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2章 那是信仰···-《工厂里的女人》

  对于顾养心的犹豫不决,徐彦辉也懒得搭理了,由着岳云山继续饱和式输出,自己则是对岳云山的历史来了兴趣。

  岳云山暴跳如雷,顾养心最终在他的威逼利诱之下还是妥协了···

  “岳总,我明天就回家跟我妈妈商量···”

  “你特么是不是拿老子的话当放屁了?老子说了半天,是让你回去商量吗?”

  岳云山终于还是暴露出了自己霸气的一面,也顾不得形象了,指着被踹到在地上就没起来过的顾养心说:“不是商量,要拿出男人的气魄来!是你娶媳妇,不是你妈!她要是不同意,你让她直接找我!”

  顾养心一脸的懵逼,他不知道自己妈妈一个家庭妇女怎么能有资格跟岳云山这样一个大老板对话···

  岳云山也懒得跟他多说什么,直接一脚把顾养心踢了个狗吃屎。

  “滚!明天这个时候我要是还听不到满意的答复,那你就等着花儿是为什么这么红的吧!”

  看着垂头丧气离开的顾养心,徐彦辉失望的摇了摇头。

  “唉,这个男人靠不住,云晓茜的眼神真不咋地···”

  一直没有说话的井泰华同样对顾养心的背影报以鄙夷的轻笑。

  “男人之所以叫男人,和女人最大的区别就在于要勇于承担,不敢扛事还叫什么男人?”

  井凝萱看了看井泰华和徐彦辉,以及余怒未消的岳云山,她忽然发现,原来在他们身上那种敢于承担的品质并不是男人天生的基本属性···

  徐彦辉笑着拍了拍岳云山的肩膀,递给他一支烟,顺手帮他点上了。

  “消消火老班长,不至于生这么大的气。”

  “这个王八犊子,这么栽培他也是没用,窝囊废一个!”

  岳云山气呼呼的抽着烟,看了眼徐彦辉后,又愧疚的说:“老弟,实在是对不住你了,没想到小顾竟然是这么个完蛋玩意儿···”

  徐彦辉不以为意的笑了笑。

  “人各有志,况且他的家庭环境可能有点特殊,对他的性格肯定有所影响。”

  岳云山微微一愣,夹着烟的手明显的抖了一下。

  这一幕当然被徐彦辉看在了眼里。

  他一脸八卦的看着岳云山,贱兮兮的说:“老班长,咱们现在是一个战壕里的兄弟,这有些事情是不是也该跟兄弟们科普一下?”

  岳云山一脸谨慎的看了看他,躲闪的眼神里明显带着不自信的心虚···

  这更加坚定了徐彦辉的猜测。

  井泰华父女两个一起眨着求知的小眼神盯着岳云山,把他都快看毛了。

  叱咤商场这么多年,岳云山还是第一次有了被当成动物园被人参观的动物的感觉···

  “那什么,科普啥?”

  “这个顾养心身份应该不简单吧?”

  岳云山身子一紧,顿时就有点不太自然了。

  徐彦辉也知道应该尊重别人的隐私,他只是开个玩笑罢了。

  拍了拍岳云山的肩膀,他笑着说:“别紧张,就是个玩笑话。”

  想起隔壁还拄着前途未卜的云晓茜,徐彦辉不禁又皱起了眉头。

  “顾养心明显靠不住,就怕云晓茜一根筋,这就有点麻烦了···”

  云晓茜既然能来寻找顾养心,那就说明她肯定也是做了激烈的思想斗争的。

  一旦认准了的事,不管是什么人,通常都很难改变主意的。

  这跟固执无关。

  坚持错误的事情叫固执。

  坚持正确的事情应该叫执着。

  徐彦辉也不知道云晓茜这应该是叫固执还是执着。

  他看不上顾养心,也许云晓茜还拿他当个宝儿呢。

  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天上的牛郎可以配织女,那地上的瘸驴也不耽误拉破车···

  岳云山无奈的叹了口气,幽幽的说:“其实你猜的应该没错,我和顾养心的妈妈确实是老相识了。”

  此话一出,房间里所有人的眼光都一下聚焦到了他的身上。

  有情况!

  徐彦辉懵逼的看着他,一脸的不可思议。

  刚才他只是开个玩笑,并没有打听岳云山私事的打算。

  这种情况,如果有点故事,那肯定就是比较隐秘的事情了。

  尤其是岳云山作为一个大公司的老板,如果再夹杂点豪门恩怨情仇,那就更狗血了···

  岳云山狠狠的抽了两口烟,然后落寞的说:“事情还要追溯到二十多年前,那个时候我刚刚退伍回来,分配到一家国营单位当了一个供销采购员···”

  一九七九年,二十四岁的岳云山退伍了。

  原本在部队可以有更好的前途,但是那场特殊的战争给他留下了不小的心理创伤。

  想起那些牺牲在异国他乡的战友,他落寞的选择了离开部队···

  来到地方以后,他把对战友的怀念和对敌人的愤恨都化作工作的热情,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工作当中,用另外的方式继续为祖国的革命事业添砖加瓦。

  很快,聪明的头脑加上部队里锻炼出来的不屈不挠的坚韧意志,让他很快就在工作中崭露头角。

  一次去江苏常州出差,由于遇到了暴雨,他不得不在一个村子里找了个户人家临时避雨。

  七九年的时候,国家还比较困难,无论是交通还是通讯都处于萌芽阶段。

  岳云山联系不上单位,又冷又饿,不得已的情况下只能发扬当年革命队伍和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的优良传统,投宿到了村头的一户人家。

  也许是机缘巧合吧,这户人家只有一位卧病在床的男人和他年轻的女儿。

  老人叫向永年,是常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

  战乱年代夺去了他的双腿,并且给他留下了难以泯灭的创伤。

  艰苦的生活条件连温饱都是问题,就更别说寻医问药了。

  老人躺在床上苟延残喘,努力撑着最后一口气,也不过是不忍心扔下女儿一个人孤零零的在世上罢了···

  岳云山那个时候虽然只是一个普通职工,但是工资待遇还是相对不错的。

  本身就是落难到此,他便慷慨的把兜里的钱都拿出来交给了年轻的女孩儿。

  一是让她帮忙给准备身干净的衣服,二是看样子这场暴雨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停,他很有可能还要在这里滞留上一段时间,权做自己的伙食费了。

  那个年代的农村人格外的质朴醇厚,当得知岳云山曾经是名光荣的军人时,老人家更是坚定的表示让岳云山安心的住下来,砸锅卖铁也不能饿着他。

  岳云山给的钱,老人家一分都没让女儿接着。

  可能现在人理解不了当时老百姓对于军人的那种纯粹的感情,要知道,当年有个口号几乎全国人民都会喊。

  一颗红心两只手,世世代代跟党走!

  就算是再苦再穷,老百姓也会挤出钱来买一张伟人的画像恭恭敬敬的挂在家里。

  那是信仰···