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4章 做点什么-《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以前有的,现在没有了。

  那不等同于,丢了吗?

  李世民细琢磨这事儿,觉得不对劲。

  翻看史书,越看越不对劲。

  林邑这块地方,好啊,有占城稻,好地方,得要,不能就这么丢了不要了。

  但是吧,想要,也不能说要就要了,毕竟,总要有个名头,否则师出无名,朝臣们不能同意,更何况林邑现如今还是大唐的藩属国。

  作为宗主国,毫无理由的派兵攻占藩属国,夺其土地,有失大义,还会造成其他藩属国的恐慌。

  恐怕等不到动兵,只是说一嘴,魏征的唾沫星子就要把人淹死了。

  还有张玄素,褚遂良他们,一个比一个敢说........

  所以,林邑的事,有待商榷。

  还不能找那些朝臣们商榷。

  有的时候,他们还是很正直的。

  不像李复.......

  李复坐在李世民对面,看着他脸上那意味深长的笑容,心里总有点发毛。

  “陛下?”

  李世民慢悠悠地拿起茶盏,吹了吹浮沫。

  “怀仁啊,你说这林邑国,自古以来,是不是中原故土?”

  李复惊讶的瞪大了眼睛。

  自古以来?

  这四个字,听着好耳熟啊。

  没的说,还真是老祖宗传下来了。

  李复眼角一跳。

  他李二凤不会是,起了贼心了吧?

  不对,也不能算是贼心。

  李承乾笑了笑。

  “阿耶,王叔,《后汉书》有载,林邑本是汉日南郡象林县。”

  “后来当地功曹之子区连造反自立,这才……”

  李复嘴角微微扯动。

  后汉书.......

  汉朝故土。

  汉朝那帮使者已经在历史上出了名好吗?离开长安到番邦去,就没打算活着回来。

  为的就是给大汉一个“师出有名”,自己也能青史留名。

  这帮人,跟疯狗一样。

  去了番邦,就开始各种各样的作死。

  你打我噻?你打我噻?

  你打我,我可就要召唤王师了。

  李世民目光赞许,看向李承乾,又意味深长的看向李复。

  “听听,连高明都记得。”

  李复心里暗骂。

  李二凤这是想要给自己挖坑了。

  “陛下,种子的事,还没有开始,况且,林邑现如今,还是咱们大唐的藩属国,跟高昌一样。”李复提醒着。

  高昌都还没拿下来呢,还要想林邑?

  李世民垂眸。

  “藩属国?送些没什么用的珊瑚,一些香料,就算是藩属国了啊。”李世民冷笑:“之前他们劫掠驩州时,不知道有没有想过,他们是朕的臣子。”

  李复微微张嘴。

  林邑还干过这事儿?

  “王叔,去年的时候,林邑边境的确是袭扰过大唐边境州县,只不过,事情不算大,只是小规模的,当地官府发了文书申饬,去年秋天,消息才传到长安来,朝廷也只是发了道诏书。”

  “恐怕诏书还没到林邑呢,他们的使者就先来长安了。”

  “此事,明面上就不好计较了。”

  “若是朝廷因此而兴兵,就显得朝廷太小家子气,过于计较了。”李承乾解释道:“说出去不好听,也不能作为发兵的理由,朝臣们也不会同意的。”

  李复蹙眉:“那陛下的意思是.......”

  “找个能拿下林邑的理由。”李世民说道:“这件事,朕不能找旁人商量,便只有你了。”

  李世民语重心长的说着。

  别人,太要脸.......

  “那,我,这.....”李复面露难色。

  “朕不管,你想个办法。”李世民耍赖一般,往后一靠,双手环胸。

  “这个主意,你想出来了,事情办成了,登州水师的军费,朕给你想办法。”

  “你不是想要帮苏定方吗?”

  李世民眼神示意李复,随后双手一摊。

  “机会这不就来了吗?”

  “你帮朕解决问题,朕帮你解决问题。”

  “妥。”李复点头应声。

  这活儿得接啊。

  苏定方那边有更多的军费,水师才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水师发展起来,才能“雄鸡啄米”。

  所以,这事儿得干。

  垂眸思索,回想起在大安宫的时候,与太上皇聊天时候说起的话语。

  “林邑的使节,大概也要过了上元节才能离开吧?”李复问道。

  “没错。”李承乾应声。

  “冯家在岭南,相当有势力,不管是拿下林邑,还是后续经营林邑,都需要冯家协助。”

  “现在冯盎带着两个儿子在长安........”

  “倒不如,让林邑的使者,跟冯家的人,起点什么冲突。”

  “这样,冯家回到岭南之后,跟林邑之间,也不会善罢甘休。”

  李世民皱眉。

  “你要利用冯盎?是不是有些不妥。”

  “冯盎毕竟是归顺朝廷,而且,大老远的带着两个儿子来表忠心,甚至要留一个儿子在长安.......”

  李复撇了撇嘴。

  你还真是既要又要。

  总不能让我这个泾阳王出面跟林邑的使者起冲突吧?

  泾阳县跟林邑,十万八千里呢,不挨着啊。

  “那你要不要这样做?”李复反将一军。

  你先别说好不好,你就说你想不想。

  这内殿里,就仨人,你个李二凤装给谁看呢。

  谁还不知道谁是个什么人了。

  问题是你提出来的,话是你说出来的,这会儿你开始考虑矜持的问题了。

  都去平康坊搞娱乐产业了,又开始琢磨着怎么立个标志性建筑了?

  “你继续说。”李世民无语了。

  自己就是客气客气而已。

  冯家既然归顺大唐,是大唐的臣子,那自然要为朝廷分忧。

  朝廷要用他们了,就算是不明着用,暗地里用,那也是用。

  “对于朝廷来说,冯家是自己人,林邑是番邦,亲疏还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果朝廷支持冯家在岭南对付林邑,那冯盎心里能没数吗?”

  “再加上,如果冯盎的儿子在长安,跟林邑的使者起了冲突,那两边的梁子就算是结下了,岭南那地方,离着长安这么远,双方之间争斗,朝廷可管不着啊。”

  “到时候林邑能派使者,难道冯家在长安就没有人吗?”

  有,还是常驻长安的呢。

  “所以说,你打算怎么让林邑的使者,与冯家人起冲突呢?”李世民问道。

  “冯盎带了两个儿子,次子冯智戴,三子冯智彧。”李承乾说道:“他的这两个儿子,冯智戴性格沉稳,将来留在长安的,或许就是他。”

  “而另一个,冯智彧,性子跳脱,脾气暴躁。”李承乾笑道:“王叔或许可以想想办法,从这个人身上入手。”

  “也正是因为冯智彧的性格原因,冯盎不会将这个儿子留在长安,毕竟,留在长安,也是冯家求稳,表忠心,要是留个惹祸精在长安,那才是危险。”

  李承乾将自己知道的消息,汇总了一番。

  给李复提供一个思路。

  “冯智彧最近在长安,安生的很啊。”李复说道:“应该是被冯盎警告过了,在长安城要低调行事。”

  “但是,即便是压着性子,低调行事,又能压制住多久呢?”李承乾笑道:“王叔,人的本性是很难改变的,压抑的久了,总会想着要找点乐子。”

  “这个冯智彧,听说在岭南的时候,就最喜斗鸡走马。”

  “巧合的是,林邑的那些使者,对于长安的赌坊,也很是感兴趣,百骑司来报,说是他们经常偷偷出入长安的赌坊。”

  李复蹙眉。

  “好赌.......还真是让百骑司给看明白了。”李复笑了笑:“正好,我听说西市那边,有波斯人新经营了一家斗鸡场,就选在那里吧。”

  “我担心,如果是大唐人在西市经营的地点,就算是林邑的使者吃了点亏,他都不敢生事。”

  “番邦人做东家,他们就没有那么多顾忌了。”

  在东西两市,林邑的使者就算是被大唐的百姓骂几句,他们都不敢闹腾。

  可是同样是番邦人,你是波斯人又不是大唐人,你牛气什么?

  “有喜欢的东西,那就好办了,就针对冯智彧和林邑的使者,做点什么好了。”李复笑道:“找个由头,弄点动静,将人都吸引到西市去。”

  “至于波斯人开的斗鸡场,也好说,有热闹,还怕他们不去看吗?”

  赌博是寻求刺激的一种活动。

  能刺激到他们,他们闻着味儿就去了。

  就算不去,那路边不是还有群演吗?

  不小心在他们耳边透漏点什么,描述点什么。

  人呐,这个好奇心,是很有趣的一种东西。

  会因为好奇,而被利用,而失去自制。

  简单来说,没有人能拒绝八卦的诱惑,坐在一张桌子边吃饭,旁边有两个女的聊天,其中一个开口说:“你是三还是我是三?”

  另外一个人回:“我是三,你是四。”

  这谁能不支棱起耳朵听一嘴?

  三人目光相接,心照不宣。

  "不过..."李复突然皱眉,"光是斗鸡争执,分量怕是不够。"

  “充其量,相互之间的小矛盾,小摩擦罢了。”

  “甚至,都不一定能起争执。”

  “还是要,下点狠手。”李复琢磨着。

  "王叔多虑了。"李承乾从袖中取出一卷竹简,"这是鸿胪寺刚呈上的密报,林邑使团此番来长安,可是私底下收了曲辕犁的图纸。”

  “虽然曲辕犁在大唐,算不得秘密了,但是,收图纸这一行为,里面就可以讲究一些东西了。”李承乾说道:“万一,他们收集的诸多图纸当中,夹杂着什么不得了的东西呢?”

  “有些图纸是残缺的,但是如果不小心,偶然,发现了完整的。”

  “而且,又是比较重要的,机密类的。”

  李复看着李承乾:“那他们就完犊子了。”

  图纸这种事,官面上不好出面。

  可是一心想要得到朝廷信任的冯家,冯家三郎不小心撞破了林邑使者的好事呢?

  要是旁边还有人围观呢?

  凑巧事情不小心宣扬出去呢?

  各种事情,旁边有起哄的呢?

  有拱火的呢?

  很多事情,都坏在了旁人的一张嘴上。

  李复和李承乾叔侄两人旁若无人的开始完善这个计划。

  李世民在一边看的眼皮子直跳。

  不对劲,十分有十二分不对劲。

  平常自己的小飞鸾不是这个样子的.......

  李怀仁!你把我的飞鸾带坏了!!!

  等到离开两仪殿,李复深吸一口气。

  神清气爽!

  李承乾真是比自己想象的还要优秀,此子有这番心性,将来做什么都会成功的。

  李复笑的眉眼弯弯。

  就怕身为太子,自身被那些个大儒教的太正直。

  你正直你去做魏征那样的谏臣,当什么太子。

  不管是太子还是皇帝,哪一个切开,芯不是黑的发亮。

  看看汉文帝,但凡他儿子有一分他的心机,都不至于抄棋盘。

  李复清爽了,李世民倒是郁闷了。

  但是吧,又不能说。

  毕竟,他也明白,身处东宫,就是要学着长点心眼,这样将来才不会被人蒙骗。

  可是......

  李世民的心情有些复杂了。

  让李承乾回东宫,他要继续在两仪殿处理朝堂的政务。

  又让王德安排内侍送一些奏章到东宫去。

  上元节当天,长安城中热闹非凡,不仅仅是东西两市,摩肩接踵,便是其他地方,也是人满为患。

  今日无宵禁,长安城城门不关,周围的人,也会在上元节当天,涌入长安。

  竞技场虽然没有活动,但也是开放的,场馆内的房间都落了锁,其他的地方,都是露天的,喜欢进来参观,就进来溜达溜达,没有比赛,也不要门票。

  这地方没有比赛的时候,还是很空旷的。

  不过,隔壁的两个坊,围挡都还没拆呢,听说里面在盖新房子。

  可是两个坊这么大的一片地,同时都在盖新宅子,还真是稀奇。

  以前从来没见过。

  别说是没见过了,听都没听说过。

  围挡上每隔一段距离,上面都用糨糊贴了红纸,上面写着贞观六年五月初八,现房开售,详情请前往永平坊门东口售房处咨询。

  长安城住在周围的人也是见怪不怪了,这里头的宅子,两年前就开始建造了。

  这地方,围起来都两年了。

  也该是让人见见真章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