存就是全给了他们也是无法满足需求;

  正待崇祯想与他们商量一番时,汪轶鸣又转头先向着崇祯提议到可以将现有的库存先分发给卢象升和大小曹所率两部兵马;

  而自己手里还能剩下的二百二十二支燧发短枪和三千一百一十支燧发长枪可以在两天后交付,如此不但可以将两部所差数目解决掉,结余下来的也可以提前先调配给孙传庭用于练兵;

  虽说汪轶鸣的提议众人都是基本赞同的;

  但崇祯还是有些不满,只因原本可以调配给即将开始整顿的京城三大营的燧发枪却已经是一支也不剩了;

  不仅如此,按孙传庭所报数量,那还欠着他一万七千多支。

  “轶鸣,那后面京营所需,还有孙爱卿剩余所需又如何解决?”

  “启禀圣上,孙大人现在当务之急是入陕西编练新军,招募到训练完成尚需一定的时日;同理,如今京营整顿也是要一步步展开,并不是马上急需所有燧发枪即刻到位;”

  “完全可以逐步陆续发放,孙大人如今已经有了两千多支,展开训练应该是足够了。”

  “嗯…”

  众人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如此,按轶鸣所述,后面孙爱卿与京营所需都能陆续补全。”

  崇祯也是缓缓点头赞同;

  只是随即又皱紧了眉头,问道;

  “可京营整顿在即,也急需这燧发枪训练,可也等不了,这可又如何处置?”

  “这个…”汪轶鸣略微思索,便有了办法;

  “回禀圣上,若是整顿京营急需,微臣可从本部千户所中调给京营几十支先用做训练;数量虽少,不过只要后面打制不停,相信不会影响京营的列装速度。”

  “如此,轶鸣,你们千户所不是就不够用了?会不会受影响?”

  其实崇祯问完就知道自己这个问的多余了;

  先不说这燧发枪本就是由汪轶鸣打制,就汪轶鸣手中那些层出不穷,更为犀利的枪械,说不定根本等于就是一次换装;

  “请圣上放心,微臣心中有数,自是不会影响本部千户的装配使用的。”

  自己今日刚决定增加三十三名少年校尉换装,那么换装下来放入库房内的燧发枪就有四十四支,用来前期先顶一顶,应该勉强够了。

  “如此便好;只是随后的燧发枪,轶鸣,你还要继续加紧打造啊。”

  “是,请圣上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

  听汪轶鸣答应回复的如此爽利,崇祯本想勉励夸奖的话还未讲出口,问题便紧随而来;

  “只是,圣上,王公公之前调配来的原材料已经几乎用光了,除了还能打制一些部分零部件外,已经无法再组装造出一支燧发枪了。”

  此情道出,殿中众人再次陷入沉默;

  众人又将目光再次聚焦到崇祯身上;

  “陛下,如今汪千户手中打制原料耗尽,那燧发枪打制想必也耗时耗力;臣虽练兵尚需一定时日,可成军时若器械不足,又何称得上有战力啊;如此臣又如何率兵剿贼啊?还请陛下体谅臣,再多调配一些份额给臣吧!”

  孙传庭忍不住率先出声,向崇祯请求道;

  可崇祯只是对其摆了摆手,并未回答对方,只是皱着眉,将目光投向了身侧侍立一旁的王承恩身上;

  “王承恩,朕之前命你再向汪轶鸣汪千户调拨他所需打制燧发枪材料,为何这么快便用光了?又为何不继续进行调拨?”

  “皇爷,恕罪,容奴婢禀明;”

  王承恩没料到问题这么突然就来到了自己身上,有些慌乱的忙出列跪倒,回禀道,

  “皇爷,前些日子奴婢已经调拨了大批原材料给汪千户;当时他那卫所校场上可是都堆满了呀;奴婢哪想着汪千户这么快就都用尽了啊。”

  “咳咳…”

  看王承恩如此惊慌的模样,汪轶鸣也不好让人无端受责,毕竟系统这开挂的效率,是他们无法想象的;

  便忙上前与其说明解围;

  “启禀圣上,此事不怪王公公,当日他的确是调拨了不少原料给臣;只是这消耗和臣打制的效率,王公公并不了解;所以他没料到会这么快用光也是正常的;”

  “再一个,臣终日忙于训练和打制燧发枪,一时忘了把原材料即将告罄的事告知于他;致使出现现在停产的局面,这错,不怨王公公,是我的问题,我的错;还望圣上宽恕。”

  汪轶鸣一番解释,崇祯也不打算再追究什么谁的责任,谁的错;只是命王承恩加紧给汪轶鸣继续备齐所有材料;继续不间断的向着汪轶鸣输送。

  这次东厂和锦衣卫联手行动,将张家口八大晋商的老巢彻底铲除,可谓是让崇祯赚了个盆满钵满,除了海量的金银珠宝,古玩字画外,田产商铺也是遍及南北,大批的粮草更是极为的丰厚;

  当然,铁器铁料,铜料、皮料和火药也自是查获了不少;

  索幸这些查获的物资都被崇祯下旨一股脑儿的全都送给汪轶鸣用于打造燧发枪使用。

  就连首先被崇祯进行整顿的神机营也被安排明日开始全员去砍伐白杨树;

  至于蓖麻籽油、燧石等辅料就安排王承恩尽快大批采购,有多少就给汪轶鸣送去多少。

  问题就这么快都解决了,孙传庭等人也没再提出任何异议;

  待四人告退先行离宫后;

  大殿内崇祯身边只剩下了汪轶鸣,侍奉左右的鲁四、王承恩、方正化、曹化淳,还有锦衣卫的李若琏和高文采;

  文臣武将的离开,顿时也让崇祯松了口气;

  挥了挥手,让众人都轻松一些;

  说真的,此时能稍感轻松的除了崇祯,也就剩汪轶鸣了;其他人要么老老实实规规矩矩,要么依旧是战战兢兢,丝毫不敢懈怠;

  “鸣弟,再来支烟。”

  崇祯放下手中茶盏,就是对着汪轶鸣招了招手;

  “得嘞,来了,皇兄。”

  汪轶鸣顾不上他人眼中得异样,小跑着上前给崇祯递烟,点上。

  “放…”

  看到这一幕的高文采下意识的就要喝止汪轶鸣看似大不敬的举动,却被身旁的李若琏一把拉住;

  “咳咳…”

  对其摇了摇头,使了个眼色;对方才一脸懵逼的没有把后面的话吼出;

  “何事?高文采你叫什么?”

  崇祯皱眉一脸不悦的瞥向对方;

  “噗通…”

  高文采忙惊慌跪倒在地,神色慌张,却不知所措的支支吾吾起来;

  “呃…卑职…卑职…我…”

  “咳咳…启禀陛下,高文采这小子刚不知咋滴,不小心就打了个喷嚏,被臣给警告过了;”

  李若琏见他如此讲不出个所以然来,便上前与其辩解道;

  “还请陛下恕其失仪之罪,臣回去定好好收拾他,让他长长记性。”

  其实众人都看出并非如此,也不点破李若琏对其不实的辩白;

  “算了算了,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事;日后注意,切莫再犯便是。”

  崇祯也是无心计较,便挥了挥手让其平身。

  吸了口香烟,崇祯凝眉看着汪轶鸣,语气温和的和其攀谈了起来;

  “鸣弟,这燧发枪的装配事关重大,你可真的有把握不会出了差错?”

  “皇兄无需担忧,臣弟何时跟您开过事关军国大事的玩笑;臣弟一定全力以赴,绝不会让皇兄失望的。”

  “嗯嗯…”崇祯深吸一口香烟的同时,也是点了点头;

  “鸣弟,朕也知,就算你所说打制燧发枪你有特殊的方式,快速又保质保量,还节约成本,但也并非易事;若是还有何困难,鸣弟尽管开口,朕定然想方设法帮你解决。”

  “嘶呼…”吐出一口烟雾,汪轶鸣皱着眉,点头又摇头的,一副欲言又止,十分为难的样子;感觉这话极为难以对崇祯讲出来;

  “无碍的,鸣弟,有何困难便直接道出,朕也好帮帮你。”

  “那皇兄,臣弟可真讲了?”

  “讲。”崇祯点了点头,一副鼓励的表情看着汪轶鸣;

  扫视了一圈殿内其他人,那一双双好奇疑惑的眼神;

  汪轶鸣喉头涌动,咽了咽口水,又是深吸一口香烟,“也罢,说就说吧!”

  好似下定了决心一般;

  “启禀皇兄,臣弟打制燧发枪,其他的都不缺,现在就缺钱。”

  “呃…”

  殿内再次陷入一片死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