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万顷清波一毓澄-《南北朝,敕勒长歌》

  底下轰的炸开锅,有人喊“镇北关”,马上被另外一人怼回去:

  “你当是戍边呢?咱这可是自己辛辛苦苦建的城,还给哪个镇北?!”

  瘸腿的王铁匠杵着铁锤高喊:

  “照我看就应该叫万民城!”

  “万民城忒俗!”

  还是那人挑剔道。

  “那你说应该叫什么!”

  “我……这城既然是咱们镇将一力主持建造,自然要由他起名了,弟兄们说对不对?”

  高欢哈哈一笑,一脚踩上城垛,身上铁甲哗啦啦响,冲郦道元微一拱手:

  “御史大人走遍南北,见识非一般人可比,不知可有什么想法?”

  郦道元眯着眼念:

  “民心为堞,民力为砖……”

  高欢闻言突然福至心灵,大夏龙雀锵的指向城头“民心为堞”的朱批:

  “叫归德!我要天下人的心都归到这座归德城!”

  郦道元好奇心突起,捏着胡须道:

  “却不知是何说法?”

  “《尚书》中有‘克明俊德,以亲九族’之说。

  我的意思是以后可以在城中加设‘万民碑林’,把现在筑城役夫的姓名统统刻在石碑上,用以展示我归德城的‘民心所归,德聚四方’之意……”

  话还未说完,众人只听到城下一阵混乱之声,夹杂着人马奔走的声音。

  高欢心中正自纳闷,刚要让亲卫下去探查一二。

  就看到一个家仆模样的人打马冲进人群,也不顾亲卫阻拦,径直冲到了高欢面前。

  还未站定,这人便捧出个绣着“娄”字的锦囊——正是娄昭君日常佩戴的那个!

  “发生了什么事?可是怀朔有什么变故?”

  高欢连声询问,一时担忧之下,只觉得自己接过锦囊的手直打哆嗦。

  这个锦囊是娄昭君一直随身佩戴的,里头装着渤海郡的龙脑香,他和娄昭君相处那么久,自然一见便知。

  信使见高欢神情不对,忙连连摆手道:

  “没有变故!没有变故!是夫人遣我来此,让领军早日回返,说是家中有要事相商!”

  “什么?!”

  高欢一时之间有点不知所以,忙道:

  “夫人没有说是什么事情吗?”

  郦道元心中早有几分明悟,笑呵呵道:

  “将军不必多言,你既然有千里马,那便早日回去便是!”

  肃立一旁半晌无言的刘贵也像是明白了什么,对高欢挤眉弄眼:

  “贺六浑,既是我那嫂夫人有军令,你就不要再耽搁啦!”

  看到这几人的反应,高欢自然心领神会,此刻哪里还不明白娄昭君的“要事”是什么,也是哈哈一笑道:

  “传令!全军休沐三日,明日城中放粮!”

  刚从洛阳回来不久的侯景在一旁小声嘀咕:

  “才怀上就又是放粮又是全军休沐的,这般积德,生下来还想立地成佛不成……”

  “若是成佛,专门治你这无法无天的泼猴!”

  侯景一时不明何意,看向刘贵,刘贵却也只是耸了耸肩。

  高欢佯装生气,笑骂道:

  “好你个侯景!当年戍楼值夜,你小子偷喝马奶酒害得全军挨鞭子……”

  他抓起半块城墙砖作势要砸:

  “我家娘子怀的若是佛爷,头件事就是治你这偷酒贼!”

  侯景嘿嘿直乐:

  “你就别再与我贫嘴了,莫不是要让嫂夫人遣十二道令箭来!”

  …………

  高欢扯断束甲绦的手还在发抖,鹿皮护腕的铜钉在月光下泛着冷光。

  要袅这匹神骏良驹似是通晓主人心急,还没有等高欢如何呼哨便箭矢般蹿出城门,马蹄踏碎沿途的薄冰,在子夜雪原上犁出数道霜痕。

  三更时分掠过滹沱河冰面,要袅突然前蹄打滑。

  高欢心疼要袅脚力,顺势滚鞍换乘另外一匹空乘战马,玄色大氅被朔风扯得猎猎作响。

  他嗅到怀朔镇方向飘来的牛粪炊烟时,正逢第二批信使的马匹口吐白沫瘫在道旁。

  “拿来!”

  高欢夺过缠着五色丝绦的竹筒,指尖触到丝继结的纹样——正是娄昭君出嫁前跟汉人女工学了三月的活计。

  竹筒拆开后,九粒桂圆滚到手心

  他攥紧缰绳的指节泛白,突然想起新婚那夜,——娄昭君裹着嫁衣递过来合卺酒,新妇笑吟吟将藏在袖子里的桂子一同递了过来,说这是“早生贵子”。

  新换的马匹自然没有要袅那般通人性,此刻突然扬蹄长嘶,高欢这才惊觉自己竟在疾驰中笑出了泪。

  晨雾漫过远处怀朔镇的城墙,他忽地挥鞭抽碎道旁枯枝:

  “快马加鞭!晌午前要回到怀朔!”

  …………

  城门轰然洞开刹那,高欢看见娄昭君扶着磁石影壁而立。

  中午的阳光透过她鹅黄襦裙,她腰身还未显孕像,应当是刚怀孕不久。

  “郎君!”

  她笑着举起手中物事:

  “我为孩儿求得平安符,是用合卺那夜的桂子染的。”

  高欢滚鞍下马,怔怔望着妻子手中那方护符,其上用金线绣着的纹样竟与归德城匾额纹样如出一辙——昨日刚筑成的城墙脉络,此刻已化作婴孩平安符上的山河绣。

  “回家吧!”

  见高欢下马,娄昭君也不顾旁边亲卫,径自上前挽住他臂膀。

  “好。”

  …………

  两人刚进入内室,娄昭君便迫不及待看向高欢,温声道:

  “我昨夜梦到一条青龙游于青冥大海,便寻了大夫前来号脉,却正是喜脉。龙游大海之兆,想来应该是个男儿。

  我依稀记得梦中海水澄澈,十分可人,便自作主张给孩儿起名高澄了。”

  顿了顿,娄昭君又柔声笑道:

  “夫君不怪妾身自专吧。”

  “娘子这个名字取得好!《淮南子》有云‘澄澈清通’,此名正合我意!”

  高欢原本还想着给这个“颇有神武之风”的未来“世宗文襄皇帝”改个名字的,也期望着能改变一下高王长子年纪轻轻遇刺身亡的命运。

  但实在是没想到这“高澄”两个字却是娄昭君亲自取的,出于对娄昭君的尊重,高欢自然也没什么必须要修改的想法。

  “便定为‘高澄’吧!光风霁月,海阔洋澄,娘子起的这个名字颇有意境呀!”ru2029

  u2029啊!脑子废完了

  u2029

  u2029u2029u2029u2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