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6章 两刃未分金气合-《南北朝,敕勒长歌》

  夜幕降临,新城瓮城内飘起烤羊肉的香气。高欢正卸甲坐在篝火旁,看医官为受伤的邢氏子弟包扎。

  大夏龙雀斜倚在夯土墙上,刀鞘上娄昭君亲手绑上的红带在夜风中翻飞。

  “以前只是听闻高领军练兵别有一番心得,今日一见当真让我等大开眼界!”

  河间邢氏族长邢杲举杯上前:

  “六镇强军名不虚传,颇有几分我汉人虎贲之风。只是……”他忽然压低声音:

  “我方才看到领军麾下壮士手中长刀样式甚是古怪,我大魏之前并未有这等长刀制式,不知领军能否解惑一二。”

  高欢微微一笑,举杯与邢杲轻轻一碰,随后放下酒杯,目光投向篝火旁斜倚着的“大夏龙雀”。

  缓缓说道:

  “家主果然眼力非凡,一眼便看中要害。此刀我私下名为‘陌刀’,乃是我怀朔军中近年来新制的兵器。”

  邢杲眉头微皱,低声重复道:

  “陌刀?”

  高欢点头,继续解释道:

  “正是。此刀之名,取自‘陌上桑间’之意,寓意其锋利如割草,横扫千军如卷席。

  陌刀之形制,乃是我结合了鲜卑骑兵的弯刀与汉人步兵的长刀之长处,专为步战所设计。

  今日我将之用于甲骑,家主应当已经看出来了,马上其实并不合此刀尺寸,只是万景那五十名玄甲亲卫乃我怀朔军中数次选锋而得,非是我自夸,实是以一敌百的好手,故此才能以马上陌刀取得这般佳绩”

  他顿了顿,从身旁亲卫手中取了一把陌刀,屈指弹向刀脊,刀身发出“铮”的一声:

  “邢族长可知,此刀并非凭空而来。

  我曾在军中翻阅古籍,得知汉时便有一种名为‘拍髀’的长佩刀,又有‘斩马剑’,专为对付匈奴骑兵所制。

  这陌刀便是受此启发,加以改良而成。刀长七尺,重十五斤,刀刃以精钢反复锻打,锋利无比,刀背厚重,可承受大力劈砍而不易折断。

  其形制介于长矛与长刀之间,既可如长矛般刺击,又可如长刀般劈斩,尤其适合步战对抗骑兵冲锋。”

  邢杲听得入神,眼中闪过一丝赞叹之色,忍不住问道:

  “高领军,此刀既然如此得用,为何我大魏之前未曾见过?”

  高欢轻叹一声:

  “邢族长有所不知,陌刀虽利,但打造极为不易。

  刀身需用上等精铁反复锻打,刀刃需千锤百炼方能成形。且此刀对使用者的臂力与技巧要求极高,非精锐之士难以驾驭。因此,陌刀虽好,却难以大规模装备全军。

  我苦心打造良刃,又精选锐卒,全军之中也才装备了不满一百的陌刀手。”

  他眼中精光流转,又补充道:

  “此外,陌刀的使用还需要配合特定的战阵与战术。我六镇军中,陌刀手常与长矛手、弓箭手配合,形成步战方阵。

  陌刀手虽然专司近战搏杀,却又不居于阵前。而是居于长矛手之后,待敌方骑兵冲击势头减弱,再有出奇制胜之效;弓箭手则远距离压制敌军。三者相辅相成,方能发挥最大战力。

  这就是我钻研古籍所得‘陌刀阵’,个中深意,我在此地论说难免有纸上谈兵之嫌,日后若是到了战场我再和家主一一介绍分明!”

  邢杲听得连连点头,眼中满是钦佩之色:

  “高领军果然深谙兵法之道,难怪那破六韩拔陵偌大的名头也要避领军的锋芒!此刀此阵,若不是今日亲眼所见,谁敢相信啊!”

  高欢摆了摆手:

  “邢族长过誉了。怀朔军虽强,但也需与各族豪杰同心协力,方能共御外敌……”说完,高欢意有所指的接着道:

  “更重要的,是我汉人要齐心协力啊!”

  邢杲闻言,略带讶异的看了高欢一眼,随即郑重其事地举起酒杯,肃然道:

  “高领军此言不差,邢某佩服!今日得领军指点,茅塞顿开。他日若有差遣,我河间邢氏必当鼎力相助!”

  高欢举杯与邢杲相碰,朗声笑道:

  “好!有邢公此言,高某心中甚慰。来,共饮此杯!”

  两人方一饮而尽,瓮城外的守卫便高声通报:

  “定州李氏、范阳卢氏两家家主到!”

  高欢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喜色,随即起身整理衣甲,对邢杲笑道:

  “邢公,今日不仅是你我两家之会,更有定州李氏、范阳卢氏两家联袂前来。

  我高欢虽为六镇将领,但深知汉人豪杰乃国之栋梁,若能同心协力,他日必能共襄盛举!”

  邢杲忽地退后两步,袍袖翻卷,竟要屈膝拜下。高欢眼疾手快,一把托住其臂膀,但见那老者眼眶微红,哽咽道:

  “河北诸州尽遭破六韩拔陵铁蹄蹂躏,十室九空,饿殍载道,个中惨状实不堪言!

  若非高领军大开六镇粮仓,愿意让我等来六镇就食,我河间十万户部曲乡里……”

  话音未落,喉头已哽住说不下去。

  高欢不动声色将其扶了起来,十万户部曲乡里,这老狐狸分明是在隐晦告诉自己他们邢氏的实力。当下朗声笑道:

  “邢公此言差矣!”

  右手虚按间,已将老者稳稳扶起:

  “破六韩叛军肆虐,我汉人儿女被其欺凌者不可胜数,我高欢须是个汉人,自然不会坐看同袍受难。”

  邢杲面上仍是一派愁苦:

  “高领军大义,老朽代河间父老再拜……”

  “邢公不须如此,今日邢公携部曲乡里不辞辛劳来我六镇,我心中实在是感慨莫名,自是记得今日邢公第一个携民投我啊!”

  听到这句话,方才还一片愁云的邢杲当即展颜:

  “高领军心怀大义……”

  话音未落,只见两名中年男子并肩走入瓮城,一人身着青袍,面容清瘦,目光如炬;另一人身穿紫衣,身形魁梧,眉宇间透着一股英气。正是定州李氏家主李裔与范阳卢氏卢尚之。

  高欢迎上前去,拱手笑道:

  “李公、卢公,远道而来,高某有失远迎,还望见谅。”

  李裔忙还礼道:

  “高领军客气了。我等听闻领军广纳河北士民,特来叨扰,还望莫怪。”

  卢尚之则语气豪爽:

  “高领军威名远播,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